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威塞演習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地處北歐的丹麥是個當之無愧的小國。
1939年8月22日下午,丹麥,挪威,芬蘭,瑞典,荷蘭和盧森堡六國的政府高級官員分別乘坐飛機和火車來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這七個國家已經結成了同盟,也就是“奧斯陸國家”聯盟。把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丹麥,挪威,芬蘭,瑞典和南部近鄰荷蘭,比利時以及小國盧森堡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不是條約,不是貿易,也不是共同的文化或科學傳統,讓它們緊緊團結在一起的是恐懼。
丹麥人從來沒有幻想過自己的國家能不被戰火波及,他們對痛苦的回憶還沒有衝淡——1864年,入侵的普魯士人在割占了什勒斯威格和霍斯坦兩省後才心滿意足地退兵。盡管如此,丹麥仍然沒有組建起一支強大的國防軍隊,因為他們認為擴充軍事力量反倒會招來敵人。
相信宿命論的丹麥人此刻懷著一種自嘲的精神,並打定主意,一旦德國進攻,絕對不會進行任何反抗。
1939年5月,丹麥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唯一一個接受德國“不入侵”提議的國家。與其他中立國截然不同的是,丹麥還是唯一一個在戰爭期間削減本國軍隊數量的國家。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丹麥同戰爭雙方的貿易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因為丹麥並沒有交戰雙方迫切需要的戰略物資。丹麥向英國出口大量糧食,同時向德國大規模出口畜牧業產品。
隨著戰事的進行,丹麥同德國越走越近,漸漸疏遠了英國。船隻遭到魚雷襲擊,丹麥從不調查是哪國軍艦開的火。丹麥納粹黨和親納粹組織在國內公開舉行支持德國的活動,但政府從不加以幹預。
二戰開始後半年之內,丹麥削減了一半陸軍,這一離奇的舉動不免有安撫德國的意思,但也是丹麥失敗主義態度的必然結果,但這一切乞憐的舉動最後都成為無用功。
情報接連不斷地匯集到丹麥政府,安插在德國的情報人員們報告德軍已經出發。往返於兩國之間的卡車司機報告說德軍的隊伍足有近50公裏長。丹麥駐德國大使告訴國內的記者,德國即將發動襲擊。情報人員傳來消息,德軍將在清晨4點越過國境線——與後來實際情況隻差10分鍾。但政府和軍方一直無動於衷。
丹麥政府沒有聾,也沒有瞎,但也沒有別的選擇。
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十世召開宮廷會議,正在討論德軍是否真的會入侵。國王苦笑著說德軍即使入侵丹麥也沒辦法,抵抗都是徒勞的,隻會讓丹麥人增加死亡的數字,其他什麽都得不到。他們自己依然要“自信且快樂”,他甚至已經準備好在會議結束後去皇家劇院欣賞了一場精彩的歌劇演出。
在統帥部大本營的辦公室裏慢慢踱著方步,李永軍臉上也露出一絲苦笑。他感覺自己是否有時候比希特勒那家夥的心還要更加狠絕。曆史上希特勒隻派出一個機動步槍旅,三個摩托營,三個輕坦克連,兩個重炮連四個小時就無傷亡的接管整個丹麥。但自己這次卻是整整四個步兵師開了過去。
李永軍搞出這一手惡狀也是逼不得已,關鍵還是德國的國力單薄了點。曆史上丹麥是有條件投降,名義是被德國占領,但基本上高度自製,很多資源還在他們自己手中。
現在的這種局勢,李永軍怎麽可能允許克裏斯蒂安十世給自己玩這一手。不但資源要全部控製在德國手中,連那在暗中使絆子的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十世都被他要求去德國避難。接下來的歲月就要烽火連天了,李永軍也不在乎多這一個冤孽了。
難道自己現在來效仿那種婦人之仁?還能在讓曆史回到原來的軌道上去。還回得去嗎?李永軍慢慢走回座椅邊,將自己埋藏在一片陰影裏,思索起來。
曆史將會重演,第三帝國將會徹底被埋葬。那自己呢?曆史如果重演,自己的下場會怎麽樣?是學習希特勒那樣自殺,還是效仿魯道夫·赫斯那樣架起一架me110跑去英國?之後被英國人說成是精神有些疾病,之後終生監禁。
轉念一想,他也就釋然了。曆史已經被自己的到來改變了,自己也正在不斷努力的改變曆史。而且現在自己手中已經掌握足夠的實力和權力,那就幹脆讓這個曆史和世界的發展按照自己希望的軌跡去運行吧。
再說,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正在遭受這苦難,並且自己曾經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適當的時機幫助自己的祖國脫離早點這個受苦的深淵。
這樣一想,李永軍的眼前感覺豁然開朗起來。雖然以後的道路可能充滿許多的荊棘,但自己還是要,也隻能堅定的走下去,開弓就已經沒有回頭箭了。
丹麥的第二天清晨,克裏斯蒂安十世在廣播中宣布:丹麥政府已經向入侵的德國軍隊無條件投降。丹麥本國根本無法組織起一支能保衛國家的軍事力量,盡管同盟國希望丹麥繼續保持中立,但他們顯然也沒有實力保護這個國家。
馮·法爾肯霍斯特神情肅穆的看著自己的大批軍隊正在這個陌生的國土上迅速集結,快速的通過。丹麥已經是一個順利通往挪威的最佳跳板,德國軍隊經過丹麥北部的陸地可以更為快捷的到達挪威。
挪威王宮裏,國王哈康七世手拿著德國駐挪威使節交給挪威的最後通牒憤怒的道:“接受德國無條件保護?無恥,簡直是強盜。。。。。。不,我不會向德國投降,挪威不會投降”。
其實挪威人也想保持中立,每當被問及本國的外交策略時,挪威人經常喜歡引用本國偉大的詩人,政治家比昂斯騰·比昂鬆的一句話:“沒有外交政策就是最好的外交政策”。他們在奧斯陸七國同盟中是第一個被拖入戰爭旋渦的國家。
下方的幾個大臣麵麵相覷,前幾天這幾人還在酒宴上麵笑著談論自認為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進犯芬蘭的事情,怎麽轉眼就輪到自己的國家了。他們雖然知道英法兩國有意向和德國決戰,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英法兩國現在兵力準備的如何了。
哈康七世目光淩厲的掃視了一眼幾個一直默不作聲的大臣,冷冷的道:“挪威現在有6個師僅15500人,另有岸防艦4艘,雷擊艦30艘,潛艇9艘,飛機190架。這已經是我們全部的軍力,雖然我們實力還很弱小,但我們決不投降。英法的軍隊很快就會過來幫助我們的,我們就在國內和德國人開戰吧”。
哈康七世話說的聽起來頗有些氣勢,也有些悲壯,但這好象一點沒有激勵到手下的大臣們,那幾個人全部一水的縮著脖子,象是因為天氣冷,都一副畏畏縮縮的模樣。
其實哈康七世不知道的是,這時候大英帝國的軍官們對著國內軍事情報提供的,德國已經派出潛艇和水麵艦艇前來襲擊英國的假情報正在發愣呢。
就連一向膽大的丘吉爾都在考慮:德國人還真是瘋狂,就這點兵力,就敢大模大樣的來找英國的麻煩。
甚至是一向好脾氣的張伯倫都發怒了,不給德國人點厲害瞧瞧,他們真的拿村長不當幹部。首相大人這次的軍事調動有點果決,立刻命令英國的皇家海軍準備迎戰德國人,他要徹底的洗刷一下這幾年在德國所受的恥辱。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