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結交

字數:4045   加入書籤

A+A-




    日上三竿昏沉沉的楊楓才從醉鄉中醒來一時隻感到腦袋沉蒙心神恍惚不覺呻吟出聲。

    聽到裏屋的響動外間伺候著的仆役恭謹地送上一碗溫著的醒酒濃湯接著躬身道:“楊公子今天一早雅夫人就遣人來請公子過府一會李將軍以公子宿醉未醒回掉了。”

    楊楓一聽更感頭痛沒想到趙雅這蕩女這麽快就找上門來。自己對她毫無興趣但這女人又是個得罪不起的人物惹不起那就隻有躲了。

    一氣將湯飲盡楊楓坐著定了定神起身梳洗問道:“李將軍呢?”

    “將軍已到廉將軍府上商議軍機。”

    楊楓的心莫名地一鬆昨晚孝成王蒼白的笑容下金戈鐵馬氣吞萬裏的豪情壯誌已被一撣煙飛盡在這種心灰意懶的情形下他甚至連李牧都不願見。

    相見爭如不見。

    想了想楊楓道:“麻煩你幫我準備一些祭品我要去拜祭望諸君樂毅。”

    提著一籃祭品楊楓一騎馬出了城來到了城西郊的樂毅墓地。

    立於這位仰慕的名將墓前摩挲著高大的墓碑聆聽鬆濤清音一線蒼涼瞬間灌注了全身楊楓的眼淚“嘩”地流了出來。

    一代名將樂毅得遇一代明主燕昭王君臣魚水相得始終知音知心。一旦燕惠王繼位樂毅立刻受讒遠走趙國雖封望諸君然英雄無用武地鬱鬱而終。

    唉!在這個戰亂頻仍的人治時代國家的前途幾乎就完全取決於君王的賢明抑或暗弱王位的承繼往往伴隨著國力急遽的消長。各類人才奔走各國間也不過是為了將胸中才學售與識貨之人。但如果沒有賞識之人呢;;;;;;

    楊楓默默地在樂毅墓前坐了許久許久。想著樂毅的一生想著李牧也想著自己他的心態又漸漸從這個時代遊離出去。

    趙國已無甚可留戀處況且自己千裏奔襲單於庭獻計屯田揚名漠北也不枉陰錯陽差地這趟返回古戰國。現在不如歸去尋一個荒僻、寧靜的小山村聊作避秦桃源。生命的價值既已無法體現那就退而求其次保住這條命。總好過當這勞什子客卿留在廟大妖風大池深王八多的邯鄲與一幫奸險如狐的小人勾心鬥角末了皆歸塵土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一念及此楊楓的心情輕快了許多覺得邯鄲城的汙穢漸離自己遠去立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向樂毅墓鞠了三個躬翻身上馬蹄聲得得一路小跑回返邯鄲。

    入城已是黃昏時分路邊一個小酒肆裏幾個粗衣漢子正興高采烈地呼盧擲酒饑腸轆轆的楊楓正待尋一家酒樓突然心裏一動想起了兩個人——博徒毛公賣漿薛公。嘿嘿怎麽竟然忘了他們能讓太史公如椽巨筆寫入《史記》的又豈是尋常之輩趁著還身在邯鄲不如先去拜會拜會他們。

    一打聽楊楓不由得大為驚詫沒想到這兩人在市井中的名氣居然這麽大薛公的美酒這些粗漢提起來幾乎當場就要垂涎三尺而博徒毛公則叫他們恨得咬牙切齒卻又掩不住欣羨之情。楊楓愈聽愈好笑這老家夥簡直稱得上古代的賭神賭無不勝要不是他每天贏夠酒錢就罷手隻怕憑著賭技早富甲一方了。

    有了指引楊楓沒費多大勁便找到了薛公的酒肆。

    店夥迎出笑道:“客人裏麵請打什麽酒?”

    楊楓道:“薛公在嗎?在下有事求見。”

    店夥打量了他幾眼道:“薛公在後院客人請自行前去。”

    穿過狹仄的店堂楊楓步入後麵的院落。院落不大靠牆根的一株大樹下放著張小幾兩個人正酣暢淋漓地推杯換盞。

    楊楓慢慢地踱近微笑道:“能請我喝碗酒嗎?”

    左那個虯髯大漢頭也不抬道:“要喝酒外麵有賣的。”

    “外麵的酒平常得緊我隻對薛公的上等佳釀感興趣。”

    大漢瞟了他一眼道:“佳釀外麵有的是外邊如果沒有那酒就是不賣的。”

    “所以我問的是能請我喝一碗嗎?”

    “我的酒隻請我的朋友喝。”

    楊楓還是微笑著道:“看來隻有信陵君那般尊榮的貴胄才有資格當薛公的朋友了。”吸了吸鼻子“好酒可惜趨附的味道濃了些不喝也罷告辭了。”

    那個留著三綹長髯的瘦高個有些兒詫異地打量了楊楓兩眼卻不說話挾了塊肉慢慢咀嚼著。楊楓一瞥之下注意到這人的手指修長而充滿力度博徒毛公他立刻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薛公勃然變色沉聲道:“閣下不知姓薛的趨了什麽炎又附的何人的勢?”

    楊楓輕描淡寫地道:“信陵君闖席作了不之客薛公、毛公和他競日歡飲。在下一介草莽故而薛公便倨傲地擺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勢;;;;;;”

    薛公氣結道:“無忌公子並非以信陵君的身份來此而是微服到訪和我們做布衣之交的。”

    楊楓還是一臉可惡的笑容道:“嗬信陵君紆尊降貴於是薛公就受寵若驚了原來如此。”

    氣得呼哧呼哧直喘的薛公輕輕將酒碗置於桌上瞬間沉靜如山全身上下散出若有若無的逼人氣勢森然道:“閣下究竟何人?此來何為?”

    楊楓略不為所動雙手負背悠然一笑吟道:“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當年長平戰後秦軍圍邯鄲魏將新垣衍出使趙國欲聯趙共尊秦為帝適在邯鄲的魯仲連見平原君、新垣衍辯才無礙令魏使羞慚而退秦軍因城中有高人而卻五十裏。在舌戰新垣衍時反對帝秦的魯仲連擲地有聲地說出了金鐵般鏗鏘的一句話:“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事了之後拂衣而去不受平原君千金封賞名震天下。

    聞聽楊楓吟出了李白推崇魯仲連的《古風》那兩人盡皆動容。

    毛公長眉一軒笑道:“好一個‘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文采斐然誌向高遠果然不愧是代郡楊師帥。”

    楊楓微一怔這毛老頭好利的眼光當下笑道:“豈敢在下討酒不成未免幾句牢騷倒是在下小器了。”

    薛公瞪了他一會哈哈大笑道:“原來你就是楊楓看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份上我請你喝酒。”說著向內側挪了挪身子隨手取過一個酒碗擺在桌上。

    楊楓臉上一紅真沒想到當日謁見李牧時剽竊的這句名言流傳這麽廣。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才讓憂國憂民卻又報國無門老於戶牖之下的毛、薛二公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對自己惺惺相惜同氣相求。

    既然雙方都不是矯情做作之人楊楓也不再客套坐了下來自斟自飲連盡三碗微微閉起眼睛回味美酒的甘醇。

    薛公頗有些心疼地叫道:“小子好酒是要品的不是用來牛飲糟蹋的。”

    楊楓不以為意地一笑隨口吟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毛公、薛公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裏的驚歎。毛公點頭道:“好詩好詩不過怎麽有那麽一股沉鬱怨憤的味道。”

    楊楓輕歎一聲:“浮雲障日月兩位的心境又何嚐不是如此。”

    三人同時默然美酒似乎也平淡如水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