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反跡

字數:2657   加入書籤

A+A-




    此事——確否?有幾成把握?”楊楓的聲音平靜得讓

    “哢!”一聲輕響他燃著了火石重新點亮了燭火。火苗跳躍著映亮了他冷靜得沒有絲毫表情的臉。隻有那對清澈的眼眸帶了冷峻的壓力銳利地凝神審視著暗影裏黑黝黝紋風不動的身影輪廓。

    幾年來疆場征戰決勝政壇翻覆爭競日常的修身養氣逐漸養就了他內斂深沉的性格。他不再是初臨戰國時代那個涉世未深、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意氣書生;也不再是追隨李牧驅逐匈奴力圖青史留名的那個一腔熱血的壯懷少年——他已經在殘酷的亂世中沉埋了他的少年時代。

    烏家生變!一句話象一記重錘重重砸在他的心上。前所未有緊迫的嚴重危機感攫住了他全部的身心思緒相較之下對李牧的內疚愧悔對財用匱竭的擔憂對武垣的得失牽掛全都變得那麽微不足道瞬間盡皆退到心底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就象以往每一次大戰來臨前一樣楊楓心如止水擯棄了一切雜念表現出的是慣常的沉穩持重隻微微蹙起眉峰全神貫注地盯著李齊。

    “我可完全確定烏家正自謀獨立。”黑暗裏尖冷的眼神不變沉沉的聲音凸顯出著重的肯定。

    楊楓深深吸了一口氣湧騰上一陣恚怒目光一冷愈加的森然。由初期用間的五間堂展而出地督察院三年來已具規模。這個私設的暗部衙門幾乎就是一個吞噬銀錢的無底洞。砸進了多少金帛銀錢卻如此大意蒙昧。烏家生變居然到了消息確實、事臨頭的地步才查探出來難道說烏家便有這般能量在眼皮底下陰謀自立能做到些須蛛絲馬跡俱無。當真如此那麽刑偵司尚有什麽存在的必要!而李齊之所以擢拔他主理督察院。除了他骨子裏對趙王室那份不可解的仇恨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心思縝密細膩、理事精幹敏銳。如何竟也蒙昧至斯?烏家居於河套是畜牧農墾至關重要的後方基地一旦生亂勢必造成不可收拾地爛局麵代郡內外交困地絕境也將不言而喻了。

    “刑偵司畢竟是初創這兩年地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代郡、雁門和高闕而公子原定協助司理河套軍政的汗明、馬騁兩人。汗明身兼數職財賦百費都倚賴於他掌計糧餉動支乃至高闕編裏甲籍流民、以次授地而供賦役什麽事都離不了他一年難得在河套一兩個月;馬騁則時時統軍於外流掠於草原大漠......河套一地事實上成為烏家一家獨大之局了。”是朱英清冷的聲音。

    “你說下去!”楊楓眉毛一軒。抿了抿嘴唇。一眼看定昏惑光線中寂然的李齊。是的由於郭縱的臨機變卦沒有勢均力敵的製衡力量。河套最終形成烏家獨大。失衡呐!由失衡卻引了私心!

    依然是一如既往地沉定冷漠這個人的一顆心似乎是一片沙礫的荒漠永遠也不會有些微情緒波動“七月間白圭親領商隊由月氏歸來途經河套。烏應元設宴邀請白席間微露要與白圭聯手合作之意。其中最重要幾點是以厚利讓白圭由中原私攜銅鐵售與烏家欲通過白牽引結好月氏並高價多購求胡奴。白圭過代郡邀飲馮忌故作酒醉失言隱晦地將此事泄與馮忌。時帥爺已出兵北征馮忌遂急報督察院。刑偵司隸下立著意偵伺徹查此事我亦查調了三年來有關河套一地的卷宗。”

    微一停頓仿佛闔了一下眼李齊平板冰冷的腔調又響了起來“縱觀勘查所得乃知烏家必反。”他的話更加陰冷“三年來白圭商隊奔走逐利於塞外草原也常販賣胡奴入中原牟利便是代郡雁門購者亦眾。烏應元前後共十三次向商隊求購胡奴計三千七百三十人盡是精壯漢子並無一名常人偏嗜的胡女;烏家幾名心腹仆頭陶方、烏琮幾年間由胡地為烏家購回壯健胡奴近兩千人;今年烏家除四時定祭外尚有三次臨事而祭。元日烏應元親主持烏家請祖大典敬謁烏家先祖行三獻禮申誡族法家規大倡孝之道;他並時時以烏家祖上興業之艱訓誡子弟族眾禦之極嚴斥令少年子弟隨烏卓習練騎射;帥爺在高闕厚施於民得一眾流民願為效死之心而烏應元對在河套墾殖的流民也遍施小惠人或有困即興補助春耕夏種多私貸與牛馬牲畜孤寡老弱者以粟米助其不給陰結流民之心——他所作所為隻以烏家名義非以帥爺之名;如烏果、烏舒等和帥爺過往較為親近之人或被遣往中原理事或屢出購置牛馬都在不動聲色間被支離了河套;若鄭國、衛寧一幹公子派駐河套人手烏應元極盡結納之意頻設私宴贈美饋金......雖則形跡還未太露然而我敢確定烏應元必欲自立門戶而不肯再寄帥爺籬下。”

    隔了一會沉抑地靜寂範增一揚眉道:“公子烏家反象不顯但已確遲不如早該下決斷了。”

    楊楓微帶憂鬱地看了他一眼慢慢地道:“李齊鄭國、衛寧他們受烏家私饋是為烏......咳烏家拉攏過去呢還是隻因了烏家和我地關係?”

    “據刑偵司密查烏應元行事頗穩時下反跡未露時機尚未成熟而衛寧、李宇等又是鋒鏑騎老人追隨公子出生入死有年烏應元當不會輕露口風許授好處應是為日後行事便利計。刑偵司隸下亦和李宇接觸過其人行事合度表現坦蕩未見其私。”

    楊楓的食指和中指輪番輕叩著案幾心裏略略一鬆事情還遠沒有到不可解的境地。烏家地自謀獨立是李齊通過點點滴滴的蛛絲馬跡抽絲剝繭理順出來的或者也可以說烏家自辟門戶仍隻停留在以烏應元為的幾個人的暗中操作上然而事情的展方向完全是可想而知的。忽然一陣深深的悵惘湧了上來他的眼前又現出了當年郭家的那一幕——家族利益還是家族利益!最早他以烏家、郭家立足河套的宏圖構畫終於在嚴酷的現實前碰得粉碎了。郭家留居倒向了韓晶;烏家正在生變能否挽回亦不可知!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幾年烏家的展還不夠嗎?家族利益就那麽重重於天下?”懷著憂憤楊楓冷冷地吐出了一句話。案上立著的蠟燭已經淚漣漣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