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字數:2781   加入書籤

A+A-




    再一轉念,姬溪又想,他娘的,老子還在這裏呢,你曹操就敢明目張膽的把自己的兒子送過來搶風頭,你他娘的是在欺負老子不敢翻臉啊。

    如此一來,姬溪哪裏肯罷休,即刻下令命人去找曹植,一定要把曹植給帶過來,姬溪並不想如曹昂那般對待曹植,但這口悶氣怎麽都是要出的,抓到了曹植,借其敲詐曹操一筆,這洛神賦便是姬溪下令的初衷。

    而當命令下達之後,姬溪過了片刻冷靜下來之後,立刻知道自己被氣昏了頭了,曹操既然敢把曹植送過來,如何能被自己抓獲,更有可能的是,那十裏長牆上的文章本就是曹操著人代寫的,此時的曹植說不定還在許昌城內養尊處優呢?

    冷靜下來的姬溪,立刻知道基本上是不可能抓獲曹植的,可這麽放棄了吧姬溪又有些不甘心,於是乎又下了一道命令,改為暗訪。

    抓獲曹植,基本上是沒有什麽希望的,那麽接下來的重點便是奪回被曹植搶去的風頭,可怎麽奪回呢?姬溪想了好長的時間,最後竟隻能無奈的承認自己沒有絲毫的辦法。

    十裏長牆已經在那裏了,曹植的文章也已經寫山去了,蔡邕等人也已經批閱過了,曹植的滿分已成定局,想要奪回風頭便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己方出現一個天才,能在文章上和曹植分庭抗禮,但熟悉史實的姬溪卻無奈的知道,這個時代能和曹植在文學上分庭抗禮的,似乎隻有曹操,或者還有一個曹丕,出了他們父子三人外,姬溪知道建安七子的名頭也很響,可在姬溪看來,建安七子在文學上和曹氏父子完全在兩個檔次。

    一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鬱悶感油然而生,這是個無解的難題,文學上的成就不是說有就能有的,那需要太多的天賦,可偏偏,姬溪這邊確實缺乏這樣的天賦,呂春學究天人,可那是體現在博聞強記上,他的文章也很好,卻沒有曹植的靈氣,姬昀智謀逆天,更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對吟詩作對這一行,卻實在沒有什麽好稱道的。餘者如王璨,徐幹,阮瑀,楊修等人,文章都是絕妙,可若想壓過曹植一頭,那是癡人說夢。

    或許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作弊,讓蔡邕等幾個評分者放點水,找一遍和曹植文章水平差不多的也給個滿分,然而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便被姬溪自己掐滅了,因為他知道這比找到一個能壓過曹植一頭的人還要困難。

    都說天無絕人之路,可此時的姬溪確實有種窮途末路之感,於是乎,隻能強忍著悶氣裝傻充愣,對文比開始不聞不問,對外界的談論充耳不聞,坐起了那鴕鳥,衝了次軟蛋。

    十日後,文比結束,所有的文章都被批閱完畢,那十裏長牆上,密密麻麻的滿是錦繡文章,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的,那些得分高的文章周圍總會空出好大片地方,如曹植的那篇《洛神賦》周圍十丈,更是一個筆畫都沒有,於是,《洛神賦》成為此次文比中當之無愧的榜首。除了《洛神賦》外,還有整整二十篇文章得分在九十分以上,令姬溪更加羞愧的事情發生了,這二十篇文章中,竟然沒有一遍是屬於他關中的,而曹魏,竟獨得其八,東吳得四,西蜀得五,未曾效力與各個勢力者得其三。

    這麽個結果,是姬溪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的,他隔著幾千裏似乎都能看到曹操,劉備,孫堅那三人嘲諷的臉,於是乎,姬溪哪裏還有臉麵出門去主持揭榜儀式,整整一日都憋在家裏哪也不去,將所有的事情都教給了呂春代勞。

    文比結束後,開始了第二項的比拚,為治國。治國之道不同於文章,其高下之分在於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實用。有了第一科的丟盡臉麵,對這第二科姬溪勢在必得,為此,他將姬昀從長安拽了過來,並威脅姬昀說“你小子出的好主意,老子的臉都要丟盡了,這第二科,你要是不能把臉麵給我找回來,老子加法伺候。”

    對此,姬昀隻能苦著臉保證會竭盡全力。

    第二科的比試,地點在洛城西城門外。那裏不再是十裏長牆,而是上百麵長各百丈的短牆縱橫交錯而成的一座八卦陣圖。每麵牆體上,都有一個具體的問題,所涉及的,也都是如何養民,強國,治理,其中也含括了水利,賦稅,題目林林總總,都處於治國之列。

    同樣是誰都可以去答,評分的人則加入了朝中的諸多大員,為表公正,姬溪還給曹操,劉備,孫堅三人發了信函,邀請他們可以派人來一起進行評分。

    開始的第一日,姬溪便一腳將姬昀踢進了八卦陣中,讓他逐條去答。

    俗話說,一法通,萬法通,如姬昀這個妖孽,這些牆上的問題對他來說都是小兒科,甚至這些問題早已在他的心中演算過了千萬遍,所以,姬昀書寫的速度極快,且具都是一針見血的方式,大多數的牆壁上,隻留下了寥寥數語便道出了其中的高深玄妙。

    不一日,姬昀便答完了所有題。回到府中交差,姬溪見其這麽快便完事了,便覺得姬昀在敷衍了事。而姬昀早已預料到了姬溪的反應,於是乎不慌不忙的喚人搬來了百份竹簡,其上便是題目與姬昀的作答。

    姬溪沒好氣的打開來看,看著看著氣便消了,而後也不再管姬昀去做什麽,搬了個凳子就坐在這百份竹簡旁自顧自的觀看,一看就看了大半夜,尚還意猶未盡,可欣喜卻是發自內心的,臉上自得的笑容更是久久不散。

    長安事多且雜,姬昀不能久留,第二日便啟程回返長安,姬月要多留兩日,呂春向帶著孩子會長安住一段時間,可都被姬昀一一回絕了,姬昀對呂淺說“大哥和大姐在的地方,才是我們的家,你待在大哥大姐身邊,我便無後顧之憂,別去長安了,最多還有半年,我便能撥亂反正,讓一切步入正軌,介時,便能經常來洛陽看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