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閣臣

字數:8397   加入書籤

A+A-




    袁宗皋的逝世除了少數人因此傷心難過之外並沒有給京城百姓與朝廷百官帶給什麽影響剛開始還因為皇帝的命令哀悼幾聲幾天之後就把這件事情淡忘了與此同時朝廷百官也沒有再和皇帝爭興王禮儀之事並不是他們體量皇帝現在的心情而是他們把目標放到另一件事情上麵啦因為袁宗皋的逝世內閣缺少一位輔政學士覬覦這個位置的人不在少數有興趣的人開始暗中活動起來。

    想當內閣大學士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閣臣的選拔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特旨、廷推特旨就是皇帝親自下旨擢拔入閣但這種形式要求皇帝對被擢拔者有較深的了解因此選擇範圍較小而且有給權臣以任用私人之弊皇帝們一般不用這個方法而且朝廷百官也不怎麽服氣況且這樣入閣也不榮譽被選中的大臣都紛紛推辭皇帝也沒有辦法後來逐漸更為廷推也稱會推即由九卿及各科道官員共同推舉閣臣再交由皇帝圈定。

    廷推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你沒有很好的人緣同時也讓百官心服人家憑什麽推薦你啊袁宗皋之所以能入閣其實就是楊廷和與其他兩位大學士暗中出力的結果不然以袁宗皋的資曆與人脈根本不可能坐上內閣學士的位置。

    雖然說是活動但有資格入閣的大臣還是很矜持的怎麽說也是朝廷重臣學低級官吏溜須拍馬那是不可能的隻不過是在皇帝麵前表現好些尊重下其他幾位學士溫和的對待下屬同僚希望廷推的時候他們能站出來推薦自己。

    “諸位你們說如今各部科大臣之中有誰可以入閣啊。”忙完袁宗皋喪事之後張信也不好再在袁府久留。自然回到自己府上幾天下來心情也沒有這麽沉痛了也有興趣與幾位好友閑聊起來袁方幾人當然無比歡迎開始討論起這個熱門的話題來。

    “我看禮部尚書毛澄有望入閣。”沈軒猜測道怎麽說禮部名義上還是六部之。其長官入閣也是件自然的事情。

    “吏部尚書喬宇也有可能外麵都說這次入閣的非喬尚書莫屬。”張勝持不同的意思以堅定地語氣反駁說道顯然是非常相信傳言。

    “喬大人剛剛進身為尚書資曆與威望都沒有毛尚書高怎麽能與之相比。”孫進讚成沈軒的意思反正是私下議論又不會傳揚出去他們幾個也不怕得罪人。

    “子直。你覺得呢?”二比一張勝也想尋求幫助期待的看著袁方。

    “我覺得雖然兩位大人是有資格入閣。但你們莫要忘記還有一位大人若是他入閣的話那可是眾望所歸啊。”袁方微笑起來得意洋洋說道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自信心。

    “你說的是哪位大人啊?”張勝疑惑道要知道閣臣不是誰都有資格擔任地一般都是在六部尚書之間選任而六部之中又以禮部、吏部、兵部這三部的尚書最有資格入閣而兵部尚書彭澤可以排除彭澤的聲望不能與喬宇和毛澄相比。不可能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入閣若是王瓊在的話還有可能可惜他已經被貶了再排除其他三部有能力有威望入閣的也隻有毛澄和喬宇啊。

    “這個你們要問子誠啦。”袁方笑眯眯說道。看到他們虛心求教地表情真爽。

    “子誠。你內幕消息?能透露下嗎?”張勝急切詢問起來。非常想滿足自己地好奇心。

    “最近我忙著為袁先生處理喪事。哪裏有閑心理會這個。子直這話說得我莫明其妙地。我怎麽會知道誰能入閣啊。”張信沒好氣說道:“我看他八成是在故弄玄虛。騙你們玩呢。”

    “子誠說地很有道理。子直……。”孫進把尾音拉得長長地。而沈軒與張勝也在旁邊摩拳擦掌起來。

    “翰林學士石。任吏部尚書期間整治吏治。嚴明朝綱。因功升為翰林院學士。兼任東閣誥敕。監修《武宗實錄》。任副總裁官。這樣地資曆難道不能入閣嗎?”看到幾人眼光不善。袁方也不敢再賣關子。連忙大聲將禍水東引道:“子誠身為翰林院侍讀。居然對自己地上司一點也不了解。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你才好。”

    張信苦笑起來。承認袁方說地有道理。雖然在翰林院任職。但是連自己地上司都沒有印象。這確實不像話。幸好沒有人想深究。幾人埋怨幾句之後。又開始討論起正事來。

    “這話說的也有些道理以石學士的身份入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孫進考慮片刻轉過來支持袁方。

    “文昴、子任、子誠你們認為如何?”袁方得意說道事實證明還是自己的眼光比較高明一些這下子他們該服氣了吧。

    “皇上心意未決誰能入閣還很難說呢。”張勝雖然承認袁方說的很有道理但嘴上可不能服氣強自辯解說道。

    “我還是覺得毛尚書入閣的可能性大些。”沈軒也不想讓袁方太過得意毫不猶豫地堅持自己的選擇如果真的是石入閣那到時再說吧現在可不能服輸。

    “子誠你支持誰入閣?”袁方對張勝、沈軒的心思了然於胸出幾聲不明笑意盤算著等到以後石入閣的時候該怎麽嘲笑他們想到張信還沒有表態連忙追問起來。

    “這個要看皇上與諸位大臣的意思我哪裏知道啊。”張信微笑說道。

    “還是子誠聰明以後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也要這樣做。”孫進笑道:“像是在表自己的意見其實根本沒有說什麽。”

    “咦子誠這話我怎麽聽著這麽耳熟啊。”片刻之後袁方恍然大悟笑道:“和在酒肆談論這事的官員們地語氣一模一樣。”

    “耳濡目染之下難免也學會幾招太極的。”張信笑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千古不變之理張信不認為自己可以凡脫俗。

    “子誠這與太極拳有什麽關係啊?”張勝有些不明其意。武當山在民間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太極拳雖然沒有像後世一樣繁榮昌盛但他們幾人還是有耳聞的。

    “推、托。”張信站起來耍兩招太極拳的經典動作然後笑道:“明白什麽意思了吧。”

    “子誠這話形容得夠精辟的。”幾人馬上明白其意露出會意地笑容日後再經過他們在外麵這麽一宣揚。太極的含義馬上在京城迅傳播開來成為時下的流行語。

    “對外你推托可以對我們總該說實話了吧。”袁方不打算這樣放過張信繼續追問起來:“你認為誰最有希望入閣?”

    “除了這三位大人之外還有別地人選嗎?”張信眨眼問道誰能入閣張信心裏有數但也不好對他們明言隻好裝糊塗了。

    “應該沒有了吧。”袁方自己也不確定因為入閣地變數太大。前幾個月當梁儲致仕的時候有人猜測應該是由毛澄入閣沒有想到居然是袁宗皋。

    “子誠。你不會真地有內幕消息吧?”孫進非常懷疑道就算張信最近很少入宮麵聖看似已經失寵但誰能保證張信不能猜出皇帝的心意呢或者皇帝以前曾經說過一些話顯露出一些心思之類的。

    “你們別在這裏胡亂猜測啦就算那三位大人一起入閣也與你們無關。”張信搖頭笑道:“有空的話多關心下中午吃些什麽。”

    “三位一起入閣這可能性有多大?”袁方努力在思考起來。

    “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才五位大學士啊。難道皇上準備新增一個殿嗎?”張勝也計算起來。

    “宮裏不是有個文華殿嗎應該是這個吧。”沈軒也來湊熱鬧附和說道。

    “說的也是內閣總是三四位大學士如果增加至六人以後處理朝政應該會方便許多皇上此舉真是英明啊。”孫進也深深點頭大感慨起來。

    “別胡言亂語我什麽時候說過皇上要這樣做啊。”再讓他們這樣猜測下去。恐怕明天京城又添流言到時候追究起來就麻煩了。

    “剛才你還說三位大人要一起入閣怎麽轉眼間就不承認了。”袁方詫異說道但經驗不夠老到掩飾不了眼睛裏的笑意。

    “就是待會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人他們一定會很羨慕我們的。”孫進也讚同說道:“內幕消息可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不如我們現在就去吧。”張勝提議到其他幾人馬上附和起來站起來興高采烈的往外麵走去。似乎並不是在開玩笑。

    “記得晚上早點回來。還有就是……。”張信無奈搖頭朝他們叫道:“說這事地時候別太過誇張了。不然人家是不相信的。”

    其實張信也知道他們幾個不過是在說笑而已真正的目地不過是想出門與京城的酒友好好聚一下然後多了解下朝廷的動向而已不然他們怎麽知道這麽多朝廷的事情肯定是要出門與人交流啊而打聽朝廷動向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告訴自己好讓自己對朝廷的事情有所了解。

    雖然說張信有別有渠道知道朝廷的事情但是卻不想拒絕幾位好友的情意況且幾人在京城裏也無事既然他們對這種事情感興趣張信當然不會阻止有時候還會推波助瀾從態度上肯定他們地成果。

    “張侍讀皇上召見。”袁方他們離府不久一位太監匆匆忙忙的趕到張府在仆役的帶領下找到張信見到張信這後也沒有多說話直接表明來意張信輕輕點頭回房換好朝服就隨太監出府而去。

    張府離皇城還有一段不少的距離張信慢悠悠的走著可能是因為不急的原故太監也沒有催促。加上太監與張信也不怎麽熟悉隻是在前麵默默的帶路所以張信也有暇四處打量起旁邊的環境來。

    這附近是權貴聚集之地豪宅眾多而且隱約可見假山流水小榭行道四旁也種植有樹木。鬱鬱蔥蔥的顯得非常清幽雅靜普通車馬也不敢在這裏馳騁縱橫富貴人家出門一般是乘轎所以這裏沒有像別處地那麽喧囂吵鬧。

    兩人行走片刻忽然現一頂轎子迎麵而來除了四名轎夫之外轎子旁邊還有一人正在探頭對轎內之人說著些什麽反正行道還算寬大傳令太監與張信也沒有在意。隻是好奇地瞥了一眼然後繼續朝皇城前進。

    “子誠。”

    沒走幾步張信似乎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不住聽下腳步好奇的四處張望起來轉身的時候現轎子也停下來在轎夫的幫助下轎內之人走了出來看向張信。

    “子誠真的是你啊還以為是老夫眼花沒有看清呢。”當看清楚張信地麵容之後那人露出笑容。迎了上來說道。

    “費……先生。”張信驚喜道那人正是南昌一別之後久未見麵的費宏張信本來想叫他為費學士地但想起這裏是京城費宏已經被除職也不好繼續這樣稱呼怎麽說也是天子腳下注意一下禮儀還是好地。再暗中估算下費宏也應該在這個時候來了。

    “見過張侍讀。”張信剛才沒有仔細看現在才現原來站在轎子旁邊與費宏說話的是新科探花費懋中經過考核之後現在已經被朝廷授為翰林院編修怎麽說張信也是他地上級所以費懋中乖乖的上前來行禮。

    “費編修。”在費宏麵前張信也沒有托大輕輕回禮之後興奮說道:“費先生什麽時候到京城的。怎麽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啊。”

    “老夫本不想進京的。但皇上幾次相召老夫也不好拒絕。”看到熟人。費宏也有此高興解釋說道:“因為路途遙遠老夫體弱不堪跋涉所以耽擱到現在才到京城。”

    久別重逢兩人自然格外親切而且張信一直沒有忘記費宏地幫助一時之間也忘記自己還有事情與費宏就聊開起來歡聲笑語不斷。

    “張侍讀皇上還在宮裏等候你看……。”在遺忘一旁的傳令太監感到為難起來雖然不認識費宏是誰但張信可不是自己能得罪的隻好找了個機會湊起張信低聲說道。

    “子誠你有什麽急事要辦嗎?”費宏這時才留意到旁邊還有個太監雖然不至於害怕一個太監但卻想到張信肯定有什麽事情自己可不能耽擱人家辦正事。

    “還真有點急事。”張信歉意說道:“費先生先失陪了待我辦完這事之後再到您府上登門拜訪舉杯暢談。”

    “既然有正事那你就先去辦吧。”不能因為自己地原因耽誤人家辦事雖然遠離廟堂但費宏也知道些朝廷的事情清楚張信已經授職為官忙於公務也是正常之事。

    “費先生在下告辭待會見。”張信含笑辭行與傳令太監朝皇城方向走去因為耽擱一段時間所以兩人加快步伐總不能真的讓皇帝在宮等候吧。

    “父親你怎麽會認識他的。”對於張信費懋中雖然還未至於相信傳言但也不會對張信產生好感隻是好奇費宏怎麽會與他認識的。

    “一位朋友的門生曾經有數麵之緣覺得這人品性還不錯就承順手幫他點小忙你們都是翰林院的怎麽看起來似乎不怎麽熟悉啊。”費宏微笑道人生果然無常啊當年的小秀才如今卻成為朝廷官員想必老朋友應該很開心吧。

    “孩兒剛進翰林院不久與張侍讀不熟也是正常的。”看費宏對張信地印象不錯費懋中不想在父親麵前敗壞張信的形象反正隻要在京城裏待段時間費宏肯定對張信有所了解自己何必做壞人呢。

    “在朝廷為官一定要清正但也不能因此疏忽同僚之間的關係。”費宏搖頭說道:“況且人家曾經扶過你一把你就算不在乎也要承情啊怎麽能這般冷淡。”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張信向朱厚進言讓費懋中為探花的事情還是泄露出去。當然隻有少數人知道而這些人之中也有與費宏關係不錯的因為事情與費宏有關所以就修書告知費宏所以對張信這種行為費宏雖然不讚成。但對張信的印象卻更加好了。

    “父親說的是什麽事情啊?”知道這件事情之人地地位都是比較高地當然不會學別人一樣胡亂宣揚而且更也不會在費懋中而前述說所以到現在連費懋中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件事情知情人都十分默契的保密起來。

    “你以為憑自己的才學真的能點為探花嗎?”為了孩子的成長費宏總是不斷地給予打擊:“若不是看人家在老夫的麵子上向皇上進言幾句你能進二甲前十就不錯了。”知子莫若父費懋中就是會試第十二名。若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應該是二甲進士第九名。

    “我怎麽不知道有這件事啊。”這下子輪到費懋中傻眼了本來以為自己得中探花是眾望所歸。沒有想到最後還是因為父親的原因他現在地心情與楊慎當年一樣本想靠自己地能力卻擺脫不了父輩的影響。

    “朝廷之事豈是你可盡知地。”費宏輕哼道自己為官數十年都不敢說對朝廷事情了如指掌更加不用說費懋中一個官場新丁啦。

    “好了別傻站著不動回家準備好酒宴。既然張信說要前來登門拜訪那就不會失信於我。”費宏對這點還是很肯定的。

    “張侍讀知道我們住在哪嗎?若是找不到門怎麽辦?”費懋中答應下來連忙扶費宏進轎子口中還不時嘟喃起來費宏白了一眼自己地兒子懶得回答這麽簡單的問題。

    紫禁城乾清宮

    “啟稟皇上張侍讀已在外麵候旨。”傳令太監俯說道因為有些急忙趕路所以太監額上也有些冒汗。

    “怎麽有些久啊。”朱厚喃喃自語。讓傳旨太監冒出冷汗來幸好朱厚也沒有追究的意思吩咐說道:“宣他進來。”

    “奴婢遵旨。”傳旨太監見皇帝沒有追問連忙從地上起來輕快地退出去。

    “羅山今天就談到這裏你先回去吧。”朱厚溫和說道能讓他如此禮遇的人放眼朝廷百官。也是屈指可數的。而張璁是其中之一。

    張璁字秉用號羅峰自從張信把張璁引見給朱厚之後。朱厚對張璁的印象很好除了張璁的學識談吐之外還因為張璁的外貌確實長得不錯身材魁梧相貌不凡與興王的臉頰有幾分相似之處所以朱厚見到張璁時立刻覺得有幾分親近之意為了顯示對張璁的另眼相待叫字是平輩張璁也承受不起朱厚幹脆叫他的號同時為了區於他人故意把羅峰錯稱為羅山。

    “微臣遵旨。”張璁垂行禮道雖然明白肯定會這樣但心裏還是忍不住泛一絲嫉妒張璁十分清楚在外人看來張信似乎已經失去皇帝地恩寵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才是皇帝恩寵張信的表現。

    自從張璁上大禮疏之後朝廷禦史言官紛紛上書彈劾連帶張信也成為彈劾的目標連續收到幾本參張信的奏折朱厚心裏憂慮起來與張信密談後便很少召張信進宮了其實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張信避開朝廷禦史言官的攻擊張璁也明白這個道理自己現在看起來似乎很得皇帝信任但其實皇帝真正信任的隻有張信一人而這次召張信前來想必是商量內閣空缺的事情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