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怒吞山河如虎
字數:8318 加入書籤
李青峰和吳用商量很久,兩個人都覺得現在的局勢是前狼後虎,前麵有吳三桂對李青峰虎視眈眈,後麵又有皇上說不定哪一天興起就會殺李青峰滅口。
因為在皇上的心裏李青峰現在是一個很有勢力的人,他不但有財富,而且擁有自己的兵力,隨時都會對皇上造成威脅。
所謂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李青峰和吳用商量完了之後,兩個人覺得現在也沒有什麽別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事情怎麽解決好了。
他們兩個商量好了之後,就準備離開寧遠城的回京事宜。
他們都覺得吳三桂應該不會再殺過來了,但是不管怎麽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做足了措施。
首先先由李青峰由人護送著回京,有白展堂等幾個高手保護李青峰,再加上火槍營的人,而後麵跟著的則是有馬紅淚等人墊後。
這麽一來,即使吳三桂想找出哪一批是真正的李青峰的人也找不到了,畢竟這兩波人看上去勢力相當。
吳三桂想要找出哪是李青峰的話,根本就沒有這麽容易。
李青峰等人回到了京城之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進諫崇禎。
崇禎聽說李青峰回來了,一直在猶豫著要不要見他。
當他聽說李青峰回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趕來見自己的時候,他心想:“李青峰這個人不管怎麽樣,還都算是小事兒的,他總算懂得來到京城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見朕。不過李青峰這個人到底可用不可用,到底以後會變成一個輔助大明的英雄還是會變成一個反大明的梟雄,現在一點兒都不能定論。”
崇禎正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人向皇上進奏了一本,那個人就是馬士英。
馬士英自從被崇禎發配(02:19)之後,一直鬱鬱不得誌。
但是後來李青峰因為受到崇禎的猜忌,所以馬士英又重新得到了重用。
馬士英得到重用後的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找李青峰報仇了。
之前的時候吳三桂寫了褶子來陷害李青峰,李青峰那個時候可謂是背負受敵,馬士英當然還想陷害他,但是馬士英沒趕上。
這次的時候崇禎皇帝既然在猶豫這件事情,那麽馬士英當然不會就這麽在旁邊隻是看戲不做事兒了。
他立刻去見崇禎皇上,向崇禎皇上參奏了李青峰一本,說李青峰平時結黨營私,而且勢力龐大,要是不處置他的話,那麽天下群臣效仿之,這個朝廷就會『亂』了套了。
聽到馬士英這麽說,崇禎覺得他的話都說到了自己的心坎兒上,他其實也是這麽想的。
他想了想,說道:“馬愛卿,你覺得處置李青峰應該用什麽辦法呢?”
馬士英立刻跪下來,對崇禎說道:“啟稟皇上,以臣的見解李青峰如今如日中天,他在寧遠城中協助吳三桂打了勝仗,而且又在南京城、北京城家大業大。聽說他還擁有自己的陸軍軍隊和海軍軍隊,這樣的人一旦是謀反朝廷的話那麽就會成為另外一個李自成,說不定就連李自成都比不上他的勢力啊。”
馬士英的一席話說到崇禎的心坎兒裏了。
崇禎本來還覺得馬士英多多少少的有想報複李青峰的意思,但是經過他這麽一說之後,他覺得馬士英說的很有道理。
即使馬士英真的想報複李青峰的話,那麽馬士英也得說出讓崇禎皇帝信服的理由啊,而現在事實上馬士英說的話都是崇禎皇帝的心病,他聽了之後心裏當然也很讚同了。
但是聽了馬士英的話之後,崇禎也沒有立刻去做事。
崇禎是一個很猜忌的人,他猜忌的脾氣有時候是一件好事兒,有時候是件壞事。
好事的地方就在於他做事的時候有時候會猶豫不決,所以不會衝動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以至於釀成大錯。
而壞事的地方那就不用提了,作為一個皇上猜忌大臣自然都不是什麽好事。
崇禎聽完馬士英的訴說之後,就揮了揮手讓馬士英先下去了,而他自己則去想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崇禎回到後宮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皇後那裏休息。
周皇後看到崇禎來了,連忙上前去迎著他坐下,說道:“皇上,您來了,快點請坐。”
崇禎點了點頭。
周皇後察言觀『色』,看到崇禎麵上『露』出了十分為難的意思,便在一旁說道:“皇上,您是不是遇到了什麽不開心的事兒啊?如果您遇到了什麽不開心的事兒就不要再去想了,您作為一國之君憂國憂民,平日裏已經很累了,來到臣妾這裏就應該好好休息才是啊。”
崇禎點了點頭,說道:“皇後果然是善於察言觀『色』。不錯,朕今天的確是遇到了一件事情,如果皇後不介意的話盡管可以給朕一些意見。”
周皇後一聽立刻跪下來,說道:“皇上,請您不要同臣妾開玩笑了,臣妾怎麽敢妄議朝政呢,這是絕對不行的。”
“皇後,放心吧,朕恕你無罪。你有什麽想說的盡管說就是了,而且這也算不得什麽朝政,這件事情關係著李青峰。”
“李青峰?”周皇後聽完之後忍不住問了一句。
“是啊。”崇禎緩緩的說道:“這件事情就是關係著李青峰。李青峰剛剛被朕從寧遠城中調回來,而且他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兒,把寧遠城中的那青樓獻給了朝廷。這麽一來,也算是讓朝廷的軍費有了著落。朕現在糾結的是對李青峰應該是賞還是罰。”
“為什麽要罰呢?李青峰既然為國家做了這麽多事兒,皇上應該賞他才好啊。”周皇後立刻說道。
崇禎聽到周皇後脫口而出,知道她想也想沒想,根本就不怪她。
因為周皇後越是這樣,越說明她這個人心無點塵。
崇禎點了點頭,說道:“原本應該是這樣的,但事實上卻並不像你想得那麽簡單。皇後呀,你想這李青峰他是什麽樣的人,他現在有多少勢力,有多少財產,皇後恐怕還不知道吧,那麽就讓朕告訴你。李青峰現在手中掌握的財富據保守估計的話可能也有國庫的財富的一半了,而且朕又聽說他手中又握著陸軍,又握著水軍。倘若是他想反朕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李自成啊。”
崇禎重複了一遍馬士英的話。
周皇後聽完之後,她垂下頭去想了很久才抬起頭來,說道:“皇上,您確定李青峰真的有這麽大的實力了嗎?”
崇禎點頭,說道:“不錯,之前的時候馬士英是這麽告訴朕的。”
“皇上您素來都知道馬士英和李青峰是有仇的,馬士英說的話又豈能相信呢。馬士英無非是想借著這件事情來打擊李青峰罷了,當然對於李青峰這個人是怎麽樣的臣妾就不說了,但是臣妾覺得李青峰既然肯把他寧遠城中的青樓捐出來捐給朝廷,就說明他對朝廷懷著一種忠君愛國的心,就說明他對朝廷是有誠意的。如果皇上這個時候還懲罰他的話,那麽豈不是會讓天下的臣民們傷心,豈不是會難堵住天下的悠悠眾口,豈不是讓天下的人有誌之士寒心。”
“哦,那皇後的意思是?”
崇禎一生猜忌過無數人,唯獨對自己的皇後周皇後是不會猜忌的。
聽到周皇後這麽說,好像是很有道理似的,他便開口問到周皇後到底是什麽意思。
周皇後見崇禎開口問自己,便大膽的把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她說道:“皇上,您想呀,如今李青峰捐了他自己的青樓給朝廷作為軍費,由此可見他對朝廷還是有忠心的。如果他本來沒有反心的話,皇上現在要是處罰了他,那麽這豈不是『逼』他造反嗎?說不定李青峰本來可以成為朝廷的股肱之臣,要是皇上在這個時候給了他致命的一擊,那麽無論是對他還是對朝廷都不是一件好事兒啊。”
周皇後說的其意殷殷其心拳拳。
崇禎在一旁聽了覺得她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實對於李青峰會不會謀反這個問題崇禎也一直糾結了很久,他也拿不準李青峰到底會不會謀反。
之前的時候有很多人都說李青峰會謀反,但事實上證明了李青峰去寧遠城的時候是一心一意的幫大明王朝攻打清廷的。
由此可見,李青峰畢竟不是別人口中的那種人,也許李青峰真的是在韜光養晦,也許他根本就不是那種人。
如果是他在韜光養晦的話,那兒就其心可誅。
如果他根本就不是那種人的話,當真懲罰了他,就真的使天下的有誌之士寒心了。
而且李青峰現在的的確確的捐了青樓,要不是沒有這青樓的話那軍費就成問題了。
崇禎雖然覺得周皇後是『婦』人之仁,但是有時候『婦』人之仁也還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他便親手把周皇後扶起來,對她說道:“皇後,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周皇後繼續在一旁徐徐的勸說道:“皇上,其實臣妾的看法就是上次的時候皇上在考慮要不要把李青峰處死,但是李青峰非但沒有記恨朝廷,反而還是繼續會把手中的財產捐給了我們朝廷。由此可見,李青峰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種人啊。現在朝廷中的大臣們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口的忠心愛國,但是除了李青峰以外,誰又能那麽慷慨的把自己的手中資產全都獻出來捐給朝廷呢。也許臣妾說的是不對,但是這真的是臣妾心目中的看法了。”
周皇後很認真的對崇禎說。
崇禎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說:“梓童,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朕還是非常讚同你的看法。好吧,這件事情容朕再行想想吧。”
崇禎的確是認同周皇後的話,認為在這個時候懲罰李青峰真的會令天下的臣民寒心,難堵天下悠悠眾口,但是另一方麵他又很質疑皇後和李青峰的交情。
他認為李青峰從頭到尾都同皇後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上一次他要殺李青峰的時候皇後還不惜出麵為李青峰求情。
由此可見,皇後這一番話是不是帶了私心的呢?
想到這裏,他便抬起頭來望了周皇後一眼。
想了半天,對周皇後說道:“皇後,你所說的話朕不是不認同,但是朕同你多年夫妻,朕有一句話問你,希望你能真實的回答朕,不要讓朕失望好嗎?”
周皇後立刻肅然,她連襟說道:“皇上,您有什麽事兒盡管問臣妾就是了,臣妾一定絕不欺瞞皇上,臣妾同皇上是多年的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難道有什麽比夫妻更放心的人嗎?”
“好,那朕便問你。朕心中始終有一個疑慮,要是不問了你朕心裏很不舒服。朕想問你的就是你和李青峰的關係素來都不錯,而今你又不避嫌的為李青峰求情,你敢說你沒有私心嗎”
周皇後聽崇禎這麽一說被嚇了一跳,她連忙跪下來,很認真的對崇禎說道:“啟稟皇上,皇上請容臣妾把事實說出來。臣妾敢說臣妾為李青峰求情絕對沒有半點私心,皇上相信也不好不相信也好,在臣妾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皇上,李青峰隻不過是一個能夠討得臣妾歡心的臣子,難道臣妾會為了一個能夠討得臣妾歡心的臣子而抹煞臣妾同皇上這麽多年的情分嗎?”
她這一番話說的用情之至、淋漓盡致。
崇禎聽了之後,也不禁為之動容。
崇禎一生猜忌過很多的人,而且他的生『性』就是猜忌多疑的,但是唯獨對一個人他是不猜忌的,那個人就是周皇後。
在他心目中一直覺得周皇後是一個很純樸、很正直的皇後,所以這麽多年來他不喜歡任何的人,隻喜歡周皇後。
當然他以前的時候也寵愛過田貴妃,但是田貴妃已經去世了。
他聽完周皇後說的這番話,連忙把周皇後扶起來,對她說道:“皇後,你不要著急,朕也隻是的很對,有句話叫做至近至遠明月至親至疏夫妻,朕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最親近的就是夫妻了,要是連夫妻的話都不能相信,那麽又能相信誰呢。所以你說的任何一句話隻要是你對朕說,朕就不會懷疑你,而且朕會永遠的相信你。”
他說的這一番話令周皇後不禁十分感動。
周皇後忍不住抽噎著說了一聲:“皇上。”
兩個人之間的情意頓時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崇禎聽從了周皇後的建議之後,覺得對李青峰絕對不能夠重罰。
如果在這個時候懲罰李青峰的話,那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兒。
因為在這個時候懲罰李青峰,可能真的會引起天下臣民的恐慌和混『亂』。
可是要是任由李青峰發展下去,會不會李青峰成為第二個吳三桂或者張獻忠呢。
崇禎的心裏也帶著很深的疑『惑』,而這個時候王承恩及時的在崇禎麵前為崇禎獻了一條計策。
那一日王承恩看到崇禎在那裏晃來晃去的,似乎是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鬥膽上前走了一步,說道:“皇上,不知道您心裏有什麽疑團解不開?要是您疑團很深的話,您不妨跟老奴說一下,說不定老奴能夠為皇上想個主意呢。”
崇禎現在已經不把王承恩當外人了,所以他聽到王承恩這麽說的時候就點了點頭,說道:“好。朕的確現在有疑慮,不過這個疑慮是關係著你的好朋友李青峰的。”
他說到“好朋友”三個字又想起周皇後對他說的至近至遠明月至親至疏夫妻,周皇後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不管是夫妻也好,君臣也好,隻要對方是真正的忠誠於自己的,那麽便真的是和李青峰是好朋友又怎麽樣呢,這並不妨礙他為自己出個好主意啊。
所以他立刻放鬆了警惕,接著說道:“你有什麽好主意盡管說來聽聽,隻要朕覺得好的朕一定采納。”
王承恩本來聽崇禎一說的時候心裏一涼,又聽到崇禎來問自己,連忙說道:“是,皇上。其實我心裏是這麽想的,皇上您有什麽顧慮告訴老奴,老奴即使不能夠幫助皇上,也能夠聽一下啊。多一個人聽聽,也許皇上您就沒有那麽多顧慮了。”
聽到王承恩這麽說他忍不住點點頭,說道:“好。既然你想知道,那麽朕就把朕的想法告訴你吧。是這樣的,你也知道李青峰這次回來之後朕實在是很難安置他,一方麵他手中握有這麽多兵權,又握有天下鼎盛的財富,朕要是不對付他朕可真是寢食難安呀。而另一方麵朕要是對付他的話,他剛剛才捐了軍費給朕,那朕豈不就成了一個忘恩負義之徒,朕可不想落得這樣的一個名聲。如果天下臣民知道朕那麽做,豈不是人人都會寒心。”
王承恩聽崇禎這麽一說,頓時明白崇禎心中顧慮的是什麽了。
其實就算崇禎不說,以王承恩並不糊塗的稟『性』他也能夠猜得到崇禎到底在顧慮什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