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迷惘

字數:3134   加入書籤

A+A-




    一寸豪情一寸灰。

    回轉李牧府邸後失望至極的楊楓借口酒醉徑直回到居住的小院中。

    酒喝了不少楊楓卻毫無醉意心情沉悶地隻身在小院裏徘徊。

    邯鄲的夜很靜很靜院落中隻有自己沉滯的腳步聲和蕭瑟嗚咽的寒風拂過靠牆根那幾叢竹子的颯颯清音。

    仰望著深邃的夜空楊楓的心被憤怒絕望咬齧著趙國沒有希望了。雖然從書上早知道了孝成王的多疑昏庸察察為明刻薄寡恩但直到真正見了麵他才明白孝成王的昏聵忌刻到了何等的地步。李牧副手司馬尚的內調自己的留都表麵是獎勵軍功實則是對立下大功的李牧再度削權甚至不放心到了還要楔幾顆王族的釘子到代郡的地步。如此君王又怎能不讓誌士寒心士卒憤怒解體呢?

    這家夥瘋了絕對是瘋了。認不清時勢看不清自身盲人騎瞎馬亂闖亂撞目前趙國國弱民貧丁壯缺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徐圖恢複國力他卻白癡一樣地讓廉頗兵取薊都。老將軍擊破栗腹自是意料中事但取薊都孤軍長驅入燕國腹地拉長戰線糧秣軍械運輸線過長還得有強大兵力保證運輸線的通暢勞民傷財嗬。何況齊國哪會坐視趙國拔燕兵逼薊都做的不過是無用功罷了。而兵迫燕下都武陽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武陽近於趙境戰線短一方麵圍困武陽一方麵還能從容消化攻占的城池以懷柔手段令燕人歸心同時齊人基於坐山觀虎鬥心理亦不會插手何等的事半功倍。

    若燕人撐得住那麽至明年秋熟馬肥李牧鐵騎迅雷奔電般猝然一擊兵力空虛的薊都又怎能抵擋在齊國反應過來前就能迫燕國簽下城下之盟。真不知道趙丹那脫了線的腦袋怎麽就想不通其中利弊。

    無怪乎人說寧替聰明人倒馬桶也不當飯桶的軍師。更何況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飯桶。

    臨入都前他急急草就了一份洋洋數萬言的奏折經軍中書記官謄清後六百裏加急送入邯鄲。在策論中他提出了專力經營北疆重敲燕國一記後放低姿態聯結韓魏交好齊楚除西抗強秦外盡力避免介入山東各國的爭端。在國內鼓勵農耕獎勵蠶桑民富則國強隻要再過十幾二十年光景趙國的元氣即能慢慢恢複。而劫掠成性的匈奴屢受創於趙國邊境必將攻擊重心轉向秦國這就等於在急於東進的秦國背後插上一把尖刀。但現在看來萬字平戎策也隻不過是對牛彈琴罷了。

    當日陰差陽錯回到古戰國時代他悲觀絕望過。但自遠走代郡謁見李牧近兩年緊張而充實的軍旅生涯豪情滿懷而又舒心愜意。習武練兵之餘不是與李牧談兵論戰就是與展浪、淩真等一班肝膽相照的兄弟縱酒放馬那段崢嶸歲月真稱得上漏*點燃燒的日子。

    也就是在那段日子裏他的心境生了根本的變化。鳳凰山下他作出了赴代郡的決定給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想改變秦朝、漢初民眾的悲慘生活扭轉漢民族受北方遊牧民族侵襲的曆史宿命。但私心深處他根本沒把自己看作戰國時代的人在那種過去與未來時空顛倒的順序中他有演戲的感覺甚至隱隱有一種先知的優越感換言之他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俯視著當代人即使在欽敬的李牧麵前他心裏的心理優勢依然存在。直到融進了代郡的生活在各種動人心魄的人生體驗中在代郡人慷慨悲歌俠烈之氣的影響下他自己的情感也隨著身邊的一切而生著喜怒哀樂的變化在享受生命姿采的同時他重新感覺到了生活的可愛。至此他也才產生了歸屬感真正把自己看成是那個時代、那個國家的一份子以至於對趙國產生了濃濃的眷戀之情。

    重新激出大趙的榮譽感和奮進精神讓趙國再度煥出生機是他和李牧及代郡諸將的共同理想。目標雖遠但他信心未泯。可惜可惜如今當政的不是雄才大略睥睨天下的趙武靈王而是他那不成材的同性戀孫子。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從理想的天國直接跌入現實的泥淖裏。

    客卿?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職位地位尊崇稱得上是近臣卻又無權無勢。奔走於列國求取功名富貴的賢才多有以客卿為跳板取卿相高位的象張儀、範睢、蔡澤等人莫不如此。但他這個客卿卻大不一樣是被高高“供”起來的冷板凳根本沒有機會在孝成王麵前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治國理念。除了混吃等死他實在想不出自己還能有什麽作為。

    曾經一度的輝煌隻成了美好而痛苦的回憶。

    原來不管時空再怎麽跳躍變化個人的命運還是牢牢掌握在時代的命運之手中。個體在曆史進程中的命運是如此的脆弱、無助。

    前路茫無可知心底那股濃濃失意落寞的況味怎麽也擺脫不了。就在這個晚上他忽然不可遏製地深深懷念起了二十一世紀懷念起了久違了的親人、朋友。心底埋藏壓抑近兩年的思念之情噴薄而出愈煩躁憤懣。於是楊楓停下了腳步回讓仆役搬出一罍酒席地坐在院中拿著個陶碗一碗一碗舀著酒往肚裏灌。

    他的心境晦暗之極根本沒有現牆頭竹叢的暗影裏現出了一對鳳目一對秀氣得驚人的鳳目隻不過此時這對鳳目中正透出深深的恨意狠狠地盯著他。

    連飲了幾碗酒已有了六、七分醉意的楊楓突然有感於衷拍著酒罍大聲吟道:“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即今冒九死家國兩無益。中原久喪亂誌士淚橫溢。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

    吟完後楊楓又灌下了兩碗酒放縱地大笑直笑得涕淚橫流。適才無意識地吟出了6遊的《太息》一瞬間他對激憤沉痛的南宋愛國詩詞產生了強烈的心理共鳴。那是一種心靈相通的零距離感受同樣的報國無門托足無路同樣的帶著無可奈何的宿命感。

    他眼神淩亂不停地灌著酒用酒精麻醉著自己的神經嘴裏隨意歌嘯一蕩氣回腸的南宋壯詞脫口而出:“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短燈檠長劍鋏欲生苔。雕弓掛壁無用照影落清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生。”;;;;;;

    牆頭那對鳳目中的狠厲之色漸漸褪去眼神淒迷而複雜地看著院裏這個借酒澆愁的失意的男人。

    酩酊大醉中的楊楓將碗探到罍裏舀了幾下卻空空的再舀不出什麽他一揚手用力遠遠地把碗擲出。驀的幾年前讀過的一本《釵頭鳳》劇本裏的幾句台詞閃現在腦海中他不由得反複吟詠出聲:“我枉讀萬卷書無力破險阻。問大地何處是書生報國處。屈曲迷茫小路;;;;;;”

    牆頭樹影中那對美麗的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層霧影幽幽的一聲輕歎後身形倏忽隱沒不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