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人性善惡難分辨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姬溪知道這個時代的佛教已經發展了五百多年,它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尼泊爾,後經絲綢之路傳入東土,但若說發展,應該也就是這一百來年的事情,所以,東土的和尚還是很少見的。
東都洛陽附近有個白馬寺,不過姬溪從未去過,所以,這個和尚也是姬溪自靈魂穿越這個時代後見到的第一個和尚。
後世的和尚給姬溪的感覺很不好,所以,姬溪對這個時代的和尚很感興趣。
於是,姬溪湊上前去,饒有興趣的看著那個正被毆打著的和尚。
打和尚的共有五個人,看裝束應該是匈奴人,不過,他們會說漢話。
他們打累了,便停下手,對那個和尚叫道:“放開這個奴隸,他是我們花錢買來的。”
和尚灰頭土臉,卻仍舊很固執:“阿彌陀佛,這孩子身染重病,需要先給他醫治,否則,他很快便會死的。”
“他死就死了,與你何幹?”
“施主慈悲,這孩子死了,與你們又有什麽用處呢?”
“哼,他當然有用,他能讓我們安全的走出這片土地,你不把他交給我們,難道想讓我們和他一樣成為奴隸嗎?”
姬溪之前還在困惑,為什麽大家明知道這裏是一個馬匪窩還一頭鑽進來進行交易,難道大家就不怕這幫馬匪將他們的人和貨全部留下來嗎?
直到聽到了這匈奴人的話,姬溪才明白,原來,這裏的奴隸不光是貨物,還是通行證,想要安全的走出這片土地而不被馬匪騷擾,那麽你就得來這土城購買奴隸,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需要,隻要你在這裏購買了奴隸,你就可以平安的走出去。
不買的人或許也可以走出去,但那是在不被馬匪們發現的前提下,那需要運氣。相比之下,還是花點錢來這裏買個奴隸比較好。當然,也有確實需要奴隸的。
姬溪瞬間便猜測出來,這條規定絕對是來自林鸞那變態的惡趣味,她已經不滿足於在這片綠洲內散播恐懼,她要將罪惡散播向整個世界。
不得不承認的是,林鸞的這般做法,除了滿足了她的惡趣味之外,還巧妙的解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裏絕不會存在有奴隸賣不出去的窘境。
對那些不需要奴隸,隻需要通行證的人來說,自然希望花的錢越少越好,他們自然會將目光瞥向那些老弱病殘,而因為不需要奴隸的人比真正需要奴隸的人多得多,所以,在這個坊市中,越是沒用的奴隸反而越是搶手,因為他們便宜。
這些商人們並不在乎買來奴隸的死活,因為他們隻要買下來了,就算扛著奴隸們的屍體也能安全的走出這片土地,於是乎,便有了眼下的這一幕。
在那五個匈奴人的眼中,和尚懷中的那個孩子就是一張通行證,而對和尚來說,這孩子時一條鮮活的生命。
和尚錯了嗎?應該是沒錯,因為他在救人,救人又怎麽有錯呢?
五個匈奴人錯了嗎?似乎也沒錯,他們想活命,求生又有什麽錯呢?
姬溪越來越覺得,林鸞是個非常有創意的變態,她頒布了這樣一條規定,可謂是妙到巔峰,她給所有人出了一道選擇題,這道題有兩個選項,一,人性的光輝,二,自身的利益。
顯然,和尚和匈奴人選擇了不同的選項,於是,他們的矛盾發生了。唯一解決矛盾的方式是和尚出錢再替匈奴人買一個奴隸,然而,和尚顯然不會有錢。
於是,和尚耍起了無賴,他堅信自己是正確的,所以,他會和否定他的人鬥爭到底。
五個匈奴人見不管怎麽說那和尚就是不鬆手,於是,他們再次開始毆打和尚。
姬溪認為他們會直接將和尚打死,他已經看到有一個匈奴人舉起了彎刀,可是,那個匈奴人手中的彎刀卻被同伴奪下,並隨之喝道:“你不要命啦,不知道這裏不能殺人嗎?”
聞言,姬溪的第一個反應是荒唐,他娘的,這是馬匪窩,是毫無人道的奴隸市場,竟然不準殺人,這他娘的是什麽道理。
正在姬溪覺得荒唐的時候,忽的,耳邊傳來一陣嬌笑:“是不是覺得很荒唐啊。”
姬溪抬頭看去,發現時林鸞不知何時走到了他的身邊。姬溪微微一滯,而後隨意的說:“是啊,我有些想不明白。”
“需要奴家解釋給郎君聽嗎?”林鸞在姬溪惡變咯咯笑著說。
姬溪微笑點頭。
林鸞:“因為奴家不知道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啊,萬一好人死了,奴家會很遺憾的。”
聞言,姬溪暗歎,不得不承認,不論多麽了解一個變態,總歸是不可能對其全麵了解,如林鸞這般的變態,更不可能。
於是,姬溪沒有接話,林鸞卻接著說:“郎君你這麽聰明,應該能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吧。”
姬溪輕聲說:“解鈴還須係鈴人,事情自那孩子而起,自然要從那孩子身上解決。”
聞言,林鸞笑的很歡快:“還是郎君夠聰明,他們都是些蠢貨,奴家是規定在這裏不準殺人,可從沒規定不許殺奴隸啊。”
姬溪問:“一個殺奴隸的都沒有嗎?”
林鸞頗為苦惱的搖頭:“一個都沒有,他們這些人啊,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把奴隸當成人,可既然把奴隸當成人了,為什麽又不在乎奴隸的死活呢?真想不通。”
姬溪笑著借口:“我也想不通。”接著又問:“那麽,要不要告訴他們呢?”
林鸞想了想,說:“當然不,多好玩的鬧劇啊,奴家還想多看看呢。”
姬溪說:“好吧,我也想瞧瞧會是個什麽結局。”
於是,他們當真開始袖手旁觀,冷眼的瞧著局麵發展。最終,和尚被打的遍體鱗傷,而那五個匈奴人怕把和尚打死,於是隻能認了倒黴,撇下和尚,再次走入坊市,又花了一次錢。
令姬溪詫異的是,那五個匈奴人走後,剛才還像是一條死狗似的和尚頓時生龍活虎起來,仿佛他身上的傷根本不存在似的,他站起來,小心翼翼的將懷中的孩子查看了一番,而後臉上掛上了燦爛的笑。
一抬頭,和尚正好看到了姬溪和林鸞,他應該是認識林鸞的,是以毫不猶豫的向林鸞走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