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兵者,詭道也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A+A-




    了把項羽引將出來李信把魏豹囚禁在‘煮棗’溝附上看押魏豹的為猛虎騎兵營以及兩萬普通騎兵合計為三萬人馬數量與項羽的騎兵相等。暗地裏棗林之中還暗伏有四萬騎兵。

    項羽當大哥講義氣是出了名的李敢把魏豹架在營前輪番的折磨盼望著用已投靠楚國的魏豹把項羽吸引過來。一連過去三天‘武強’仍如以往一般沒有絲毫的動靜。

    三天!三天已是躲藏在棗樹林騎兵所攜幹糧的最大限度三天無果李敢無奈的收起騎兵返回到‘陽’半路上魏豹不知這樣的折磨還會持續多久趁看押的兵卒不注意咬舌自盡。

    京索兩邑的戰爭還在繼續不過經過漫長的廝殺兩軍已不像先前那樣寸土必爭雙方各自占據有利的地勢相持起來。每天一大早如同例行公事一般雙方的帥營會在同一時刻響起戰鼓聲一支人馬從營中衝出往對方營地殺去。兩軍與兩陣中間的位置相遇在進入對方弓弩射程之前停了下來象征性的比劃兩下各退一裏直等到傍晚鳴金收兵回營。

    如此過了月餘天氣漸漸轉涼突然有一日‘煮棗’溝周圍的棗樹林起了一片大火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當棗林成為一片灰燼飄散在上空的濃煙散盡項羽派使者給‘陽’城裏的李信送來一封書信。上邊寫著幾個蒼勁有力地大字——三日後‘煮棗’溝決戰!……

    韓信以多於夏說兩倍半的兵力全殲‘闕與’附近的代軍夏說亦被英布斬成兩段。之後抰大勝之勇韓信領大軍緩緩而行率領數萬兵馬急攻趙國。這一日來到一個叫‘番吾’的地方離趙國都城不過二百多裏。

    太行山脈連綿千裏中間共有八斷形成八個被兩山緊夾的天塹是八個易守難攻的軍事天險。‘番吾’正前方就是太行山地第五斷山凹凶險的跟一口井一般遙遙看去四周一片寂靜說不出的詭異凶險。

    韓信暫時把大軍停在‘番吾’。一邊等後邊跟隨的大軍前來一邊派出探馬打探敵情以防趙軍在此安下埋伏。那一邊趙王宮大殿內趙王歇、丞相陳餘國尉李左車早已得知韓信全殲夏說大軍以及屯軍‘番吾’的消息三人加緊商量著對策。

    “不知此計是否可以成行?”陳餘長歎一聲他已把三十萬東拚西湊起來的兵馬全部安營於太行山這道關隘附近準備全殲韓信親率的這支人馬。若想保住趙國與代國的安危隻能憑此戰勝了韓信。不然終有被韓信所殲之危。

    “大王丞相臣此計必能成行!”李左車十分自負地站起身走到地形圖前道:“先丞相大人以張耳之事遷怒於李信迷惑李信趙、代兩國大軍將去相助項羽。使得韓信誤以為我們已傾全國之力境內空虛容易趁虛而入。其次丞相大人為了釣韓信上鉤一下子送去七萬人馬並帶上夏說的一條性命。韓信得西魏、‘闕與’兩次大勝心中必會看不起大王與丞相急不可耐的不等大軍而率數萬人馬犯境。如今瞧其屯兵‘番吾’的架勢他已相信我國空虛與丞相亦是個不堪一擊的蠢貨罷了。隻是擔心於凹口有埋伏方遲疑不前。”

    李左車說自己是個蠢貨陳餘雖知這是他的無心之說但心中終究不喜道:“你說要率三萬兵馬。等韓信過了凹口攻擊敵人的糧道以及阻敵大軍不使後續敵軍通過凹口。可我仔細又考慮了一下韓信這次前來所帶領的兵馬都是訓練多年的精兵萬一擋不住豈不是要功敗垂成?”

    “韓信糧道被劫又被丞相的二十萬大軍圍困後續大軍必然會著急於通過凹口解救韓信。關心則亂亂則無形敵軍數量雖有二十多萬又是一群經過多年訓練破西魏兵馬亦如反掌地精兵但在大亂之下士氣將會降到極低。臣所率兵馬不到三萬行上阻韓信下阻敵援大軍之任看似不可能完成其實憑借凹口天險又在敵士氣低落之時應有八成往上的把握!”李左車道。

    “八成?八成!辛苦籌劃多時又搭上我七萬將士的性命竟無十成勝算!這……如果一戰不能勝讓我有何麵去見地下的夏說?”陳餘十分傷感的道。

    “今日之事不行此計無一勝算趙代二國終將被韓信所滅。賠上夏說的一條命把勝算一下提高地八成往上我想就算我們敗了夏說也不會怪罪丞相大人的!還請丞相大人收起婦人之仁暫且別為泉下的夏說與數萬將士傷心隻有戰勝韓信才是能他們最大的安慰。”李左車道。

    “國尉之言應該是目前來說最好的計策。可寡人擔心要是韓信不上當非等大軍聚齊之後才通過山凹又該如何?要知道背水一戰他可是連使了兩次一次在河南地大破匈奴兵一次與劉邦戰大破張耳軍他還會第三次使此背水一戰?隻怕不太可能吧!”趙歇聽陳餘與李左車說了半晌開口道。

    “回大王臣料定韓信一定會再使背水一戰之計如果我們再放出一點假消息的話既可迷惑韓信讓他不知我的行蹤又可堅定他再行背水一戰的計劃!”李左車道。……

    探馬回報前麵凹口與太行山上不見趙軍一兵一卒趙軍全在凹口北百裏開外地一處營壘之中與壘對望數十裏外鬼使神差的還有一條不大也不小的河流——桃河。更重要的是事先安插隱藏在趙國各縣以商人等身份為掩護地探子不約而同地送來一道消息。說的是陳餘拒絕李左車斷韓信後路的詭計。說什麽他趙、代兩國是仁義之師不正麵大敗韓信兵馬而使詭計取勝各國都會看不起他要與韓信在趙國境內決一死戰。

    “真是有什麽樣的臣子就有什麽樣的大王陳餘哼……”韓信從鼻端出一聲冷笑。將探子的奏報交於帳內地英布、陳嬰兩員大將傳看。

    英布掃了手中的奏報一眼遞給身邊的陳嬰道:“將軍準備如何應付?”

    “還記得破張耳大軍時的事情嗎?”韓信微微一笑走到地形圖前道:“陳餘既不聽李左車的建議我又何懼於他?他在此處安營所寨占據險要吹口要與我軍決戰。這樣正全我意如果他沒有看到我的帥旗一定不會攻擊我們的先頭部隊。害怕把我嚇走。我準備先派一萬人馬大搖大擺的通過陳餘營壘在‘桃河’附近集陣……”

    “將軍準備再行背水一戰之計?”英布鄂然道不過他這人是個從不知危險為何物地主馬上開心的道:“既如此我願再率兩千人馬衝營拔旗。”

    “萬萬不可!”陳嬰放下手中的奏報大驚道:“韓將軍背水一戰之計連使兩次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陳餘乃是一代名士李左車更是個詭詐的將領如果奏報上的消息乃趙國一計。將軍貿入凹口趙國伏兵一起把將軍與大軍主力隔斷到時要置大軍於何地?”

    “兵者詭道也!”韓信嗬嗬一笑道:“我連使兩次背水一戰。陳餘想我必不會第三次再使此計這不正合了出奇不意!種種跡象表明陳餘屯集大軍要以仁義之師戰我不義之師更不聽李左車之策哪會算得我會第三次使用背水一戰之計。滅他七萬代軍殺他國中丞相陳餘恨我入骨也一見我帥旗打起必會率全軍從營壘出擊。到時背水一戰水到渠成。此乃上天給我們的一個好機會一切條件都為了讓我再使背水一戰你又懂得什麽?”

    論兵法謀略陳嬰自是比不了韓信。但他感覺這絕對是趙國的一計。可是韓信連得兩場大勝心中的自負已非他能用言語所動隻得給英布打了個眼色希望英布能勸一勸這個被大勝燒暈了頭的韓信。

    英布平生所最喜地就是打仗哪會去勸韓信等一等再開戰他裝作沒有看到陳嬰所使的眼色道:“不知將軍準備何時出?”

    “今夜三更天出!”韓信道:“據聞陳餘東拚西湊了十來萬人馬號稱三十萬還好我們的人馬也不少這一仗隻怕用不了一天那麽久。”

    “那我就去準備漠北大旗與騎兵去了!”英布站起身拱了拱手準備告退。

    “不忙!”韓信拉住英布的手讓英布坐下道:“這次不比戰張耳陳餘的營壘四周無山無林去得早了沒處可藏。你領兩萬騎兵跟在大軍最後等我把趙軍全部從營壘中吸引出來之後再攻擊營壘不遲。”

    “韓將軍!”陳嬰站起身朝韓信拱了拱手同時狠瞪英布一眼道:“另有四萬人馬明日午時便到何不再等上一日?”

    “陳將軍做事太猶豫了時間拖的久了隻怕有變。等上一日萬一陳餘回過味來覺得李左車之計可行那時我軍將付上何等地傷亡才能大敗趙軍?如何攻打趙軍我已想好陳將軍率一萬兵馬前去‘桃河’布壘我率中軍前行英將軍奪營……”韓信道。

    陳嬰正想反對一名親兵趕入帳中道:“稟將軍典客食其大人攜同禦史大夫張耳張大人在外求見。”

    韓信瞧出陳嬰不願出征見張耳在此時來到前鋒將領正好由其充認。心一喜道:“快快請進來。”

    陳嬰心中也是一喜英布不願給韓信澆澆涼水他也想讓食其與張耳勸一勸韓信坐下身等兩個大人進來。

    有何旨令?”

    “‘陽’戰場項羽躲隱不出兵馬多有損耗大王令你將趙代兩國拿下然後抽出十萬精兵馳援‘陽’戰場。”食其道。

    “我倒是想盡快的拿下趙、代二國可有人畏敵不敢戰……”韓信朝陳嬰呶呶嘴。

    畏敵不戰是個何等大的罪名哪是陳嬰所能承受得了的他連忙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一個說客軍事不是他所擅長的也不敢胡亂拿主意道:“兩位將軍就要不難為了我聽我繼續轉告大王地口諭:敵軍李左車是個陰險而又有本事的人韓將軍一定要小心提防戰勝之後不可傷了他的性命。張耳與陳餘有大仇可讓張耳入軍隨戰以報此仇。”

    “張大人!”韓信朝張耳拱了拱手道:“我現在缺一下前鋒將領不知大人敢領前鋒將軍不敢?”

    張耳於常山當王時曾被陳餘數萬兵馬所破此等大仇一時一刻也不曾忘過哪有不領之理連忙謙遜兩句口稱末將領了前鋒將領之職。

    大帳之中一共五人現在韓信、英布、張耳三人主戰食其抽身事外不置可否阻止韓信不使背水一戰之計已是不能再說會被其扣上畏敵不戰的罪名。陳嬰思前想後道:“既然大將軍意已決陳某願領一萬兵馬據守凹口以防趙軍斷路。”

    本來韓信在得知李左車之計被陳餘否掉之後就沒想過再扼守凹口為了不認陳嬰再繼續地否定下去也就同意了陳嬰的請求。

    大事已經決定五人在一起吃了酒飯互敘離別之情。酒罷見食其先行告退陳嬰也告退出去追上食其道:“大人末將請求大人到後軍督促大軍抓緊趕路第一支人馬務必於明日晨趕到此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