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生奉孝驚鬼神
字數:6113 加入書籤
時,初平二年十月十五,秋收已過,倉稟略顯豐實,正是用兵的好時節。
河西郡,姬溪已經駐兵五日,卻遲遲不見動靜。
李蒙、張濟在帥帳中找到姬溪,問姬溪為何按兵不動。
姬溪說有細作來報,黑山軍統帥張燕乃是詐降,意圖不明,故要查探清楚方才能行軍。
李蒙、張濟明顯的不相信,詐降,怎麽會詐降,人家的投誠明顯是時事索然,大勢所趨,張燕又不傻,他怎麽會如此的不識時務呢?
姬溪問他們,既然是大勢所趨,那為何劉虞、袁紹、孫堅三人不降呢?
二人據理力爭,說劉虞自持皇室正宗,不識時務;袁紹的氏族四世三公,妄自尊大;至於孫堅,因與太師有隙,是故不是不願意降,而是不敢降。
二人的解釋合情合理,姬溪也相信包括董卓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是這麽想的,但姬溪卻偏偏不這麽想,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總是讓姬溪膽戰心驚,所以,姬溪絲毫沒有改變自己計劃的想法,黑山張燕,一定要打。
於是,聽了二人的解釋後,姬溪推脫說,是不是詐降,一試便知。
二人問姬溪怎麽試。姬溪說已經著人去真定招張燕前來相見,若張燕領兵前來,那麽便是做賊心虛,如若不然,那就是真心歸降,自己將再不生疑心,即刻揮師北上。
李蒙張濟聽後覺得,姬溪的試法也是在情在理的,張燕若是誠心歸降,又何必領兵前來呢,自己等人又不是他的敵人。
然而姬溪卻認為,不管張燕是不是真心歸降,當得知自己召他來河西的時候,他必定會起疑心,而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他要麽不來,要麽就必然會領兵來。
不管張燕來不來,姬溪的借口已經有了,剩下的事情,無非就是等幾天然後開始打仗。
瞧瞧,想誣陷一個人,就是這麽容易,你隻要找到人們思維的誤區,一切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日後,張燕來了,探馬來報,張燕帶來了三萬兵馬。
姬溪立刻將李蒙張濟叫過來,對他們說了此事。二人大驚,覺得自己失算之餘,又感激姬溪的料敵先機,使二人免於危難。
還有什麽好討論的呢,你他娘的帶了三萬兵馬來,明顯的是做賊心虛,要是真讓你靠近了老子們的大營,老子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沒什麽說的,幹他娘的。
一場大戰就這麽突如其來的爆發了,姬溪這邊以逸待勞,又有人數上的優勢,如何能夠不勝。
張燕大敗,丟盔卸甲逃往真定去了。
李蒙張濟虜獲無數,拷問俘虜後得知,張燕雖然沒有下令攻擊自己這邊,卻讓各部嚴陣以待,不得大意。
聽了這些話,李蒙張濟更是相信張燕乃是詐降,否則的話,為何這般如臨大敵的模樣。
事已至此,想不打張燕都不行了,李蒙張濟聯袂請戰,姬溪立刻應允,著李蒙領兵一萬五千北上打雁門,張濟領兵一萬五千往東攻打真定,而他自己,則率兩萬兵繼續駐紮在河西,美其名曰策應二人。
二人不疑有他,欣然領命。而他們走後,姬溪第一時間便開始緊鑼密鼓的重新編排兵馬,這些兵馬,大多是李蒙張濟的部曲,當然還有而來俘獲張燕的俘虜,姬溪將他們打算,然後重新規整,而後用自己從藍田帶來的三百人將原有的將校軍官全部替換,有不從者,立刻斬殺。一個月後,這支將近三萬人的部隊便大體上屬於姬溪所有了,雖不能如臂指使,但也算是像模像樣。
此時,李蒙張濟幾乎同時向姬溪求援,隻說張燕固守城關,他們兵少,久攻不下,是故請姬溪率大軍前去相助。
姬溪才不會去呢,一來李蒙張濟的生死他根本就不關心,二來,他敏銳的察覺到河內的張揚似乎有些蠢蠢欲動,而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固守不出的決心,因為他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各鎮諸侯的歸順乃是詐降。
姬溪就這麽拖著,終於,有人不耐煩了,幽州劉虞出兵五萬度長城,直達雁門圍堵李蒙,河內張揚率兵北上,與張燕合兵一處,由守城變成了追擊。
李蒙張濟不敵,唯有向河西退來,二路兵馬追殺不舍,李蒙張濟窮途末路之時,姬溪突然毫無征兆的出現了,他欲東路和北路同時設伏,一舉將追殺的二路兵馬殺的大敗,既救了李蒙張濟,又截斷了二路兵馬的進攻。
李蒙張濟隻各帶了七八千兵馬回來,他們當然不服氣,可當他們想要引著本部兵馬前去報仇的時候,卻突然的發覺,自己的兵馬不見了,哦,不是不見了,是明明還在那裏,卻不是自己的了。
這還了得,二人怒氣衝衝的去找姬溪理論,姬溪卻隻是陰狠的笑著,笑的二人頭皮發麻,他們終於發現了不對,可是,卻為時已晚,隻見姬溪揮了揮手,兩側刀斧手齊出,將二人斬殺當場。
於是乎,這兩個在後世的史書中與李傕郭汜狼狽為奸,為禍關中長達三年的名將,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他們的死,也是的姬溪徹底的掌握了手下這支將近五萬的兵馬。
不過,手上雖然有了兵馬,但姬溪卻並不高興,劉虞,張燕,張揚的聯合,坐實了姬溪和呂春的猜測,各鎮諸侯的歸順確實是個局。
李傕郭汜想必已經入了局,慘敗近在眼前,自己雖然沒有入局,但此刻也麵臨著劉虞,張揚,張燕的合圍,唯有渡河西去一條路可走。
五萬人渡河,可不是件小事,稍有不慎,就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姬溪不敢妄動,他連河邊都不敢去,他隻能選擇守住河西郡城,以待時變。
姬溪有五萬兵馬,三鎮諸侯雖然加起來有近八萬兵馬,但想要攻進來基本上沒什麽可能,所以,城外的敵軍姬溪不怎麽擔心,他擔心的是城內,因為,城內的糧草不多了。
趙茛果然給姬溪使絆子了,而他使絆子的方法,便是斷了姬溪的糧草供給,要不是姬溪在出發之前就提防著這一點,所以愣是攜帶了多出計劃中一倍的糧草,隻怕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坐吃山空了,而及時這樣,姬溪還剩下的糧草也隻能維持半個月,若是半個月後還不能找到機會突圍渡河,那麽等待姬溪的,絕不是什麽好下場。
對此,姬溪知道,劉虞,張揚,張燕也知道,是故三人隻圍不攻,擺明了是想耗死姬溪。
此時的姬溪,看似隻有兩條路,要麽投降,要麽等死,然而,姬溪在擔憂之餘卻又堅信自己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自己能熬過劉虞三人,讓他們主動退兵。
這想法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然而姬溪卻絕不是無的放矢。
那夜與呂春的一夜商談,今日的這般情況已在預料之中,既然預料到了,自然已經將之分析的十分透徹。
當時的姬溪覺得,若是遭到圍攻,那邊唯有選擇背水一戰,強行渡河,能帶回多少兵馬就帶回多少兵馬。對此,呂春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若諸侯歸順過著是個局的話,那麽設局者,其意決不在關中,而是在於中原群雄的地盤。
為什麽這麽說呢,具呂春分析:明麵上看設局者是要除掉董卓,匡扶漢室,然而在這人心喪亂的時代,有這種心思的人隻怕太過少見,便是設局者真是這個心思,那麽他也無法用此來說服各鎮諸侯。所以,設局者定然不是要匡扶漢室,而是別有用心,這是一定的。而此人為什麽能說服各鎮諸侯呢,唯一說得通的便是,答應他們入關之後平分雍涼二州或者令許各鎮諸侯些別的好處。可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設局者設了這麽大一局,難道就是想瓜分些關中的土地嗎?這麽點利益,或許能讓一些小諸侯動心從而趨之若鶩,但卻絕對不是設局者的格局,他所謀求的,必然極大。
他是想謀取整個關中嗎?不大可能,因為這樣一來他便相當於戲耍了各鎮諸侯,他所能得到的,隻有各鎮諸侯無休止的報複,與他而言,這是自掘墳墓,呂春相信設局者絕不會這麽做,那麽,此人的用心便昭然若揭了,他是要將中原的水攪渾,而後,從中取利。
而現如今,單是自己這路,已經牽製住了劉虞,張揚,張燕,從而幽州並州具已空虛,想必其他兩路的大體情況應該差不多,這不正是設局者想要的絕佳時機嗎?
妙的是,這個時機稍縱即逝,設局者必須趕在自己在三路兵馬被消滅之前便將自己的計劃完成,否則,一切為時已晚。
所以姬溪艱信,最多半月,劉虞三人就會成為喪家之犬,退兵乃是必然。
果然,隻過了七日,城外的三支兵馬具皆大亂,慌亂的拔營後撤,姬溪賭他們是真的亂了,而不是故作惶恐,誘自己出城,是故,姬溪當機立斷的下令,全軍出擊,瘋狂掩殺。
八萬敵軍丟盔卸甲,慌亂逃亡,姬溪趁勢繳獲了糧草輜中無數,及上萬的俘虜。
而後,姬溪片刻不曾耽擱,立刻開始渡河,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隻用了兩日,不僅全軍渡了河,並且以雷霆之勢攻占了上郡。
而後,姬溪在安民之餘,派出了大量的探馬,打探天下的局勢。
隨著探馬不斷的回來,這天下局勢在姬溪的眼中亦逐漸的清晰,而那個設局者,也浮出了水麵。這個人,姬溪很熟悉,因為他是郭嘉,這個姬溪百般挽留卻始終留不住的人,如今成了曹操賬下的軍師祭酒,出世第一計,便以天下為棋盤,縱橫捭闔,將天下英雄戲弄於股掌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計而助曹操取了兗州,青州,豫州,南陽以及洛陽,硬生生的讓曹操的勢力範圍擴大了數十倍,從一個諸侯中墊底的存在,一躍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諸侯。而李傕,也在不得已之下,率著殘存的三萬兵馬投降了曹操。
計策出自於郭嘉,但卻另有一人看透了郭嘉的計策,其人乃是袁紹坐下田豐。袁紹占了姬溪的便宜,乘著劉虞,張揚,張燕三人疏忽的檔口,傾盡全力兵出青州,渡河北上,去了冀州,幽州,並州三洲之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老巢青州,被曹操攻占了。不過,相比於廣闊的三洲之地,一個小小的青州實在算不得什麽。
而郭汜這一路,還真沒有看出郭嘉計策的人,可無奈何這個區域裏有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袁術,這家夥的腦子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竟然和荊州劉表聯合在了一起,不僅合圍郭汜,又公然違約,向孫堅打去,不得已之下,郭汜挾五萬兵馬歸順了孫堅,孫堅與袁術劉表幹了幾仗,可終究敵眾我寡,不得已之下過了江,開始征戰江東,據探馬報說,孫堅基本上是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取得江東九郡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在這個席卷天下的局中,曹操占據的先機無疑是最大的,其次是袁紹,再者卻是孫堅,而諸如荊州劉表,淮南袁術,徐州陶謙,益州劉焉等輩,要麽做起了縮頭烏龜,要麽是策略不對,使得他們並沒有在這個局中占據任何的好處,隻能謹守城池,再也無法和以上三人爭鋒,且隨時有可能被以上三人吞並。
可以說,時事發展到這個局麵,已經完全偏離了姬溪所知的曆史進程,姬溪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他也無暇去多想,因為他此時的全部心力都在滅掉呂布這件事上。
姬溪知道,此時的關中,聚集了全天下的目光,特別是袁紹和曹操,他們必然是虎視眈眈,之所以遲遲不動手,一是因為各自的勢力剛剛獲得急速的膨脹,他們需要時間去消化,二來,此時已經入冬,在這個時節繼續出兵,無疑是很不明智的。
他們都在等,等著來年開春。
所以,姬溪深切的知道,自己隻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若是自己不能在這三四個月的時間內解決掉呂布,那麽自己之前所有的準備不僅付諸東流,且會成為袁紹或者曹操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