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刀闊斧競蒼天

字數:4218   加入書籤

A+A-




    卻說呂春在確定姬溪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之後,便快馬趕到函穀關,其時,董卓正欲起行前往長安。

    前文已經說過,呂春有個表妹嫁於董卓做妾,有這姻親的名分在,呂春很輕巧的見到了董卓。

    呂春向董卓具言姬溪在藍田發生的事情,全篇沒有任何作假。

    董卓怎麽也沒有想到,就那麽短短的一個時辰,姬溪竟遇到了那麽多事情。

    當聽說蔡邕攔路大罵姬溪和自己具為國賊的時候,董卓惱怒異常;當聽說姬溪當機立斷的將蔡邕拿下並以自己的名義向百姓示好的時候,董卓由衷的高興並感歎;當聽說姬溪遇刺的時候,董卓大為震驚;當聽說姬溪中毒的時候,董卓更是心疼的色變;當聽說姬溪有驚無險的時候,董卓才放下心來。

    後,董卓說:“知我者,桓德也;護我者,桓德也;忠者桓德,義者桓德,桓德與我,雖非親生,勝似親生,咱家有子若此,心安也。”

    呂春適時的說:“臣之所以急趕來見相國,亦為姬將軍所使。姬將軍初醒,便憂心相國聽聞藍田之事後發雷霆之怒,下令斬殺蔡邕,故使我火速前來諫言。”

    董卓喝道:“蔡邕匹夫,辱我父子太甚,依咱家看,那些刺客也是蔡邕指派,其人如此狼心狗肺,焉能不殺,不但要殺,咱家要滅其九族,以雪吾子生命垂危之恨。”

    呂春說:“姬將軍之憂慮,正在於此。”

    董卓:“文封何意?莫非桓德還要替蔡邕匹夫求情不成?”

    呂春:“姬將軍又何嚐不想將蔡邕匹夫千刀萬剮,然,思及相國大業,故囑咐在下,必要死諫相國,萬不可魯莽行事?”

    董卓不明所以,便問:“桓德何意?”

    呂春說:“姬將軍言,得天下者,先取民心,蔡邕雖惡,然久負盛名,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今若殺之,圖逞一時之快而已,卻失天下士子之心,得不償失。而若不殺,反而厚待,那麽,天下人當如何做想?”

    董卓也不是笨人,接道:“天下人會說,咱家寬宏大量,任人唯賢?”

    呂春:“然也。”

    董卓又問:“可若是放了那匹夫?他再生惡言又該如何是好?”

    呂春笑曰:“便是放了,蔡邕的性命也盡在我手,他說什麽話,做什麽事,我等不想讓外人知道,外人如何得知?”

    董卓:“大善。隻是如此一來,太過委屈我兒啦。”

    呂春說:“姬將軍請相國切勿以些許小傷掛懷,為人子者,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況且此番逃脫性命,怎麽算都是合算的買賣。”

    董卓大喜,賞賜了姬溪諸多寶物藥材讓呂春帶回,並讓呂春帶話姬溪,蔡邕之事,全憑姬溪做主。

    呂春出了函穀關,便往回趕,在姬溪醒來的第二日,便趕回了藍田縣。

    見到姬溪,具言函穀關之事,姬溪聽罷,笑說:“文封也挺能忽悠的嘛。”

    呂春苦笑:“此非我所願,世事弄人罷了。”

    姬溪抿了抿嘴,問:“依你所見,董卓可能為良主。”

    呂春大驚:“主公切不可有此妄念。董卓其人,殘暴不仁,生性多疑,乃財狼也,雖現在與主公相處尚好,對主公也是信任。但這全因主公此時實力弱小,對他沒有威脅罷了。我敢斷言,日後主公實力壯大之後,董卓必會對主公生疑。如此之人,怎能為主?”

    姬溪笑道:“文封不必急躁,我也隻是說說而已,自那日函穀關初見董卓,我就決心必誅之,安能與之為伍。”

    聽到姬溪這麽說,呂春才放下心來,此事就此打住。接下來又與姬溪商談了些具體的事情,直到日暮方回。

    這三月初至五月末,整個藍田縣熱火朝天,人人各司其職,幸福的勞碌著。

    民政方麵,藍田縣的田地終於在穀雨來臨之前全部耕種完了,看著那一片片的耕種好的土地,百姓們終於鬆了口氣,本想著能歇息兩月,然而他們的藍田候卻不許。他將每家每戶的男丁都集合起來,排溝建渠,開山擴土,伐木建城,鞏固城防,更離譜的是,每日早間都要由正規軍帶著操練,風雨不墜。

    軍事方麵,如今的藍田縣糧草充足,足以募兵三萬,但姬溪卻沒有同意,他一直信奉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他硬生生的將兵員縮減到了一萬人,也就是說,此次募兵,隻招了五千多新兵。這一萬兵,由姬淵,張氏四兄弟等人輪番特訓,曆時兩月後,由呂春親自出馬,綜合考量,從中選出了三千人,以應付董卓的差事。

    總得來說,這三個月,藍田縣蒸蒸日上,與日劇新。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卻舒舒服服的躺在醫院裏,美其名曰修身養性,連個麵都不露。

    姬溪這三個月,過的確實舒服,對醫院外麵的事情幾乎很少過問。平日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閑極無聊便在醫院裏麵亂串,和這個聊聊天,和那個打打屁,更是幾乎每天都得往華佗家裏跑一趟。

    華佗的妻小已經接來了,就在醫院的後院安了家。

    華佗有一雙二女,長子年剛十八,次女年方十四,此二人的性子都隨華佗,乃是實打實的實誠孩子,整日裏跟在華佗的身後治病救人,雖滿身疲憊,卻從不喊累。

    華佗的妻子是個年近四十的農家婦,雖不怎麽識字,但另有一番溫婉,妙的是,她做得一手好菜,那茲味,令姬溪流連忘返,是以每天都得來蹭頓飯。

    對此,華佗吹胡子瞪眼,老大的不願意,而華佗的妻子卻很高興姬溪能來,這是個淳樸的女人,她知道華佗被姬溪算計,從而隻能困在這裏,但她卻不怨姬溪,反而很感激,隻因為,自此後,自己一家人就能一直生活在一起,而不像早些年,華佗屢屢外出行醫,少則月餘,多至半載,一家人一年也見不了幾次,她討厭那樣的日子,喜歡如今的日子。

    姬溪曾對華佗說:“你老頭快六十了吧,而嬸子不到四十,還是個十足十的美人,更是燒的手好菜,你老頭是撞了什麽大運娶到手的。”

    華佗略有些愧疚的說:“內人確實跟著我受了太多的苦。可誰告訴你老夫快六十了的,老夫還不到知天命的年紀。”

    姬溪不信:“那你的頭發胡子怎麽全白了?”

    問過方知,此乃是華佗一次一身試毒,因至於此,姬溪表麵嘻哈,內心更為敬重。

    五月底,姬溪心不甘情不願的走出醫院,沒人來接他,卻有人跟著他一塊出來,而且有上百人跟著他一塊出來,且這些人,個個手提鋼刀,滿麵凶悍,如臨大敵。

    這些人,是他的護衛,當日被刺殺,可著實下壞了呂春等人,是以第一時間從軍中挑選了一百勇士,由張統率領,日夜護衛在姬溪左右,對此,姬溪百般不願,可架不住眾人態度強硬,便隻能捏著鼻子認了,由的這些人整日圍在自己身邊。

    行到縣府正堂,藍田縣諸公早已再次等候,姬溪笑著和眾人打招呼,後大馬金刀的往主位一坐,麵上以恢複了肅然,說:“都說說吧,現今的藍田是個什麽境況。”

    接下來,徐啟,姬昀,張統,呂春,張氏四兄弟及其他主事者挨個上前,將藍田縣的境況一一道來,這麽一說,便持續到了日暮。

    姬溪靜靜的聽著,偶爾插上一問,自有人詳細解答。事畢,姬溪欣慰的說:“藍田有此境況,全賴諸君出力,溪在此,鄭重以謝。”

    諸人抱拳還禮,隻說分內之事。

    最後,姬溪說:“我意,三日後啟程去往長安,姬淵,張統隨行,藍田諸事,以呂春為主,徐啟為輔,爾等當同心協力,共衛藍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