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聞太師喪命,鄧九公征西
字數:5298 加入書籤
***本章節來源六九中文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話說聞太師頹勢難挽,又逢薑尚劫營,原擬死守,不意交戰方始,即有探馬報入中軍:魔禮青、魔禮壽陣亡,趙公明亂戰走失,四麵皆已失守。
聞太師歎息一聲,料想敗局已定,不能再守,於是尋到彩雲仙子,引兵突圍。
迎麵撞到薑尚,正是狹路相逢。
薑尚率領楊戩、哪吒等將,沿路攻來,勢如破竹一般;忽遇聞太師,喝道:“不要走了聞仲!”
聞太師無聲而怒,道是小人得誌,仗鞭來取;早有楊戩、雷震子接住。
彩雲仙子祭出戳目珠,劈麵來打薑尚;薑尚識得此珠,忙將杏黃旗一展,把珠裹去了。
又有哪吒登風火輪上前,大戰彩雲仙子。不數合,薑尚祭起打神鞭,正中彩雲仙子肩甲,打番在地。哪吒挺火尖槍刺來,早將彩雲機子戳死。
聞太師力敵楊戩、雷震子,忽見死了彩雲仙子,又見金吒、木吒趕來;聞太師不敢戀戰,轉身投入夜色,乘亂往他處去。沿途衝殺,收了不少散兵,卻見四麵全是周將。
殺至天明,聞太師死戰脫身,回顧時,隻有殘兵數千,竟無一將,不禁悲從中來,歎息一聲,投往佳夢關。
之後,自然是先遇廣成子,又遇赤精子,沒奈何轉道青龍關,途經絕龍嶺時,讓雲中子以通天神火柱困住,借遁光往空中去,又叫燃燈暗算,一缽孟打來,複落火中,焚燒而死。
薑尚殺入中軍,眼見勝局已定,命人設下寶帳,靜等其他三路兵馬至,欲視戰果,再做決定。
不一時,張桂芳、黃飛虎、南宮適皆來,依次將斬獲報上;薑尚命人記錄在案,奇道:“怎不見了九龍島四聖、魔禮紅、魔禮海、函芝仙等?”
張桂芳施禮上前,說道:“末將之前說過,那些人早在黃河陣時,就叫末將殺了。”
眾將駭然,薑尚無語。
之前張桂芳是曾提起,但卻沒有細說都有那些,眾人隻道是幾個雜魚,誰也沒有在意,更不曾細問。
仔細核對了戰果,薑尚確認聞太師隻引數千殘兵脫身,心知聞仲已是在劫難逃,不必再做追襲;乃命南宮適去請武王來,又把費仲、尤渾、魯雄三個提出監牢,說欲祭山。
那時山川享祭,原是正禮;武王沒有起疑,其實不是祭山,而是祭封神台。
原來薑尚前次往昆侖山去,領了封神榜,回西岐時又曾收得柏鑒之魂,早已暗命五路神,把台建起;隻是聞太師大兵壓境,薑尚忙於戰事,一直不曾得機,未能祭台開榜。
待武王至,薑尚命人排好香案,親設祭文;武王拈香拜過,薑尚命斬費仲等,自此台立榜張,不提。
且說三山關總兵鄧九公,方破了南伯侯鄂順,又接聞太師調令。待新總兵張山來,鄧九公完了交結,星夜起兵;行至半途,又報聞太師兵敗身死,鄧九公一時不知如何自處,隻好立下營盤,靜等天使詔命。
先有一個怪物來,鄧九公令進師帳,見他生得古怪,不似善類,心道:“便無本事,亦可嚇人。”把書一看,原是申公豹介紹,喚作龍須虎,可發子有石,放開就作磨盤大小,簡直就是一台投石車。
鄧九公心下歡喜,命在帳前聽令,十分倚重。
又有一個矮子來,亦是申公豹介紹,喚作土行孫,修有道術。然而鄧九公見他身長不過四尺,人物不好,料想沒有多少勇力,又恐申公豹見怪,就命土行孫押運糧草。
不一日,天使已至,仍命鄧九公仍往西岐去,隻是援救變成了討伐。鄧九公領命,大軍即日開拔,用了半月,已至西岐。就在西岐東門,營按八卦,隊列五方,立下寶帳。
探馬報入城中,薑尚升殿聚將,問過黃飛虎,知是將才,笑道:“將才好破,左道難解。”
又問張桂芳,張桂芳兵力又見增強,已近三十萬,正須韜光隱跡,又是意在修行,原不欲多言,乃道:“嚐聞鄧九公有一女,擅發奇石,似難防備;陣上見了,還需謹慎。”
薑尚愕然,眼神有些詭異,忖道:“馬氏時常吹風,令人煩不勝煩,正無計較。如今鄧九公有女,張桂芳又是特別提出,想是有意;若能撮合,豈非良配?唯是敵國,不好處置,倒需謀劃一番。”歎道:“方說左道難解,即有其人。用兵有三忌:道人、頭陀、婦女,最是難纏;眾將務必注意,切記小心。”
次日挑陣試探,南宮適出馬一問,知是先行官太鸞;兩將爭雄,南宮適大意失利,幾乎喪師辱命。回見薑尚,薑尚先慰其心,又責其意,南宮適慚愧而退。
太鸞首戰取勝,鄧九公信心大增,論功賞過,豎日盡起三軍,城前叫陣。
西岐先失一陣,薑尚正要挽回士氣,乃把眾將聚來,點兵出城,親會鄧九公;至陣前,看見鄧九公陣列齊整,軍勢不凡,薑尚又懷他意,歎道:“鄧九公果然將才,輕易斬了,未免太過可惜。”
眾將信以為真,知道薑尚存了收複之意;雖是不以為然,卻也有了生擒之念。
張桂芳策騎而立,亦不知薑尚真實心意,卻是自從元功五轉,已能操縱自如,不再隨意感應他人之念。靜觀薑尚和鄧九公說話,但覺很是無趣;又見兩家混戰,捉將挑鬥,交兵衝陣,實在沒有多少新意。
鄧九公倒是勇猛,黃飛虎似有不敵,奈何俱是凡胎;張桂芳真真看不上眼,隻是觀陣,不曾廝殺。
兩家混戰已久,這壁廂哪吒與黃飛虎雙戰鄧九公,仍難取勝,於是暗將乾坤圈祭出,正中鄧九公左肩,隻打得皮開骨斷,幾乎墜馬。那壁廂商將趙升張口噴出數尺火來,周將太顛不防,叫燒得焦頭爛額,險些落鞍。
雙方各傷一將,皆損些兵,原在仲伯間,奈何鄧九公乃是主將,主將失利,軍心自亂,登時敗回營去。
西岐取勝,薑尚回城;張桂芳“打完醬油”,並不如何關心戰事,思想裏全是修行,仍舊沒個主意。
原來九轉元功至五轉時,就需凝結道念,元神垂相,如慶雲、金蓮之類。
所謂道念,其實是法力和元神的結合,談不上大道至理,僅是修行有得,自生異能。
譬如某人把手一指,法術散去;那一指中,顯然蘊含了該人對法術的理解。若能再進一步,結出慶雲金燈之類,隻需垂象顯化,就連那一指也可省去,直接免疫。
說來簡單,於張桂芳而言,卻是個大麻煩。一來九轉元功奇異,內中並無多少法術;二來張桂芳修行日短,體悟多來自於國術,對道法僅限於了解,何談凝結道念、元神垂相。
況且張桂芳沒打算走尋常路,率先想到的就是拳意,考慮能不能將拳意拳理化為道念。
然而,兩者看似直類,實則不同,道念是法借神化,拳意是神借形出,有本質區別,實難融合。
兼之,張桂芳堪稱國術大師,雖是有所側重,但也身懷數種拳法,一時真不知選那種更合適,抑或融匯貫通,那種也不放棄。一切一切,都需要時間考慮清楚。
不一日,張桂芳應詔至丞相府銀安殿,參與議事;忽有探馬來報:湯營有一員女將討戰。
“想是那鄧九公之女,似是不好應對。”說著,薑尚就看向張桂芳,哪想張桂芳心不在焉,根本沒反應。
薑尚剛待再言,不想卻惹惱了哪吒。
哪吒倒非對張桂芳有成見,而是會錯了意,心道:“薑師叔恁看不起人,張道兄固然驍勇,吾亦佩服;但你薑師叔也不該視我等於無物,量一女將,又有何能?”當即出列,說道:“弟子願往!”
薑尚一看,登時明悟,暗道失策,又不好打擊哪吒的積極性,沒奈何隻得允了,吩咐小心,倒是起了反作用。
哪吒出城去,自然很悲劇,叫鄧嬋玉一石發來,隻打了個滿臉桃花開。掩麵回城來,又叫黃天化取笑,不覺怒衝牛鬥,記恨在心,想是孩子脾氣多些,未必真要報複。私下裏就說:“有種你去!”
次日鄧嬋玉再來,薑尚未及暗示,黃天化省起前言,出列就道:“弟子願去!”薑尚無奈,囑咐小心。不一時,黃天化掩麵回來,薑尚驚道:“即知她會發石,怎又負傷?”
黃天化默然不語,卻是陣前想:“吾若不趕去,恐叫哪吒笑話。”於是趕去,悲劇回來,正好叫哪吒笑話。
薑尚見他兩個爭論,怒道:“你兩個為國,何必如此?”哪吒、黃天化負愧而退,未知是否結怨。
待來日鄧嬋玉討戰,薑尚索性直接下令:“張桂芳,你去走一遭。”
張桂芳愕然領命,時有楊戩說道:“吾當為道兄掠陣!”
金吒、木吒、雷震子三個見連傷了兩位同道,正要看一看鄧嬋玉究竟有何能,皆道:“不如同去!”
薑尚聞言,心道:“近日隻顧想如何收服鄧九公,卻忘了去看鄧嬋玉相貌如何,若是不入眼,豈非白費心機?”說道:“正要觀這女將如何。”於是點兵出城,好大排場。
張桂芳無語,又不欲糾纏,徑直到陣前,鄧嬋玉喝道:“來將何名?”張桂芳懶得理會,亦不想多費氣力,隻將縛龍索祭出,憑空將鄧嬋玉拿了,丟到陣中,淡然問道:“回城還是攻營?”
楊戩等見他勝得輕描淡寫,鄧嬋玉全無抗力,不覺麵麵相覷,金吒歎道:“早知她如此不濟,三弟為何不曾祭寶?”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