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進退維穀

字數:320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慶豐軍 !

    “陛下!息怒啊!”

    劉伯溫從未見郝仁如此憤怒過,先是驚愕餓,進而馬上上前規勸道: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靠近些,她便撒嬌,遠離些,她便心生怨恨。陛下且勿因此而傷了龍體啊!”

    郝仁向來也沒有像想到能得到百姓的回報,而今戰事不利,後院起火,聽見如此不利於自己的消息,不禁暴怒,實在是心中壓力所治,並非真正的遷怒於百姓。

    百姓,乃最弱勢的群體也,也是眾生百態,龍蛇混雜,一些人並未懂得禮義廉恥的大道理,生活中稍有不順,便怨天尤人,雖然有勸農使四處宣揚種田、仁義的道理,倘若百姓真的能夠知道容易感化,上下同欲,治理國家,便也沒有那麽難了。

    郝仁在壽州時,因為地位卑微,能夠親自躬耕於田壟之間,深的百姓的信賴,而今高居廟堂之上,四處征戰,無暇顧及百姓,因此而疏遠了與百姓的距離,百姓有如此怨恨,實在是人之常情,也是女人與小孩的常態也。

    “陛下太過於寵愛百姓了!”劉伯溫繼續規勸道:“如今大宋地廣千裏,雄兵數十萬,縱然有暴民鬧事,又有何妨?戴其鬧事之時,我以雄兵剿滅便是,陛下何故如此動怒?”

    “大人心意,我領了!”郝仁心中的壓力,因為憤怒的發泄出來,心中便感覺好了許多,他終於控製住自己的情緒,自我認罪道:“是我高居廟堂之上,因此而疏遠了百姓。百姓無知,是我的仁義尚且施行不夠,我興義兵,救孤苦,難道是僅僅的貪圖百姓愛戴的虛名嗎?”

    劉伯溫眼珠滴溜溜的亂轉,沉吟半晌,沒有理會郝仁究竟想要說些什麽,不過郝仁怒氣消去很多,劉伯溫也頗覺欣慰,抱拳恭維道:“陛下聖明!”

    “貪蠹者有二,一個是貪財,一個是貪名,正所謂‘小盜竊鉤,大盜竊國’,貪名者甚於貪財,劉大人看我可是貪圖虛名之人?又豈能與百姓動怒?無非是強敵未滅,後院起火,此時進退維穀所致!”郝仁落落大方道。

    “恩……這……”劉伯溫沉吟半晌,無言以對,抱拳應付道:“‘主不以怒而用兵,將不以韞而致戰’,陛下聖明,實乃國家之福也!”

    憤怒和咆哮,與解決問題無關,隻是情感的宣泄罷了,倘若因為一時動怒,導致決策失誤,人死了不可以複生,國滅了不可以再興。

    郝仁經過劉伯溫的勸解和自我調節,深刻的意識到,自己雖然出身寒微,而自己高居廟堂之上,就算是百信心中有所抱怨,郝仁乃是帝王,救助百姓乃分內之事,不能因為三二百信有抱怨之言而就此拋棄。

    編戶奴隸有編戶奴隸的尊嚴,帝王便要有帝王的風度,豈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跟潑婦罵街一般?成何體統!

    “陛下,喜事啊!”禦史馬鐵興衝衝的從帳外走來,臉上掛著十足的笑意。

    郝仁雖然怒氣消了,卻也因為進退維穀而憂愁,見馬鐵如此興奮,隨口道:“難道陳友諒死了不成?”

    馬鐵心中藏著的事情,被郝仁無心的話語道破,一拍大腿,興奮道:“對啊,就是陳友諒死了!”

    胡青牛也滿臉喜悅道:“陛下派我去給陳友諒瞧病,我看他的麵相,便知道是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馬鐵又道:“陳友諒靠最後一口氣支撐,我剛出門,他便倒下了,進而哭聲四起,陳友諒此時恐怕屍骨已經涼了!”

    郝仁聽聞陳友諒死了,最初心中頗覺不敢相信,進而感覺道一陣的淒涼。

    稍微有點強大的對手如此死去,郝仁頗覺自己已經沒有對手,對於高手而言,沒有對手,是最大的落寞。

    而陳友諒此時死去,便給郝仁造就十足的退兵理由,大漢若想靠幼子重振國威,至少五年之內是辦不到的。

    “劉大人!”郝仁心中暢快,切表現出落寞的表情,吩咐道:“你替我出使一趟大漢,帶我吊唁一下陳友諒,順便告訴大漢的幼主和權臣,我與陳友諒平輩論交,他死,我深表哀悼,友諒兒治喪期,我不便用兵,就算是我對陳善兒的憐憫吧!”

    “嗬嗬!”劉伯溫乃是聰明之人,一點便通透了,搖著羽扇,笑眯眯道:“臣明白!”

    郝仁向來雁過拔毛,而今陳友諒死了,他暫時沒有相處突破黃石的計策,國內遭災,必須退兵,卻要賣給大漢一個仁德的名聲,這一點,劉伯溫太懂了。

    ……

    黃石城下,一艘小船飄飄而來,張定邊跨刀於城頭,怒斥小船道:“張必先,你我曾經與陛下結義於沔陽,而今大哥事業未成,你卻背棄結義的盟誓,屈身侍賊,你今日還有臉來見我嗎?”

    張必先抹淚道:“三弟,我本想與豫章城共存亡,奈何城池已破,抵抗已然沒有意義,今大哥已經亡故,試問大漢還有何人能與大宋匹敵啊?”

    “張必先!”張定邊怒道:“大哥雖然亡故,太子尚在,我與五王陳友仁已經立其為帝,倘若你還念及昔日情義,便歸來重新保護大哥的家業,我開關放你進來,你我還是兄弟,倘若你是來為郝仁勸降的,我關上的火炮,即刻送你歸西!”

    “哎!”張必先歎息道:“無用的!大宋陛下仁德,聽聞大哥亡故,為了讓大漢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為大哥治喪,宋軍已經準備退兵了,我今日來,並非是勸三弟投降,我將與大軍一道返回廬州,關山萬裏,我怕以後再無機緣麵見三弟,今日來乃是向三弟辭行,順便遙祭一下大哥!”

    “張必先!”張定邊心中還念及昔日結拜的情誼,沔陽結拜的三兄弟,老大做古,老三投敵,天各一方,讓張定邊覺得心中好不淒涼,卻故作憤怒道:“少在這跟我假仁假義,你背棄昔日盟誓,我便沒有你這個二哥,你我情誼已斷,如同此箭!”

    說罷,張定邊折斷一支羽箭,轉身便走,消失在城頭之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