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正麵硬剛

字數:3914   加入書籤

A+A-


    豪格這次發了狠,把原本用來對付明軍的火炮炮彈全都砸在了準噶爾部身上,強令固始汗從背後襲擊,打的巴圖爾琿台吉是節節敗退滿地找牙。

    整場戰爭就像夏天的一場雷陣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剛開始就接近了尾聲。

    就在巴圖爾琿台吉率領殘部引頸就戮的時刻,豪格卻拋出了和談的橄欖枝。

    和談的條件很簡單——巴圖爾琿台吉發誓效忠豪格。

    豪格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暗中把甘肅鎮打造成自己的後花園,以期在日後的爭儲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潰不成軍的巴圖爾琿台吉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沒想到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兒。

    梟雄巴圖爾琿是草原上的老狐狸,此刻準噶爾部已經是元氣大傷,不抱清廷的大腿便會有被其它部落吞並的危險。

    他哪裏不會懂能屈能伸的道理,為了不被滅族獲得喘息的時間恢複元氣,盡管胸中滿是屈辱心在滴血他依然笑著答應簽訂這城下之盟。

    戰爭終究敵不過政治,剛才還不死不休的雙方,一番密談之後,迅速在大帳之中握手言和歃血為盟,好的如膠似漆。

    範文程看著跟在豪格身後的巴圖爾琿台吉,心中是五味陳雜,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的情感波動。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凱旋歸來!”

    豪格也不追究範文程蠱惑留守士兵出擊之事,權當沒有失敗這一說。

    他騎在戰馬之上滿麵春風,笑道:“大學士高瞻遠矚,小王以前多有得罪還請歸去後在父皇麵前多多美言幾句!”

    範文程幹咳一聲,心裏罵道:“這世上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是我誤會了王爺,責任在我,回去後我定會跟聖上當麵解釋清楚的!”

    豪格見範文程如此上道心中頗為滿意,二人的利益再次一致,心照不宣的決定權當今日的衝突沒有過。

    報仇心切的熊楮墨狂追出去五裏地,眼看著就要把範文程拿下,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

    東邊斜裏衝出一支騎兵,不由分說的便衝著熊楮墨等人的掩殺了過來。

    王破瓢勒住韁繩,疾聲厲色的吼道:“有埋伏!是清軍精兵!”

    熊楮墨極目望去,東邊的敵軍遮天蔽日,如同浩瀚的沙海,望不到邊際一般。

    他滿臉憤恨的把苗刀劈在了空中,看著停在遠處不動的範文程吼道:“撤退!”

    熊楮墨率領五十名騎兵風馳電掣般衝著平虜堡狂奔而去,身後的騎兵如同跗骨之蛆,狂追不舍。

    當他們衝回平虜堡與大部隊匯合後,守候多時的將士們迅速把匆忙拆卸來的檁條頂在了破敗不堪的城門上。

    還沒等熊楮墨喘口氣,平虜堡的東邊突然響起了進攻的號角,一支裝備精良的明軍沿著長城殺聲震天的衝著平虜堡殺奔了過來。

    熊楮墨怒火中燒,扯著嗓子仰頭喊道:“是敵是友?”

    城頭負責警戒的士兵睚眥欲裂,憤怒的吼道:“是李棲鳳那個賣國賊,敵軍數量破萬!”

    王破瓢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焦急的吼道:“麻辣隔壁的,甘州城周邊都是他的心腹部隊,看來他蠱惑成功了,高台所和真夷所的士兵都反了!”

    城頭警戒的士兵突然喊道:“大人,西邊的援軍到了,有七千多人!”

    熊楮墨把心一橫,守城發揮不了騎兵的優勢,堅固的城牆反而成了累贅,吼道:“旗鼓相當,守城的就任務就交給他們,咱們出城堵住北麵的敵軍!”

    王破瓢收起苗刀,掏出弩箭,吼道:“弟兄們,迅速出城,不能被敵人堵在城裏幹挨打!”

    城門下的士兵毫不猶豫的打開了城門,熊楮墨一騎當先,一夾馬腹衝出了城門。

    敵人已經在眼前,一千訓練有素的老陝騎兵在行進中迅速展開攻擊隊形,分為間隔三百米的前後兩部分。

    前部以熊楮墨和一眾軍官為首,後部預備隊以王破瓢和一眾軍官為尾。

    沒有一絲拖泥帶水,與對麵敵軍騎兵鬆垮的隊形興城鮮明的對比,熊楮墨身後衝鋒的騎兵們肩膀幾乎都挨到了一起。

    豪格站在山頭發出一陣輕蔑的笑聲,眼前這幫不知道從哪裏殺出來的騎兵雖然裝備有盔甲,可充其量也就就是個輕騎兵。

    “這幫漢人是竟然綁在一起衝鋒,哈哈哈哈,本王的騎兵都是征戰沙場數十載的精兵強將,他們死定!”

    巴圖爾琿台吉借機迅速彌補起破裂的關係來,違心恭維道:“對麵的騎兵一看就是沒有時間訓練倉促之間拚湊在一起的,為了防止逃跑才出此下策。

    而王爺的騎兵所向披靡無往不勝,明眼人一看就是以卵擊石,隻要一接觸敵軍便會不攻自潰。”

    範文程方才的狼狽不堪一掃而空,他與諸葛亮之間就差羽扇綸巾,老神在在的說道:“我們的騎兵有三千人,每人吐一口唾沫也砸死他們了!”

    他的話音剛落雙方的騎兵便碰撞在了一起。

    若論單打獨鬥,技藝高超清軍十名騎兵能抵得上兩個剛組建的老陝騎兵,但是十名清軍就抵不上十名新組建的老陝騎兵,數量越多差距越大。

    清軍騎兵如同往常一般不顧一切的衝鋒追殺,秩序本就潰散的他們迅速的各自為戰起來。

    射光手中的弩箭,熊楮墨身後的騎兵陣型經曆過初始的混亂以後,在眾多軍官的指揮下迅速的集結成了整體,五百人如同一人一般舉起了手中特製的長槍——三棱刺!

    “舉槍,刺!”

    熊楮墨發出簡單明了的口令,五百把裝在白蠟杆上的三棱刺匯集成了一片槍林,借助戰馬的衝擊力瞄準對麵清軍騎兵柔軟的胸腔便刺了過去。

    衝刺的清軍傻眼了,他們恐怖的發現自己一人竟然要麵對三支三棱軍刺,而自己手中短短的彎刀卻連老陝騎兵的身子都摸不到,連同歸於盡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刺穿了胸腔。

    實踐出真知,熊楮墨發現彎刀的優勢是劈砍時會留下巨大傷口,很容易動搖敵方軍心,衝鋒時,砍殺動作容易連續完成,便於反複衝殺;缺點是劈砍容易致傷不易致死。

    直劍的優勢是雖然造成的傷口不大,但刺中軀幹或頭麵幾乎必死,缺點是快速衝鋒時刺中對方後不易拔出,不利反複衝殺。

    而熊楮墨歪打正著提出了三棱軍刺的概念,經過試驗發現三麵有凹槽刀身呈棱型三棱軍刺卻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凹槽在充當結構支撐的同時又擔任了放血和幫助抽拔刺刀的作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