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邊防

字數:6763   加入書籤

A+A-




    正德十六年六月夏末的天氣驕陽似火幸好這裏是北方若是在南方的湖廣悶熱的空氣會使人更加難受朱厚最近心情不錯即位一個多月來從來文武百官的態度之中他可以清楚了解知道大部分官員已經對自己的登基已經沒有任何的抵觸情緒慢慢的變得心悅臣服起來。

    從朱厚的表現來看百官認為他有做為一個明君的潛質所以朝中的大臣平時總是不露違聲色的教授朱厚一些治理國家的道理希望有助於朱厚的成長主要表現在舉行經筵的時候。

    經筵是一項非常隆重的學術活動舉辦經筵的前一天皇帝要沐浴、參拜孔子牌位經筵當日皇帝禦文華殿升座聽講官“進講”講官通常由大學士擔任而朝中的幾位大學士在這天紛紛把自己的治國理念講述出來希望可以影響皇帝聽從他們的政策大學士們除了講述《四書》、《五經》、《資治通鑒》等精典原文之外還可以聯係朝政實際大議論希望可以得到皇帝的認同。

    說實話朱厚不怎麽喜歡聽經筵講課因為除了袁宗皋其他幾個大學士在講課的時候總是能把話題扯到興王尊號的問題上不停的在朱厚的耳邊叨念著朱厚不耐煩的同時也覺得非常的惱火但也不好在這個時候作免得讓人覺得自己不尊聖賢。

    可以說百官對皇帝在興王尊號問題上的態度不滿意之外其餘的感覺非常不錯。務正學、親正人、清言路、治宦官禮遇朝臣百官們還有什麽不滿意地。

    經筵之外還有“日講”日講出席者少講官六人。聽者隻有皇帝講官榮幸地與皇上共據一桌隻講典籍原文不聯係實際。

    紫禁城乾清宮內朱厚認真的聽著由翰林院顧鼎臣講述自己對儒家典籍見解不時詢問幾句迷惑不解的地方由顧鼎臣作解答。

    “顧卿家所言甚是。朕明白了。”朱厚淡淡說道:“今日的講課到此為止吧顧卿家辛苦了。”

    顧鼎臣明白皇帝的性子就是這樣喜怒不形於色性格好像非常冷淡。對待臣子從來都是持居高臨下的態度特別是近來皇帝身上地威勢越來越重現在能從皇帝口中聽到一句幸苦顧鼎臣心裏都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啟稟皇上張侍讀已在殿外候旨。”還沒有等顧鼎臣起來告退黃錦已經輕步來到殿前俯身說道。

    “宣他進來。”朱厚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微臣告退。”顧鼎臣畢恭畢敬的向皇帝行禮道然後在皇帝的示意下退出乾清宮看到迎麵而來向他打招呼的張信。微笑的點頭回禮與張信擦身而過之時顧鼎臣心裏再也掩飾不了心中地嫉妒借著步出宮門轉彎拐角的時候憑著過人的眼力。顧鼎臣清清楚楚的看到皇帝臉上燦爛地笑容。

    顧鼎臣神情黯然皇帝待張信果然與眾不同麵對文武百官的時候臉上總是保持威嚴之色哪怕是再溫和的語氣之中也帶著明顯的生疏距離感而隻要張信在皇帝的身邊皇帝總是不自覺的露出笑容讓人覺得他的心情很舒暢顧鼎臣再一次告誡自己。以後在翰林院時。千萬不要得罪張信。

    “聽說最近你經常跑袁學士府上。”朱厚淡淡笑道:“袁學士向朕報怨如果再這樣下去。他的俸祿恐怕要領雙份才可以。”

    “皇上說笑了。”張信尷尬笑道卻暗暗報怨著袁宗皋的小器決定下次繼續到他府上混吃混喝不把他吃窮決定不回家。

    “你最近在翰林院待得怎麽樣?”朱厚微微一笑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才可以輕鬆玩笑一會放鬆自己沉重地壓力。

    “很好就是閑得荒每天看著別人在那忙忙碌碌的臣覺得非常不好意思。”張信終於感受到懶人其實也要承受壓力的要忍受別人詫異的目光出現在翰林院的時候還要假裝沒有看見別人在自己背後地指指點點。

    “難得你有進取心朕覺得非常欣慰。”朱厚笑意盎然道而附近的宮女太監早就見怪不怪了每次張信一來皇帝總是笑容滿麵的。

    “但是臣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麽。”雖然想有點事情做但張信可不想自己以後整天埋在浩瀚書海文籍之中。

    “其實袁學士也曾對朕說過想讓你到六部曆練一番鍛煉你處事的能力。”朱厚知道袁宗皋的意思想讓張信在基層積累經驗資曆以後提拔起來別人也沒有什麽異議。

    “當然也不隻是六部還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這些部門你想去哪個就和朕說。”看到張信沉默思考朱厚繼續微笑道點到的幾個部門都是朝廷的實權部門別人爭相搶打都想擠進去現在卻任由張信自己選擇。

    “臣一時之間也猶豫不決請皇上寬限幾天待臣回家認真思考之後再稟報皇上。”張信恭敬的說道。

    “準奏回家之後你可要仔細琢磨最好是找袁學士商議一下免得到時後悔莫及那朕可就不管你了。”語氣像是在警告但朱厚的態度卻非常溫和根本不像君臣之間地對話若是讓朝廷百官見到肯定羨慕嫉妒之餘隨便找個理由參張信一本。

    “謝過皇上恩典。”張信微笑說道朱厚輕微地點頭他還是喜歡張信這種記在心裏的謝意不像其他官員一樣。倒頭大拜滿口千篇一律地阿諛奉承之詞這讓朱厚享受這種感覺的同時心裏也非常煩躁。

    “皇上不知娘娘的車駕何時抵達京城。”看到出朱厚的心情有些不爽張信把話題引領到蔣妃身上知道朱厚肯定非常想念她。而且張信自己也非常想知道綠綺的近況。

    “據安6官府傳回來的消息母親現在還在忙著處理王府地事情可能要延期起程大概要到九月份才可能抵達京城。”朱厚溫和的笑道雖然心裏恨不得馬上見到蔣妃但他也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這次蔣妃的車駕進京。不像自己上次進京即位一樣著急行程當然要保證安全舒適時間肯定稍微長久一些。

    “請皇上一道旨意讓娘娘不要理會王府的瑣碎事情。直接起程進京即可其他事情自然會有臣下安排妥當。”張信稍微一想就明白蔣妃肯定是舍不得王府的那些東西為收拾雜物而耽擱進京時間。

    “張侍讀言之有理朕馬上命人傳下旨意。”朱厚揮手示意黃錦知機的跑到殿外傳令去了自然會有製詔地官員寫好聖旨內容然後呈上給朱厚用印再派人快馬加急傳送到湖廣安6興王府。

    看著正拿著玉璽在聖旨上蓋印的時候。張信在猶豫的到底要不要詢問綠綺的事情忽然有一名太監匆匆忙忙地從乾清宮外麵跑進大殿顧不上行參拜大禮雙膝跪下叫道:“皇上邊防急報。”

    如果說朝廷君臣最重視的事情。肯定是邊防的軍情各地官員的貪汙腐敗旱災水災使得百姓顆粒無收百姓平民揭竿而起這些事情朝廷大臣絲毫不緊張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事情早晚可以解決的但是如果邊防一但有失蒙古韃靼長侵直入重演當年土木之變。大臣們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

    聽到邊關有急報送來。朱厚也顧不上再繼續與張信聊下去連忙擺駕太和殿。而在內閣誥敕房、稽查上諭處、六部公署、內閣公署等官衙處理公務的文武百官們早已經得到消息已經在殿外等候隨時可以升朝。

    “皇上有旨上朝。”值勤太監傳唱道。

    朱厚雖然已經知道邊防急報是怎麽回事但以前從來沒有處理公這種事情的經驗連忙召集群臣商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隻是朱厚知道邊關的急報內容幾位大學士以及六部門尚書官員也已經收到消息事態雖然嚴重但幸好並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們還可以保持鎮靜自若地模樣。

    “邊關傳來急報說大同、宣府饑饉相繼軍官俸祿多年未支百姓死屍遍野鎮守官兵有嘩變之患。”朱厚怒氣上湧忍不住開口喝道:“誰能告訴朕這到底怎麽回事。”

    其實也怪不得朱厚如此生氣明朝北部邊防與漢唐時期的北部邊防既有共通之處都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也有其特殊的一麵那就是北部的邊防被上升到了一個相當重要地地位。

    “今天下之事以夷狄惟大:而夷狄之害北虜為最!”朱元璋明確的告示子孫北方的蒙古人永遠是大明朝的敵人以後的皇帝一定要清楚這點到永樂皇帝即位的時候更是將國都適到北京就是希望以天子之威鎮守北方。

    明朝更是不惜在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林、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駐重兵把守以拒北方之敵各鎮都有總兵官、巡撫數鎮之上還有總督各鎮加起來官兵有數十萬點大明總兵力的三分之二可見朝廷對各鎮的重視程度其目的無非是為了阻止剽悍地蒙古騎兵侵擾。

    而如今聽聞大同與宣府居然有嘩變地可能若是讓蒙古韃靼找到機會攻破兩城直搗京城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所以麵對龍顏大怒的皇帝群臣非常理解皇帝地現在的心情畢竟以前有過先例。

    “彭澤你身為兵部尚書總製三邊軍事。這麽重要的事情難道你一點也不清楚嗎?”看到沉默不語的群臣朱厚火氣更大了。

    “這是臣地失職臣甘願受罰。”新任的兵部尚書彭澤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己才剛上任沒有多久就遇到這種狀況真是倒黴之極。但他卻沒有推卸責任上前俯跪道。

    “皇上此事責任並不在彭尚書請皇上開恩。”大學士毛紀未等皇帝說話連忙上前求情說道:“彭尚書剛接任兵部不久對前事毫不知情並非他的過失。請皇上明鑒。”

    “既然責任不在彭澤這那大同、宣府饑饉多時諸位卿家可有知情者?”朱厚強忍怒意道遊牧民族的危害朱厚可是經常聽張信提起。江山可是自己的朱厚當然明白邊防地重要性絕對不能容忍因為底下官員的過失導致蒙古鐵騎南下。

    “皇上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還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吧。”楊廷和上前說道:“大同宣府乃是邊防重鎮不容有失臣請皇上立即詔餉糧給宣府大同穩定邊關軍心民心。以妨事態擴大。”

    “臣等附議請皇上遣銀大同宣府以穩軍民之心。”殿內大臣們異口同聲的說道。

    朱厚看著殿下群臣恭敬垂視的模樣情緒迅冷靜下來看來肯定有人知道這是怎麽回事。而且內情牽涉麵可能非常之廣不然群臣也不會阻止自己追究下去不過確實也是如此既然邊防九鎮這麽重要若不是有人隱瞞消息自己怎麽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

    “既然如此這事由楊輔斟酌處理戶部官員聽從楊輔的吩咐該遣多少餉糧就多少。”朱厚淡淡說道。心裏卻積壓著一團火。看楊廷和的眼光非常不善楊廷和也察覺出來。知道皇帝心裏想岔了但當著群臣地麵楊廷和也不好解釋清楚。

    “啟稟皇上如今國庫空虛再無餘財賑兩鎮之災還請皇上及各位大人另想辦法。”戶部尚書孫交恭敬的稟報道此話一出群臣嘩然。

    “孫大人休要胡言今年的稅銀不是早已激入國庫怎麽可能沒錢。”大學士毛紀第一個不相信各地轉運司把稅銀上交的時候消息上報內閣地時候還是他親自批閱的奏折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的。

    “先帝國喪皇上登基……。”孫交輕描淡寫的說道:“明年天下賦稅減半國庫若不留下數十萬兩銀子應急用那各位大人的俸銀、薪火錢可就沒有了。”

    看著群臣黯然神傷場麵朱厚感到似曾相識似乎在哪裏看過這樣的情況神思恍惚之間忽然聽到殿下有人在說話朱厚定神仔細一聽心裏頓時火冒三丈居然是有臣子在打自己內庫的主意。

    大明除國庫之外皇帝還有自己的私房錢就是所謂的內庫全國各地地田租、商稅、人丁稅等雜七雜八的賦稅加起來的錢一年總額不過二三百萬兩銀子由各地轉運使匯集然後運至京城上交國庫由戶部管理分配但皇帝在天下各地有許多的皇莊、礦產、鹽茶織造禦貢作坊等這些利潤所得到歸皇上所有所以大明朝的國庫經常空虛但是皇帝本人卻非常地有錢。

    而且當皇帝辦私事的時候喜歡動用國庫的錢像修繕宮殿、皇帝太後皇後壽誕之類的事情錢銀都是由國庫支出但是如果朝廷生什麽事情要動用到皇帝的內庫皇帝心裏當然十分不痛快。

    “皇上邊防事情緊急如今國庫空虛隻有動用庫內之銀了不然任由宣府大同的事態展下去這後果不堪設想啊。”見幾位大臣都紛紛進言蔣冕也不甘寂寞上前拱手道:“臣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啊。”

    見大學士都出來勸導皇帝其他大臣也紛紛上前進言國庫的錢還要留著給他們當俸祿能不用當然最好內庫的錢是皇帝的花多少大臣們也不會心疼。

    “各位大學士與戶部商討之後寫個折子上來朕再審批。”朱厚忍痛說道言下之意就是默認群臣地意見畢竟與江山社稷安穩相比動用內庫地心疼還是可以忍受的朱厚當然明白自己該怎麽選擇。

    “皇上聖明。”

    在一片歌功頌德之聲中朱厚心情極度不爽地擺駕返回乾清宮心裏煩悶之餘準備召喚張信覲見緩解一下鬱悶情緒沒有想到卻傳來內閣輔楊廷和求見的消息。

    “吾皇萬歲。”楊廷和恭敬的參見皇帝道。

    “楊大人免禮賜座。”說起來這是朱厚第一次單獨與楊廷和會麵朱厚還真有些不適應朱厚都不知道自己心裏到底是什麽樣的感覺就是眼前這個人把自己推上皇帝的寶座也是這個人權傾朝野連番封駁自己的旨意。

    說楊廷和野心勃勃有謀逆之心朱厚無論如何也是不相信的因為自己即位之後楊廷和馬上把朝政大權歸還給自己但是若是說楊廷和對自己忠心耿耿朱厚也覺得更加不可能因為他感覺楊廷和總是在為難自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