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我從來不是個善人

字數:3228   加入書籤

A+A-




    姬溪猶豫片刻,意有所指的說:“或許是我想多了吧,不過,我還真希望是那個人,老子想把那個人踢下去很久了。”

    呂春沉吟,雖猜出了姬溪口中的那個人是誰,但卻沒有接話,實在是此時太大,不可輕易的下結論。

    見呂春不答話,姬溪也不再多言,轉而問道:“聽說呂布那廝逃到漢中去了?”

    呂春答:“是的,已有確切探報。呂布自當日率本部兵馬突圍後,看方向本是要投劉表,但卻被劉備在半路劫了下來,也不知劉備用了什麽什麽說辭,呂布當即便跟隨劉備入駐了襄陽,幾日後,一道啟程回到了漢中。主公,劉備有大才,謀有徐庶之智,武有關張二將,如今又添了呂布,其羽翼已豐,我等需早做打算了。”

    姬溪想起了後世史書中劉備和呂布的故事,那可是頗為精彩啊,是以莞爾道:“劉備沽名釣譽,呂布又非池中之物,此二人絕不會安生的。再者,劉備這等於是當著劉表的麵劫走了呂布,不管劉表對呂布有意無意,劉備此舉都太過孟浪,隻怕如今的劉表應該也察覺出了劉備的狼子野心,如此一來,二人必生芥蒂,為了一個呂布而冒著得罪劉表的風險,真是太他娘的蠢了。”

    對此,呂春有不同的見解:“劉備此舉,求賢若渴的名聲更加廣傳四海,相比之下,是否得罪劉表似乎並不值一提。”

    “此言差也,劉備此時最需要維護的,絕不是什麽勞什子名聲,而是竭力維護三劉聯盟的穩固,因為隻有三劉聯盟堅不可破,他才有抵抗我關中的可能。可看看他在做什麽,他在主動引起劉表的芥蒂,這不是蠢是什麽呢?”

    呂春沉吟道:“或許,劉備此舉另有所圖呢?”

    “哦?難不成他是想引起劉表的芥蒂從而誘劉表主動向他進兵,而後他順水推舟的拿下劉表的地盤?不可能的,這不是劉備的做派,再說了,他哪來的底氣?”

    “有可能的,劉表收成尚可,卻無雄才大略,若與劉備交手,敗多勝少,而反觀劉備,雖經營漢中隻有數年,但兵多將廣,已成氣候,他現在迫切需要的便是擴張自己的實力。他進不了關,劉璋的實力也很雄厚,且有大恩於劉備,所以,劉表似乎是劉備的唯一目標。”

    姬溪細想想,這種可能性還真不是沒有,於是,姬溪的神色也認真起來,他說:“確實得防一下,這樣吧,將放入漢中的哨探數量加倍,一旦劉備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報我。”

    呂春頷首表示已經知曉,後說:“不管劉備存的到底是什麽心思,此時談論都為時尚早,我等坐觀其變便是。如今,我們的當務之急隻有三件事,隻要做好這三件事,我等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姬溪不需要問也對呂春口中的三件事了然於胸。

    第一件,當然是南陽的難民問題,不僅要盡可能解決難民們的溫飽,且要想辦法盡可能多的將難民們留在南陽,要知道,人口,不管放在哪個時代,永遠都是第一財富。

    第二件,按部就班的修完許諾西戎的那條路,隻要路通了,就可以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同化西戎各部落,若此事功成圓滿,將是一股難以想象的助力,不消說別的,最起碼劉璋的川蜀之地唾手可得。

    第三件,重啟絲綢之路,將這條黃金之路有效的利用起來,此舉一來可以擴充大漢的影響力,二來將為境內帶來無以計數的財富,將持續的增強境內的底蘊。

    這三件事情,乃是當前朝政中的重中之重,一切的政務都需要為此三者讓路,由呂春主導居中調和,姬溪在幕後給予強力的支持。

    接下來,二人又簡單的說了些事情,而後呂春便為了讓姬溪好好養傷而離開。

    片刻後,姬溪先是聽到了一聲狗叫,接著,劉民和飄雪走了進來。

    昨日的凶險,兩個孩子雖然沒有受什麽太大的傷,但總歸是受了不少的苦,特別是親眼見到那麽多的死人和血腥,對他們的心靈衝擊還是很大的,飄雪還好說,自小見到的變態事情太多,是以哪怕昨日親手殺了人也並沒有什麽太多的異常,劉民就不一樣了,直到現在小臉還煞白煞白的,顯然受到的不小的驚嚇。

    咋見姬溪,劉民有些哭腔的說:“老師,那些壞人為什麽殺你啊。”

    姬溪少見的握住劉民的小手,溫和的說:“你還小,不需要知道這些事情,你隻須記住,不管別人怎麽看我們,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劉民聽的似懂非懂,姬溪也無法過多解釋,隻能輕言撫慰,最後對劉民和飄雪說:“這樣吧,老師放你們兩天假,你們可以隨便去玩,但是不能出長安城。”

    孩子還是好哄的,聽到姬溪給放了兩天假,不用做功課了,立刻破涕為笑,將昨日的憂愁拋諸腦後,開始盡情於眼下的喜悅中。

    他們的開心感染了姬溪,身上的傷勢似乎也不怎麽疼了,於是乎,他讓兩個孩子搬來了輪椅,又在兩人的攙扶下做了上去。

    便是姬溪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僅僅隻是過去了幾個月的功夫,他竟然又一次做上了輪椅,區別在於上一次傷的是腿,這一次傷的卻是腹部,相同在於他都失去了行動能力。

    飄雪熟門熟路的推著他,劉民和小黑一左一右的跟著,三人一狗便在自己的庭院裏散步,走不多時,姬溪在一顆老槐樹下見到了和尚枯海。

    姬溪靠近他,對正在打坐的和尚說:“和尚,會下棋嗎?”

    枯海的眼睛睜開,雙目低垂的笑著:“略懂。”

    “來上一局如何?”

    “貧僧棋藝不佳,再者,施主傷重,還是不要在外閑逛為好。”

    姬溪笑道:“無妨,小傷而已。我這個人啊,閑不住,左右無事,你我來上幾局打發時間吧。”

    枯海頷首,仆人片刻後便將棋盤送了過來,二人開始下棋,也隻是下棋,至始至終言語甚少,而棋局散後,姬溪卻理解了枯海的勸解,得饒人處且饒人,枯海也理解了姬溪的決心,事有可為有不可為,犯我者,雖遠必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