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講武

字數:3420   加入書籤

A+A-




    許久許久元宗糾結緊鎖的濃眉慢慢舒展開虎目炯炯沉聲道:“小楓你所說的有些我承認是對的有些我現在不敢苟同還要仔細想一想或許我要到各地再走一走體察一下。”聲音裏已經沒有了猶疑恢複了一貫的從容堅定。

    楊楓笑道:“‘本’、‘原’、‘用’三表法?”

    元宗大笑道:“對三表法。”叫進侍立廳外的一名行者道:“李祥去買些酒肉回來。”

    酒肉?楊楓嚇了一跳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地看著元宗。

    元宗笑道:“這些飯菜你又吃不下腹中空空談起來也沒勁我可還等著和你暢談呢。”

    楊楓忍不住一笑原來元宗並不是隻會板著一張憂國憂民的麵孔也有風趣幽默的一麵。嗯這樣的元宗看起來可愛多了。

    片刻功夫那李祥已提著一小甕酒捧著兩個大蒲包回到廳中擺到桌上打了開來一隻燒雞一包熟肉。

    元宗為楊楓滿斟了一碗酒輕聲道:“小楓其實日間嚴平死得很冤。”

    “冤?”

    元宗鄭重地點了點頭道:“不錯。你的刀法走的純是剛猛一路重攻輕守迅捷狠厲但刀刀使盡未存餘力。人力有時而盡這種招招強攻一攻到底的攻勢絕難持久如不能在短時間內挫敗對手將主客易勢。而我墨門劍法守禦天下無雙若是我與你對陣五十招後即能把握全盤主動百招內就能以守破攻迫你棄刀認負。”

    楊楓悚然色動倒抽了一口冷氣想起了當日毛公的話沮喪地道:“是的劍道所忌不在直而在促迫劍有餘味出有餘意則善之善者也。可惜我還未能領悟到那等境界。”

    元宗動容地喃喃將他的話念了幾遍道:“嚴平的劍法似乎經過改創在綿密的守勢中隱著詭譎的攻擊雖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攻擊之效卻破壞了墨子劍法圓融渾成的守禦故而你的刀能不斷楔入他的劍網中。最後你一刀絕殺正是由於他攻出奇詭的一劍而導致正麵露出破綻。嗯?不對。”他身軀一震猛地頓住臉色微變微闔雙目回憶思索著日間兩人決鬥的場景右手摹擬比劃了幾下凝重地道:“原來如此。嚴平的這些攻擊全部都是針對墨子劍法而設的如果是我出手一時不察隻怕也要為他所乘。”

    楊楓撇了撇嘴道:“嚴平利欲熏心處心積慮地覬覦圖謀田襄子钜子手中的钜子令恐怕對齊墨、楚墨也有所算計。哼一個墨門钜子挖空心思地研創針對墨門的劍法還真是諷刺得很。”

    元宗慘然一笑歎道:“小楓或許你真的是對的。權勢?難道權勢就這麽誘人為了權勢本應求天下大利去天下大害的墨門钜子居然蛻變成這個樣子。看來子墨子選賢為天子的想法在今時今日行不通了。”言下甚是蕭索落寞。

    看著元宗痛苦的模樣楊楓慢慢喝了口酒緩緩道:“元兄雖然如此但可以用察舉、征辟、科舉的辦法簡拔人才及賢良方正之士為國效力。這樣的官員選拔製度在現時社會起碼能保證政治秩序的穩定性執行政務的可操作性。”接著簡要地向元宗解釋了這幾項製度的施行方法。

    其實楊楓心裏也頗為矛盾明知這些選官方式雖在施行之初能激人上進顯示出公平的優越性但無一例外地到最後都會變質。可又有什麽辦法總不能提些遠遠脫離時代背景的現代民主製度那豈不是比墨子的想法更不切實際。

    元宗聽得目中亮彩連閃待他說完沉吟了一會道:“小楓你仔細聽著下麵我就把墨子劍法的守禦之道、定靜心法傳授與你。”

    楊楓一愕道:“元兄我非墨者怎能習學墨子劍法?”

    元宗笑道:“小楓你錯了。墨子劍法並非自珍的秘技我將胸中所學傾囊相授是因為你也是一個致力於天下大利的人。而墨子劍法的守禦之道正可補你現在武學上的不足對你大有裨益。”

    楊楓心中激蕩默默地看著元宗真誠地道謝道:“元兄多謝了。”

    元宗笑笑毫無隱瞞地把墨子劍法的精要、攻防之道娓娓道出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個多時辰

    楊楓聽得如醉如癡這是與毛公劍法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最高明的劍術某種意義上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果能將這兩種劍法融合那所成將會是何等的卓。一念及此楊楓的心不禁“砰砰”直跳。

    忽然他憶起了钜子令之秘想了想道:“元兄可否借钜子令一觀?”

    元宗毫不遲疑地從懷裏掏出一方黃銅遞與楊楓。

    楊楓接過入手冰寒的钜子令笑道:“元兄你尚不知這方令牌的奧秘吧?”

    “奧秘?”元宗茫然地搖了搖頭。

    楊楓叫過廳外的李祥讓他取來一把小鑷子夾住“墨”字兩個圓點用力扯起按順、逆時針方向旋開兩小圓柱將钜子令分為上下兩半露出其中的一卷小帛卷。

    元宗目瞪口呆地看著取出小帛卷就桌案上攤開駭然驚叫出聲:“‘墨氏兵法’、‘墨氏劍法補遺三大殺招’。”抬起頭惑然看著楊楓疑道:“小楓你你怎知曉钜子令之秘?”

    楊楓早想好說辭麵不改色地扯著彌天大謊道:“元兄先師當年與孟勝钜子作忘年交交稱莫逆無意間知曉钜子令中空藏物之秘。並聽聞孟勝钜子言道墨翟钜子晚年曾創出與墨子劍法大相徑庭的以攻為主的三大殺招劍招便置於钜子令中。適才元兄為我講解墨子劍法精要卻未提到殺手三招。我想元兄豈是藏私之人定是不曾現钜子令的秘密故而依照先師昔日對我閑談時所言姑且一試果然解開钜子令之秘。”

    元宗仍有疑竇道:“奇怪此秘隻怕先師也未曾知曉。”

    “當日孟勝钜子為陽城君守城罹難前遣弟子送钜子令至宋國與令師田襄子钜子想必是兵亂中未及說清唉真實情形已永不可知了。”

    元宗點頭同意道:“想來如此。”裂下上半截帛卷遞與楊楓道:“小楓你深通兵法這份‘墨氏兵法’你先研究一下劍法我先研習後再交付與你。”

    楊楓也不推辭接過兵法粗粗一看不由得大喜過望。他在現代社會研讀過《新編諸子集成》中的《墨子城守各篇簡注》當時即對其中的爵穴炬(類探照燈)、鐵鉤距、創甲(類禦彈衣)、藉幕(索網)等設備歎賞不已深深驚詫於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能創造出如此先進的防禦技術。現在看來這份“墨氏兵法”所載更為完備更為精妙。嘿嘿!有此兵法在手自己何啻如虎添翼!

    注:“本”、“原”、“用”三表法即墨家的邏輯學。大概意思是:“本”是上考曆史;“原”是下考百姓耳目所聞所見;“用”是考察政令的實效是否對國家民眾有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