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唐宋鬥法梅花計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A+A-




    這邊小河畔的高地上唐三長聽完小校的訴說倒吸了一口冷氣:他知道梁山軍中有不少火器(火器在當時的大宋軍隊中已經開始有少量的裝備)可梁山軍的火器種類這麽多威力這麽大應用的這麽熟練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梁山軍不僅有大量的騎兵而且有大量的火器這個宋江當真不是浪得虛名花頭得很哦。他抬頭望了望前麵見戰場局勢漸漸地穩定下來想了一下揮手讓小校去傳令把各軍的將領導自己這裏來開會商議。

    不多時周揚等人6續來到設在河邊的臨時中軍。此時周揚全然沒有了在寶康城中慷慨激昂的樣子見到那幾個與自己意見不合的將領投來的幸災樂禍的眼神也沒有心思反擊了。唐三長用銳利的目光及時製止住了眾人的議論和爭執他語氣平靜地說:“既然我們已經西進焉有回頭之理?大戰在即大家就不要爭吵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心研究如何打破敵軍的封鎖穿過丘陵地增援房州!”見大家都安靜下來包括周揚在內的那些忠於王慶的將領紛紛隊他投來感激和信服的目光他繼續說:“從剛才周揚他們進攻的情況看官軍在大路兩側埋伏下了重兵很顯然從這裏硬衝會很困難導致嚴重的傷亡。房州固然要援救但我們也不能不計代價的蠻幹畢竟傷亡的都是跟隨我們多年的順天軍戰士!大家都有什麽想法不妨說出來聽聽。”

    一直持中立態度的中軍老將鄧肯見一時間大家都不開口便起身說:“這片丘陵地山勢不高坡度平緩其實是易攻不易守的隻要多想辦法還是可以殺過去的。這條大路雖然是捷徑一來道路都是在兩側的高地的夾縫中延伸彎彎曲曲不易觀察敵情二來道路的寬度寬的時候有上百丈窄的地方不過數丈實在是個打埋伏的好地方。”忠於王慶的左翼年輕將領張昭見老頭羅羅嗦嗦而且還都是些不利於鼓勁的話不耐煩地打斷說:“鄧老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幹脆回寶康?還是就地投降算了?”唐三長把臉一沉:“張昭聽老將軍把話說完不得插嘴!”鄧肯衝著唐三長笑笑:“老夫的意思是我們幹麽要一棵樹上吊死?這丘陵地中可以通往房州的道路甚多既然官軍在大路上駐守我們給他來個避實就虛繞著走惹不起還躲得起吧?”反對回援派的將領韓金問:“鄧叔去往房州的道路除了官道之外大多崎嶇狹窄大軍通行可以嗎?”鄧肯反了他一眼:“反正我的人馬是能過去你我就不知道了。”人群中響起一片嗡嗡聲。

    唐三長想了一下:“鄧老將軍的意思是避實就虛我的意思是虛虛實實。”見眾人不再議論而是停下來聽他的講話唐三長又接著說:“這支官軍裝備好又有地形之優所以他們希望我們去進攻那樣就可以充分揮他們的優勢;我軍人數多地形熟悉所以我們要揚長避短不與敵人正麵硬拚。嘿嘿揚長避短四個字重逾千斤啊!”將領中有幾個人隱約猜到他最後的話是針對王慶屢屢不采納他的意見導致現在的局勢危急可眼下大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他所以即使是再死硬派的也不敢站出來說什麽。

    唐三長說:“我們沒有時間與官軍在這裏糾纏一是房州等著我們去增援二是東麵的官軍可能已經在攻打寶康那裏支撐不了多久如果官軍破城之後繼續追來我們將腹背受敵。所以即使小路不好走我們也要走!”他下令兵分三路:第一路以鄧肯為四千人走南邊的小路;第二路自己帶隊三千人走北邊的小路;第三路由周揚帶隊集中了所有支持增援房州的將領的八千人等前兩路人馬進入丘陵地一個時辰後全力從官道大路突擊。

    唐三長解釋說:“日前越過寶康西去的官軍不到兩萬人全是騎兵而周揚他們接觸的敵人都沒有騎馬作戰顯然官軍也知道這裏麵的地形不是很適合騎兵。按照錢敏的說法官軍在房州城下營寨中的人馬大約有一萬多人因此在丘陵地的最多也不過是一萬人。他們初來乍到地形不熟悉如果見我軍從南北兩麵的小路進山必然驚慌因為他們在這裏駐紮的任務隻可能有一個:就是隔斷寶康與房州的聯係。如今見我軍從小路進山他們不了解小路的情況因此不得不分出人馬到小路上進行截擊這樣官道上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而小路的狀況注定不能支持大部隊通過第一、第二兩路人馬的幾千人主要任務是吸引官軍分兵順則西去增援房州不順則迅退出丘陵到小河邊來匯合。而第三路的人馬在官軍分兵之後全力壓上具有人數上的明顯優勢。剛才鄧老將軍講了前麵這些丘陵山勢平緩所以大家不必全順著大路前進而是滿山遍野地向前進料官軍剩下的那些人馬是阻截不住的。這樣三路人馬中起碼有一到兩路是可以輕鬆增援到房州城下順利地話三路都可以殺過去。這樣房州就有了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那一萬官軍。而受到阻截退回來的部隊一定不要潰散到小河邊匯合之後可以拖住這裏的官軍讓他們不能全力去支援房州城外的部隊這樣也是很有益處的。”一番話說得大家頻頻點頭再沒有人提出什麽異議了。

    關勝得知順天軍的兩隻人馬分頭從南北兩個小路口進入丘陵地之後果然感到很是為難——唐三長狡猾大大的!那兩個路口他曾經派人去查看過裏麵道路狹窄崎嶇難行而且離著官道至少有十幾裏路的樣子如果分兵去把守人少了不頂事而且那些道路與大道之間並不利於騎兵奔馳策應那樣的話守軍在援軍到來之前就會被敵人消滅掉;如果分出去的人多了把守大路的兵力勢必感覺單薄畢竟寶康的叛軍有兩萬之眾雖然自己的武器比對方要好很多而且訓練程度和戰鬥力要強於對手但“蟻多咬死象”的道理關勝還是聽說過的。

    “分瓣梅花計”神機軍師朱武嘟囔著:“看來這個唐三長果然有些道行。要不咱們這麽著吧”他朝著眉頭緊鎖的關勝說:“眼前沒有動的叛軍還有七八千人這是主力我們要盯緊了不能因小失大。從小路進山的兩路叛軍我們不能麵麵俱到隻能顧其一路我帶李逵手下的兩千人去阻擊一下就算不能全殲敵人也要盡量遲滯敵軍的度消耗其實力。馬上派人把這裏的情況向宋江哥哥報告看是否由他們在小路的出口附近伏擊另外一股叛軍。關將軍你就帶主力在這裏繼續監視對麵敵人的行動。假定能盡快消滅對麵的叛軍主力我們再讓部隊騎馬追擊也還是有可能在敵人接近房州之前把他們消滅在運動之中的。”

    宋江從林衝那裏回來時間不長就收到了寶康叛軍西進的消息他一拍大腿:“好通知部隊馬上準備回援關勝。”他把秦明叫來讓他留下兩個營的騎兵駐守房州城外的營寨要千方百計地裝出大隊人馬仍在營中的樣子自己帶著五千人馬風馳電掣地向東趕。房州離著關勝他們駐守的地方大約有六十多裏戰馬快跑的話一個半時辰就可以趕到。

    一路上宋江連續遇到三撥關勝派來的信使當最後一個信使送來順天軍分兵進山的消息之後他的部隊離著那片丘陵已經隻有不到十裏路了。宋江猶豫了一下命令部隊停止前進。自己手下的騎兵基本上都是從山東帶出來的老兵對這裏幾乎是兩眼一抹黑極少數新補充進來的當地人也不是這附近的所以沒有熟悉這一帶地形的根本不知道信使說的兩條小路的出口在哪裏。如果去錯了地方就會將叛軍放過去而倉促之間也不摁那個再去找向導了所以宋江幹脆停下腳步,讓長時間奔馳的戰馬歇息一下同時撒出大批的斥候偵察敵情。這樣做雖然現敵軍可能會晚一些但最少不至於把敵人弄丟了。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有斥候飛奔回來報告南邊七八裏路之外現叛軍大約有四五千人全部是步兵。聞聽現了敵訊正在周圍休息的將士們紛紛一躍而起跳上戰馬緊握兵器眼巴巴地等待著主將下命令。宋江轉著眼珠盤算了一下把黃信叫到身邊讓他帶著手下的一千名重騎兵原地不動的在官道上留守要特別注意北麵的情況如果有叛軍出現就跟上去遠遠地監視讓對方感覺到壓力但不要貿然攻擊等待他這邊的戰鬥進展情況。如果一個時辰之後還沒有新的敵情出現那麽就趕去增援他的本隊。交代完之後宋江把馬鞭一舉帶著四千多騎兵朝著西南方向追擊下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