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猜忌難平
字數:10043 加入書籤
他想了想,一句話也不說。
崇禎看他一句話也不說,便抬起頭問道:“你剛才的時候不是說你有主意嘛,為什麽現在一句話也不說了?”
“不錯,老奴的確是有主意,但是這隻是老奴一個人的看法,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幫得上皇上。”
“你有什麽想法你告訴朕就是了,所謂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你既然是朕身邊的人,你就有責任來為朕分擔憂慮。”
聽到崇禎這麽說,王承恩再也不多慮,於是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很鄭重的說道:“皇上,如今您擔心李青峰的無非是因為他財雄勢大,怕他來篡奪皇位。其實老奴有一個辦法既能夠讓皇上安心,又不必損了皇上的威名。”
“哦,什麽辦法?還有這麽好的辦法嗎?”崇禎有些不解的望著王承恩。
王承恩點點頭,說道:“臣的方法就是皇上不如給李青峰一個職位,最好給他一個比較高的職位,比如說什麽王爺、侯爺之類的。”
“什麽,你要朕為李青峰封侯封王?王承恩你到底是什麽居心,你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你是不是已經跟李青峰串通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拍著桌子憤怒的問王承恩。
王承恩“撲通”一聲跪下來,連忙磕頭說道:“皇上,您請少安毋躁,老奴並不是跟李青峰串通了,還請皇上聽老奴把話說完吧。”
“好,朕就姑且聽你把話說完。隻不過要是你說的不對的話,那麽你要小心自己的項上人頭。”
“是、是、是。”王承恩連忙答應著,他便繼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緩緩的說道:“皇上,老奴並不是希望皇上為李青峰封王封侯,而是從皇上的角度去想的。你想呀,現在李青峰他有錢有勢,而皇上又耐他不得。既然如此,皇上到步入索『性』封他一個王侯,把他投閑置散,然後讓他在京城之中由皇上您監視著他,到時候他便是想輕舉妄動也是不能夠的了。這樣一來,天下的百姓知道李青峰捐了青樓,而在寧遠打了勝仗之後皇上您沒有虧待他,非但沒有虧待他而且還封他為王侯。而另一方麵呢,李青峰在皇上您的眼皮子底下他就是想有什麽異動也異動不起來呀,皇上還可以多派一些錦衣衛天天去監視他。”
王承恩的這一番話聽的崇禎心有所動。
崇禎心想:“還是我誤會了王承恩了,王承恩的這個方法果然很好。”
於是,他伸出了大拇指,連聲對王承恩稱讚,說道:“好、好、好,王公公。沒有想到你這個辦法倒真的是不錯,真的是可行啊。剛才是朕誤會你了,你快起來吧。”
說著,他親自上前去把王承恩扶了起來。
王承恩被嚇出了渾身一身冷汗。
王承恩沒有想到崇禎皇帝會摒棄成見,認為把李青峰給投閑置散封王不離土乃是一樁好事,既可以鼓勵天下臣民、鼓勵天下的忠臣良將們努力為朝廷效力。
另一方麵又可以將李青峰的權利架空。
王承恩見崇禎這個人雖然平日裏諸多猜忌,但是並不是一個很糊塗的人,所以他高聲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青峰的命運就這麽被決定了。
話說李青峰在京城之中剛剛到了,事後京城之中的所有的大小官員們人人誰不知道李青峰在北京城裏有個娛樂城呢,誰不知道李青峰有身價,誰不知道李青峰乃是可以有影響裏的人物。
於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們都來為李青峰洗塵接風。他們整整為他擺了幾大酒樓,但是李青峰卻一家也沒有出席。
因為他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現在這個時候皇上又在忌諱自己,倘若自己還是要頻頻的跟這些大臣們接觸的話,那麽隻會加重皇帝的猜忌之心,到時候自己的『性』命可能就會不保了。
雖然說李青峰現在的勢力也並不是太懼怕皇上,但是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在京城之中,這皇城之中處處都是守衛,到處都是皇上的人。
李青峰的勢力最主要集中在南京城,要想跟皇帝鬥那還不是找死嗎。
李青峰始終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而且他現在心裏並沒有這種想法。
他從現代過來之後,他也知道崇禎是*,但是自從成為李青峰之後,他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但那還是很無意,他的無意主要表現在兩方麵。
第一方麵如果說他要揭竿起兵的話,那就意味這他以後的日子永遠沒有安寧了。
如果說他不揭竿起兵的話,那麽他就一輩子的富貴顯世。
如果皇上不對付他,那麽他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安樂家庭,還可以擁有全國最多的財富,這過得簡直比皇帝的生活還要高興啊。
皇帝起碼還要管轄天下的大事,而他李青峰根本就什麽都不用做,隻要在家裏享樂就好了。
所以這是李青峰目前的想法。
李青峰來到京城之後見崇禎皇帝遲遲沒有動靜,他自己心裏也很焦慮。
因為他覺得崇禎皇帝不會這麽容易放過自己的,雖然說自己是捐了一個青樓出來作為國庫的經費,但是以皇帝的『性』格,李青峰越有錢他就會越猜忌,李青峰越能幹他就會越小心,所以皇帝猜忌李青峰這也完全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了。
李青峰正在跟吳用商量這件事兒,一說起來李青峰就忍不住歎息。
他說道:“哎,天哪,沒有想到到頭來落得這樣一個下場,誰知道皇上會怎麽處置我啊。我終於明白了這天下的皇帝為什麽都招致臣民的害怕了,那有一句話就叫伴君如伴虎啊。”
吳用在一旁搖著鵝『毛』扇,輕輕的跟李青峰說道:“大人,還有一句話不知道您聽過沒有?所謂是狡兔死走狗烹,這天下的事情莫不是如此。皇上這次要是真的安撫大人的話那便也罷了,如果皇上對大人有什麽異動的話,不如——”
他說到這裏,就抬頭去望著李青峰。
他的意思肯定就是說倘若皇上要對付李青峰的話,把李青峰『逼』到了絕路上,那以李青峰的辦法也隻有拚死抗爭了。
而拚死抗爭的辦法很明顯,那就是從皇上作對,揭竿起義。
李青峰聽了吳用的話之後,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對於吳用的話他早就考慮過了,但是他心裏並不是想這麽做,所以他一時沉默無言。
吳用在一旁繼續勸說道:“大人,當然學生也不是勸說您造反,可是現在這個局勢時不我與,有時候除了自保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李青峰聽了吳用的話,他覺得吳用字字句句都說到自己心坎裏去了。
過了半天,他終於點頭說道:“哼,吳先生,如果皇上真的蠻不講理的話,我們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的眼神之中終於恢複了往日的殺伐果斷。
吳用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青峰既然這麽說,那麽擺明了就是倘若皇上要對付他的話,他也就不客氣了。
李青峰和吳用商量完了之後,兩個人正準備分開,忽然聽說天朝的聖旨下來了。
一聽說聖旨下來了,李青峰連忙出去接旨,來傳旨的人就是王承恩。
李青峰一看到來傳旨的人是王承恩,他心裏就頓時平靜了不少。
因為要是來傳旨的是別人的話,說不定是皇上想對他進行殺戮。
而來傳旨的人是王承恩,事情就不會這樣了。
皇上一向知道王承恩與他交好,所以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王承恩來對他傳殺戮的聖旨的。
王承恩走到之後,見到李青峰先上前去同李青峰打了個招呼,說:“青峰大人,才幾日不見,您還好吧?”
李青峰點頭,說道:“好,好,多謝王公公掛記。”
其實他心裏想:“好個頭啊,天天被皇上惦記著,這日子能過的好嗎?”
王承恩看李青峰滿臉憂『色』,連忙說道:“大人,現在不必有什麽憂慮了,我現在就是來給大人下定心丸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往李青峰這邊走。
走到李青峰這邊之後,他對李青峰說道:“李青峰下跪聽旨。”
李青峰連忙往前屈了一步,跪下來說道:“臣李青峰聽旨。”
於是,王承恩便把皇上的聖旨念了出來。
皇上果然沒有大肆的為難李青峰,他在聖旨中說因為李青峰在寧遠城中立了大功,他要對李青峰進行嘉獎,而嘉獎的方式就是讓李青峰封侯。
而且崇禎特地賜了一個侯爵的名字給李青峰,那侯爵的名字就是安樂侯。
“安樂侯”,李青峰聽到這三個字之後,腦子之中像是被重重的震撼了一下一樣。
“安樂侯”這三個字的意思明顯不過了,皇上明顯是想讓李青峰能夠安分守己,不再去參與一些政事。
要是這樣的話,他就安安樂樂的可以做一輩子的侯爺。
倘若李青峰不肯聽他的話,而將是要去管理一些朝政或者把持一些軍事的話,到時候他李青峰的日子就會很淒慘了。
李青峰聽完之後一顆心放下來的同時,也覺得十分的害怕,心想:“皇上讓自己做安樂侯無非就是希望自己安分守己,可是以皇上善於猜忌別人的『性』子,就是我真的能夠安分守己,皇上會這麽認為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以皇上的『性』格他肯定過不了幾天就會對自己進行一番盤查。如果發現自己有半點做法不符合他想法的話,那麽恐怕自己一點兒安樂都沒有了。”
李青峰心裏這麽想著,不禁覺得很是鬱悶,但是不管怎麽樣,皇上這次總算沒有明目張膽的對付自己,自己這一次總算可以活下來。
而且也不必揭竿起義與皇上對抗,這總算是好事一樁,這事情就此穩住了,後麵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吧。
想到這裏,李青峰連忙跪下來,對王承恩說道:“李青峰感謝皇上聖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承恩聽完之後,他連忙扶起李青峰,拉著他的手很親熱的對他說:“青峰兄弟,你這次一定要自己注意,一定要保得住自身啊,要不然的話——”
說到這裏,他四處看了看,便做了一個皺眉頭的神情。
李青峰心想:“王承恩什麽時候跟自己稱兄道弟了,我要跟一個太監稱兄弟,那我不豈不是——”
李青峰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王承恩對自己的安慰都是出於真心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李青峰連忙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的教誨青峰全都記下了,青峰一定安守本分,在京城之中做一個悠閑自在的安樂王,或者是回南京城去陪我的妻子兒女。”
“什麽,回南京城?”
王承恩聽完之後,臉『色』頓時大變。
他搖了搖頭,說道:“青峰兄弟,皇上吩咐過了你不能回南京城,隻能在北京城中呆著。”“為什麽不能回南京城?”李青峰聽完之後臉『色』大變,頓時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因為不能回南京城,就等於束縛了他的手腳,也等於他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夠得到。
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南京城中,包括他的權勢,包括他的財富,包括他的妻兒,還有他一切的一切勢力,都在南京城中。
皇上讓他待在北京城中,而不讓他回到南京城。這無異於等於束縛了他的手腳,這等於一個人被砍去了四肢一樣,一個人被砍去了四肢,又有什麽作為呢?
所以皇上之所以放心的封李青峰為安樂侯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是讓他以後都不能放開手腳做自己想做自己的事情,目的是讓他在這北京城中慢慢的,消磨自己的鬥誌,好讓他一點一點的老死在這裏。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的監視他,要是他有什麽異動的話,就可以再隨時隨地的處置他,這是皇上最初的意願。
當然王承恩在這裏,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麽,因為表麵上王承恩似乎是跟李青峰同聲共氣的,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到了關鍵的時刻,王承恩也會替李青峰說幾句好話。
歸根結底,卻也是對他自己有益的,要不然到了這種關鍵的時刻,王承恩又怎麽會不為自己打算呢?
李青峰想了半天,他抬起頭來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您是皇上身邊最得寵的人了,我們兩個又是至交,你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離開北京,回到南京城?王公公,算是我李青峰求求你了。”李青峰在一邊說道。
王承恩沉默不語。
李青峰繼續說道:“王公公,雖然這北京城中的確是好,可是我的妻兒都在南京城中,這讓我怎麽能夠放得下心來呢?”
王承恩望著李青峰,很淡然的說道:“青峰兄,我是當你自己人,我才這麽勸你的。你想如今皇上對你猜忌成了這般模樣,你還一心想著回南京城,這可怎麽是好?倘若你這真的回到南京城,豈不是讓皇上坐臥不安嗎?皇上現在每天都在變著法想挑出你的錯誤,要是你還有這種想法,這豈不是給皇上一個挑你錯的機會嗎?豈不是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嗎?”
李青峰現在簡直是撞牆的心都有了,皇上心裏到底在想什麽嘛?
他隻不過是想回南京城,同自己的妻兒團聚,但是皇上從中諸加阻隔,而且還對自己實行了這麽嚴苛的政策,他就是真的封自己為安樂侯又能怎麽樣呢?
作為一個名存實亡的名義上的安樂侯又有什麽意義?皇上這麽做,真是讓他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在這裏想了半天,這才小心翼翼的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你知道,青峰是有一點家底的。不如這樣吧,青峰我再捐出一些銀兩,給充國庫所用,並且可以給將士們做經費,你說皇上有沒有可能會放我回南京城呢?”
王承恩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青峰兄弟,我覺得你一直都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可是這會為什麽就犯糊塗了呢?皇上跟你之間,並不是因為銀兩的問題,而是因為現在皇上對你有了猜忌之心。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再怎麽樣也是皇上的臣子啊。再說了,把你放在北京城,和把你放在南京城,皇上心裏就是兩種想法啊。你在南京城的話,所謂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要是想調查你的話,也沒有那麽容易。而把你放在北京城就不同了,如果皇上哪一天想起來,想查你的話,隨時可以派出錦衣衛來查啊。依照咱家的意見,你倒不如把你的妻兒都招到北京城來吧,到時候皇上看到你是這麽聽他的話,說不定一時高興就免了你的罪責,就免了對你的禁令,並且讓你回南京城了。”
李青峰聽了王承恩這麽說,頓時頭大了。
心想:呸,我自己被困在這裏還不行啊,還要把我的妻兒也都扯進來,我才不幹呢,若是把妻兒也都送過來的話,到時候豈不是肉在砧板上嗎?
李青峰知道崇禎一向是個猜忌多疑的皇帝,而現在又不是在清平盛世,乃是『亂』世之中,現在天下大『亂』,崇禎心中的猜忌之情會愈發的嚴重。
想到這裏,李青峰連忙擺了擺手,對王承恩說道:“王公公,下官也不是沒有想過,把自己的妻兒接到這裏來住。可是一來路途遙遠,二來我兒子還小,在加上我的妻子們也都不會習慣這裏的生活,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的妻兒都是老幼『婦』孺,我怎麽會舍得讓他們在路上奔波呢?”
王承恩聽完之後,麵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既然青峰兄弟你心裏有這麽一個打算,那我也就不多勸你了。不過還是四個字,好自為之啊,你一定要安守本分,否則的話,皇上要治你的罪,實在是太容易了。”
李青峰知道王承恩這個人,平日裏雖然話不多,可是每次在關鍵時刻,他都能說得上話,這就是王承恩的厲害之處。
因此他連忙抱了抱拳說道:“謹遵王公公的教誨,青峰全都記下了。”
王承恩和李青峰傳旨過後,自然回去不提。
而李青峰便在那裏悶悶的不樂,他沒有辦法的接受了這道聖旨,今這聖旨在他手上可是有千斤重啊。
反而是王承恩看到李青峰的表情之後,他臨走之前說了一句話。
他說道:“青峰兄弟,我臨走之前有一句話想跟你說一下,我希望你能夠記在心裏。你想如今皇上之所以猜忌你,無非是因為你手中還有軍隊勢力,如果你真的想讓皇上放心的話,那就隻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把你的萬貫家財和你的別的所有的一切財產都捐出來,你自己什麽都不留下。如果你覺得這是不可能的話,另外一個辦法那麽就是,你在這裏慢慢的適應,雖然說在北京城被人囚禁的滋味並不好受,但是咱家也知道,隻要能夠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讓皇上看著你,那麽皇上他心理就一定會很踏實。如果皇上觀察大人,說不定觀察個一年兩年,也有可能是三年五年,發現青峰兄弟你沒有異動的話,到時候皇上就一定會把你送回去的。”
王承恩的話讓李青峰哭笑不得。
因為李青峰知道,王承恩始終還是皇上身邊的人,王承恩所說的每一句話,還是會為皇上考慮的,要不然的話,他自己也會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他知道自己不管有什麽心事,也不能夠跟王承恩傾訴。
因此他連忙在一旁抱了抱拳說道:“如此便恭送王公公了。”
王承恩點頭說道:“好,青峰如今你既然接受了聖旨,我現在馬上回去向皇上稟告,你放心吧,後續的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
說完之後,王承恩這才昂首闊步的走了出去。
王承恩跟李青峰聊過之後,自回宮中交差不提,而李青峰現在心裏可謂是波瀾起伏,千百種滋味都有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