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 仙鼎神獸
字數:10435 加入書籤
冥邪單於見寶鼎架住魔刀,急得滿頭大汗,心中急躁不已。
東方明珠趁機將紅鸞劍飛出,直取單於的咽喉,冥邪單於用掌一拍,一股渾厚的掌風震在劍鋒之上,紅鸞飛劍直上九霄,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霎時又被東方明珠收了回去。
東方明珠道:“冥邪單於快投降吧,你已沒有退路啦。”
冥邪單於勞累了半夜,此刻身心疲憊,見劉秀的寶鼎神妙無方,歎息一聲,收了刀光就要逃遁。
劉秀心道,軒轅黃帝傳了我許多仙鼎的妙用之法,今日就用你試上一試,為燕大哥與素瑤姐姐報仇!
想到此處,劉秀飛身從馬上種躍起,向寶鼎一擊,寶鼎出一聲渾厚的鍾鳴,一道青光衝出鼎口,化成一條青龍,張牙舞爪向冥邪單於飛去。
冥邪單於身懸風中,藍色刀光劈向龍頭,青龍用四爪擒住刀光,刀光與青龍卷成一團,刀氣紛飛,青光繚亂。
劉秀見一條青龍未能將古狩魔刀壓製住,又在大鼎上連擊三掌,一聲鍾響,鼎中迸出三道神光,神光化成三樣神獸,朱雀,白虎,玄龜。這是劉秀動用大鼎的神力,召喚四方神獸前來助陣!
朱雀,白虎,玄龜自空中現身,便猛撲古狩魔刀,冥邪單於剛將藍色刀光擺脫青龍糾纏,朱雀快如利劍直刺刀光,而白虎從下麵則大口噬來,玄龜忽如泰山壓頂從上向下一壓。冥邪單於剛將刀光升起,就徒然落下,青龍身形暴長,將刀光纏住不放,四方神獸轉瞬間就把古狩魔刀壓製得刀法全無。
劉秀看冥邪單於的魔刀已完全喪失了威力,該是自己大展拳腳的時候了,當下倒提寶鼎,從空中大吼一聲,如同雄鷹撲食一般向單於撲去,“冥邪單於,看你往哪裏走!”
冥邪單於運足真氣,雙掌向劉秀一擊。劉秀雙手抓鼎,凝聚全身功力,同樣奮力一擊!
砰!
無法形容兩個人的力量有多大,寶鼎自劉秀手中脫手飛起,高達十丈有餘,兩人都穩定不住身形,向後飛去,快似流星。
冥邪單於畢竟身經百戰,老謀深算,感覺胸中火熱如沸,知道自己受了內傷,強壓了一口真氣,腳下一點,竄上雲霄,伸手就去搶魔仙寶鼎。等劉秀按住身形,再抬頭一看,冥邪單於已趕上寶鼎,他呀了一聲,卻見單於雙手已抓住寶鼎的邊緣,要出手搶鼎卻已遲了。
驀地,冥邪單於啊地大叫一聲,雙手一鬆,竟然一個雲裏翻栽了下來,滿臉惶恐之色。
寶鼎忽悠一飄,又落向劉秀,劉秀伸手接住,正在疑惑,鼎內有人悄聲說,“神主,幸虧我及時趕回,他要搶這寶鼎,我給了他一劍。”是小烏龜的聲音。
劉秀伸手把小烏龜從鼎裏掏出來問:“我交代的事,你辦完了麽?”
“完了。”小烏龜說,“現在,我們兩個一起打他!”
冥邪單於正疑神疑鬼地看著劉秀,劉秀也不知小烏龜是如何給了單於一劍,隻見從冥邪單於的胸口溢出一絲鮮血。
兩人正在僵持。
“好神妙的功夫。”王莽在城頭驚呼起來,“朕自登基以來,不曾見過飛天神獸,此番可真是大開眼界了。”
霍庭道:“吾皇洪福齊天,劉文叔是匡世奇才,吾皇得劉秀輔助,可謂千秋功業,不世之基。”
王莽在城頭得意地大笑起來,東方明珠借機說道:“皇帝萬歲,給個官當當吧?”
王莽道:“你這丫頭機靈乖巧很對朕心思,想給你的情郎討個什麽官呀?”
東方明珠麵紅耳赤地道:“她不是我的情郎。”
霍庭道:“原來他不是你的情郎,哪誰是呢?”與王莽嗬嗬一笑。
王莽道:“你對他的情意全寫在臉上,早就暴露出來了,想瞞我嗎,哈哈。”
東方明珠就在馬上喊,“文叔,你想做什麽官呀?”
劉秀正與單於大戰,一聽東方明珠要給自己討個官做,心中本不想為官,更何況與陰玉萍及神母的關係,自己也算是朝廷對頭,師姐怎麽胡亂給自己討官,抬頭看了一眼,隻覺皇帝身前兩個執金吾,衣衫華麗,極其雄壯,隨口應了一句,“我喜歡做執金吾。”
冥邪單於道:“我當你有多大雄心壯誌,小小的執金吾你就滿足了麽?”
劉秀心中一動,道:“執金吾有何不好,若是能將你們這些奸佞鏟除幹淨,我情願舍棄執金吾,終老田園。”這幾句話是他故意說給王莽聽的,王莽果然大為滿意,頻頻點頭。
冥邪單於道:“劉文叔,你幫助王莽滅我匈奴,豈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理。”
劉秀笑道:“冥邪單於,你用離間計,需對人下藥,我劉文叔不上你當。”伸手舞動大鼎向單於砸去。
冥邪單於受了內傷,用眼角餘光一掃,王莽的伏兵把匈奴大軍衝得潰不成形,他此刻隻想逃走,心中又生了一計,把手一招,與四方神獸苦鬥的古狩魔刀忽然散成一片片刀花,滿天飛舞。
劉秀一鼎砸空,冥邪單於一晃身,無數的冥邪單於與滿天飛舞的刀花人刀合一,騰空而走。
藍色的刀光晃人的雙目!
劉秀一時間無法分清哪個是冥邪單於的真身,四方神獸失去了目標,瞬間化成四道神光衝天而去,餘下一道彩霞掛在天邊。
“這是分身化影之法,我去幫文叔破了這個法術。”東方明珠飛身下城,紅鸞劍光飛起,一道劍光也化成漫天花雨,去刺藍色的刀光。
劍光四射,紅鸞劍光剿滅了藍色的刀花,但是冥邪單於的身影也隨著破滅的刀光,一個個地消失。
劉秀收了寶鼎說道:“明珠,不必追了,他已去得遠了。”
東方明珠複收了劍光,恨恨地道:“這冥邪單於真狡猾,溜得倒快。”
“劉文叔,等我整頓軍馬再來與你決戰!”冥邪單於的聲音傳來,已遠在十數裏之外。
冥邪單於雖然走得迅疾無比,卻是苦了這些匈奴狼師,大軍無,被王莽的奇兵殺得四散奔逃,投降者不計其數,一場攻城之戰就這樣草草結束。
此刻,天光大亮。
劉秀與東方明珠站在城門前,望著血流成河的山野,一縷朝輝照著各種死狀殘忍的屍體,令人目不忍睹。
劉秀拉著東方明珠的手道:“你不要看這些血腥的畫麵,一將功成萬骨枯,人間有很多殘忍的殺戮與征戰,好像從來也沒有停止過。”
王莽的旌旗在城頭迎風飄揚,城下兵甲凜凜,氣勢如山。
有兩匹五花馬從劉秀身旁急馳而過,馬上坐著兩員儒將,一紅一白,錦袍金冠,長須如墨,馳到城前高呼,“臣等救駕,來的遲了,斬匈奴萬騎,隻走脫了兩千匈奴殘兵,請令定奪。”
王莽道:“窮寇莫追,大司空,大司馬兩位愛卿,辛苦了。”
東方明珠悄悄大對劉秀道:“這大司空,大司馬怎麽渾身妖裏妖氣,似乎是修煉旁門左道的術士。”
劉秀道:“你不要亂講,司空司馬乃是當朝重臣,手握兵權,非同小可。”
霍庭從城門上牽馬飛來,向劉秀抱拳道:“小俠客,我家新皇有請。”
劉秀轉眼一看,自己已陷入大軍包圍之中,刀光劍戟不下數十萬騎,雖然飛遁而去也並非難事,但他藝高人膽大想看看王莽有何花招,同東方明珠上馬同往未央宮而來。
其時,王莽升坐金鑾寶殿,會聚文武,殿前武士盔明甲亮,氣宇軒昂,殿上香煙嫋嫋,金柱玉階,真是大氣輝煌。
劉秀與東方明珠走上殿來,一眼就看見在文臣之中,為站立的正是昔日棲鳳樓見過的那個竇中丞,兩鬢如霜,脊背已彎了。
三呼萬歲已畢。王莽興致勃勃地道:“請小英雄劉文叔上殿。”
劉秀走上前來,跪在丹墀之下。王莽道:“劉文叔雖然出身草莽,但心念皇恩,神武過人,平叛有功,護駕得力,現封你為殿前執金吾並討北先鋒,率三千鐵騎,前去追襲冥邪單於,朕自有大軍與你押後,不知劉愛卿意下如何?”
劉秀道:“謝主龍恩。”心中卻道,這王莽倒會用人,令我平叛匈奴,再戰單於,又聽王莽道,“東方明珠聽封。”
東方明珠笑嘻嘻地問:“我也有官當麽?”
群臣都掩麵而笑,這個小姑娘好似什麽禮節不懂,天真爛漫樣的可愛。王莽笑道:“你不但有官,而且比文叔還大呢。”
東方明珠隻覺好玩,心中自然歡喜,“是什麽官呢?”
王莽道:“東方明珠乖巧可愛,機敏聰慧,封為平寧公主,並討北副先鋒,賜府邸一座,金銀珠寶另行賞賜。”
劉秀心道,我與單於一番惡戰,倒是給師姐揀了一個大便宜。
王莽又將朝事布置一番,然後說道:“克日起兵,征討匈奴。”眾臣三呼萬歲,然後散朝。
退朝之後,眾家文武大臣都來給劉秀賀喜,這一對少男少女平步青雲,深得皇帝的賞識,真是羨煞他人。隻有劉秀心裏明白,王莽不可能不知道,他與陰玉萍之間的隱約關係,但是他卻絕口不提,還將自己加封官爵,王莽的目的絕沒有那麽簡單。
左班丞相走過來對劉秀道:“請兩位少俠隨我來。”他們出了武朝門,穿巷過市來到太常街前。
霍然前麵一座大宅,門懸彩燈,石獅玉階,府匾上題著平寧玉府四字。
東方明珠道:“這就是皇帝賜給我的府邸麽?”
丞相竇融道:“正是。”笑容之中似另有一層深意。
三人翻身下馬,早有仆役牽過馬去,三人走入府邸一觀,真是亭台樓榭,奢華富貴。東方明珠心花怒放地道:“以後我來長安玩,就住在這裏,玩個痛快。”
劉秀道:“你喜歡住多久都可以。”心中卻在想,傻丫頭你沒看見這些仆役一個個龍行虎步,腳步輕快,無一不是大內高手,這是王莽派來監視我們的。
三人來到一間大廳,劉秀立刻屏退左右,與老丞相見禮。丞相竇融以為劉秀是一介輕狂的武夫,此刻有些受寵若驚,以手相扶道:“少俠何需如此多禮。”
劉秀道:“我有一位姐姐是丞相舊友,她在我麵前說,唯有丞相乃是清正廉明,國之砥柱。”
“少俠過獎,不知你這位姐姐是誰?”
劉秀從懷中掏出一物,在竇融麵前一晃,竇融渾身一抖,淚眼昏花地道:“這,這乃是芸香公主的鳳衩,你是從何得來?”
劉秀道:“素瑤姐一向心係老丞相安康,此次讓我來專程問候丞相,貴體可曾安好,你為國為民,多受苦累了。”
竇融的淚水嘩地流下,哽咽地道:“公主能如此記掛老臣,老臣就算千難萬苦,也死不足惜,不知公主鳳體可好?”
劉秀道:“素瑤姐現在一個海外仙島之上,與燕無雙大俠雙宿**,是永遠不會再履中原半步了。”
劉秀其實不想欺騙竇融,隻是見他對公主是一片真情厚意,心中不忍將實情告之,所以就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
竇融擦幹淚水道:“公主在仙島快活逍遙,不理紅塵,倒是羨煞老臣,隻是我這把老骨頭累孽纏身,怕是沒有那份輕福了。”
劉秀道:“老丞相,芸香公主將此衩贈我,是要我在危難之際,請老丞相助我,我本不想在朝為官,還請老丞相於我解了官職,還我自由之身。”
竇融思忖道:“新皇命你為討北先鋒,是箭在弦上不得不,你此刻要辭官去,隻怕沒那麽容易,不如討北之後再做區處如何?到時我自當鼎力相助。”
劉秀道:“就依老丞相之言。”
送走竇融,東方明珠道:“這個竇融是個善良的老頭。”
劉秀道:“若非有我素瑤姐保薦,朝廷上還有以竇融為的一批忠心為國之士,這王莽的天下可就岌岌可危了。”
二人正在說著,文武群臣前來賀喜,各送一份厚禮,銀票等等,在前廳堆積起來,府邸之中十分熱鬧,皇上賞賜的金銀珠花也到了,東方明珠打扮起來,真是國色天香,有專門迎奉阿諛之輩,一見東方明珠喜歡穿戴,急忙去張羅給她訂做華麗的霓裳。
劉秀吩咐下去,準備宴席,款待眾人,忽然走進來一位虎背熊腰的武將,自稱是禦前校尉馬成,已在校軍場點齊三千飛龍兵,等候劉秀的命令。
劉秀讓他領軍出城,且在城北安紮,然後與群臣在大堂中歡飲,直到日落黃昏,才散了宴席。
東方明珠道:“隻有司馬,司空不到,這兩人難道是目中無人麽?”
小烏龜在劉秀的懷裏說道:“你們兩個有所不知,司馬王尋,司空王邑重兵在握,把持天下兵馬,他二人與王莽乃是王家族親,結黨納垢,排除異己,是以不將天下忠義之士放在眼中,但凡要在朝廷青雲直上的,必先要以重金賄賂他們,方能得以重用。”
劉秀對東方明珠道:“我平生最恨這些苟且鼠輩,我們兩個還是走吧。”
東方明珠也覺沒什麽有趣的了,玩興大減,就與劉秀離開平寧玉府,出南門直奔郭家村而來。
郭家村內早已得到消息,將他二人接進正堂,大家共議對策。
劉秀道:“王莽此人,果然城府極深,他在城北埋伏了兩路奇兵,若不是我察覺到他的用意,我們隻怕全要中了他的圈套。”
呂鳳兒道:“現在他封你為討北先鋒,文叔,你又是如何打算?”
劉秀道:“我也正想聽聽諸位前輩高見?”
呂鳳兒道:“雖然朝廷昏聵,但是匈奴侵漢,關係到我大漢生死存亡,我輩當放棄前嫌一致對外,王莽既然讓你做這個討北先鋒,你莫如大模大樣,做一回衝鋒破陣的將軍。”
大澤龍神也很想讓劉秀曆練一下,“神母說的極是,文叔自拜東方先生為師,六韜五略爛熟於胸,此番討北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東方明珠也道:“不錯,不錯,我還從未去過大漠,我現在是副先鋒,要領軍出陣,做個漂亮女先鋒。”
大澤龍神道:“那我與土山宗就做你們的探馬,立刻去打探匈奴的消息。”兩個人都是性急脾氣,說走就走。
劉秀道:“藍破雲且慢,你一路行去,一則探聽匈奴虛實,二則將路過之地的山川地脈,於我畫一張草圖。”
土山宗道:“你放心好了,藍破雲是丹青妙手,這地圖就包在我二人身上。”說完兩個人一個行雲,一個入地,眨眼之間就不見了。
曇花上人道:“文叔,你此去雁門,王莽給了你多少兵馬?”
劉秀道:“鐵騎三千。”
曇花上人道:“你隻有鐵騎三千,而雁門關外屯兵二十萬餘眾,號稱虎豹熊三大神師,你以三千擊二十萬,豈不是以卵擊石麽?”
神母道:“不然,兵不在多,在於精,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主將乃是軍中之魂,我奎山雖有十萬之眾,卻還是敗在單於一萬狼師之手,匈奴之兵團結一心,卻有過人之處,文叔你若為將,切記要兵將一心,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才可收攏軍心,若千軍能與你戮力同心,則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你這三千鐵騎可比三十萬雄師。”
劉秀道:“多謝神母教誨,文叔自當與千軍同甘,不敢忘懷。”
曇花上人道:“王莽生性多疑,此地不便久留,你在此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即刻趕回軍營。”
劉秀忽然現陰玉萍不在,“玉萍姐呢?”
呂鳳兒一笑,“天機不可泄露,明日清晨你們自會相見。”
劉秀與東方明珠在郭家村住了一夜,次日早早起身,大家與他們送行,走到村前卻依依不舍。
劉秀不見陰玉萍歸來,心中正有些疑惑,天空落下一道劍光,正是陰玉萍,而且手中還抱著一個六七歲的女童,生得麵如桃花,脂如美玉,雖然穿著一件花布衣裳,可是眼中煙霞明媚,露出傾國傾城的美麗。
陰玉萍笑道:“我回來的還不算遲,文叔,你猜猜我帶來的這個人是誰?”
劉秀定睛看這女童,眉目如畫之中帶著一絲威儀風度,心中一動,同時女童也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個英俊的少年,陰玉萍把女童放在地上,對她說,“快去見過文叔。”
劉秀渾身顫抖緊跑幾步,拉著女童的手道:“莫非,莫非,你是小麗華?”
陰玉萍眼中淚光盈盈地道:“她正是小麗華。”
東方明珠心中也是一動,劉秀曾向她說過燕無雙夫婦一事,想不到這燕無雙的女兒已長得這樣大了,生得是美麗無雙,令人妒忌。
小麗華雖小,可是見到劉秀卻如親人一般,摟著劉秀的脖子道:“我知道,你是劉秀叔叔。”
劉秀道:“你怎麽知道是我?”
小麗華道:“母親常在我麵前提起你,說你是個大英雄,大劍客。”
劉秀臉上一紅,心中道,你爹你娘才是大英雄,回想起與燕無雙夫婦共處的那段快樂時光,胸中也不知是喜是悲,伸手將小麗華抱起抗在肩頭。
小麗華很乖巧地問:“劉秀叔叔,你要去打仗了麽?”
劉秀嗯了一聲,“我要去戰敗匈奴,做一個人人景仰的大英雄。”
小麗華道:“那我祝你旗開的勝,馬到功成。”
眾人哈哈大笑。劉秀說:“好,等我凱旋而歸,就送你一樣最好的禮物。”
東方明珠把曇花上人與神母的飛劍交還他們,他們各自歡喜,呂鳳兒歎了口氣,撫摩著蓮花飛劍道:“我被苗雲熙廢去功力,已無法施展飛劍威力,玉萍,這把劍就送於你用了。”
陰玉萍有些意外,這口蓮化花飛劍,浸透了呂鳳兒多年心血,劍光潔白無瑕,鋒冷如霜,實是一口好劍。
劉秀好像想起了什麽,忽然在餘子星耳邊說了幾句,眾人也不知道他說了些什麽,餘子星點頭而去。
眾人一直將劉秀與東方明珠送到北門,遙遙看見這三千鐵騎的轅門,這才揮手作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