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昆侖三仙
字數:6715 加入書籤
大軍一路北上,掃蕩匈奴殘部,前往雁門關而來,但見北國風光,與那旖旎的江南景色大有不同,草原蕭蕭,禿崖如齒,漠漠飛塵,大風轟鳴。
此刻已是初秋,夏風轉寒,秋風透骨,劉秀命全軍穿上俘獲的匈奴棉服,全軍無一人感染風寒,劉秀每日第一個早起檢閱營帳,每日又是最晚一個入睡,對每一名士兵都要噓寒問暖,深得士兵愛戴。
走了十幾日,前麵探馬來報,冥邪單於糾集舊部十萬之眾,在雁門關要與劉秀決一雌雄。
劉秀一笑道:“此時冥邪單於乃是困獸猶鬥,看我怎麽拔光這隻野獸嘴裏的獠牙,命令全軍火進軍雁門關。”
大軍行至雁門關前百裏,劉秀請霍庭前來,將大澤龍神的地圖擺在霍庭麵前問道:“老將軍,現在匈奴屯兵雁關,此地向來是兵家重地,我軍該在何處紮營呢?”
霍庭道:“昔日我曾與冥邪隻單於在雁門關外一遊,與冥邪單於談及雁門關是兵家重地,冥邪單於卻道,雁門關雖地勢險要,但在雁門南東麵有一座高山,名叫天雄山,山高險峻足已俯瞰雁門,在此地駐兵,可與雁門關一爭高下,這是多年以前的舊事,不知道冥邪單於是否還記得此事。”
劉秀道:“兵貴神,我即刻派賈複為先鋒,前去探察。”
賈複欣然領命,帶了一千扇雲槍隊飛騎出營.
劉秀正在營中等待賈複消息,帳前忽然稟報,嘯山王求見。
劉秀對大澤龍神道:“前番我將嘯山放歸,料定他這一去必有回音。”急忙讓霍庭回避,自己與眾將接出營外,但見嘯山王灰衣布帽,打扮成漢人模樣,不倫不類的樣子頗為滑稽。
劉秀緊搶幾步道:“嘯山王兄,別來無恙啊?”
嘯山王眼圈一紅,落下幾滴淚來,仿佛見到親人相似,抓著劉秀的手道:“文叔兄弟,分手之後,我無時不感念你的活命大恩,此來有機密大事向你商議。”
劉秀吃了一驚,立刻屏退眾將,隻留大澤龍神與靈玉琢,把嘯山王接進將軍大帳,低聲問:“不知嘯山王有何見教?”
嘯山王道:“文叔兄弟,你有所不知,我與震川王回到匈奴大營後,那震川王是個不仁不義的家夥,他不但不感激文叔將軍的活命之恩,反倒勸說冥邪單於召集殘兵敗將,要與你決一死戰,我屢次勸說不成,他們對我疑心重重,顯然已經不再信任我了,我眼看文叔將軍前來,所以喬裝出營,要文叔將軍早做準備。”
劉秀激動地抓著嘯山王的手道:“嘯山王義薄雲天,我劉文叔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嘯山王傻嗬嗬的一笑道:“文叔將軍以天下蒼生為大,我不過盡點微薄之力,何足道謝。”
劉秀道:“請問嘯山王,我軍要兵臨雁門關下,該在何處紮營為好?”
嘯山王道:“雁門關北有一座天雄山,地勢險要,俯瞰雁門關內,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冥邪單於尚未派駐兵馬,文叔將軍可進兵天雄山。”
劉秀道:“此計甚妙,就依嘯山王之言。”
嘯山王道:“我不可久離匈奴大營,恐人懷疑,就此與文叔將軍告辭。”
劉秀道:“將軍行事機密,我不便相送。”派了兩名小卒才將嘯山王送離大營,賈複的探馬就來稟告,賈複未遇敵兵,已在天雄山下寨,請將軍火進兵。
劉秀命令全軍,火兵天雄山。
帳前有兩人同時說道:“不可,不可。”
劉秀見是大澤龍神與霍庭,大澤龍神看了看霍庭,兩人似有同感,藍破雲道:“文叔,嘯山王剛才的說辭仿佛倒背如流,不可輕信,天雄山上恐怕有詐。”
霍庭也道:“這嘯山王不過一介武夫,不會有如此頭腦,必然有鬼。”
劉秀笑道:“嘯山王以誠待我,龍神與霍老將軍不必懷疑,賈複先鋒已在天雄山上紮寨,他隻有一千人馬,恐怕冥邪單於得知,必會派兵攻打。”
正說著,探馬如飛來報,“震川王領兵一萬正在攻打天雄山,賈將軍請劉將軍火兵增援。”
劉秀道:“眾將毋再相疑,進兵!”大軍如潮,奔向天雄山而來,劉秀與東方明珠一馬當先。他與東方明珠都是第一次遠出塞外,茫茫原野,黃土塵沙,遠遠看見一座大山,險峻兀立,防如一頭蒼鷹。
而在大山之前,戰鼓如雷,喊殺震天,兩撥人馬拚命掩殺,漢軍已被重重圍困起來,賈複的一對大戟在空中飛舞,似乎難以招架震川王的銀錘。
劉秀以獅吼功喝道:“震川王休要張狂,劉文叔在在此!”
說來也怪,匈奴之兵一聽劉秀名號,立刻驚恐四竄,向流水一般撤去。
震川王正遇劉秀,劉秀道:“手下敗將,還敢來劫營麽?”
震川王滿臉通紅,也不與劉秀交戰,拍馬就走,率著匈奴騎兵逃回雁門關去。
劉秀率兵就在天雄山下寨,等登上天雄山,劉秀才覺這大山林深草茂,岩石嵯峨,險峻不可言喻,找了一位當地樵夫詢問,樵夫告訴劉秀,這座天雄山雖然不過數十裏,但是險峻之極,無人可以攀登到那塊蒼鷹岩上。
蒼鷹岩就是天雄山顛上的那塊巨石,重逾千斤,突兀如鷹,因此得名。
劉秀一笑,與東方明珠乘劍飛去,輕輕地落在蒼鷹岩上,但見一條青色巨龍在金黃色的沙漠上綿延飛舞,無邊無際。
東方明珠道:“文叔,那就是長城麽?”
劉秀道:“不錯,那就是長城,孟薑女哭長城,是我小時候聽過的無數故事中最動聽的故事。”
東方明珠歎息道:“那個孟薑女的丈夫,可算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人。”
劉秀道:“現在我們又要在這長城上,與匈奴展開血戰,真有點舍不得這美麗的城牆。”
東方明珠指著一座大城道:“那裏便是雁門關了,裏麵有十萬匈奴兵。”
兩人正在觀看雁門關內的單於營帳,忽見東方飛來三道紫藍色的劍光,悄然無聲地落在雁門關外。
劉秀對東方明珠道:“你看見那三道劍光沒有?”
“看到了,一定是冥邪單於又請了什麽得力幫手。”東方明珠不以為然地道。
劉秀道:“明珠莫要小瞧那三道劍光,劍光深渾無比,必然是仙劍高手。”
東方明珠道:“不知冥邪單於請了哪些高手,我們去會會他們好不好?”
“好啊。”劉秀說,看東方明珠飛起紅色劍光,他緊隨其後,霎時落在雁門關前,劉秀對城上道,“城上聽著,快去稟告冥邪單於,就說故人來訪問。”
城上刀兵晃動,不一刻城門大開,冥邪單於率著一行江湖人物,也是輕裝便衣走出城來,身後除了兩**王,還有三個白眉皓的老者,披著紫藍色的長袍,想來剛才飛進關內的那三道劍光,就是這三個老者。
細看這三個老者,每個老者的臉色都陰沉似水,籠罩殺氣,為的老者手中拄著一跟血紅拐杖,非金非木,嶙峋如蛇,第二個老者手臂下夾著一把破傘,第三個老者背後背著一把磨得亮的鋤頭。
劉秀問道:“冥邪單於,不知這三位前輩是你從哪裏請來的高手?”
冥邪單於蒼白的臉上,浮起一絲狡黠的笑容,“劉文叔,我來與你們介紹,這三位前輩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侖三仙。”
拄拐的老者嘿嘿一笑,“我當劉文叔是一個什麽人物,原來是一個江湖小輩。”
劉秀謙虛地抱拳一禮道:“劉文叔見過昆侖三仙。”
夾傘的老者卻用鼻子一哼,“不敢當。”
東方明珠在劉秀耳邊悄聲道:“我曾聽爺爺說過這昆侖三仙,他們是師兄弟三人,老大馮雨蕭,手中一條血蛇杖,老二桑月奇,肋下天王傘,老三段鳴雷,背後耕雲鋤,三件奇兵威力各異,都有不凡來曆,而馮雨蕭正是昆侖掌門人,也就是覃老三的師傅。”
劉秀心道,他不但是覃老三的師傅,也是趙飛的師傅,此來必是為他的徒弟報仇的,剛想到此處,段鳴雷走上前道,“就是你殺了趙飛麽,我今日來是給我的徒兒報仇雪恨的!”
劉秀心道,趙飛不是馮雨蕭的弟子麽,怎麽又是你的徒弟,其實他並不知道,這昆侖三仙傳授弟子不分彼此,趙飛平日得段鳴雷指點最多,情同父子,劉秀哪裏會知道這層關係,心想反正都是昆侖派的,既然要來難於我,我就照單全收,也上前一步說道:“三位前輩,冥邪單於要侵我中原江山,趙飛乃是助紂為虐,我不得以——”
話還未曾講完,段鳴雷心頭火起,大喝一聲,“住口,還我徒弟命來!”一掌劈來,掌風呼嘯,內力似不在青城掌門元寂真之下。
劉秀身形一閃,“段老前輩,單於狼子野心,難道三位也要出賣我大漢江山麽,請三位前輩還是離此是非之地。”
段鳴雷一掌擊空,又跟來一掌,比前一掌還要淩厲狠辣。劉秀再閃,“請三位老前輩三思。”
馮雨蕭咦了一聲,對桑月奇道,“老二,這小子真是有幾分功夫,無怪趙飛會折在他的手上。”
驀地,段鳴雷一聲大叫,“讓我三人回轉昆侖也成,不過我先一掌斃了你,給我徒兒而報仇!”
劉秀見段鳴雷性如烈火,想來多說無用,定要在拳腳上見個真章,揚聲道:“明珠退後與我掠陣,段老前輩苦苦相逼,文叔隻有得罪了。”一掌迎著段鳴雷飛來,掌風中夾著三分劍氣。
段鳴雷一接劉秀的掌風就知厲害深淺,縱身飛落在三丈以外。
馮雨蕭雙眼一睜,精光四射,“怎麽,老三,這小子有什麽妖法不成?”
冥邪單於道:“這小子曾被魔界寶物修煉成小怪物,的確妖法很深。”
段鳴雷卻用又驚又疑的目光,上下打量劉秀道:“小子,燕無雙是你什麽人?”
劉秀道:“燕大哥與我亦師亦友。”
馮雨蕭道:“好大的口氣,燕無雙乃是絕世僅有的高手,你是什麽來路,敢與他稱兄道弟。”
劉秀道:“你若不信,問問冥邪單於。”心中在想,原來冥邪單於並沒有把自己的過去一五一十地告訴昆侖三仙,好個狡猾的單於。
冥邪單於知道此刻已隱瞞不住,就道:“三位高仙,你們來得匆促,又久居塞外,不知中原江湖的故事,這小怪物的確與燕無雙有一段淵源。”此言一出,昆侖三仙的臉色都極為難看,蒼白無血。
冥邪單於心大為不滿,平日裏隻聽趙飛吹噓,昆侖三仙如何厲害,指望將你們請來,將這小怪物除去,沒想到你們一聽這燕無雙的名字,居然嚇成這樣,真是枉費了我的一番心機。
劉秀道:“冥邪單於不過是想利用你們,請前輩三思,我奉了新皇之命,征討匈奴,家仇是小,國恨是大,請三位前輩權衡利弊回轉仙山,等大破匈奴,我劉秀親上昆侖負荊請罪。”
冥邪單於雙手一攤道:“劉文叔,你說的也對,你與昆侖三仙本是江湖恩怨,不該在戰場上解決。“轉身對昆侖三仙道,”三位高仙,就請回轉昆侖,此地乃是是非之地,不要來趟這渾水了吧。”
東方明珠道:“冥邪單於你好卑鄙,故意要對這三位爺爺用激將法麽?”
冥邪單於的心思被明珠說破,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極為難看,聽馮雨蕭道:“劉文叔,你以為用燕無雙的名頭就能嚇退我們麽?”
遠遠有人說道:“小文叔情真意切,處處謙讓有禮,你們這三個老怪物還自稱是昆侖三仙,連一點體讓江湖後輩的風度都沒有,豈不讓人恥笑。”
東方明珠一聽這清脆如玉的聲音,就知道是靈玉琢到了,轉目一看,天上玉光繽紛,靈玉琢隨著八名宮娥緩緩落在塵埃,其後是大澤龍神與土山宗,原來他們見劉秀與東方明珠探山未歸,正在疑惑,早有探馬來稟告,雁門關前出現劉秀將軍與明珠公主行蹤,他們三個這才急忙趕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