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威嚴不可褻

字數:2980   加入書籤

A+A-




    看到如此多的朝廷重臣跪下為此人求情,小皇帝有些慌亂,他不由自主的將目光看向姬溪,他看到,姬溪緊緊的盯著自己,那雙燦若驕陽的目光中,有欣慰,有緊張,但更多的是鼓勵,是期盼。

    在這樣的目光中,小皇帝慌亂的心慢慢的平靜了下來,他慢慢的退回到龍椅坐下,對百官們苦口婆心的勸解甚至是磕頭一語不發,無動於衷。

    這,便是他處理此事的方法,天子的威嚴,有時不需要言語甚至是行動來體現,他隻需要坐在那裏,代表的就是天。

    大殿上,似乎有些嘈雜,又似乎很寂靜,在這詭異的氣氛中,兩個金甲武士走上殿來,他們似乎看不到這堂上的所有人所有事,他們隻是單純的執行著皇帝的命令,拖出去一個人,然後斬了。

    整個過程,宛若行雲流水,片刻後,群臣還在磕頭求情呢,已經有黃門來報:“回稟陛下,犯臣已斬。”

    簡單直接的一句話後,殿上瞬間寂靜無聲,小皇帝再次站起,說:“退朝。”

    再也沒有人去阻攔了,包括何後,她有些震驚的看著走入珠簾後向他拜辭的劉協,第一次從這個十二歲的孩子身上感到了一絲威脅。

    方才的一幕,令百官們噤若寒蟬,卻令姬溪大為欣慰。一個小官的生死,並不能翻起什麽風浪,但這卻代表的一個合格的皇帝,正式開始崛起。

    小皇帝的表現,令姬溪大為振奮,然而這便不能緩解九品中正製對姬溪的威脅,於是,回到姬府之後,姬溪和呂春一頭鑽進了書房,開始商討對策。

    半下午的時候,書房中爆發出了暢快至極的大笑,弄的姬月等女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當夜,姬溪書房中的燈盞徹夜未滅,清晨時,二人走出來,雖神色疲憊,但雙目卻囧囧有神,簡單的梳洗吃過早飯後,二人便雄赳赳氣昂昂的聯袂前去上朝。

    趙謙淳於嘉等人不出預料的再次提起九品中正製,而後,呂春胸有成竹的上表,並隨之說:“臣以為,九品中正製雖能解決察舉製的一些弊端,但也隻可治標不可治本,故臣得姬將軍點醒,令製二法,請陛下垂詢。”

    小皇帝一邊看著奏表,一邊對呂春說:“愛卿先介紹一下吧。”

    呂春便說:“此二製,一為科舉製,二為三省六部製。科舉製者,不拘一格降人才,全天下所有讀書人,具可經鄉試,會試而直達殿前,盡顯所學。三省者,中書省,軍機處,禦史台。六部者,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這科舉製,便是姬溪想出來的對抗九品中正製的辦法,而這三省六部製,則完全是隨著這科舉製而來的靈感。

    這科舉製和三省六部製,在史書上自隋唐才開始發展並逐漸成型,其能延續一千三百多年,必然有他的獨到和全麵之處,姬溪和呂春綜合眼下的這個時代,最終對三省六部製做了一些修改,至於科舉製,則基本上是全部複製了過來。

    這是兩個領先這個時代最起碼四百年的製度,他對所有人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他們不能否認的是,如果這兩項製度能後實行開來,那必然是改天換地的一個新時代。

    科舉製的好處暫時還不顯眼,但這三省六部製的益處確實顯而易見的,他將天下所有的實物細分開來分往六部,而後匯聚中書,這效率將比現在提高無數倍。

    相比於九品中正製,科舉製和三省六部製更加令人無法反駁,當傳閱了呂春的奏表後,百官具皆無語,而後,司空蔡邕當先跪下,高呼曰:“此乃流傳千世萬世之法,老臣俯請陛下下旨,即刻開始實行。”

    這個時候,朝中還是忠臣占據大多數的益處就顯現出來了,大家的陣營或許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但若是遇到了真正對國家有益處的事情,他們還是會從國家的利益出發,所以,科舉製和三省六部製被全票通過也就不是怪事了。

    於是,平靜了還不足一個月的關中,再一次掀起了大動靜,所不同的,上一次的參與者多大多數是百姓,而這一次的參與者,乃是整個關中所有的官員和所有的讀書人。

    首先,由蔡邕牽頭,開始了第一界的科舉,爭取在年內成功舉行第一次鄉試,而後明年春日,舉行會試。蔡邕的名頭擺在那裏,所以,科舉進行的很順暢,短短的時間內,便調動了整個關中所有讀書人的熱情。

    而相比於科舉製的順利,三省六部製的推進便顯得很艱難了。首先,很多官員認為三省的存在會被有心人利用從而蒙蔽試聽,姬溪知道他們是在警惕自己,於是,他考慮了很久,決定再退一步,不設三省,而這樣一來,便相當於所有的政務都集中在了皇帝的身上,這無疑是不可能的,於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內閣應運而生。經過一輪又一輪激烈的明爭暗鬥,最終,確定了第一屆內閣成員,分別是:姬溪、蔡邕、趙謙、種拂,黃琬。

    從某一個方麵說,姬溪絕對沒有資格近內閣,可如果換個角度想的話,沒有姬溪的內閣實在是名存實亡,所以,對於姬溪入內閣,沒有任何一個人阻攔。

    內閣成員的確定,實際上並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真正的糾葛在於六部尚書的職位,這六個職位的重要性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兩方的爭奪簡直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劇烈的爭奪,令姬溪有些急眼,不過他在努力的克製著。

    然而某一天夜裏,呂春遭到了刺殺,雖然並無大礙,但姬溪卻徹底的爆發了。

    第二日,姬溪直接從第七師抽調了兩個團的兵力,再次拿劉備叛國做借口,一日間誅殺了十位官員,姬溪再向整個朝堂宣告,你們已經碰觸到老子的底線,再不讓步,老子將開始大開殺戒,這十顆人頭隻是開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