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萌動

字數:7989   加入書籤

A+A-




    “子誠等等。”張信從皇宮中出來之後正準備打道回府卻被袁宗皋叫住了。

    “袁學士。”張信恭敬行禮道雖然兩人交情深厚但是這眾人麵前還是要裝個樣子免得讓人說自己不知禮節。

    “到我府中一敘如何?”袁宗皋輕輕說道。

    張信當然沒有意見與袁宗皋走了這讓其他看到這一幕的官員羨慕不已能與當朝大學士交好以後的前途無量啊當知道張信的身份之後也沒有再議論誰都知道袁宗皋與張信的底細兩人交好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袁宗皋的府邸裝飾非常簡單但卻處處顯露出精致風雅與袁宗皋的身份相符之餘也和他的簡樸個性一樣張信曾經多次前來拜訪所以進府之時也沒有多加客氣當袁宗皋進房更換朝服之時自己跑到書房內等候。

    “子誠今日你在宮中又做了些什麽?”袁宗皋向著便裝走入書房等仆役奉茶退下之後直接詢問道。

    “也沒有什麽就是按皇上的意思懲戒幾個貪汙受賄的內侍。”張信輕描淡寫的說道:“你也知道宮中關係犬牙交錯所以受到牽扯的人也多了點不過經此一事之後內侍的問題雖不敢說根絕但也會改善許多。”

    “如此甚好其實廷臣們也知道隻要有機會宦官之禍早晚又會重演所以對你近日來所作所為才會沉默不語。不然憑你一個外官卻執掌內帑早就有人上奏彈劾你了。”袁宗皋笑道:“雖然有幾個不識趣的上疏但也讓內閣壓下來不過就算皇上看到這樣的奏折恐怕也當做沒有看到的。”

    “其實我也明白隻不過聖意難違待我將內帑疏理一遍之後我自己會向皇上辭去內帑之職。”張信明白袁宗皋地提醒內閣現在隻是把奏折壓下而不是駁回。說明現在自己所做之事符合內閣的需要不過以後就難說了。

    “你心裏明白就好有空多關心朝廷大事不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內帑上。怎麽說你也是翰林院侍讀卻每日待在內宮之中傳出去對你的名聲不好。”袁宗皋勸道他也有自己的憂慮怎麽說在內宮之中久留的隻有女人和太監張信不屬於這兩類人還是不要待在裏麵的好。雖然說朱厚還沒有立後選妃但是正德皇帝遺留下的後妃眾多若是傳出點什麽事情來恐怕連皇帝也保不住張信。

    “謝謝袁先生提醒以後我會注意的。”其實張信也留意到自己一進入內宮之時太監宮女的異樣目光與提防之意所以一到內帑根本不敢隨意走動隻有乖乖地帶在庫房之內。處理各種雜事這讓張信感到非常煩悶。

    “子誠。今日皇上可有對你說過些什麽?”袁宗皋點頭之後。突然詢問一個與剛才完全不相關地問題。眼睛直直地盯住張信。

    “沒有什麽啊。”張信眨眼。忽而仿佛醒悟說道:“就是關於滯留在京城匠役地事情。皇上已經決定同意內閣地意見。把久在京城地匠役遣散歸家。以節省太倉漕糧。”

    “子誠。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朝中之事我比你要明白。”袁宗皋歎息說道:“廷議匠役之事時皇上地心神恍惚。似乎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到這事上。我就明白其中肯定有原因。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毛尚書聯合百官上疏給皇上。再提尊號之事。”

    “即使皇上對我提過此事。那又怎麽樣?”張信微微笑道。

    “以你地性格肯定會答應為皇上分憂地。”袁宗皋無奈說道:“子誠。你可要清楚。內閣、六部、通政司、各部給事中以及都察院。上至一品大員。下至九品刀筆小吏都都同意毛澄地提議。你能有什麽辦法?”

    “我何嚐不明白。隻要答應皇上。就是把自己推到朝廷百官地對立麵。隻要我一有動作。肯定被禦史言官罵成奸佞媚主之徒。要殺之以正朝綱。”張信地臉色也不怎麽好。非常無奈說道:“可是袁先生你要知道。皇上這樣做可是為了興王啊。若是我執意推托。皇上雖然不會責怪與我。但我心裏如何能安。”

    “你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毛澄之論符合先賢經典言之有理有物百官與萬民皆為信服你還能怎麽做?”袁宗皋歎道:“隻怕你是有心無力啊。”

    袁宗皋心中讚成張信的做法但是長年受到禮教傳統的熏陶也認為毛澄的提議沒有錯所以才會陷入兩難之地感情上雖然認同朱厚的行為但是理智卻告訴他朱厚這樣的做法不符合禮處理不好會鬧出亂子的。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隻要皇上有吩咐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在所不辭況且事情還沒有到最後一步說不定另有轉機。”張信心裏已經有打算但是不方便告訴袁宗皋免得消息泄露之後朝廷百官予以阻撓。

    “子誠老夫心中羞愧啊雖然身受皇上之重恩卻無法支持皇上。”可能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袁宗皋說這話的時候居然岔氣了不停地咳嗽起來。

    “袁宗皋不必在意皇上也知道你的難處定然不會責怪於你的你可要保重身體皇上離不開你的扶助朝廷政事也要你處理啊。”張信見狀連忙上前去給袁宗皋撫背順氣不停的安慰說道。

    “老了身體也開始不聽使喚。”休息片刻袁宗皋氣色有所好轉卻呈蠟黃之色微微自嘲笑道:“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

    “先生怎麽能說這等晦氣之話來瞧你的氣色。與二十歲青年模樣別無二致長命百歲壽比南山自然不在話下。”張信微笑道完全忽視袁宗皋已經年近七十。

    “就你會說話。”袁宗皋感慨道:“歲月蹉跎生老病死再所難免聖人也不例外我怎敢奢求能與南山相比況且我承蒙皇上看重竊占高位心中欣喜之餘也感到彷徨。恨不能以身報君。”

    “好好地說什麽生死。”張信微笑說道:“我看先生是因為長年生活在湖廣不適應北方嚴寒的天氣加上水土不服所以染上點小毛病。去找大夫抓點藥煎服幾次就沒有問題啦平日裏注意多穿幾件衣服即可。”

    “說地也是以前在湖廣時七月的天氣還溫暖如春現在在京城卻轉涼了還真有些不適應。”袁宗皋點頭稱是隨後說道:“子誠。有事你就先回去皇上之事可不能怠慢若是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便是我在朝中雖然威信未立不能服眾但還是能說得上幾句話的想必百官也會給我幾分薄麵。”

    袁宗皋非常有自知之明也清楚自己這個內閣大學士隻不過是群臣與皇帝妥協的產物平日百官在自己麵前恭敬有禮。在背後根本沒有當自己的是回事袁宗皋也知道自己與其他幾位內閣學士無論是從資曆還是人脈都無法相比所以平日裏都非常低調處理朝廷政事之時都是在附和他人意見但是袁宗皋怎麽說也是內閣學士。自然會有些一根筋的官員聽從他地吩咐但是不可能與幾他學士抗衡地這點袁宗皋與張信都非常清楚袁宗皋這樣說其實也是在心中求個安慰。

    “好地那我就先行告辭日後再登門拜訪。”張信行禮笑道在仆役地引領下走出學士府朝自己府邸方向行去。

    張信從來沒有想過要讓袁宗皋幫忙主要是因為袁宗皋的性格與身份不容他說出不同的意見。這種事情由興王府地舊邸出麵非常不合適。張信自己也不打算親自出馬到底該怎麽樣行事。張信的心裏已經有數回到家中之後張信把幾位好友請來書房揮去侍奉的仆役準備與他們好好的談談。

    “子誠到底有什麽事情居然這麽隱秘?”袁方好奇笑道心中卻暗暗一凝難道朝中又有事情要生若真是如此位卑不忘國憂自己責無旁貸。“子誠有什麽事情就說吧反正這裏也沒有外人。”張勝耿直笑道對於信任之人他從來沒有保留。

    “莫非是內帑之事又有變故?”孫進的猜測與袁方相符都認為肯定是朝廷的事情不然不會這麽謹慎。

    “你們這般吵嚷讓子誠怎麽說啊。”沈軒笑道可能是久經世故的原因他總是為別人著想深得幾人地敬服所以經過沈軒的提醒其他三人忙安靜下來眼睛盯住張信。

    “子直、子雲、子任、文昴我再次鄭重其事的問你們一句你們是否想步入仕途為官一任造福百姓?”張信表情凝重說道語氣非常嚴肅認真。

    “十年寒窗苦讀追求的自然是此願望。”幾人麵麵相覷之後袁方毫不猶豫的回答說道:“為君為國為民為已我們當然想。”

    “既然如此明日我就向皇上舉薦你們。”張信試探說道這個話題已經重複過數次但是他們就是不給自己一個明確答案。

    “子誠不是說這事不急嗎?”孫進猶豫說道其他幾人也是如此反應畢竟這種誘惑並不是誰都可以抗拒的。

    “為什麽是因為無功不想受祿的原因?”張信引誘似的說道隻要他們說是那自己就可以把話題接下去。“可能是吧。”袁方不確定回答道連他們自己也難以理解為什麽要拒絕張信的提議心情十分複雜要說他們不動心那是虛言但是又由於種種原因覺得自己不應該答應弄得他們幾個非常矛盾所以才會遲遲不給張信答案。

    其實幾人地心思並不難以猜測年輕氣盛沒有過多的人生經曆覺得憑著自己的才學。就可以進入仕途根本無須別人地幫肋也認為這樣做官始終不是正途說白了就是臉皮不夠厚承受不住別人在背後的非議書生意氣十足心中還有一份堅持。

    “你們是想參加科舉以進士身份進入仕途?”看到麵呈疑心迷茫的幾人。張信知道自己地打算可能落空啦以他們的心態根本無法勝任皇帝吩咐下來的差事這種事情不是幾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可以做到的。

    “子誠。金榜題名是我們的夢想也是家鄉父老地期望。”袁方喃喃說道也隻有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還會留著這種純真不然早就經不住誘惑答應下來。

    “子誠說句實話若是隻想為官。從兄早就可以為我在京城謀取一官半職隻不過我不想如此而已我要證明給別人看商人子弟也是有才華的我並不是他們想像中地那樣隻是憑著家中有錢通過行賄才考上秀才舉人地如果我答應你的話那豈不是證明他們所言。”沈軒顯然有些激動。坦誠地說出自己藏在心裏的話“子誠你的好意我明白但恕我不能答應。”

    長期受到他人的非議沈軒心中早就滿肚子怨言也激起自身的傲氣。想證明自己靠地是真才實學高中進士讓別人無話可說在麵對誘惑之時雖然心有猶豫但是最後還是意誌占上風。

    “我讚成文昴的意見子誠我也想憑自己的本事光耀門楣。”張勝性子雖然直但並不是蠢笨之人從來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堅持理念的毅力。

    “我與他們共進退。”袁方非常有自信。認為自己不依靠別人也可以考上進士先前的猶豫隻不過是因為不想拒絕張信的好意而已。當然也不可否認他也動過心。

    “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麽話可說的當然是舍命陪君子。”眼睛掠過一絲遲疑孫進微微笑道其實幾人都知道這他們之中就以孫進的家境最為清貧放棄這樣地誘惑需要多大的意誌可想而知不過孫進到底是心胸豁達之人話已出口馬上就釋然起來立刻覺得渾身上下輕鬆許多仔細回想起來孫時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其實就是不想答應張信的提議所以自己才這樣掙紮。

    雖然可以說這幾人愚昧不知世事艱辛但不能否認他們的心裏還有著一份純真的堅持可能在數年之後他們有人因此而後悔現在卻可以做到問心無愧。

    “明白了以後我不再提此事你們安心讀書吧兩年後我可要看著你們金榜題名哦不然就聽我地。”張信笑道心裏已經否決讓這幾人做皇帝的事情看來還是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以後的事情當然是以後再說子誠你這麽神秘找我們來密談不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吧。”袁方笑眯眯說道:“如果說是的話我肯定不相信。”

    “不隻是你不信我們也不信。”放開包袱孫進開朗許多笑容更加自然燦爛。

    “就是就是。”張勝與沈軒附和道。

    “本來是有事情讓你們做的但是卻突然現你們根本不適合辦這件事情。”張信毫不掩飾說道:“你們安心的回去念書吧。”

    張信這話雖然帶有玩笑語氣但說的卻是事實這幾人還保留著自己的堅持也缺乏人生經曆這麽危險地事情他們當然不可能勝任。

    “子誠你不說怎麽知道我們不適合。”袁方不服氣說道讓旁邊幾人紛紛點頭讚成怎麽說當初幾人也為整治內帑太監出過力他們一直引以為傲覺得自己還是非常有才華地哪裏能讚同張信的話啊。

    “事關機密你們不用再問啦。”張信搖頭笑道:“這事情你們確實辦不了知道也是徒增煩惱還不如不知為好。”

    幾人雖然好奇但也知道張信地情況經過要為皇帝辦些事情可能真的是非常秘密的事情不方便向他們透露所以幾人也沒有再詢問下去如果連這點克製力都沒有那他們早就已經答應張信的提議。

    “有困難的話盡管開口免得說我們不夠交情。”袁方玩笑說道。

    “有件小事還真想請子直兄幫忙。”張信嗬嗬笑道:“卻不知道子直兄是否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幫小弟一個忙啊。”

    “有何事情道來。”袁方捏腔拿調唱道讓幾人都快笑翻過去因為他的腔調跑得實在是太嚴重。

    “能否去把張兄請來。”張信強忍笑意說道。

    “哪個張兄?”袁方莫明其妙說道忽然恍然大悟起來:“你是說秉用兄?”

    “沒錯正是他。”張信點頭笑道:“府中下人可能不知道張兄住在哪有勞你親自跑一躺了。”

    “這麽晚了你找他有麽事啊。”袁方疑惑道其他幾人也是如此不明白張信怎麽突然想到要找張璁。

    “既然你們不能勝任我要辦之事那隻好請張兄幫忙了你們有意見嗎?”張信也沒有故作神秘反正事情他們早晚會知道現在明說又何妨反正他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更加無談泄露天機。

    “絕對沒有。”幾人立即反應過來知道這是次機會雖然張信沒有明說但是幾人也隱約猜測出來這件事情肯定與皇帝有關要不然張信也不會這麽保密如果張璁能辦成此事那以後的前途自然更加有保障。

    “不用著急慢慢走別碰到自己。”看到袁方急急忙忙的樣子張信好心提醒道:“如果張兄安歇了那就不要打擾他有什麽事情明晚再說也不遲。”

    “知道了。”袁方已經走到房門外聽到張信的提醒後決定哪怕是張璁已經睡死也要把他拉起來不然錯過這次機會可能再也不會有。

    京城雖然是大明國都防守自然十分森嚴但也是繁華之地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也不至於實行宵禁況且現在雖然是華燈初上之時也還沒有達到宵禁的時辰。

    張璁雖然已經成為觀政進士但是還不算富裕根本無力在京城中置辦房產加上以後的前途還未知曉不知是要外放地方為官還是留在京城為吏所以隻在京城之中租憑一間民房以供暫時棲身之用。

    今日張璁從六部官署回來強忍住心中的煩躁勉強翻閱幾頁書再也沒有心情看下去並不是張璁在六部受到什麽委屈六部官員雖然心高氣傲但還不至於為難一位小小的觀政進士隻不過是張璁自己覺得不爽快。

    每當看著六部的官員在談論朝政處理政事的時候張璁再也無法忍耐心中的渴望這可是他朝思暮想大半輩子的生活現在看似近在眼前實際上卻遙在千裏本以為自己已經心如止水的張璁才現自己之所以能經曆七次科舉失利而不放棄完全是因為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與渴求。

    “張秉用你要記住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張璁鼓勵自己幾句忽然自嘲起來悠悠歎氣再也無心看書準備吹燈而眠卻聽到門外傳來陣陣急切的敲門聲。

    “是誰。”張璁舉燭來到門前詢問道現在雖然還不到夜深人靜之時但這片住宅區之中家家戶戶已經安歇大半隻有零星幾戶人家沒有熄燈張璁心裏雖然不怕但也要猶豫幾分不想惹出什麽事端來給自己添麻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