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怒

字數:8803   加入書籤

A+A-




    任樂安一聽心中最後的一點疑慮馬上打消了事情果然沒有猜想的那麽嚴重都說不會這麽巧偏偏讓張信遇到從那個地方來的災民對於張信知道鬆江府遭災的事情任樂安並不擔心反正隻要是沿海的省府縣衙每年不知道遇到多少次風浪侵襲這種事情朝廷早已經知曉上不上報也無所謂了。

    “大人話雖然是如此說可是沿海的百姓卻不願意離開家鄉況且他們也習慣在那裏勞作也不情願貿然遷到他。”任樂安心裏有些暗笑張信雖然明白一些世事可是說到底還是書生氣十足什麽事情都是想當然而為之根本不考慮實際不過任樂安也不願意費力解釋隻是隨意找了個借口說道。

    “海波不平還是腳踏實地為好真是愚不可及啊。”張信歎道臉色卻有些不自然在任樂安看來這應該是張信似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擔心自己嘲笑的原故。

    “大人所言極是江南鬆江、揚州、寧波等地沒差幾年就遇到大風大浪恐怕今年又是如此了。”任樂安點頭說道:“到時說不定又要朝廷撥糧賑濟了。”

    “鬆江府遭遇海潮之事上報朝廷了沒有?”在任樂安的提醒下張信似乎認識到什麽連忙詢問說道:“災情雖然不算嚴重可百姓房屋毀壞不少應該盡快上報朝廷那讓當地官府安撫民心啊。”

    “大人不必擔心這種事情並不罕見鬆江府的官員懂得怎麽處理。”任樂安微笑安慰說道:“可能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忙著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呢。”

    “如此甚好回京城之後我定要向皇上稟報此事。”張信認真說道:“隻要當地官員真心安撫百姓為朝廷排憂解難皇上自然不吝封賞。”

    “為官一任自然要安撫民生百姓。讓皇上知道我等忠心即可賞賜就不必了。”任樂安連忙擺手說道卻掩飾不住眼睛之中的得色。

    與張信再聊一會之後任樂安找了個借口告辭在張信的禮送下慢慢的走出驛站坐上轎子後卻不停的催促轎夫走快幾步回到知府衙門之後匆匆走到後院。這裏已經有不少官員在等候他的歸來。

    “任大人。怎麽樣他是否已經知道了。”見到任樂安回來之後還沒有等他坐下就有幾個官員追問起來。

    任樂安並沒有著急回答慢條斯理的坐下敲了敲了桌子眾人不明就裏紛紛疑惑的看著他。任樂安輕哼一聲隻好自己給自己倒上一杯茶剛才走得太急體力消耗太大他也有些口渴了。“任大人你快些說啊都快讓我們急死了。”見到任樂安地動作差點沒把其他人給氣死都什麽時候了。還在喝茶啊紛紛催促起來。

    “諸位同僚聽我一言。”當然這麽多人之中肯定也有聰明之人眼睛一轉。馬上明白怎麽回事。隻要是聰明人都是愛表現的這人自然也不例外。高聲把眾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後這才故作高深說道:“如果我所料無差。此事隻是虛驚一場。”

    雖然這位仁兄換件衣裳再拿把羽毛扇子就與諸葛亮差不了多少但是眾人還是有些半信半疑紛紛將目光再次轉向任樂安讓那愛現之人鬱悶之極。

    “張信已經知道了。”任樂安神情嚴肅的說道。

    “什麽!”有幾人驚呼起來現在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張信將在江南的所見所聞向朝廷匯報這樣的話就沒有借口圓慌了。

    “不行我要趕在張信之前寫奏折向朝廷匯報請罪。”一人頗有急智瞬息之間馬上就有了決定。

    “不錯就說我們是忙於賑災才會一時疏忽大意的。”聰明之人自然大有人在“想必這時風潮海浪已經定息我們也可以回去了。”

    “言之有理就這麽辦。”其他人也附和起來。

    “不用著急任大人似乎還有話要說。”想學諸葛亮的那人還是比較細心的現任樂安還是那麽淡定從容就知道事情還有下文。

    待眾人期待地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後任樂安臉上綻出一絲笑容慢慢騰騰地舉杯抿了一口茶這才淡然說道:“諸位大人不必著急張信隻是知道鬆江府之事在本官的巧言妙語之下隻以為是每年慣例的海波不平沒有絲毫的懷疑。”

    “太好了你何不早說害得我們擔憂不已。”有人報怨說道隨之意識到自己的失言連忙請罪說道:“任大人莫怪下官隻是一情急多有冒犯還請恕罪。”

    “關心則亂本府也可以理解。”任樂安大度的說道讓那人感激涕零不已。

    “其實諸位大可不必擔心張信隻不過是奉命督辦織造而已讓他知道此事又能怎麽樣他還沒有這個權力對我等指手畫腳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算是朝廷知道了也可以瞞天過海。”一人得意忘形的說道。

    “那是那是。”這番話讓不少人熱血沸騰紛紛點頭附和。當然也有少數人還有保持清醒輕聲提醒說道:“話雖如此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驚動朝廷自然最好。”

    眾人馬上冷靜下來剛才的話也隻能隨意說說而已沒有幾人會當真地若是真的不畏懼朝廷追究責任的話為什麽著急的去打聽張信是否知情。

    “張信還有幾日就要起程回京了這段時間內諸位不能疏忽大意若是一些風言風語不慎傳到他耳中待他回京城之後向朝廷匯報那可就麻煩了。”任樂安說道:“去給浙西的官員遞個話讓他們嚴防死守各路關卡沒有路引證明之人絕對不許經過。”

    “任大人說的是。不知道南畿那幾府的官員是怎麽辦事的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居然讓人跑到我們這邊來了。”有人報怨說道。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再密的網也會有漏網之魚地我們隻要顧好自己這邊就行杭州城外還好一些可是附近的幾縣已經出現不少流民了。”一人冷靜的說道:“況且杭州人來人往地難保有人將消息在城內亂傳。”

    “還好張信平時裏不喜外出我們還有時間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為了心防萬一。”任樂安肅容說道:“本官決定。在他離開杭州之前。每日都到驛站去纏住他。”

    狡猾的狐狸不少人心裏暗罵起來這分明是借機去巴結皇帝地近臣還說地那麽義正詞嚴這樣的差事誰都願意啊。驛站之中張信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聽取王傑的匯報。

    “二十三日常州府靖江縣大風雨。潮如海如是三日民廬倒塌漂沒死者數萬。”

    “二十四日南畿及浙西數千裏間上洋海嘯邑無完屋。”

    “二十五日吳江大風竟日太湖水高丈餘。沿湖三十裏內人畜屋廬漂溺無算。崇明颶風平地潮湧丈餘庶民淹死無數流移外境者甚多。”後。你有什麽感覺?”靜靜地聽完王傑的匯報後張信沉默不語。半響之後輕吐一口氣轉頭望向麥福。淡淡的詢問起來。

    麥福張口欲言準備說些災民可憐自己激憤異常之類地話但是在張信地注視下麥福沉默了因為他現自己居然沒有任何感覺哪怕是聽聞有成千上萬的人喪生了他心裏依然沒有半點反應可以用無動於衷來形容。

    “沒有絲毫感覺是吧。”張信冷嘲說道:“這些官員也是這樣哪怕這些人就死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依然不會有一絲反應因為這些人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憑什麽為災民的死傷心流淚隻要自己平安無事頂上烏紗保住就好為何要管他人死活。”麥福和王傑默然安靜的聆聽張信繼續嘲弄說道:“在這些匯報中我從來沒有聽到有提及官員們在災難之時有何動作的既沒有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也沒有出麵安撫災民們的情緒更加沒有與災民們同甘共苦隻聽到在事之前見勢不妙丟下自己治下百姓收拾細軟逃離而去的消息真難為這些平時吃得肥頭大耳地老爺們了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居然還能記得帶上七八房小妾卻因為家務繁忙忘記給百姓們貼出一張安民通告。”

    “最讓我感到不安的是。”張信冷笑起來:“為了不讓我知道此事官老爺們真是煞費苦心啊派出兵丁還不夠連官衙差役都出動去圍睹亂民真是有心之極。”

    麥福和王傑繼續垂頭聆聽著不過兩人心裏都已經明白張信現在心裏已經滿肚子火肯定有人要倒黴了。

    “麥福以我的名義寫一份奏折附上這份秘報讓秘衛以最快的迅將奏折呈送給皇上。”泄之後張信心情緩和一些但是語氣還是十分冰冷。

    “請大人稍等。”麥福一聽馬上去準備筆墨紙硯片刻之後就將奏折遞給張信張信隨意瀏覽也沒有修改之意直接蓋上自己的印章。

    “早知道的話向皇上求一道巡撫江南的聖旨現在又何必多此一舉也不知道時間是否還來得及。”張信喃喃自語不知不覺中心裏開始對權力渴望起來。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張璁你的見解深合朕意。”朱厚點頭讚許說道如白玉一般地臉上透出紅潤光澤可能是經常緊繃的原故原來柔和的臉頰略顯幾分生硬卻更添成熟穩重之色明亮的眼睛偶爾射出幾道精光真有些不怒而威的味道。

    “這隻是微臣一時之愚見還請皇上擇善而從。”張璁恭敬說道心裏卻美滋滋地。經過自己多月來地努力終於讓皇帝認識到自己並非隻精通三禮而已對朝政還是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地。

    在張璁心中崇禮之事隻不過是自己得到皇帝賞識的門檻而已他無論如何也不甘心皇帝隻把自己當成禮爭顧問這樣地角色張璁要證明給皇帝知道自己除了三禮之外還有治國平天下的本事張璁不想一輩子都被別人當成邀功媚主的弄臣楊廷和、費宏他們才是自己的目標。

    朱厚滿意的點頭。用朱筆在奏折上寫上指示後。繼續拿起另外一本奏折閱讀起來而張璁也畢恭畢敬的站立著遇到皇帝谘詢時這才快組織語言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皇帝的疑問就是這樣一問一答時間過去大半個時辰張璁卻絲毫不覺得勞累。反而更加顯得神采奕奕精神振奮。

    “哼”

    這聲音似乎是皇帝出來地張璁心中一驚悄悄抬頭觀望現朱厚臉色不愉地看著手中的奏折顯然上奏折的內容惹怒朱厚了不過張璁左思右想卻不知道皇帝為何生氣這段時候朝廷雖然為興獻帝禮注之事偶有爭執。但是總體來說還算平靜皇帝大臣們也習慣這樣的氣氛就算是朝臣們爭相上疏向皇帝諫言朱厚也不會動氣的啊。

    “張侍讀在江南奉公守法盡職盡責的為朕督辦織造之事。為何總是有人上疏參奏。”朱厚冷聲說道。隨手將奏折擱在一旁根本沒有處理的意思。在朱厚看來這些折子所奏的內容純粹是無中生有。造謠中傷。

    “皇上息怒。”黃錦小心翼翼地說道。

    “再過不久張侍讀也該回京了他們就不能消停一會嗎?”朱厚臉色稍緩語氣卻一點也不客氣。

    對此張璁沒有表自己的的意見自從張信下了江南之後江南各地的禦史沒少上奏折彈劾張信什麽聚商惹事以勢欺人與民爭利的罪名數不勝數可是朱厚卻從來沒有理會過心情好的時候還批複一句大多情況下都是將奏折壓下璁沉默片刻後忍不住好奇問道。

    “縱容錦衣衛欺壓百姓而且還貪汙受賄。”朱厚冷笑說道。

    “胡說八道。”張璁下意識的反駁說道雖然沒有證實可是張璁還是收到一些風聲的知道以張信的身家不須要接受別人地賄賂想要什麽自己買即可。

    朱厚輕輕點頭正準備開口讚成時一個太監匆匆忙忙的奔了進來撲通跪下雙手將一份奏折高舉喘息未定說道:“皇上江南急報。”

    不等朱厚示意黃錦已經走下台階接過太監的奏折然後疾步走近龍案恭敬交給朱厚而此時張璁也知機的後退幾步。

    “可恨他們好大的膽子。”接過奏折看隨意看了幾眼朱厚地臉色慢慢事現凝重之色看完之後更是變得鐵青起來。

    “不殺之不足以泄朕心中之恨。”還沒有等張璁和黃錦反應過來朱厚猛然一拍龍案憤然而起怒不可遏地吼叫起來。

    見到皇帝龍顏大怒不隻是張璁、黃錦乾清宮內其他宮女太監紛紛俯跪在地下心中惴惴不安的不敢抬頭。

    “黃錦去把幾位內閣學士以及六部尚書都召進宮來。”可能是用力過度朱厚忽然覺得手掌傳來陣陣地疼痛這讓朱厚恢複幾分清楚之意。

    “微臣告退。”見黃錦匆匆離開之後張璁雖然十分好奇但是也明白後麵的事情自己還沒有資格參與隻好趁機提出告辭。

    “且慢。”朱厚阻止說道。

    “皇上有何吩咐。”張璁心中一片狂喜難道說皇帝想讓自己在旁聽政不成?可惜朱厚地話如同給他澆了盆冷水張璁心中的火熱瞬息消失得了無蹤跡不過卻感到分外的震驚錯愕在朱厚的提醒下才清醒過來慌忙按照皇帝的吩咐行事。

    浙江杭州城

    “任樂安還賴在客廳不走嗎?”張信皺眉說道。

    “是的大人他執意要見大人一麵。”王傑恭敬的說道。

    “不是讓你轉告他我這兩天偶染微恙。暫時不便待客嗎?他怎麽還不走啊。”張信撫額歎氣帶著幾分無奈說道:“這幾天都快要被他煩死了。”

    “他說聽聞大人身體不適所以特意帶了數名杭州名醫要為大人診治。”王傑說道對此情況也沒有辦法。

    “也不能怪他織造之事已經辦完龍袍鳳帔也已經做好而我卻拖著不走若是易地而處我心中也有疑慮的。”張信輕聲說道。

    “任樂安現在就在外麵等著大人地答複看情況如果今日他見不著大人的話。不會就此離去的。”王傑眼神一冷。拱手提議道:“如果大人不願見他的話卑職可以讓人把他們驅出客棧之外。”

    “不能這樣做不然他肯定會懷疑的。”張信搖頭歎說道:“奏折上報這麽久了卻不見朝廷有半點動靜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大人。”這時麥福垂頭喪氣走了進來行禮說道:“那任樂安已經認準了無論奴婢怎麽勸說也不肯離開。”

    “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王傑咬牙切齒說道:“由卑職出去警告他。就說他在外麵吵鬧不休已經打擾到大人的清靜讓他趕快離開。”

    “可是人家在外麵好言好語的說話也和和氣氣根本沒有高聲叫喊說他吵鬧根本不合情理啊。”麥福反對說道。

    “大人京城來訊。”正當三人討論著該怎麽把任樂安弄走之時一位客棧夥計悄無聲息的走了進來輕輕跪下將一個長形錦盒呈向張信。

    “你先出去吧。”拿過錦盒後。張信和顏悅色地說道夥計恭敬點頭四顧無人注意之後悄悄離開這裏。

    輕手將錦盒打開裏麵裝著一個明黃色地卷軸。張信眼睛露出喜悅之色。攤開卷軸仔細起來臉上興奮之色更加濃鬱起來。

    “恭喜大人。”麥福和王傑站在一旁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對視一眼後。立即異口同聲的對張信拱手道賀起來。

    “積蓄許久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張信微笑說道可是眼睛裏卻沒有絲毫的笑意語氣更是顯得冰冷之極。

    “卑職馬上召集浙江大小官員過來。”王傑拱手說道心裏卻興奮異常。

    “確實是應該召集他們不過卻不是為了此事。”張信搖頭擺手道:“你出去告訴任樂安一聲就說我幾天的休養身體已經無恙謝謝他的關心而且因為我的原因已經在杭州多留了數日這讓我心中不安之極所以決定明日就起程回京。”

    “大人要回京城!”王傑驚訝之極隨後露出了然的表情微笑朝張信一禮匆匆走出房外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任樂安。

    翌日清晨杭州城外河渡前五艘皇家大船已經一字形地擺列著船工們正在忙碌著做最好的調整岸邊的纖夫們也做好準備整齊有序的站在岸邊個個摩拳擦掌將身體活動開來一會好使勁推船進河中。

    “謝謝各位大人的盛情相送時辰已然不早我也該起程了。”河風徐緩拂過寬大的衣袍隨風而動誰都可以看出張信臉上透出幾分不自然的蒼白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加顯得身體慮弱種種跡象表明張信分明是大病初愈。

    “張侍讀身體不適還是快些進上船吧。”麥福在一旁關心說道。

    “麥公公所言甚是。”任樂安點頭說道:“況且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也不能因為我等的矯情而讓張大人再次染上病恙。”

    其他官員自然紛紛附和讚成心中巴不得張信趕快上船起帆不過表麵上個個卻是一臉不舍地模樣口中還不時說些不要走多留幾日之類的虛話。

    在一片恭送聲中張信虛弱的悠悠上船不時還要人在旁扶一上把花費不少時間這才安然登上船板輕輕向岸邊的眾人揮手示意後慢吞吞的消息在船艙裏。

    “起錨揚帆。”一位船工站在舷梯上大吼起來頓時之間河岸和船上一片忙碌地景象船工們忙著收拾纜繩拉起沉重地鐵錨而岸上的纖夫卻在頭目地麽喝下一起用力將大船推進河水之中。

    不久之後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五艘大船安穩的落入河中央位置幾聲鳴響之後浩浩蕩蕩地朝北方駛去。中午還有一章。(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