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論道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傍晚時分楊楓親詣趙墨行館在一些趙墨行者不友好甚至敵視的目光中與元宗把臂一道進入了大廳。

    元宗看起來興致極高似乎對楊楓日間的一席話產生了莫大的興趣亟欲與他再作詳談。

    分賓主落座後略作寒喧元宗便吩咐行者擺上飯食。

    飯菜一端上桌案楊楓的眼睛都直了兩碟菜蔬一缽黃澄澄的小米飯一陶罐清水——這這就是晚餐?

    元宗舉箸相讓然後盛了碗飯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吃起來。楊楓勉強嚐了一口幾乎就要當場吐出來什麽玩意兒缺油少鹽的簡直是白水煮青菜。無奈苦笑道:“元兄墨門講節用但元兄似乎也不必自苦若是吧?”

    元宗用筷子輕輕敲了敲碗沿道:“小楓方今之世多少人求此一餐而不可得啊。”

    楊楓微笑道:“元兄自奉極少這是你的節操卻非待客之道。昔日禽滑釐子事墨翟钜子三年不敢問欲墨子猶管酒懷脯以醮禽子。元兄便以此飯食款待我嗎?”

    元宗有些驚異地看了看楊楓放下飯碗道:“子墨子有言‘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又雲‘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

    楊楓麵容一整正色道:“元兄當我是一個貪口腹之欲的人嗎?固子墨子有言‘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但反對的是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不要忘了他還有‘食必長飽然後求美;衣必長暖然後求麗;居必長安然後求樂。為可長行可久先質而後文此聖人之務’的話。”

    元宗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墨門當代钜子有見地、有抱負。而墨家學派自墨子創立後曆經百多年的展完善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體係和價值觀念。跟這樣的人打交道絕不能藏著掖著就應該放開胸懷洞見肺腑慎思明辯從大道理上折服他。反正也食不下咽幹脆從這個角度切入開始今晚的談論吧。

    聽了楊楓的話元宗“咦”了一聲大是意外但顯然更增添了談話的興趣。

    楊楓肅容道:“元兄我有些話或許會有所觸犯望元兄不要怪我交淺言深。”

    元宗眉梢一挑很認真地說:“小楓你我雖是初識卻一見如故你有話請講。”

    楊楓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言語用詞緩緩道:“依我的理解墨門的思想傾向就是保護民利即凡事凡物必合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方有其價值而這一‘利’便是人民的‘富’與‘利’。為了實現這個‘利’墨翟钜子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的思想‘明乎天下之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敢於提出這種閃耀著民本主義的選賢為天子的想法是何等獨具的氣魄啊。”

    元宗目中異彩連閃卻並不說話靜待楊楓的下文。

    “不過我認為墨翟钜子的思想有三誤。其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個世上弱肉強食是絕對免不了的。墨翟钜子認為可用‘兼相愛、交相利’的方法改變它使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未免淪於空想也不符合實際的政治。楚國欲伐宋墨子行十日十夜至郢挫敗楚國圖謀自我犧牲的博愛精神異常可貴但對宋國民眾而言就真的好嗎?戰爭固然會帶來極大的創痛但作為弱小國的人民不僅要受本國國君盤剝小國對大國的供奉也要轉嫁到他們頭上。”說著露出一抹嘲諷的微笑“當年晉、楚開弭兵大會共為霸主各小國卻要備兩份貢品向兩霸主朝貢民眾負擔更重。如果弭兵的結果是這樣我倒認為長痛不如短痛。非攻?最好的防禦是進攻唯有以武止戈天下大一統才可能無征戰攻伐。象現在般各國紛爭戰亂頻仍再恤民生的君王也無法讓民眾過上好日子。”

    元宗居然點了點頭道:“我曾周遊列國觀察民情不得不承認你說的是對的。消弭國家之別將所有人置於一個君主的統治下才能天下太平均平財富再無嫉恨爭奪實現天下之大利。”

    楊楓心中一陣興奮看來元宗並不是一個言必稱“子墨子”食古不化的人不然還真不知要如何說動他。當下微笑道:“元兄你所說的‘均平財富再無嫉恨爭奪’正是我認為墨翟钜子的第二誤。”

    這句話元宗卻難以接受麵色不豫搖著頭道:“小楓難道你認為富貴者居廣廈、食膏粱衣錦繡出必車馬貧者三餐不繼衣不裹體的情況是對的嗎?”

    楊楓臉上微笑依然道:“當然不對。但‘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話也隻是嘴上說說罷了正因財貨寡而人民眾才引爭奪。有人就有階級;有階級就存在貧富。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無法消除貧富差異。即便以國家政權力量強行攤平貧富由於社會分工不同人的賢愚勤惰不一不出三年五載勢將出現新的貧富差異。墨子雲‘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也是行不通的願意助人分人是人情不願意亦是本分如何能強求。何況隻有存在著競爭社會才能展進步。”

    元宗皺著眉頭道:“如果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就能做得到。”

    楊楓啞然失笑道:“這需要多麽高的思想境界元兄做得到但天下又有幾人如元兄般做得到視人如己。故而在上位者不是要做到均貧富而是要有和富人階層建立平衡關係的智慧。”

    看到元宗不解探尋的目光楊楓道:“正所謂‘從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利百倍。商業的興盛使得商人和地主一樣迅進入富人階層。但自周立國之初的農耕政道以來已有農是本富工商尤其商是末富的富裕觀如果國家大力抑製打擊浮末可現實生活中又離不了這些浮末——‘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那麽隻會逼迫這些新興富人階層走上畸形展的道路象兼並土地守富腐蝕官員得利這樣對國家政權穩定、經濟展一點好處也沒有。均貧富初衷是為了小民但最終受到損害的卻也還是小民。”

    元宗神色變幻不定眼裏露出了些迷惘。

    楊楓輕咳了一聲道:“墨翟钜子之誤的第三點是他認為當今‘天下異義’要‘選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統一價值體係後再‘置以為三公與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裏長順天子政而一同其裏之義’在這基礎上最終實現‘天下治’。”

    元宗一臉不可思議的神情詫道:“你你竟然認為子墨子的這一想法是誤?”

    “從理論上而言這是何其的完美甚至遠邁時代令人激賞。但也正因為遠邁時代才無實現的可能。韓國韓非公子著《五蠹》有‘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之言昔禹以天下授益其子啟起而爭之滅有扈氏遂為家天下。而今之世為爭權勢父子反目兄弟鬩牆屢見不鮮。墨翟钜子的政治理想寄望在‘上同而下不比’建築的基礎是人的道德修養。就好比築基沙上略有風浪即轟然崩塌。”

    裝作沒看見元宗的臉色已變得異常難看楊楓續道:“墨翟钜子政治設想的最基幹元素是裏長、鄉長擇裏之仁人、鄉之仁人而立。但如果當真施行這種政治體製我敢斷言裏長、鄉長之職必多落於地方豪強惡霸之手。天高皇;;;;;;嗯天子遠那些潛勢力巨大的豪強是地方上的土;;;;;;土天子可怕處更甚於洪水猛獸其所作所為隻出於自身權益考慮哪能指望他們上情下傳下情上達。”

    看著元宗捧著頭閉上眼睛苦苦思索的樣子楊楓心知這些話對他的思想震動衝擊太大了他還需要時間好好消化也不再說話悠然倒了一碗水慢慢喝著。心中暗自慶幸在現代社會時要不是曾花了整整一個暑假啃了一套中華書局出版的《新編諸子集成》今晚哪能這麽舌辯滔滔地和元宗從容論道隻怕不過三言兩語就丟盔卸甲狼狽而逃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