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夫妻本是林中鳥
字數:2801 加入書籤
袁熙對姬淵真是太好了,好到什麽程度呢,好到姬淵但凡露出喜歡的跡象,袁熙便竭盡所能想方設法的去為姬淵達成,好到姬淵愛慕甄宓,袁熙便不止一次的暗示甄宓,適當的時候可以犧牲一些色相。
袁熙是甄宓從小愛慕的對象,她的心中從未裝下過除袁熙以外的任何一個男人,在甄宓的眼中,袁熙是個頂天立地的蓋世大英雄。之前的袁熙具體如何且不論,或許真是英雄,然而英雄也有氣短的時候,當人生的磨難衝垮了心中的堤壩時,這個人便變了,他會變的毫無底線。正如袁熙這般,讓自己的婦人去犧牲色相,想來古今中外都是了了,當然,我們鄙視這種人,我們不承認他是人。
袁熙畢竟還是要些臉的,是以他沒有明說,但當他發覺甄宓並沒有如他所暗示的那般做的時候,他直接付出的行動。他的行動簡單而粗暴,搬出了甄宓的住處,卻安排姬淵住了進去。瞧,當一個人再也不顧及自己的底線時,他確實是什麽事情都能夠做出來的,這樣的人,有怎麽會不成功呢?又怎會成功呢?
不知那想象中的有沒有令袁熙興奮,姬淵看向袁熙目光中的感激卻是令袁熙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振奮,卻絲毫沒有察覺,當一個女人感到自己喪失了一個男人的關懷,並受到了這個男人的侮辱時,她們心中的恨意同樣可以促使她們改天換地。
不知不覺中,胸中滔天的恨扭曲了原本美好的靈魂,世界在眼中變的昏暗,而當自身覺得這個世界不再美好時,這是世界也不再對其展示美好。甄宓開始怨恨身邊的所有人,而首當其衝者,卻是姬淵,如她所想,自己之所以會有今日的這般傷,全是由姬淵帶來的,如果沒有姬淵,或許一切都會恢複如常。
所以,當得知姬溪兵臨城下後,她瞞著袁熙,請求姬淵出城殺了姬溪,如她所想,姬淵此去,要麽被姬溪刺激的恢複記憶,要麽被姬溪殺死或者擒住,而不論怎麽樣,姬淵總能消失在她的生活中了,她的生活也終於能步入正軌了。很顯然,她考慮的並不周全,她又覆滅一切的野心和,卻沒有相應的智慧和實力。
姬淵出城之後,袁熙立刻得到了消息,繼而大驚,顯然,袁熙最怕的便是姬淵再次見到如姬溪這般的親人受到刺激從而恢複記憶,可想要阻攔已經為時已晚,盛怒下的袁熙找到了甄宓,本想毒打一頓,卻不敢下手,因為他怕姬淵與他反目。看著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因為別的男人從而不敢對自己發怒,甄宓心中的怨念更深了。
姬淵終究沒有如甄宓所期望的那樣一去不返,他還是回來了,且還滿麵愧疚的來告訴甄宓,說自己此次沒有殺了姬溪,並保證來日一定會替甄宓殺了姬溪。
甄宓因為袁熙的所作所為而陰沉的臉,令姬淵誤以為自己沒有辦好事情從而讓甄宓不高興了,於是乎心急如焚,並暗下決心明日一定要取了姬溪的性命,讓甄宓高興起來。
殊不知,此時此刻,城外大營中的姬溪已經開始製定活捉姬淵了。拖著沉重的病體,姬溪艱難的謀劃著,天下間應該不會再有人能比姬溪更了解姬淵了,而姬淵雖然記憶不在,但姬溪相信其脾氣秉性不會變,所以,雖然姬溪的狀態不佳,可針對姬淵的計劃還是很快便製定完畢,姬溪預估,隻要能將姬淵引進自己的陷阱,當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活捉姬淵。
第二日,姬溪兵臨城下,擂鼓挑戰,本意引姬淵出戰,卻不料姬淵遲遲不出,原是城內再次發生了變故。
袁熙能有今日,必然是敏銳的人,自昨日甄宓擅自做主讓姬淵出城劫營之後,袁熙若是還反應不過來那便妄為人主了。因為姬淵的緣故,對甄宓,袁熙不敢罵不敢打更不敢殺,可對付甄宓顯然還有別的辦法。
昨夜裏,甄宓的父親和兄弟找到了甄宓,以全家老小對甄宓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用想也知道是袁熙指派的,而袁熙的用意也不難猜,無非是要用家人的性命威脅甄宓而已。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多麽裸的,自然而然的現實啊。
甄宓的心還是不夠狠,所以,她妥協了,當姬淵對她說要為了她去取姬溪的人頭時,她多麽想答應,卻隻能無奈的搖頭。
如此一來,倒是讓姬溪疑惑了,昨日初到此地,姬淵便來劫營,按理說應該是袁熙急不可耐的表現,怎的今日便坐起了縮頭烏龜呢。
姬溪不得其解,便派人出陣叫罵以作試探。這罵陣的功夫,姬溪自認第二,普天下沒人敢稱第一,是以隻一炷香後,城門便開,一將奔出溺戰,視之,卻不是姬淵,令姬溪大失所望。寒著臉一揮手,身後立刻有一將奔出,直奔來將,十餘合後斬殺敵將,得勝而回。
再罵,再戰,姬溪每戰皆勝,敵軍損失數將卻始終不見姬淵出戰。
沒等來姬淵,卻等來了袁熙手下第一大將麴義。說起來,這麴義雖是個無謀的蠢材,卻當真有難得一見的驍勇,起戰力當世一流,在袁熙沒有得到姬淵相助之前,全是由麴義充當著袁熙的門麵,可自從袁熙得到了姬淵,對麴義不知不覺間便怠慢了很多,這讓麴義心中頗有怨念,是以此次出戰,乃是抱定斬將立功的決心的。而偏偏,姬溪身邊還有個趙雲,趙雲出戰,麴義的決心便注定成了泡沫。
趙雲年少成名,曆經戰火數年,更顯老辣,早已能獨當一麵,這幾年來,卻是很少親自衝鋒陷陣,然鵝讓姬溪卻知道,趙雲的武藝一點也沒有落下,反而日漸精進。年前初至洛陽之時,姬溪曾趁著各師將帥前來述職朝拜的機會,興起的組織了一場小範圍的比武,參與者幾乎囊括了軍中大部分公認的猛將。其結果,姬淵自然獨占鼇頭,而趙雲和黃忠聯手卻可以和姬淵針鋒相對,且在和黃忠的較量中,趙雲雖未得勝,可還是略占意思上風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