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試(一)
字數:6869 加入書籤
張信理直氣壯的接受朱厚的讚譽自己向朱厚傳授的道理可是經過幾百年來後人精心研究才得出的精粹肯定比前人強朱厚也是隨意表一下感歎並沒有準備深究什麽見到張信一臉得意洋洋之色好笑之餘連忙讓張信退下自己還要忙著批閱奏折也沒有多大時間耽誤了。
朱厚從來沒有懷疑張信在王府悄悄給自己講解古今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反而覺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張信身為興王府裏的教授當然要為自己傳道授業解惑雖然張信所言有些離經判道但越讓朱厚認為張信的知識淵博與眾不同。
張信退下之後看看時辰想到再回翰林院也沒有什麽事情做幹脆打道回府回到家中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吩咐仆役準備好一份薄禮最好是風雅別致的文人用品。
“子誠看你喜氣洋洋的模樣可見心情不錯這是準備給誰送禮啊。”孫進好奇詢問起來。
在張信府上住久了袁方、孫進他們也覺得十分不好意思有時見張信要到翰林院工作沒有時間打理府上的事務幹脆把這方麵的瑣事包攬過來管理錢庫采購之類的事情這直讓張信歎息大材小用。
“內閣大學士梁儲致仕回家經過廷議大臣們推薦吏部左侍郎袁宗皋以禮部尚書之職進文淵閣為內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張信微笑解釋道:“怎麽說也是同僚袁先生高升我怎麽也要表示點心意吧。”
“如此大事你怎麽能這樣草率。應該備一份厚禮啊。”內閣對孫進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但也知道什麽叫錦上添花。
“禮輕情意重以我對袁先生的了解知道他的性子如果我真送一份厚禮過去。肯定被拒之門外還不如送點小物件略表心意即可。”張信展顏一笑上前從仆役精心準備的禮物中仔細挑選起來。禮物都是現成的剛從庫房中拿出來。
“既然如此你覺得這件鎮紙怎麽樣。”孫進也沒有繼續勸說相處這麽久了張信肯定了解袁宗皋地性格選什麽樣的禮物張信心中有數索性幫張信挑選起來拿起一件玉質的表麵雕琢有葫蘆紋飾鎮紙說道。
張信接過鎮紙在手中把玩起來。玉質用料不是最高級的但這葫蘆紋理清晰流暢可見這雕工不錯寓意好而且價格不貴。正好給袁宗皋當禮物。
“子雲眼光就是厲害就這鎮紙了。”張信微笑吩咐道:“來人拿個禮盒裝起來然後連同我的名帖一起送到袁侍郎府上。”
雖然皇帝與內閣都已經明確袁宗皋進升為大學士但怎麽說還是要經過朝議之後才可以公布天下地。現在袁宗皋還是吏部的侍郎稱呼可不能越禮。
“子雲怎麽沒見子直他們。”處理完這事張信心情舒暢的拉著孫進到客房中品味著清茶來受文人風氣影響現在張信沒事也喜歡飲起茶來。
“朝廷下令後天殿試他們也不甘寂寞出門訪友去了。”談起殿試。孫進臉上露出異樣之色。帶著幾分羨慕、傷感、不憤……
“這次殿試主要由禮部與翰林院負責到那天我也要負責監考。”張信歎氣說道:“子雲。你們幾個真是可惜了不然……。”
不然怎麽樣張信沒說但孫進很明白心裏暗暗歎息也露出苦澀的笑容幸好孫進地心胸還算豁達幾個呼吸之後心情也逐漸恢複正常起來。
張信明目張膽的說起科舉舞弊的事情而性格正直的孫進卻理所當然的模樣並不是孫進墮落了這是官場默認的一條潛規則當年楊廷和的兒子楊慎考上狀元其實就是潛規則的產物當時主持殿試地大學士李東陽在殿試的前一天拜訪過楊府對楊慎予以指導當然並不是說楊慎的才學不行而是說明連名士文人大臣都這樣做可見這種潛規則多麽的深入人心而且沒有引起眾人地反感。
在以人治天下的製度下想斷絕這樣的規則恐怕非常的困難連皇帝對此也無可奈何隻能默認這種事情的存在就是在這種規則地影響下官場上才有門生、朋黨的產生官官相互的陋習也隨之而來。
“子雲上次我和你們說的事情你們考慮得怎麽樣了如果有意的話你就點個頭其他事情你們不用操心等我的消息即可。”張信語氣平淡卻露出一股自信之意對他來說向皇帝求個情份給幾個閑散官職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隻要有官職在身以後再謀個實差外放做個縣官曆練幾年張信有把握提升他們成為知府級別的朝廷大員當然進京城在各部當個主事郎中之類的也沒有問題。
聽到張信描繪地前景孫進當然動心不已寒窗苦讀十數年求地不就是飛黃騰達、封妻蔭子現在一條步入官途的平坦大道已經擺在自己麵前孫進真是難以拒絕但卻總是過不了心裏地那一絲執念。
參加會試、殿試然後金榜提名考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十幾二十年後再入內閣輔助皇帝治理朝政這是天下學子士人的夢想科舉才是正途的思想已經深深的烙印在孫進的心中根深蒂固無可動搖。
“當然最後想怎麽樣還是要看你們的意思你們的人生應該由自己做主別為自己留下遺憾就行。”張信微笑說道並不認為自己就可以隨意替好友決定他們以後的生活反正時間有的是不用著急可以慢慢考慮。
“子誠謝謝。”孫進感激說道。隨後想起自己當年就是在強迫張信與他們一起進京赴考那豈不是在為張信決定自己的道路?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心裏泛起了愧疚之意。
“你我之間豈用言謝。”張信笑道。不再談及此事與孫進說起翰林院的事情來院裏地構造裝飾房間書籍還有翰林院的同僚之間的秘聞逸事。
殿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考狀元”。學子成為貢士後才可以進入殿試在會試榜後一個月左右舉行按理說在正德十五年就應該舉行完殿試了但由於當時會試結束之後正德皇帝還在南京享樂沒有時間回京城舉行殿試所以隻有延期舉行。等正德皇帝回京之後又由於病情原因還是沒能照常舉行最後正德駕崩。朱厚即位登基前後基本上可以說是沒空所以隻能讓貢生們繼續等著。
當一切事情步入正軌之後終於有人記得還有一幫貢生在京城裏眼巴巴的等著舉行殿試不由向皇帝勸諫起來。朱厚一聽也很有興趣畢竟以前從來沒有主持過殿試現在有個現成地機會當然興致勃勃的下令開始舉行殿試讓諸考生做好準備。
殿試在皇宮太各殿內舉行而且皇帝和各位大臣還要親臨現場所以對考生與監考官員的檢查非常嚴格試前一天。由鴻臚寺官員負責設置禦座、黃案。由光祿寺官員安放試桌排定考生座位。第二天參加殿試的貢士須於黎明時分到殿後地丹陛下排隊等候然後接受嚴格的搜檢務必保證其安全無危害最後領取宮餅一包進殿內尋找自己的位置落坐等待著百官與皇帝的到來。
張信身為翰林院官員而且還要負責監考殿試諸生自然也避免不了要給宮廷侍衛嚴格搜檢連現他一起接受檢查的還有禮部的官員與翰林院的其他同僚。
待貢生全部在太和殿內落坐完畢滿朝的文武百官這才紛紛出現在殿上分立兩旁迎接最重要地人物來臨隨後在一片管弦絲竹聲中內閣的大學士們紛紛上殿百安肅然起敬紛紛施禮雖然袁宗皋還未正式入閣但也在其中。
內閣大學士張信雖然經常在宮裏混但除了迎駕之時見過梁儲之外從來沒有見過其他幾位大學士走在中間眉目清奇的老者不用說就是輔楊廷和而那一臉正經嚴肅表情的肯定是毛紀還有蔣冕、袁宗皋……
張信悄悄地仔細打量起來與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一對上號猜測著到底誰是誰反正殿試還沒有開始打閑暇無聊的時間不愧是國之重臣這風度與修養還真是無人能比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大家風範。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威勢不成張信心裏暗暗嘀咕著忽然感覺有人在觀察自己下意識的望去現觀望自己地正是楊廷和張信不由心虛的低下頭來誰都知道他老人家心胸有點不怎麽開闊沒事還是不要招惹他為好。
“毛尚書人可來齊了。”滿意的收回目光楊廷和微笑說道:“時辰也不早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請皇上升殿開始主持殿試吧。”
“是楊大人。”禮部尚書毛澄行禮道然後轉身走向太和殿之後恭請皇上禦駕。
“皇上駕到。”不久之後太監尖銳的聲音傳唱起來伴隨著弦樂之聲朱厚出現在太和殿寶座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百官及殿外考生紛紛俯拜道朱厚巡視四顧滿意的點頭說道:“免禮平身。”
隨著太監的再次傳唱眾人紛紛起來肅立垂低視不敢隨意看向皇帝為了保持神秘感皇帝的容貌不是可以隨意觀看的不然以不敬之罪論處規矩十分森嚴。
“楊輔把試題取來交給禮部官員。”朱厚直接揮手說道。
“臣遵旨。”楊廷和行禮說道然後從殿內黃案上捧出試題授予禮部尚書毛澄再由他放到殿外的黃案上見毛澄請出聖旨試題之後。百官及考生再次參拜起來。
文武百官及考生參讚禮拜後隨著毛澄一聲令下禮部官員才開始散題紙題紙用宣紙裱成極為考究。每頁長四十公分寬十二公分有紅線直格每行規定寫二十四字。要求每個字都要書寫工整。
考生逐一跪下接題紙後回到自己地座位上等待毛澄宣布開始答題這才奮筆疾書起來而這時正是張信忙碌地時刻身為臨考官當然要巡視殿試的諸位考生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巡回走動檢查一次。
按規定殿試清晨開始直到日落交卷。所以說張信起碼要在太和殿內待一天而且還不能隨意離開考場當然皇帝與諸位大臣還要處理朝中要事當殿試開始之後。隨便在殿內殿外轉悠一圈就轉道中和殿商討國家大事了。
轉悠半天已近午時張信肚內饑餓不堪看到考生們拿出官員們放地幹糧宮餅充饑起來自己也忍不住肚內的饑火。借著巡邏走動的機會接近一同監考的翟鑾。
“翟兄午膳怎麽解決?”張信輕聲的詢問起來。
“張兄再忍耐一會等會有人與我們換班。”翟鑾比較有經驗微笑地輕輕回複道:“後殿已經為我們準備好膳食那可以宮廷禦廚所做待會我們可要大飽口福了。”
“正是如此也隻有逢年過節之時才可以享用宮廷禦宴。機會難得啊。”李時從旁邊冒出來笑道:“特別是這兩年來都沒有機會嚐到。在下可是思念得緊啊。”
這兩年正德皇帝暢遊天下根本沒有時間回宮。當然不會設宴款待百官翟鑾、李時當然沒有機會參加宮廷宴會。
無聊之下幾人不由竊竊私語的談論起宮中的美食來幸好還知道要注意影響繞在大殿一根圓柱之後輕聲說話附近的宮廷侍衛與巡考員雖然也看到這種情況但由於自己地身份低微都不敢上前去打擾幾位大人的興致。
“幾位兄台該換班了。”不久之後顧鼎臣輕輕的走到幾人身邊饒有興趣的聽著幾人的談論片刻之後才出聲提醒道。
“辛苦顧兄了。”聽到要換班張信連忙微笑行禮道然後與翟鑾、李時及其他監考官悄無聲息的轉移到後殿走動時聲響要非常細微免得驚擾冥思之中的考生正如翟鑾所說的一樣後殿之內早就有人在這等待眾人每個考官都可以領取一份膳食。
膳食是用精美地食盒盛裝起來的盒中食物擺放整齊無論是色香味都誘人之極讓人乍看之下食欲大開因為的殿內沒有餐桌所以眾人也隻能在凳椅上湊和結伴為席開懷暢飲起來說飲可能有些不實因為膳食中沒有酒。
因為張信隻認識翰林院的官員當然隻有與李時、翟鑾混在一起因為不是正式餐宴所以眾人也不怎麽講究禮儀幹脆邊吃邊聊起來。
“張大人外麵有位公公找您。”肚子還沒有填飽就有一位宮廷侍衛找到張信張信也感到非常疑惑擱下食盒在眾人好奇地目光中走出後殿片刻之後又在眾人驚奇的眼光中提著一個食盒走了回來後殿內的官員與張信不熟片刻之後隻有狐疑的收回目光。
“張兄這是……。”李時好奇問道。
張信笑而不答打開新食盒裏麵整齊劃一的擺放著一份膳食從香氣與食料還有做工來看絕對比他們幾個現在享用地膳食高級數倍而且還帶著一瓶酒從酒瓶的紋飾上看李時就可以肯定這是一瓶醇香佳釀。
既然兩人都看到了張信也不好意思不與之分享拉著翟鑾與李時兩人來到殿內的一個偏僻角落裏打開佳釀為兩人斟上一杯與之對飲起來而翟鑾與李時兩人心裏雖然非常好奇但在這個時候也不好意思深究下去當下安心享受起來。
而殿中的其他考官雖然見到三人的舉動但也不好意思上前去打擾隻好留下滿腹狐疑繼續吃起膳食來當然難免也會議論幾句。
不久之後午膳時間結束三人這才在角落裏走了出來臉上精神振奮滿麵紅光隱隱約約逸出一股特殊的香氣殿內也不泛好酒之人當然了然這是什麽味道紛紛給三人投以探究的目光審視著可惜沒有多少時候讓他們追究下去因為他們還要到殿外繼續負責監考也沒有這個心思理會這種閑事。
走出殿外張信微笑的向翟鑾與李時告別在考場內再次巡邏起來酒足飯飽的張信覺得渾身有勁覺得再堅持幾個時辰也沒有問題。
“李兄可知道剛才你我飲地是何酒?”目送張信離開之後翟鑾與李時沒有著急著工作反而悄悄地討論起來。
“大名鼎鼎的宮廷禦酒荷花蕊你我雖然沒有品嚐過但早已聞名已久朝思暮想要品嚐其中滋味沒有想到居然如願以償了。”李時微笑輕語說道。
“荷花蕊、寒潭春、秋露白宮廷三大禦貢聖品沒有想到你我有幸能嚐到其中之一從此再無遺憾了。”翟鑾輕笑一聲也沒有再與李時繼續交談轉身而去返回考場與張信一樣繼續巡視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