第31章 2

字數:2790   加入書籤

A+A-


    鄭嘯風對程萬裏提出的兩個人選表示讚同。-------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但他說得更婉轉一些,說羅小理更合適。因為羅小理是一個有魄力的人,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強。但鄭嘯風並沒說鄭永剛就不行。他不能這樣說,畢竟鄭永剛還是自己的弟弟。隻是作為一個市長,他不能不負責任地把鄭永剛放到一個不合適的崗位上。鄭嘯風說:“鄭永剛和羅小理都不錯。隻是鄭永剛剛剛到縣政府工作才一年多時間,曆練的程度還不夠。搞行政工作,經驗積累是很重要的。而羅小理在這方麵就有更大的優勢。北安區不同於其他地方,不敢作為年輕幹部的試驗田。這個責任我們是負不起的。如果下一步北安區的工作不能推進,幹部隊伍不能穩定,那整個北安市的工作就會出亂子了。它的重要性就在這裏。”

    程萬裏說:“可羅小理是常務副縣長。如果跳級到區委書記,就是破格了。”

    鄭嘯風又補充了一句:“他是正處級的常務。”

    在第二天的常委會上,確定了一個折中方案,羅小理和鄭永剛二人同時推薦上報省委組織部。排序是羅小理在前,鄭永剛在後。至於二人怎樣取舍,幹部考察的結果如何,那是省委組織部的事。

    然而,就在省委組織部門考察鄭永剛和羅小理之後,“剁指案”牽扯到了北安區臨時主持工作的區長的受賄問題,區長也雙規了,並停止了職務。那麽,一個區黨委和政府的班子,書記、區長、副區長都卷進了受賄案,情況就變得異常複雜起來。省委組織部門和北安市委市政府進行反複研究,決定采取非常措施,讓新的書記人選盡快到位。根據省委考察結果,最終決定讓江河縣常務副縣長羅小理任北安區委代書記,並催促其迅速上任。領導談話方式也是破例的,市委書記程萬裏和市長鄭嘯風兩人給他談話,鄭嘯風語重心長地說:“北安區出了大問題,你是受命於危難,任重道遠。北安區的工作成在於你,敗亦在於你。”隨後,鄭嘯風親自送他上任,在北安區黨員領導幹部會議上宣讀了上級的任命決定。

    這次特殊情況下的人事任免,鄭嘯風滿意了,鄭永剛卻失望了。而比鄭永剛更失望的是他的母親。鄭永剛送羅小理赴任的那天晚上,母親拄著拐棍來到鄭嘯風臥室,無限傷感地對他說:“永剛這次失利了,算是功虧一簣。這一簣就是你的那一簣。你不僅沒有幫他,還在拆台。”

    鄭嘯風真不明白,母親成天呆在家裏,她怎麽就知道鄭永剛功虧一簣呢?她怎麽就知道北安區委書記人選最終不是鄭永剛呢?鄭嘯風覺得,母親雖說年過七旬,雖說閉門不出,但她隨時隨地與外界有關人員保持著密切聯係,而且是在一定位置上的人。否則母親沒有這麽神通廣大。鄭嘯風看著母親痛苦的臉說:“媽,你不知道一個市長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北安區的成敗決定著北安市的整個工作,如果這個核心地帶癱瘓了,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我們都是擔當不起的。請您老人家原諒啊!不是我不幫弟弟,而是他目前確實不足以勝任書記之職啊!”

    母親說:“你又在跟老娘打官腔了。告訴你,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當官,你隻要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他就能當的。就看你是否願意把他往這個位子上放。你現在沒有把他往這個位子上放,你怎麽知道他不合適呢?”

    鄭嘯風看母親要跟辯駁的樣子,他想笑,又想發脾氣。他覺得母親想讓鄭永剛提拔起來,已經到了不顧原則的地步了。可作為兒子,他是不能跟年近古稀的老母親爭辯的,不管是否有理,都已經沒有爭辯的意義了。讓老人家順心,就是最大的意義。鄭嘯風以退讓的姿態說:“作為兄長,我何嚐不希望永剛的官越當越大呀,我不僅希望他能當區委書記,更希望他能當省委書記!可這都是需要條件的啊!媽,我給你保證,你的小兒子已經當縣長了,很不錯了。隻要好好幹,他還是很有前途的。至少,在我的職權範圍內,我不會虧待他的。我會盡力給他創造條件的。”

    母親的手扶著沙發的扶手,氣憤地站起來,說:“不信!我根本不信!這次這麽好的機會你都不幫他,讓他坐失良機,何況以後呢?”

    鄭嘯風難受極了,有些內疚地說:“媽,一定要請你理解我。在北安區委書記的人選上,確實是個非常敏感也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對得起你一人,可我對不起全市人民啊!你希望你的兒子是一個營私舞弊的市長嗎?你希望你的兒子是一個渾渾噩噩的市長嗎?你希望你的兒子是一個優親厚友的市長嗎?我知道,這些都是你所不希望的。既然你不希望這樣,你就支持我,也請你理解我。”

    “我理解你的意圖,但我永遠不理解你為什麽要骨肉相殘!”

    母親蒼老的聲音裏籠罩著恐怖色彩。說完就走出了書房,讓秀兒給她遞水喝。母親渴了,母親氣得口幹舌燥了。

    鄭嘯風看著母親走出臥室的背影,襲來一陣前所未有的淒涼與悲愴。他有種想哭的感覺,也有種蒙受不白之冤的感覺。“骨肉相殘”,這是多麽可怕而刺耳的字眼,母親居然是信手拈來,用得那樣輕鬆自如。難道提拔了弟弟就骨肉相親了嗎?他想,如果母親還年輕的話,他一定會好好跟她講一番道理,讓她明白,自古以來,在江山社稷的問題上,任何朝代都是固國安邦為前提的。執政者必須對國家對民眾心懷大愛,擯棄私情,才能治理好一片河山。為一己之私利,而棄國家利益於不顧,那是昏官之舉,鄭嘯風曆來鄙視這種行為。當個人的權力欲望與民眾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執政者,都首先應該考慮民眾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權力欲望。可是,母親垂垂老矣,她的年齡已經讓你百口莫辯,你能給她講清嗎?你能改變她嗎?受委屈就成了兒子的天職,也成了兒子盡孝的一種方式。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隻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