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虎一龍戰正酣

字數:6282   加入書籤

A+A-




    初平二年的冬天,天下經曆了一場短暫卻宏大的戰爭後,陷入了難得的平靜,唯有關中,亂象迭起,而這亂象的起因,便在於董卓之死。

    董卓,死了,死於呂布之手,呂布背後的人也已經付出水麵,除去趙茛之外,果然是王允王司徒。三人做了這麽大一件事,第一件事當然是去匯報天子,可到了宮城方才得知,天子竟被高順帶走了,帶去了藍田,同去的,還有高順的一萬五千兵馬。

    王允大怒,立刻命令呂布前去追擊,可此時新經大亂,總是需要些時間整備的,於是乎,拖延了十日。

    十日後,整個關中剩下的兵馬盡皆落入了呂布之手,而後,呂布從各地抽取了十萬兵馬匯聚長安,雄姿英發的想要兵發藍田縣,以雷霆掃落葉之勢將藍田掃平,救出天子的時候,天子的敕令卻到了,令中明言,姬溪乃國之棟梁,讓王允與呂布不得造次,更不可出兵,而且要親自去藍田縣拜見天子。

    王允和呂布自然覺得天子被姬溪劫持了,是故將敕令置之不理,仍舊打算進兵,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分戰報卻令呂布進退兩難,因為這份戰報上明晃晃的寫著,姬溪已經領兵五萬,占領了上郡,隨時可以兵發長安。

    呂布,趙茛,王允三人直到此時方才驚愕的發覺,不知何時,姬溪竟然已經有了這麽大的能量。在他們的認知中,姬溪隻有藍田縣的那一萬多兵馬,雖然姬溪一直藏著掖著,但卻沒有逃過三人的眼線,當時,隻是因為顧忌姬溪的緣故,所以三人一直隱忍不發而已。

    本想著殺了董卓之後,姬溪的那點兵馬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可不成想,高順竟然早已歸順了姬溪,帶著一萬五千兵馬投入了藍田。雖然如此,呂布三人還是不在意,總覺得藍田諸人不過是跳梁小醜。然而,當得知姬溪竟然率軍五萬,攻占了上郡的時候,三人徹底的愕然了,怎麽回事,那五萬兵馬應該是李蒙張濟的部曲啊,難道二人也如高順一般,歸順姬溪了,這不可能啊,那姬溪的這五萬兵馬是從哪裏來的?

    然而,不管他們多麽的驚愕,事實擺在眼前,姬溪的手上,握有八萬兵馬,比之呂布,不遑多讓,姬溪,在不知覺間,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諸侯,且這個諸侯,是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發展起來的。

    麵對這個事實,趙茛和呂布尚能勉強接受,但王允卻徹底的發狂了,這個年逾古稀的老頭,一生兢兢業業,也是在沒有什麽值得驕傲的作為,直到他將董卓弄死,他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的家族,將因他而榮耀萬丈,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見到天子,想讓天子封自己為太傅,能夠成為天子的老師,是他一生的夢想。

    但他的夢想落空了,因為姬溪落空了,這一下一上的反差實在太大,大的讓他很難再繼續保持理智,所以,他瘋狂的命令呂布去進攻藍田縣,將天子奪回來。

    此時的王允,已經成為了呂布的嶽父,因為貂蟬的緣故,呂布對王允很尊敬,又因為此時的王允已經執掌了朝堂,能夠給呂布很多的幫助,所以,呂布無法將王允的命令當作耳旁風。然而,令呂布無奈的是,當自己下定決心先取盡在咫尺的藍田縣時,馮翎郡卻報急了。

    看到那份戰報的時候,呂布急了,上郡地廣人稀,被姬溪得了也就得了,

    可這馮翎郡卻是絕對不容有失的,否則的話,長安以北再無險可收,於是乎,呂布不得不鄭重的對待來自姬溪的威脅,迫不得已之下,選擇了暫時放過藍田縣,率兵七萬,揮師北上,日夜行軍。

    抵達馮翎郡城的時候,姬溪正在攻城,呂布見狀大怒,揮師便殺,哪知姬溪滑的跟個泥鰍似的,根本就不與呂布照麵,呂布大軍剛至,他就退兵了,一退五十裏,那裏,竟不知何時築起了一座土城,五萬大軍在姬溪的帶領下一股腦的鑽了進去,嚴陣以待。

    呂布攻城,急切間難有成效,且此時已是日落,不得已之下,唯有就地紮營。

    當夜,呂布想著依姬溪的性子,應該會來劫營,是以很是用心的布置了一番,然而,他等了整整一夜,那座土城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一夜就這麽安安穩穩的過去了。

    第二日,呂布有些焦躁的策馬來到城前,放聲大罵:“姬溪小賊,安敢奪我州郡,勸你早降,否則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城上傳來姬溪悠揚的聲音:“兄長此言何意,小弟怎麽聽不明白呢?”

    呂布罵道:“誰是你的兄長,我呂布堂堂大丈夫,羞於與你這個阿諛奉承小人為伍。”

    姬溪大笑:“笑話,一個弑父的逆子,有何臉麵自稱大丈夫?”

    呂布怒曰:“董卓倒行逆施,天人共憤,我殺之乃是為了天下大義。”

    姬溪也罵:“昔日之丁原,莫非也是天人共憤,倒行逆施,丁原、董卓,對你皆有知遇之恩,父子之情,你狼心狗肺,喪盡天良,必遭天譴。”

    姬溪說的是事實,而呂布卻最聽不得這個事實,是故被氣的目眥盡裂,大吼道:“姬溪小賊,可敢與我一戰。”

    姬溪大笑:“你徒逞匹夫之勇,老子不屑取你人頭。”

    呂布怒極,張弓便射。

    呂布的轅門射戟姬溪可是知道的,所以雖然還沒有見識過他的箭術,姬溪卻暗地裏一直提防著,所以,一見老粗布彎弓搭箭,姬溪便立刻弓起了身子,蹲了下去。幾乎瞬間,身後的帥旗應聲折斷,姬溪見了暗暗咋舌,好家夥,看來這呂布的箭術確實了不得啊。

    呂布射了一箭,卻不見了姬溪的身影,於是更怒,箭出連珠,例無虛發,轉眼間,城頭的七麵帥旗具皆折斷,瞧的姬溪倒吸冷氣,而城上的士卒也是麵色大變,瑟瑟發抖。

    姬溪見狀,無奈的苦笑,這五萬兵雖多,然而終歸不是自己帶出來的,不能如臂指使,且又因為是臨時拚湊起來的,所以戰力更是大打折扣,再見了這呂布的絕世神威,士氣更低。

    姬溪知道,這樣下去的話,隻怕不用等呂布攻城,人心便已經散了。

    此時,姬溪最需要的是一個絕世猛將,能夠與呂布旗鼓相當的絕世猛將,然而,這樣猛將去哪裏找啊,此時的姬溪,真的很後悔讓姬淵送姬昀去求學,若是姬淵在自己身邊的話,自己何懼呂布。

    遠水解不了近渴,無奈之下的姬溪,本著有棗沒棗先打一杆的想法,遍視諸將問曰:“何人敢出城戰呂布。”

    姬溪眼見著諸將麵寒懼色,諾諾不敢言,大失所望之餘,猛的在一個角落裏瞧見一人。隻見這人,年不過二十歲,身形高大偉岸,長個那叫相貌堂堂,雖隻是一個區區的馬弓手,但挺槍往那一站,竟是顧盼生姿,麵對呂布那駭人的武力,不但不害怕,竟還有躍躍欲試之色。

    姬溪大喜,直覺此人不同凡響,是故雙眼緊緊的盯著他,問:“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此人似乎有些羞澀,不善言談,是故見姬溪望向他問詢時,本能的看向了身邊的一個胖子校尉,那胖子校尉踏前一步,回稟姬溪道:“我兄弟二人乃常山真定人,末將趙陽,此乃我胞弟趙雲,字子龍。自小不善言談,請將軍莫怪。”

    說實話,這胖子校尉的名字在姬溪的耳朵裏被風一吹就沒了,而另一個名字卻在姬溪的腦子裏不斷的回蕩,激起了陣陣天雷,隻因為,那是常山趙子龍。

    姬溪大喜,緊緊的盯著趙雲,問:“你可敢出戰呂布?”

    聞言,趙陽大驚,看樣子是要推辭,可還不等他開口,趙雲便搶先應道:“有何不敢。”

    趙陽大驚,待要推辭,卻被姬溪閃身一步將他撥到一邊,對著趙雲便說:“拿酒來,為子龍壯虎膽。”

    這句話一說,便代表這姬溪已經同意了趙雲出戰,那趙陽要是再推辭,就是在違抗姬溪的軍令,不光他要死,趙雲也得死。

    趙陽是個精明的人,知道事已至此,隻能祈禱趙雲能夠活著回來了,想要趙雲不出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令諸將錯愕的是,姬溪竟然親自送趙雲出了城,然後,也不回城,而是就在城邊,為趙雲壓陣。

    趙雲有些意外,又有些欣喜的看了姬溪一眼,覺得世人眼中的這個血腥屠夫,卑鄙小人,為人還是不錯的嘛,似乎沒有世人口中的那麽不堪。

    姬溪可沒那個閑工夫去猜測趙雲的想法,他隻是緊緊的盯著策馬向呂布殺去的趙雲,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在姬溪的印象中,趙雲終其一生都沒有與呂布對過陣,雖然他是當之無愧的猛將,可到底能不能與呂布鬥個旗鼓相當,姬溪的心裏真的沒底。

    在姬溪殷切的目光下,在戰鼓擂擂中,兩個名傳千古的猛將終於對上了。

    趙雲,沒有辜負姬溪的殷切希望,愣是與呂布鬥了數十回合,雖攻少防多,略處下風,但看的出來,還是給呂布帶去了壓力,而呂布想要拿下他,絕對不容易。

    一炷香後,姬溪敏銳的察覺到,趙雲有些氣燥,姬溪知道這是因為趙雲初出茅廬,臨陣經驗不足所致,姬溪更知道,麵對呂布,全神貫注尚且不易抵抗,更不要說心浮氣躁了,於是乎,姬溪適時的喊:“子龍,莫要與匹夫爭勇,給他點顏色瞧瞧便是,速速回來。”

    可是,趙雲卻沒有聽姬溪的,仍舊酣戰不休,可形勢卻急轉直下,險象環生,姬溪大急,卻無可奈何,他可不敢衝上去救人,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實力,對付一般化的武將綽綽有餘,但要是貿然插進這兩人的戰場,隻怕頃刻間就得斃命。

    不能去,便隻能喊,可他越敢,趙雲就越急,趙雲越急,戰局就對他越加的不利。

    姬溪又急且恨,急的是趙雲深陷險境,恨的仍是趙雲深陷險境,而正急不可耐間,忽見西南方一騎奔騰而來,馬上一將,短須闊麵,人未至而聲先聞:“姬將軍無憂,黃漢升來也。”

    姬溪定睛一看,來人不是黃忠又是何人。

    黃忠來了,姬溪立刻放下了心,高聲喊道:“漢升兄速救子龍。”

    黃忠聞言,大吼一聲,利索的調轉馬頭,直奔酣戰不休的呂布趙雲而去。

    呂布大喝一聲:“鼠輩,吾以一敵二,又有何懼,拿命來。”隨後,方天畫戟一番,便將黃忠拉近了站圈。

    呂布之勇,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以一敵二,且趙雲和黃忠具是世間難尋的猛將,可呂布愣是能在二人的圍毆下不落下風,攻守兼備。

    然,當日在虎牢關他敵不過關羽張飛的聯手,今日在這裏,他也不是趙雲黃忠的對手。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呂布再是悍勇,然人力終有時盡,所有,呂布有些力竭了。

    力竭之後的呂布,非常明智果斷的選擇逃回本陣,趙雲顯然殺紅了眼,堪堪將要追上去,關鍵時刻還是黃忠穩重,猛的在趙雲身邊大喊:“壯士不可追去,速速隨我回城。”

    姬溪的喊聲也隨之而來:“趙子龍,給老子回來。”

    兩聲喊後,趙雲終於恢複了些理智,不甘願的瞧了離去的呂布一眼,隨黃忠策馬回到了城下,與姬溪相見。

    見二人平安回來,姬溪終於鬆了口氣,忽覺額頭上已經布滿了汗水,便不著痕跡的用袖子擦了擦,後,冷眼瞥了趙雲一眼,卻沒有理他,而是親自上前挽住黃忠的手,真切的道:“漢升兄救我於危難,此恩,姬某此生不忘。”

    黃忠抱拳一拜:“將軍贈寶之恩,恩同再造,此時犬子已經無礙,忠特來報恩,自此後,願效犬馬之勞,請主公受我一拜。”

    聞言,姬溪大喜過望,趕忙扶起黃忠,由衷的說:“漢升兄萬萬不可如此,自此後,你我兄弟相稱,弟,永生不負兄長。”

    黃忠欣喜的回禮,二人相攜著進了城,身後,趙雲蔫頭耷腦的跟著,而呂布,咋見姬溪突然多了趙雲黃忠這兩員虎將,一時間摸不透姬溪的虛實,自然不敢攻城,已經退兵回營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