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青衫攜綠影(三)

字數:5023   加入書籤

A+A-




    暮朝聽聞武曌的論斷,驚訝的瞪大了雙眼,連忙解釋道:“張公子並非中毒,他之所以昏迷不醒、性命垂危,乃是因為對食物過敏所致。”

    武曌一愣,疑惑的問道:“朕隻聽說過有些人喝酒時會起酒疹子,有些人吃螃蟹後會長紅斑,可卻從未聽說會有如此重的過敏反應,竟會導致人昏迷不醒,甚至有性命之憂!”

    暮朝想起這許多年來自己為了修複人們的基因缺陷而做過的種種努力,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百姓們的體能與免疫力,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卻仍有少數體質較弱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病。

    暮朝仔細的解釋道:“過敏反應是否嚴重,與本人的身體狀況有很大關聯。張公子身子較弱,因此過敏反應強烈。類似的病症我這兩年行醫之時也曾經遇到過兩次,且兩人皆為家境貧寒身體瘦弱之人。禦醫們整日給皇室貴族診脈醫病,沒有見過此類病症也並不奇怪。”

    武曌目光微閃,冷言吩咐道:“此番診斷你萬不可說予其他人知曉。這幾日無事,你便在紫宸殿偏殿小住幾日,等昌宗醒來後,你再好好為他調養一下身子,待他好些後,你再行出宮去吧。”

    暮朝皺了皺眉,見武曌麵容嚴肅,也便不再多言,恭敬的應諾後便隨著宮人前往偏殿休息去了。

    李隆基剛剛回到清思殿,卻見被改封為相王的父親李旦麵色陰鬱的在院中踱著步。

    李隆基微微一愣,隨即迎上前去向李旦行禮道:“給父親請安。天色已晚,夜色寒涼,父親身子不好,為何不回寢殿休息?即便想要在院中散步,也應該加一件厚一些的外袍才好!”

    李旦見李隆基回來,聽著這個自己最為賞識的兒子句句關心的話語,心中一暖,臉色也緩和了些。

    李旦麵色憂鬱的望著李隆基,輕歎道:“也沒什麽大事,隻是用了晚膳後腹部有些不適,便打算在院中散散步、消消食,以免晚上入睡之時更加難受。我出來得早,此時也轉了半個時辰了,你既然已經回來了,這便送我回寢殿去吧,我有些話想要囑咐你。”

    李隆基聞言皺緊眉頭,一邊扶著李旦往寢殿走去,一邊勸道:“父親是不是又吃了太多辣子了?我不是早就勸過您多次,腸胃不好的人萬不可嗜辣。若是覺得菜肴淡而無味,於菜中添加少許辣椒調味尚可,但若是食辣過量則損傷腸胃,極其容易引起腹痛及腹瀉,長此以往,恐怕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隱憂。”

    李旦微笑著拍了拍李隆基的手,歎息道:“三郎自從跟隨太真娘子學醫以後,這養生之道倒是懂得了不少。為父知道你有孝心,隻是我年紀大了,嘴巴時常覺得淡而無味,隻有以辣椒入菜才會覺得有滋有味,每餐也能多用些飯菜。”

    李隆基眉頭皺得更緊,又再勸道:“我記得年幼之時,父親便經常教導我,美味不可多得,要飲食均衡、不能偏食。我聽了父親的話,改掉了不喜食用蔬菜、隻偏愛肉食的壞習慣,果然長得高大健壯。父親也該好好保養自己身體,繼續為兒子做個好榜樣!否則隻怕過些時候,我也要跟父親一樣隻吃自己喜愛的食物,索性過得自在愜意一些算了!”

    李旦愕然片刻,不禁伸出手來指著李隆基無奈的笑道:“可不得了了!這三郎如今勸起人來竟然比那太真娘子更加厲害!字字句句在情在理,最後竟還加上無賴及威脅,真是讓人既無法反駁又無法拒絕。好好好,為父答應你就是!如若不然,隻怕你還要絮絮叨叨的一直勸個不停!我實在是怕了你這厲害的嘴巴了!”

    李隆基見李旦答應下來,展顏一笑,忽然想起暮朝對美食的興趣與執著,又建議道:“不若我以後也學學烹飪之法,親自研製幾道味道鮮濃又有益脾胃的膳食給父親品嚐。”

    李旦一愣,笑罵道:“做王爺做成你這幅模樣也算難得!整日裏沉迷於醫術與歌舞也便罷了,如今竟然還要親手煮羹湯?正所謂君子遠庖廚,你還是好好給我收斂些!”

    李旦說道此處,漸漸有些沉默下來。宮人們見李旦父子回來,皆上前侍奉兩人淨手更衣。李旦與李隆基在宮人的侍奉下脫下外袍,換上家常穿著的寬鬆長袍,又用溫水淨手洗麵。隨後又有宮人上前欲像往日一般給李旦捏腿捶背,李旦卻揮了揮手,輕聲道:“這裏不用你們侍候,你們先行退下吧。”

    宮人們恭敬的向李旦與李隆基行禮後,便退出寢殿。李隆基將李旦扶到桌旁坐下,又給李旦斟了一杯茶。李旦接過茶杯喝了一口熱茶,想起那些紛繁複雜的朝廷爭鬥,不禁長歎一聲。

    李旦思前想後,覺得那件事情還是不要瞞著李隆基比較好。即便自己不說,隻怕他很快也會從宮中其他人口中聽聞此事。到時候,事前沒有得到自己的叮囑約束,還不知道這個莽撞直率的三郎會做出什麽驚人的事情來。若是因此被皇上猜忌,隻怕會使三郎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李隆基見李旦麵色有異,不禁開口問道:“我見您臉色不對,好似頗為煩惱的模樣,可是發生了什麽事嗎?”

    李旦幽幽一歎,語重心長的說道:“自從五年前為父因受朝堂上立嗣風波牽連,被皇上廢黜太子位,改立為相王以後,你的四個兄弟成器、成義、隆範、隆業皆被由親王貶為郡王,隻因你跟隨太真娘子救治災區患有食疫的百姓有功,才未被貶為郡王,仍居親王位。但凡事皆有兩麵,若非你生性放蕩不羈,又時常縱情聲色,那些受過你救治的百姓們對你的敬重與擁戴隻怕早已惹來皇上與武家人的忌憚。為父也不知道,如此擔驚受怕的屈辱日子何時才能熬出頭,隻盼你戒驕戒躁、戒急用忍,好好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將自己陷入險境之中。為父年紀大了,什麽誌向宏遠早已被消磨得一幹二淨,如今也隻盼這你們兄弟平安無事,為父也便心滿意足了!”

    李隆基聽聞此言,更加肯定宮中必定發生了什麽大事,否則父親必然不會沒有緣由的和他說這樣一番話。

    李隆基皺眉追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父親還是直接告訴我吧!您這幅模樣,真是讓人著急!”

    李旦長歎一聲,神色越發陰鬱,“是你的堂兄邵王李重潤和堂姐永泰郡主李夕顏與郡主婿武延基私下非議皇上近來最喜愛的男寵張昌宗,皇上知曉後雷霆大怒,已經派羽林軍將他們三人監管了起來。宮中又有傳聞說張昌宗由於心思鬱結、急怒攻心已經臥病在床,隻怕皇上震怒之餘,必定會嚴懲重潤三人。你的三伯幾次欲前往紫宸殿向皇上請罪,皆被皇上拒之門外。看來,這一次宮中隻怕又要再次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了!”

    李隆基聞言心中一凜,再想起剛剛暮朝被皇上身旁的內侍張公公急宣入紫宸殿麵聖,直覺的認為此事絕非表麵上看來這般簡單。

    李隆基麵色一沉,大怒道:“隻不過是一個低賤的男寵罷了,便是議論幾句又如何?堂兄、堂姐乃當今太子殿下親生兒女,莫非竟不如一個男寵尊貴?”

    李旦臉色巨變,擔憂的望了望殿外,指著李隆基怒罵道:“你不分尊卑的說什麽胡話?豈不知打狗還要看主人,即便是男寵,那也是皇上身邊的人!你且看看你的三伯貴為當今太子又如何?還不是在得了消息以後便連忙備好厚禮前去紫宸殿向張昌宗賠罪!即便是平日裏不可一世的武三思,麵對皇上最喜愛的幾位男寵,不也滿麵笑容的巴結討好,他還曾經在眾人麵前不顧張昌宗推拒,非要給人家牽馬呢!你又有幾分能耐,非要和那些人對上?還是消停些吧!好好過你自己的日子是正經,其他人的事你少操心,千萬別無事生非惹禍上身!可萬萬不要再像以前那樣……”

    李旦說道此處,猛然頓住,凝視著李隆基的眼神頗為複雜,隨即又在李隆基疑惑的詢問時生硬的轉移了話題,反而讓李隆基越發疑心起來。

    李隆基本就十分擔憂暮朝無辜被卷入宮廷爭鬥,對她此時的境遇憂慮重重,又被李旦劈頭蓋臉的一頓斥責,便當真有些惱火,此時又見李旦目光閃爍,似有要事隱瞞,於是故意洋裝不甘的反駁道:“憑什麽堂堂李家皇室的王爺郡主隻因為私下裏議論了皇上男寵幾句話便要被責罰?皇上既然廣開言路,便應該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我這便前往紫宸殿麵聖去,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將堂兄堂姐放出來!”

    李旦被李隆基不知天高地厚的話語氣的頭腦發昏,厲聲斥責道:“不孝子!你竟然還敢說什麽李家皇室之類的胡話!隻因為你八歲時候胡亂說過的一句話,引發了多大的禍患!你難道還嫌被你牽連的人還不夠多嗎!”李旦話一出口,便立即後悔起來,又連忙顫抖著聲音加了幾句話,“隻可憐那些侍奉你的宮女太監被皇上重打五十大板,死了的也便罷了,尚有一口氣的便被罰到冷宮當差……你,你還是改改你這魯莽直率的毛病吧!”

    李隆基卻是敏銳的覺察到李旦先前的怒火以及隨後的心虛與惶恐,更加肯定李旦剛剛暗指當年之事絕非如他所說的那般簡單!

    牽連、牽連……李隆基心頭巨震,猛然想到在長壽二年年初之時突然過世的母親與嫡母,原本紅潤的臉龐頓時一片慘白。

    李隆基自然記得自己八歲的時候,在參加朝堂舉行祭祀儀式之時,見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由於氣憤不過,便上前與其爭辯,厲聲喝斥武懿宗道:“這裏是我李家的朝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護衛!”

    記得那時候皇上聽聞此事,不但沒有斥責自己,反而讚賞自己有膽有識,很像太宗皇帝。隻可笑自己還曾經以此為榮,沾沾自喜,卻不知道原來就是自己的一句話,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兩位母親。

    李隆基勉強穩住自己的身子,看著父親眼中的悲痛與惶恐,恍然間便明白了一切。李隆基忽然低聲笑起來,笑聲悲戚而蒼涼,心中隻覺得這一切是如此荒唐而可笑,原來自己這些年心心念念找尋凶手為兩位母親報仇,卻不曾想到原來害得兩位母親命喪黃泉的始作俑者便是自己。

    李旦見李隆基這幅模樣,擔憂的握住李隆基的手,啞聲勸慰道:“三郎也不必過於自責,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便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賦予皇帝的權利。這一切,都是命啊!”

    李隆基默然半晌,忽然站起身子疾步走了出去。李旦連忙詢問李隆基欲前往何處,可是要回寢殿休息,卻沒得到半句回答。李旦心中擔憂不已,連忙喚來心腹宮人,令其跟在楚王殿□後,若有什麽事,立即回來稟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