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鄭王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過了不多久便到了晚膳的時辰,妙慧師太做完了晚課,差了比丘尼過來請黃太夫人和穆嫣過去用素齋。
黃太夫人笑著拍了拍穆嫣的手背,“清淨庵的素齋可是京城一絕,那些王妃公主們打著修心祈福的名義來這裏,有一大半都是為的這裏的齋菜。嫣兒,你等會兒可要好好嚐嚐。”
穆嫣對藥膳有研究,自然對食物也十分喜好。
從前在東宮的時候,她就經常偷偷地跑去禦膳房學禦廚做菜,太子妃起初還曾訓斥過幾回,後來見她確實喜好,又做得不差,便就假作不知道,由著她去了。
太子妃私底下對太子說,他們的女兒任性又莽撞,性子不討人喜歡,雖是太子之女不愁嫁,可若是一無是處地出了閣,恐怕也難得夫君的喜愛。如今她既肯鑽研廚藝,也算是有一技傍身,若能以此道抓住未來夫君的胃,也是極好的。
端乾太子深以為是,便也不再管她,暗地裏卻偷偷囑咐禦廚長對她傾囊相授。
是以,穆嫣不隻藥膳做得好,平常的飯食也自有一套水準。她聽到太夫人說清淨庵的素齋做得好,當即眼睛一亮,緊緊抓著祖母的手臂忙不迭點頭,“嗯。”
晚膳設在靜堂。由著雅字號房一直往外走,差不多就要走到盡頭,引路的沙彌尼笑著作了個揖,“請!”
妙慧換了身素色的袍服端坐在上首,見到黃太夫人輕輕一笑,“屋子可還滿意?太夫人休息得可好?”
黃太夫人拉著穆嫣坐下,眼神裏盡是虔誠,“師太事事處處安排地妥帖,我哪裏還會有不滿意的?”
妙慧的目光好似不經意般投射到穆嫣臉上,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輕聲問道,“那五小姐呢?敝處簡陋山居,既無華帳,又無美食,不曉得年輕的小姐能不能習慣呢。”
穆嫣麵上微微一頓,總覺得妙慧的眼神有些來者不善,這話又說得似是而非,彷佛是在試探她一般。她眼眸微轉,心中不由在想,“莫非不隻是我覺得妙慧眼熟,妙慧也在懷疑我的身份?”
她神色微凜,嘴角卻慢慢溢出笑容,“恩,是有點不習慣呢。”
妙慧的神情有些窒住,黃太夫人也顯得有些尷尬。
穆嫣掩著嘴笑了起來,“師太您真是太過謙了,祖母說您這兒的東西看著不起眼,但樁樁件件都有來曆,可珍貴了呢。嫣兒從小在平城長大,沒有見過什麽世麵,還是頭一次看到烏金、南海沉香木這些東西,真真讚歎不已。”
她舉起筷子,慢悠悠夾了一塊素齋送入嘴裏,慢慢咀嚼一番之後才又說道,“這道南瓜扣蒸百合,用料雖然簡單,可功夫卻用得深,火候當需掌握得恰恰好。多一分,則南瓜保持不了如此好看的形態,少一分,卻又嫌不夠軟糯。”
黃太夫人聞言,讚賞地點頭,“沒錯,便是這個道理,所以我才說師太這裏的素菜好吃。”
妙慧聽了,臉上的神情卻有些僵硬,她盯著看穆嫣的目光越加犀利,但仔細看卻又有幾分閃躲和心虛。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勉強笑著說道,“五小姐喜歡就好。”
她輕輕擦了擦唇,盈然起身,“庵堂裏還有些事務要辦,我便先過去了,兩位貴客還請慢慢享用。”
穆嫣笑眯眯地目送妙慧師太出去,但目光裏的困惑卻越來越濃了。
黃太夫人素有機謀,對這兩個人言語中的交鋒哪能毫無察覺?她皺了皺眉問道,“嫣兒認得妙慧師太嗎?”
穆嫣連忙搖頭,“孫女兒上兩月才到的京城,之前可沒有機會結識師太這樣的人物!”
她笑著指著幾上的素齋,悄悄附在太夫人耳邊說道,“不過,孫女兒已經曉得這幾道菜是怎麽做出來的,等回府之後我琢磨一番,保管做出一模一樣的來,再給您送去,祖母看這樣可好?”
黃太夫人聞言便有些不信,“從前東安王妃為了學清淨庵的素齋,還特意帶了位廚娘過來,但怎麽也學不會。你這才嚐了幾口,哪能妄言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來?”
話雖然這樣說,但她心裏還是高興的,“不過你有這個孝敬的心,祖母就已經很高興了。”
穆嫣眯了眯眼,東安王妃的廚娘學不出來這素齋,那是一定的,因為就算按著妙慧師太給的方子做,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美味的素齋來。可她天生味覺厲害,能品嚐出天下百草滋味,這素齋裏那絲若隱若現的肉味,自然躲不過她的舌頭。
清淨庵的食材確實是全素沒有錯,可燒菜用的高湯,卻是葷的!
她垂眉想了想,既然素齋是假的,那便說明這座尼姑庵並非真正的清修之地。
清淨庵平素來往的多是皇親貴婦,便是尋常的侯夫人也未必有這個資格來這裏靜養,曾經何時,可以得到妙慧師太的接見都成了京城世家貴族之家攀比的砝碼,所以,妙慧師太恐怕也未必是真的在靜修。
穆嫣聯想到她對妙慧那種奇異的熟悉感,以及妙慧對自己的反應,總覺得她與妙慧之間不隻是曾經見過,或許她們之間還有過很深的淵源。
她心裏忽然閃過一陣慌亂,她覺得自己也許無意之中窺破了一個秘密,而自己的秘密也好像要被剝開血淋淋地暴露在陽光之下。或許妙慧此時就已經確認了她的身份,而她腦海中卻一片混沌,什麽都想不起來。
終於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刻,穆嫣忍不住湊在黃太夫人身邊,低聲問道,“祖母,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妙慧師太為什麽這麽年輕,又有這樣的美貌,可是卻落發當了尼姑。而且……”
她皺眉指著這座看似簡陋卻無比奢華的庵堂,“我先前問過母親了,清淨山雖然有一寺一庵,但因為地處偏遠,所以香火不旺,都不出名。這座庵堂雖然已經建立百年,但卻是六年前才重新有了主人,起先聲名並不顯赫,是三年前鄭王妃來這裏求子一舉得男之後,才聲名鵲起的。”
黃太夫人輕輕摸了摸穆嫣的額發,柔聲說道,“你母親說得不錯,鄭王妃年過三十不孕,不知道從哪打聽到清淨庵的庵主是個修佛有為之人,便到這裏來求子,她沐浴齋戒十五日,回去之後,竟果真懷上了孩子,誕下了鄭王的嫡子。”
她頓了頓,“朝中秦王淮王以及晉王鬥得不可開交,但鄭王卻是中立派,他並無奪嫡之誌,性子又隨和,不論這三位王爺如何劍拔弩張,但他們與鄭王的關係卻都還不錯。鄭王妃與幾位王妃也都是至交好友,和公主們的關係也很好,在她的引薦之下,清淨庵便成了京城有名號的貴婦們常來的所在。我是福源大長公主帶著來了一回,因緣巧合,才與妙慧師太交好的。”
穆嫣微微一愣,半晌回過神來,驚詫地問道,“鄭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