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孫中山的重托
字數:5327 加入書籤
第204章孫中山的重托
1922年三月,孫中山開始他的北伐大業。這是中國近代的一件大事,表麵上,孫中山和皖係奉係完成了南北陣線的聯合,對吳佩孚發動了夾擊,實際上,這次北伐最後的失敗,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轉變,這個轉變改變了曆史,那就是通過這次北伐,尤其是陳炯明的叛變,使得孫中山終於明白,**依靠軍閥是行不通的,要想**成功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武裝。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孫中山後來找到了蘇聯人,在蘇聯的幫助之下成立黃埔軍校,培養屬於國民黨自己的**力量,最後,為國民黨、蔣介石最後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這一次的北伐,將會是中國近代曆史的一次分水嶺。
這樣重大的曆史時刻,照理說,對於電影人是極為珍貴的。如果能夠跟隨孫中山,把北伐的進展用電影記錄下來,放映出去,絕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
孫中山是個搞**的人,也是知道宣傳力量的人,尤其是當他看到了電影的巨大社會教育力量之後。他點名讓我過去,顯然是看得起我,是有所重托,可是現在的問題是,我根本無法走開。《北洋水師》正是在籌劃準備拍攝的關鍵階段,我不可能丟下這些事情跑到廣東去跟著孫中山拍個半年,那樣一來,我的所有計劃和所有的準備就要胎死腹中了。
這,是我不能夠接受的。因為在我看來,《北洋水師》的拍攝,同樣是宣傳**。
“怎麽,有問題麽?”張靜江見我一臉猶豫的表情,就有些慌張了。
“靜江兄,中山先生的這個邀請讓我受寵若驚,從內心裏,我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中山先生的身旁的,但是我恐怕去不了,你也知道,我手頭正在準備《北洋水師》,這部電影出來,也同樣會產生極大的社會意義。”我的說法,讓張靜江點了點頭。這段時間,他也參與過《北洋水師》的籌劃,具體的情況他也清楚。
“慕白,你說的我都知道。我也知道你為難,不過中山先生所要完成的,是偉大的**事業,這事業需要被記錄下來,需要被廣大民眾知道。北伐需要被記錄下來,而且這種事情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慕白,你是在記錄曆史,知道嗎?”張靜江的話,讓我也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樣,這麽偉大的北伐,如果不拍攝下來,未免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
但是,關鍵是我現在根本就無法離開。
怎麽辦?我皺起了眉頭。
忽然,一個主意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靜江兄,我雖然不能去,但是不代表別人就不能夠做了。而且,我覺得有一個人,肯定會比我做得更好。”我嗬嗬一笑。
“有這樣的人?”張靜江將信將疑。
當然有這樣的人。曆史上,把孫中山的北伐大業用電影記錄下來的人,是被成為香港電影之父的中國電影先驅黎民偉先生。北伐進行的時候,黎民偉從香港出發,帶著自己的攝影隊,把整個進程都拍攝了下來,然後放映,轟動全國,大大地推進了**思想的普及,為此,孫中山極為感動,寫下了“天下為公”的匾額送給了黎民偉,這也是“天下為公”的由來。
有意思的是,“天下為公”的這個殊榮,當初因為《倩女幽魂》被我捷足先登了,但是這一次,我覺得起碼得補償一下黎民偉了,讓他做曆史上他應該做的事情。
“靜江兄,香港有個很不錯的導演,叫黎民偉,此人懷著**理想,而且是個很厲害的導演,讓他去,他肯定能夠完成。”我實話實說。
“黎民偉?”張靜江聽了這名字,一愣。
“怎麽,靖江兄聽說過這個人?”我笑道。
“季陶從廣東那邊來信,說是有一幫電影人已經到了中山先生那裏,而且中山先生也接待了他們。中間就有個叫黎民偉的,要把北伐拍攝下來全國公映的想法,就是他提出的。中山先生對這個主意十分的讚同,但是覺得這個任務非你莫屬,這才讓我來找你的。”張靜江解釋道。
果然如此
“原來黎民偉現在就在中山先生身旁。哈哈,那就更好了。靜江兄,請你回稟中山先生,把我的情況仔細說明,我想中山先生會理解的。至於黎民偉,請你告訴中山先生,此人是個不錯的人,在紀錄片上,在**理想上,他甚至高於我,如果他接受這個任務,肯定事半功倍。”
“是嗎?好,那我就如實稟告。”張靜江對我的話,向來十分的相信,見我這麽說,也就隻好同意了。
這件事情,也便這麽定了下來。
張靜江說完了,我就看見蔣介石焦急萬分,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大哥,你這是怎麽了?”看著蔣介石,我微微一笑。
“他呀,嗬嗬,他這段日子煩躁著呢。”張靜江嗬嗬一笑:“原本這家夥想做個生意人,賺大錢,不過這幾個月證劵交易所生意很不好。介石是個軍人,自從上次結識了中山先生之後,便燃起了**之理想,現在中山先生北伐,介石想投奔中山先生。”
“好呀大哥,這正是你要走的道路呀”我擊掌而談。
***,原本我還一直擔心蔣介石會在這上海沉溺下去,那樣一來,中國多了一個商人,少的可就是一個偉大的委員長了。看來曆史還是按照它固有的軌跡進行著,蔣介石還是要走上他的**道路,從孫中山的一個護衛長最終成長為中國的統治者,一位偉大的民族領袖。
這,正是我樂意看到的。
“唉”蔣介石撓著頭,一屁股坐下,很是苦惱。
“怎麽了,大哥?”我問道。
“三弟,我想過去,但是……唉,一來人身地不熟的,中山先生也隻不過是一麵之緣,還有,這上海,我很不舍得,再說我還要拍攝你的電影呢。”蔣介石的話,讓我哈哈大笑。
客觀地說,因為我,他的人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要知道曆史上,他可是從來沒有拍攝過電影,因為我,他不但出演了《精武門》,而且還將在《北洋水師》裏麵扮演一個重要角se。對於電影,蔣介石現在十分的喜歡,甚至說過要成為一個大明星的話,如果因為我,讓他走上了電影明星的道路,那我可就要跳樓了。
“大哥,這事情好辦,中山先生的北伐不是一時的,你可以現在我這裏拍完《北洋水師》,拍完了之後,我和靜江兄聯名寫信向中山先生推薦你,他是個愛才的人,你又是個人才,肯定會接納你。大哥,你做商人或者是電影明星是再是浪費了,在我看來,你投身**才是正途,說不定,會成長為一個偉大的**領袖。”我的話,讓張靜江也笑。
“**領袖?三弟,你就別那我開玩笑了,我能夠當中山先生手下的一個小兵,就已經心滿意足了。”蔣介石也笑,現在的他,可絕對不會想到他日後會成為多麽厲害的一個人。
“大哥,話不能這麽說。壯士當存大誌,我對你有信心。我們做了這麽久的兄弟,我什麽時候騙過你。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隻要你好好呆在中山先生身邊,一定會有機會的。”我走到蔣介石跟前,摟住了他的肩膀,小聲道:“中山先生年紀大了,**後繼無人,眼下北伐,手中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陳炯明這小子遲早要叛變,中山先生說不定就有危機的時候,你要是跟在旁邊,危急時刻顯身手,那就……”
我擠吧了一下眼睛,蔣介石一愣,隨即眉頭都抖了起來。
他是個聰明的人,我的話,他自然能夠琢磨出來其中的含義。
“三弟,我聽你的!”蔣介石哈哈大笑,先前的不開心一掃而光。
看著他的變化,張靜江很是詫異,不知道我跟蔣介石說了什麽。
送走了張靜江和蔣介石,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算是解脫了一個重擔。
1922年,是中國曆史上重大變化的一年,也是中國電影裏程碑的一年,從這一年開始,很多事情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對於我來說,這一年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大中華電影公司能不能在這一年抓住機遇大踏步的發展,將直接決定這個公司的命運。
接下來的幾天,上海還算平靜,不過在平靜之中,發生了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同樣和電影相關。
一件事情,就是明星電影公司在成立沒幾天就開始了宣傳,宣布要拍攝第一部電影《孤兒救祖記》,張石川和鄭正秋聯合導演,鄭正秋編劇,投資八十萬大洋。
樹的影人的名,張石川和鄭正秋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經功成名就轟動大江南北了,他們新電影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一出來就轟動了整個上海,引起了民眾的極為期待,畢竟鄭正秋的口碑可是很好的,他的名字,就是一個金字招牌。
第二件事情,緊跟而來,而且掀起了更大的bo瀾,那就是《申報》發飆了史量才的一篇文章,聲稱大中華電影公司將馬上拍攝由蔣慕白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至於電影的具體內容,史量才暫時沒有透lu,隻是說大中華電影公司將和美國的派拉門g、環球合作,投資至少在400萬。
這個消息,讓整個大上海都炸了鍋,大中華電影公司歇業半年之後的電影,而且是和美國一等一的電影公司合作,自然引起了全社會的注意,搞得公司人滿為患,那些要來采訪的記者把門檻的都要踏破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中華電影公司和明星電影公司徹底拉開了1922年的電影界大競爭的序幕。
這一天,就在我好不容易把一幫記者打發走了時候,史量才和顧鼎周找來了。而且兩個人都臉se不好。
“慕白,有件事情我們得告訴你,而且對你來說,恐怕不是件好事”顧鼎周的話,讓我臉se一變。
又怎麽了?
###
第二更送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