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荒唐之事荒唐解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次日,姬溪前去拜訪蔡邕,這可是個定時炸彈,不搞定這老頭,姬溪可不能放心的去長安。臨去時,呂春要求同往,姬溪沒有同意,直言呂春與蔡邕又師生之情,很多話不能說,也不能聽。呂春聞言後,啞然失笑,便不再執意。
帶著上百護衛,走到去年來過的那條小巷,看著那頗有古韻的前門,姬溪對張統說:“我知道你們不會讓我自己進去,但是,你們也不能全進去,帶十個人啊,切記,進去後,不許擅動,不許擅言,更不許損壞一草一木,要有禮有節,知道嗎?”
張統允諾,便想上前敲門,被姬溪攔下,親自上前敲門。
門人問名,姬溪高叫曰:“姬溪來訪。”
不片刻,門開,兩少女一左一右,並肩而出。
此二人,一為姬蔓,這丫頭平日裏隻要無甚大事,便一直呆在這裏,這一點姬溪是知道的,是以也不覺奇怪。
而另一少女,姬溪卻沒見過。隻見其約莫十六七歲,眉目清秀,不甚美而自有一股幽蘭般的純粹氣質,身材較弱而自有風骨,一個丫頭,卻有風雅,一見,便知其不同凡響。
此女見了姬溪,不卑不亢,舉止有禮,欠身而道:“小妹蔡琰,兄長光臨寒舍,妹未曾遠迎,尚請恕罪。”
姬溪了然,原來此女,便是蔡文姬。名揚千古的四大才女之一,首創自傳體長篇敘事詩,其《悲憤詩》二篇及《胡笳十八拍》便是在後世,也被廣為傳唱。後人有詩讚曰:文姬才欲壓文君,《悲憤》長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辦香可也及釵裙。
由此可見,此女之才,冠絕古今。
思及此處,姬溪不免肅然起敬,可再一想到眼前這人不過十六七歲,便啞然失笑,抱拳說:“賢妹此話,折煞愚兄了。今日前來,乃為賠罪,不知令尊可在?”
蔡琰說:“家父臥病在床,恐無法相見。”
姬溪說:“神醫華佗便在我藍田,愚兄這就去請。”
崔琰:“兄長不必勞煩,家父乃是心病,非藥石可治。”
姬溪一聽,樂了,這丫頭話裏藏針啊,表麵上彬彬有禮,話中的意思卻明白的告訴姬溪,蔡邕不願意見他,讓他請回。
不過,姬溪是什麽人,哪能就這樣不戰而退,便順著說:“想來老先生的心病由我而起,那麽愚兄更要探望了,不然於心難安,請賢妹成全。”
不料,蔡琰卻說:“兄長誤會了,家父之症結不在兄長。相反,在家父自己。”
這話一說,卻把姬溪弄懵了,是以問:“賢妹此話何意?”
蔡琰見姬溪打算打破砂鍋問到底,便道:“兄長與我蔡家又救命之恩,既然想知道,那便進門一敘吧。”
姬溪當然樂意之至,便隨著二女進門,落座看茶,聽崔琰講述個中玄機。
聽完後的姬溪,啞然失笑,繼而產生了一種極為荒唐的感覺,直到此時此刻,姬溪方才真切的領悟到,這個時代的文人風骨,竟是那麽的愚不可及。
此事的起因還真不在姬溪,姬溪的認賊作父隻是一個導火索,蔡邕前番那般冒失的舉動,其症結竟在於蔡琰。
原來,蔡家與河東衛家乃是世交,便定下了娃娃親,將蔡琰許給了衛家的衛仲道,如今,蔡琰年已十六,到了出嫁之時,本來也無甚所謂,這個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尋常事情,無奈何,蔡邕得知那衛仲道深有頑疾,命不久矣,哪裏肯將愛女嫁過去。於是乎,一拖再拖,想著把那病鬼拖死了,那便一了百了,此事雖然有愧於心,但總比讓女兒嫁過去守寡要強得多。
可蔡邕沒想到的是,那衛家好不知趣,竟巴巴的尋到藍田,要求早日完婚。蔡邕既急且怒,可又實在說不出拒絕的話,正急切間,偶有門生暗中告訴他姬溪認賊作父一事。
也不知當時的腦袋是怎麽想的,竟想出了隻身觸怒董卓,從而讓衛家不敢攀親的辦法,於是乎,便有了前番的愚蠢之舉。
還別說,他這法子還真有用,事出沒幾日,衛家便遣人前來解約,兩家的婚事和交情也就此作罷。
而冷靜下來的蔡邕,大為後悔,他隻想到自己死了,女兒應該就不用和那短命鬼成親了,可事後再想,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大庭廣眾之下辱罵董卓,董卓難道真的會隻殺自己而放過自己的家人?其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時的蔡邕,悔的腸子都斷了,萬幸得姬溪和呂春周全,以至於無恙。
可如此一來,姬溪和呂春便成了蔡邕的恩人,而蔡邕卻偏偏在大庭廣眾之下辱罵他們,對這麽個君子來說,情何以堪,於是乎,積鬱成疾,臥床不起。
姬溪聽罷,愕然半響,後啞然失笑,覺得這事情實在是太荒唐了。可事已至此,總要想辦法治治這老頭的心病。
姬溪的眼珠子亂轉,還真被他想出了個注意,隨後,便先略過這個話頭,開始聊些家常風土,中間狀似不經意的問:“我弟雲虎,賢妹應該見過吧,覺得他怎樣?”
蔡琰隨口答道:“乃勇士也。”
聽得蔡琰答的這般爽快,姬溪有些失望,可沒有表現出來,就此略過,又聊了一會,再次問了個問題:“賢妹覺得文封如何。”
詐提呂春之名,蔡琰明顯的一滯,繼而雙頰有些暈紅,躊躇了一番,方才開口:“文封兄溫文爾雅,乃謙謙君子。父親曾說,文封兄腹有乾坤,胸有韜略,乃治世之良才。小妹與之雖接觸不多,但頗為仰慕。”
聞言,姬溪大笑曰:“甚好,甚好,愚兄心中已有定數,賢妹放心,不數日,令尊心病自解。”
蔡琰聞言,初始有些不明所以,但到底是個聰明絕倫的人,瞬間便想清楚了姬溪的心思,繼而俏臉通紅,一句話也不搭的掩麵而去。
見狀,姬蔓也明白了,笑嘻嘻的對姬溪說:“大哥這是要把文姬姐姐說給呂先生了?”
姬溪大笑:“怎麽樣,般配不?為兄聰明不?”
姬蔓咯咯笑著,對姬溪說:“般配,太般配了,大哥你不知道,文姬姐姐好多次跟我套呂先生的話呢。而且,我總是能隔三差五的在這附近遇到呂先生,兄長不提倒不覺得,這一經提起,還真是真麽回事呢。”
姬溪大喜,說:“還有這等事,那還省得我去呂春那浪費口舌了,為兄這便去呂家,讓他家老太爺上門求親。”說罷便起身,火急火燎的往外走。
姬蔓追問:“大哥,你不見老師啦?”
姬溪笑答:“窮酸腐儒,見他作甚。”說罷,尚還轉身往一扇窗戶望去,驚得窗後那道人影急忙閃開。
姬溪走後,蔡邕的房門大開,老頭咳嗽這走了出來,姬蔓趕緊扶著坐下,笑嘻嘻的說:“大哥剛才的話,老師都聽見了吧,覺得如何啊。”
老頭本著臉,不接姬蔓的話,隻是說:“聽文封說,那小子得高人傳授,有一本《陸九淵集》,老夫想看看,你去轉告文封,讓他借來老夫瞧瞧。”
姬蔓先是應是,隨後笑道:“老師,你的病好啦?”
蔡邕佯怒曰:“丫頭,敢嘲笑老夫?今日的功課做完了嗎?”
姬蔓頓時苦了臉,說:“學生這就去做。”又說:“既然老師的病好了,我弟弟元狀想再次登門拜訪,可以嗎?”
蔡邕歎了口氣,顧左右而言他:“你先去做功課,回頭老夫寫一封信給你,你帶給你大哥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