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杜絲姑娘(第53回)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A+A-


    杜絲婆婆道:“莽原道長,你說我該怎麽辦?我該去支持他們造反嗎?造反是大逆不道之罪呀!”

    莽原道人說:“道家的宗旨是扶正祛邪,匡複道義。譚興萬所作所為完全違背了道義,如今大明王朝的官府已站在人民的對立麵,他們橫征暴殮,魚肉百姓,他們就是邪。我說這幾句話的意思,你聽明白了嗎?”

    譚詠梧道:“聽明白了。”

    這時,莽原道人突然不見了。

    第二天一大早,杜絲婆婆與譚詠梧收拾好行禮,他們白天趕路,晚上臨空飛行,可以說是晝夜兼程,很快回到杜家村,此時的杜家村已經是戶戶關門,家家閉戶。因為官兵已派大軍包圍打鑼寨山,村裏的人有的逃到親戚家避難,有的逃到打鑼寨山頂居住了。

    杜絲婆婆與譚詠梧在杜家大山皂角樹灣終於找到一位白蒼蒼的老人,這老人名叫杜善仁,他原是杜家祠堂的守祠人,一生行善,現在已是八十多的高齡。

    杜善仁住在三間茅屋裏,正在屋外打掃衛生,杜絲婆婆上前問道:“杜老伯,你還認識我嗎?”

    “你是……”

    “我叫杜絲麗呀,杜香山的女兒。”

    “你,你是人,還是鬼,是鬼,就別來找我,我孤身一人,沒有錢給你買紙錢燒呀!”杜善億吞吞吐吐說道。

    譚詠梧走上前,說道:“杜老伯,我叫譚詠梧,譚興順的二兒子。”

    “你,你們何必陰魂不散,還要在一起呢!”

    杜絲婆婆道:“杜老伯,三十多年前那一些懲罰,我們在小河裏被人救走,後來遠走高飛到外省去了,你如果不信,摸一摸我們身上有血有肉有體溫。”

    杜善仁果然將他們兩人都摸了摸,覺身上有體溫,說道:“果然你們沒死,那一年杜樂山好糊塗呀,他輕意相信譚興萬,後來終於被譚興萬害死了,還害死了我們村好一些人呀!”說罷,眼淚止不住往外流。

    杜絲婆婆將杜善億眼淚擦幹,杜善億繼續說道:“哎,杜香山死得好冤枉呀,他的娘子李氏因為杜香山之死,後來一病不起,也歸天了。”

    “怎麽,我媽也去世了?”

    “對呀,還不是因為年歲大了,就犯有心髒病,你父親去世了,你媽一慪氣,心髒病更加厲害,不久就歸天了。”

    杜絲婆婆大叫道:“媽,媽媽呀,你的命好苦呀!……”

    譚詠梧趕緊說道:“娘子,保重身體呀,我要留有有用身軀,為父母報仇呀!”

    杜絲婆婆一聽此,趕快止住悲痛,說道:“杜老伯,煩請你帶我與我夫君上我爸媽墳上去祭奠一下他們二位老人。”

    “好吧,我給你倆帶路去。”杜善億說著,走進茅屋拄了一根拐杖,躬著腰,出來道:“走吧!”

    杜善仁將杜絲婆婆、譚詠梧帶到杜家大山麓下一處高地,這兒長滿了翠柏,高地成**嘴形,上麵有兩一關墳合葬在一塊,墓碑上刻有“杜樂山、馬氏之合墓”字樣,這墓碑是杜家村宗祠為紀念杜樂山一生行醫,救死扶傷心跡而立的。

    杜絲婆婆與譚詠梧跪在墓碑之前,行三拜九叩大禮之後,杜絲婆婆拱手說道:“爸,媽,你們二老在地下安息吧,你的女兒一定為你們報仇,伸張正義,讓你們的靈魂在九泉之下安寧。”譚詠梧道:“嶽父、嶽母,女婿一定為你沉冤昭雪,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杜善仁道:“好啦,這兒隨時有官兵前來巡邏,你們會飛行之術,就上山與你兄弟見麵吧,我就不送你們了。”

    杜絲婆婆道:“杜老伯,有勞你了,多謝你的指點。”說畢,縱身一飛。

    譚詠梧雙手向杜善億一拱手,也縱身一飛,他們雙雙在空中,幾個縱步,便來到打鑼寨山大銅鑼頂仙姑廟旁一幢瓦屋外,聚義廳就設在這座裏。

    這時杜常春、杜彪正與十個頭目正在仙姑廟旁聚義廳裏議事。

    杜絲婆婆在門外,向守衛的義軍士兵說道:“請兵哥通報,說杜常春的親屬相見。”一個衛兵立即進屋通報,杜常春隨衛兵出來,現門外一個老太太,麵目很熟,便道:“請問,你是……”。

    “哎呀,小弟,你怎麽就認不出了,我是你姐呀!”杜絲婆婆道。

    “啊,原來是姐姐,你……,原來沒有死。”杜常春驚喜道。

    “我怎麽會死呢,那場大溪水雖然衝走了我,可是我命大,被張道長將我們救了。”

    “哎,福人自有天佑,多虧了張山峰張道長呀,這位是……”

    “你姐夫譚詠梧呀!”

    “啊,小弟拜見姐夫。

    譚詠梧也還禮道:“內弟,不必拘禮,走,進大廳說話吧!”杜常春帶著杜絲婆婆與譚詠梧進入議事廳。

    杜常春對眾位頭目介紹道:“諸位,這兩位是我的親人,這位是我姐杜絲麗,這位是我姐夫譚詠梧。”

    “久仰,久仰,”眾位頭目一齊站起拱手道。

    杜常春招呼頭目坐下之後,說道:“我姐和姐夫,都是大名鼎鼎的大劍客,他們有很多絕學武功,這次來我山寨,定能幫助我們戰勝官兵。”

    杜絲婆婆道:“我叫杜絲麗,人稱杜絲婆婆,這兒是我的舊居,也是我的家鄉,我一定要為家鄉人民盡微薄之力。請問這兒帶兵的是誰?”

    杜常春道:“順慶府總兵王無忌,此人會用兵打仗,他將一千軍人分成四個支隊,每個支隊兩百五十餘名,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把守下山要道,對打鑼寨山形成合圍之勢,他們動了十多次攻山,可是這裏地勢險要,我們用強弩,滾石,木雷將億們打退,他們覺得攻山不成,便來個圍而不攻,想困死我們。”

    譚詠梧道:“山上還有多少糧草?”

    杜常春答道:“隻夠義軍隊伍吃五天了。”

    杜絲婆婆問道:“魏常勝這個閹黨走狗在何處?”

    杜常春答道:“在王總兵軍帳作監軍。”

    “哎,這個走狗命真大呀,魏忠賢倒台,他居然還保住了官位。”

    杜彪道:“杜絲大姐,這個魏常勝真是名符其實的‘常勝將軍’,在官場上他左右逢源,魏閹在台上時,他就一邊巴結魏閹,另一邊又巴結與魏閹唱反調的官員——順府李知府,這魏閹一倒台,李知府很是敲詐了他一大筆銀子,他便成了李知府的親信。”

    六九中文首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