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自尋死路為蒼生
字數:6633 加入書籤
這是初平二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這一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雖無疾而終,可也將董卓逼近了關中;這一年,董卓自封太師,稱霸朝野,殘害生靈;這一年,呂布打敗了袁術,奪了南陽;這一年,長安地震,死了很多人;這一年,曹操和袁紹各自奪了廣闊的土地,成了各自的根基;這一年,呂布王允等人設計殺了董卓,關中局勢再變;這一年,一個名為藍田的小縣城進入了天下英雄的視野,一個名為姬溪的小人被天下盡知;這一年,這個名叫姬溪的小人不斷地崛起,在年末的時候突然爆發,一舉攻占了上郡及馮翎郡,在關中與呂布分庭抗禮。
初平二年的冬天,真的很冷,冷到,黃河冰封,浩浩蕩蕩,數十裏冰凍三尺。
這一場大寒,是所有生靈的噩耗,卻硬生生的創造出了一個絕佳的戰場,對戰的雙方,以為渭南呂布,一為馮翎郡姬溪。
二人各自臨河結陣,日日鏖戰,各自死傷慘重,卻沒人願意後退一步。每日裏,不知有多少甲士死在黃河上,那冰麵,似也漸漸的被血染紅。
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姬溪還是呂布,都不會選擇退守城池,因為他們心裏都知道,必須在來年開春之前解決掉對方,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一連四十餘日,一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便是連大年三十,都不曾稍停,轉眼間,已經到了初平三年正月十五。這一天,戰況激烈,黃河冰麵上,留下了數千具屍首,兩方才鳴金退兵。
姬溪大營,帥帳之中,中間一個碩大的火爐,在這寒冬中給諸人略微帶來了些溫暖。
姬溪坐在帥案後,有一句沒一句的和站在旁邊的趙雲說著話,而對帳中諸將的眾說紛壇愛答不理。
此時的趙雲,與姬溪初見之時已經大相徑庭,他仿佛洗盡了鉛華,從而有些內斂的氣度,他的毛躁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深邃。
當日奪了馮翎郡後,姬溪便將如何利用趙陽引誘呂布的事情和盤托出,沒有一絲一毫的隱瞞,而後,將趙陽教給了趙雲,並告訴他,趙陽的生死由他決定,而且,他想留下便留下,想離開,姬溪也不阻攔。
當時的姬溪,對趙陽和趙雲是有懷有愧疚的,然而他卻不後悔利用了趙陽,因為在那時的情況下,姬溪隻能這麽做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至於達成了之後,趙陽的利用價值就沒有了,姬溪也不打算殺他,可也不會再用他。而對趙雲,姬溪當然是想留下他,可又不願趙雲對他心懷不滿,所以,姬溪選擇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和盤托出,是去是留,由趙雲自己決定。
三日間,趙雲沒有出現在戰場上,三日後的晚間,趙雲進了趙陽的營帳,兄弟倆談了一夜,第二日,趙陽走了,趙雲卻挺槍衝進了戰場。
姬溪問他:“我能夠完全相信你嗎?”
趙雲答:“可以。”後問:“我呢?”
姬溪笑道:“不能,與我相處,你要長心眼,說不定哪天我就把你賣了。”
趙雲笑了笑,沒有接話。
姬溪問他想要個什麽官職,趙雲說無所謂,他隻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要讀書識字。
聽了這個要求之後,姬溪方才知道,原來這個年紀的趙雲,還不怎麽識字的,這倒是能夠解釋當時趙雲不聽號令的緣由了。
趙雲想讀書,這是姬溪希望看到的,因為姬溪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猛將,他更想要的,是一個無敵的統帥,而趙雲,姬溪覺得他很有這個潛質。
於是,姬溪自那之後,一有閑暇便教趙雲讀書識字,趙雲還是有些基礎的,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他已經能夠讀些淺顯的書了。
於是,姬溪的大營中出了個另類,白日裏衝鋒陷陣,勇猛無敵,夜幕時卻在挑燈夜讀。
這一切,姬溪具都看在眼裏,他欣慰的感受到一個無敵統帥的靈魂正在慢慢的覺醒。
正如此時,帳中諸將正在眾說紛壇,而姬溪卻在和趙雲討論四百年前的一場戰役,名為“破釜沉舟”。
趙雲覺得,己方現如今的處境與當年的項羽有些相似,所以完全可以行當年楚霸王之雄姿,對此,姬溪說:“子龍,你隻看到了此計的表麵,卻沒有看到此計的根本,你聽聽他們在說些什麽,若真的破釜沉舟,隻怕他們之中大半都會離我而去。”
聞言,趙雲一愣,旋即認真的聽了聽賬下諸將的七嘴八舌,而後,明白了姬溪的意思,是啊,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確實能夠極大的提升己方的士氣,但也要分時候啊。
聽聽這些人在說什麽,句句抱怨,話裏話外的想著退兵或者暫時停戰,讓他們去破釜沉舟,那真是找死了。
趙雲的眼中有些怒氣,但見姬溪沒什麽動靜,便也知趣的不發一言。
姬溪能夠理解賬內諸將的牢騷,在這樣惡劣的鬼天氣下,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誰會想作戰,誰不想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覺得這樣戰鬥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完全可以等到來年開春再戰,到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真刀真槍,酣暢淋漓的打上一仗,那時,死了就死了,可現在呢?不但要麵對敵人的刀劍,還要提防黃河的吞噬要強的多,要知道,已經有不少兄弟不是死在敵人的刀劍下,而是硬生生的被凍死,被黃河吞噬了。
這些心思,姬溪全明白,也全部能夠理解,但卻絕對不會認同或者放任,所以,又聽了一會之後,姬溪猛的一拍帥台,大喝道:“都給老子閉嘴,男子漢大丈夫,這麽點苦都受不了,還是你們他娘的怕死,要是怕死的話,大可以說出來,老子給你些盤纏,給老子滾蛋,滾回家找你爹娘哭去。”
諸將雖然已經多次被姬溪罵,但聽了之後還是無法平靜,一個個的臉上立刻變成了豬肝色,趕緊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不怕死,有些有頭腦的接著說句:“隻是不想不明不白的死。”
姬溪便說:“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還,何來的不明不白,站著撒尿的就別他娘給自己找借口,別讓老子看不起你。”
於是,諸將便被姬溪三言兩語的罵退了,當帳中隻剩下姬溪和趙雲時,趙雲說:“主公,我看已經有很多人心中動搖了,如此下去,不是辦法啊。”
姬溪摸了摸鼻子,無奈的道:“我又何嚐不知呢,可在這個當口,別無他法,隻能這麽熬著,我們在熬,呂布也在熬。”
姬溪說的沒錯,呂布現在確實在熬著,從軍以來,從來沒打過這麽難受的仗,他真的想和姬溪決戰,但天時地利都不允許,想要退兵改日再戰吧,又是時不我待。
所以,呂布熬的很焦躁,派往西涼請馬騰韓遂前來助戰的使者遲遲不歸,也不知有戲沒戲。
更焦躁的是,藍田那麽個小地方,竟然派出了兩萬兵馬,日夜周旋在長安周圍,讓呂布不敢從長安調兵前來助戰。
呂布很憋屈,自己明明有十幾萬兵馬,可卻就是調動不起來,不是這有問題,就是那有難處,要最後,隻有手頭的這幾萬兵馬能用,這他娘的,真憋屈。
急不可耐間,趙茛從長安來了渭南。
呂布問他:“貂蟬可好?”
趙茛答:“甚好。”
呂布再他:“長安如何?”
趙茛自信的答:“藍田呂春雖有韜略,但想要憑著他手頭的那一兩萬兵馬攻占長安,無疑是癡人說夢,將軍不必憂心長安。”
呂布略有些安心,問:“先生此來何為?”
趙茛笑說:“特來送上一物,此物,應該是將軍此刻最想要的。”
呂布覺得趙茛有些大言不慚,自己最想要的東西你趙茛怎麽會知道,可為了照顧趙茛的麵子,呂布還是問了句:“何物?”
趙茛摸了摸短須,胸有成竹的說出了兩個字:“決戰。”
呂布一聽,頓時愣了,還別說,他此刻最需要的東西正是決戰,於是,呂布的精神立刻振奮了起來,迫不及待的問:“如何才能決戰,請先生教我。”
趙茛說:“在這之前,在下想問將軍,若是和姬溪用同樣的兵馬正麵放對,將軍可否勝過姬溪?”
呂布高傲的說:“姬溪小賊統兵還是有一手的,不過我還是有信心能勝。”
趙茛又問:“姬溪現在所有的兵馬加起來應該有七萬,除去上郡留守的那兩萬,還餘五萬,那麽,若是給將軍十萬兵馬,兩倍於姬溪,結果又是如何呢?”
聞言,呂布斷言道:“殺他如屠豬狗。”
接著,呂布問:“先生別再賣官司了,有何良策,速速說來吧。”
趙茛嗬嗬一笑,撫須道:“姬溪所依仗者,乃他隻有冀州袁紹之患,而我方卻是三麵受敵,必須放出大部分兵馬防守,然而,將軍可曾想過,有個地方是不需要防守的。”
呂布一愣,茫然的問:“哪裏?”
趙茛答:“長安。”
呂布大驚:“長安乃重中之重,安能不需防守?”
趙茛道:“姬溪小賊便是知道我等看重長安,所以才會放出兩萬萬兵馬佯裝進攻長安,我等投鼠忌器,硬生生的被他一萬兵馬牽製住了守城的四萬兵馬。但是,我等若是放棄長安,讓那四萬兵馬解脫出來,那麽將軍的兵力將瞬間是姬溪的一倍,再以雷霆之勢碾壓之,如何不勝?”
呂布有些轉不過彎來,又問:“撤出長安的四萬兵馬,那豈不是將長安拱手送給了姬溪。”
趙茛陰狠的道:“當然不能送給姬溪,長安現在還在我等手上,我們撤出時,將長安燒了,留下一座廢墟給他。”
聞言,呂布倒吸口氣,不可思議的望著趙茛,趙茛繼續說:“長安在我們手上,是累贅,在姬溪手上,卻能夠成為他的助力,所以,長安必須燒,燒了之後,將軍當親率十萬兵馬進攻藍田,姬溪若去相救,則無險可守,必須與將軍決戰,若不去救,將軍便可一鼓作氣拿下藍田,先解一麵之敵,而後大軍渡河,以三倍之兵收複馮翎郡和上郡。毀了一個長安,卻能在短時間內一同關中,將軍想想,做事不做?”
呂布默然良久,而後狠狠的咬了咬牙,道:“就依先生之言行事。”
大體的方陣定下,趙茛又與呂布商討了些細節,而後,便星夜回了長安。
自第二日開始,長安城的百姓們便開始被強製性的驅逐,成群結隊的百姓被趕出長安,茫茫然不知歸處,他們剛剛經曆過一場地震,他們的創傷還沒有平複,他們的家園才剛剛恢複了些原貌,可是,他們卻再一次的被趕出了家園。
這樣大的行動,是無法隱瞞的,王允趙茛等人也不想隱瞞,因為這是陽謀,可以赤裸裸的擺在你的眼前,可你卻無計可施。
第三日,姬溪知道了這個消息,從那一刻起,姬溪便不言不語,不吃不喝,直到,呂春來到了他的跟前。
姬溪開口問:“可有解?”
呂春搖頭:“無解,長安一毀,我軍必敗。”
姬溪苦笑:“何去何從?”
呂春亦苦笑:“請主公決斷。”
姬溪咬著牙站起,說:“文封,你來執筆,我要給天下寫封信。”
呂春頷首,鋪開竹簡,提筆凝思,而姬溪的信卻隻有十三個字:“二月初二,長安之東,渭水之畔,戰。”
這封信被送去了長安,從長安流向了天下,而後,聚集了無數的目光,人們知道,二月初二的那一戰,將決定關中的走向,亦將決定整個天下的走向。
沒人覺得姬溪能勝,呂布作為當世首屈一指的將軍,正麵戰場上從未有過失敗,更不要說此時呂布的兵力是姬溪的一倍有餘。
大多數人覺得姬溪這是在自取滅亡,而卻有極少數人被姬溪的氣魄所折服,他們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事情,他們看出,姬溪此舉,是為了長安數十萬百姓的生計,他們仍不覺得姬溪能勝,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姬溪的敬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