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二道河大捷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中日之間的談判艱難,還在進行之中,雙方停止軍事行動是談判的先決條件。但是日本人並不老實,從朝鮮過來的第2師團,依然在前進。
目前東北軍方麵給國際上的印象已經很強勢了,如果以此為由中斷談判,有可能引起輿論方麵的不利。以此,東北方麵隻是揭露、抗議,而沒有中斷談判。另一方麵,張作霖也是希望盡早的平息這場動亂,東北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不願意現在就開戰。
但是對於前進中的第2師團,東北軍也不能客氣,立即阻擊。張作霖也不得不打,如果第2師團過來,它與第14師團一樣,都是日軍的常備甲種師團,都是兩萬人以上的重裝師團,合起來就有五萬人。如果他們都到了遼河平原上,東北軍動員三十萬部隊也未必能打贏,奉天不一定能保住。但是奉天撤退隻是有了一個計劃,龐大的兵工廠搬家談何容易。一旦奉天丟失,損失巨大。所以張作霖命令張樹森盡全力阻擊,同時又調動一個兩千多人的運輸隊和大量的車馬,給他們補給彈藥糧草。前幾年在楊宇霆的主持下,東北修建的戰略公路,現在發揮了關鍵作用,作戰部隊的後勤得到保證。
張樹森的第三師擁有四個步兵團和兩個炮兵團,另外還管轄著三個打遊擊的獨立團,兵力比較雄厚,相當於一個軍的編製。他們的主力在日軍的前麵打阻擊戰,另三個獨立團,按營為單位,攜帶迫擊炮,輕機槍等輕裝備,穿插到第二師團的後方,用遊擊的方式打擊日軍,破壞道路、焚毀日軍的物資,打擊運輸隊、兵站,配合主力部隊的阻擊。為了便於聯絡,特意的給這三個獨立團配上了無線電收發報機,目前東北軍的無線電報隻是配發到師、旅一級,這算是特別的關照了。
第三師來到戰場時是6月10日,第2師團已經在安東集結。第三師向鳳城以南派出的炸鐵路的工兵,沒走多遠就碰上了日軍的先頭部隊,所以他們炸毀了鳳城火車站和鳳城以北的鐵路,繼續後撤在鳳城以北的二道河設立了防線。在這裏鐵路沿著河道拐了一個直角的彎,山勢陡峭,道路難行,高高的山峰減少了敵軍迂回的可能性,是個比較好的阻擊戰場。
鳳城以北的鐵路被炸毀了,但是安東到鳳城的鐵路完好無損,日軍還可以運送軍隊和裝備。
張樹森將550團和551團加上第23炮兵團放在二道河,修築工事嚴陣以待,其他的部隊繼續向北尋找第二個阻擊的戰場。
為了全麵的掌握敵情,張樹森向大帥府請求了空軍偵查的支援。
據鳳城附近的偵查報告,日軍的一個大隊約1100人,攜帶有75mm山炮4門,作為先頭部隊向北開來。
張樹森命令炮兵觀察哨前出隱蔽觀察,首先偵查日軍的炮兵位置,他們這是打日軍炮兵的主意,最好能一舉端掉日軍的四門山炮。炮兵團派出的秘密觀察哨和一個強火力的小分隊在日軍必經之處設伏,隻要日軍的炮兵到位,立刻將日軍炮兵陣地的坐標向後報告。此時,東北軍還沒有步話機,有線電話是炮兵觀察哨的最好通信工具,第二招就是旗語了。
日軍的前鋒隻有一個大隊,張樹森告訴前線的部隊,條件有利時可以出擊,但是不能遠距離追擊,因為,日軍後續的大部隊就在不遠處。
日軍派出一個大隊做先頭部隊,脫離了主力部隊似乎有不妥。可能由於第2師團是日軍的精銳主力,自然是驕狂無比,以為一個大隊進入中國就可以橫著走了。不過,無論是什麽時候,輕敵冒進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10日下午,這個大隊前麵探路的偵查兵來到了東北軍的阻擊地點,他們一邊走,一邊向兩側、前方開槍,這應該屬於火力偵查。鐵路都破壞了,敵軍自然就在附近,日軍當然是小心翼翼的偵查前進。
在寂靜的山林中,稀拉拉的三八步槍射擊聲很刺耳,在同樣的三八步槍射擊聲中日軍的一名斥候(偵察兵)一頭栽倒在地,顯然是槍法不錯的神槍手打的,其他的斥候有了反應,有立即躲藏繼續觀察的,也有忙不迭的往回跑去報信的。
根據山體外貌的變化,也可以大致的分辨山上的防禦工事,粗略的估計防守一方的規模。
在山地建立防禦陣地,不一定是山頂。有的山很陡,爬不上去。人上去了,火炮、重機槍等重裝備也不一定能上去,另外還需要有建立陣地的位置、開闊的射界等等。所以設防的工事往往選擇比較平緩的山坡。陡峭山峰阻擋了敵軍迂回包抄的可能性,也能形成特殊方位的炮擊死角,這都是有利於防禦的。
得到敵情通報,這一個大隊的日本兵就停了下來,官佐們拿著望遠鏡,觀察地形,判斷敵情,準備進攻。日軍的隊伍也就開始集結,架設炮兵陣地。
東北軍放出去的炮兵觀察哨總算沒有白忙活,撈到了機會。他們不斷地將日軍山炮的坐標通過電話上報,炮兵23團的75mm山炮不斷修正射擊參數。這種參數的修正是按照地圖和戰前的觀察為依據的。
戰場一片寂靜!
“二號雷區,起爆!”這是工兵連長的命令。
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工兵快速地壓下了起爆手柄,隻聽“轟”一聲衝天巨響,正在集結隊伍的日軍遭到了路邊、側麵山坡上預設炸藥、地雷的攻擊,好幾個鬼子兵飛上了天,煙塵泥土遮天蔽日。
這裏需要說明,這個時代還沒有,或者很少有電起爆的地雷,但是戰場上需要,就隻能用炸藥配電雷管,拉電線起爆,配合其他的機關,再順帶著起爆地雷。
爆炸聲猶在耳旁,位於日軍側翼的一個小山梁上十幾挺輕機槍就射出了密集的子彈,在有些震驚加慌亂的這個大隊中噴射出陣陣血花。可是還未等日軍有反應,後麵東北軍的炮兵就搶先開炮,有心算無心,在第23團六門山炮的炮擊下,日軍剛剛架設起來的火炮就遭殃了,當然,頭幾發炮彈難免打不準,要經過觀察哨的修正。當前的東北軍炮兵能達到這個水平就不錯,不能要求過高。
密集的炮彈覆蓋了日軍炮兵陣地,及附近地塊,一門門山炮在爆炸聲中接連變成廢鐵,旁邊剛剛準備出來的炮彈也在巨大的震動中殉爆了,它們發出了更大的爆炸聲和上百米的蘑菇雲一樣的煙塵。
變故來得如此突然,這個日軍大隊長霎時目瞪口呆。戰鬥尚未開始,他所有的山炮就灰飛煙滅,士兵也遭到了重創。
而現在對方的炮火還在延伸,行軍隊伍裏的馬車被炸得稀爛,日軍士兵借助地勢四處臥倒躲藏。
不過,日軍第2師團還是有些斤兩的,它們畢竟是日軍中的精銳,麵對對方的炮火打擊,他們經過短暫的慌亂後迅速恢複正常。
日軍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側麵暗藏的偷襲者——那十幾挺輕機槍,他指揮著兩個小隊的士兵向側麵的山坡衝去。
很讓日軍失望的是,又撂倒了一排衝鋒的鬼子兵之後,偷襲者悄然退走了。這批伏擊的東北軍,他們早就準備好了退路,打完就跑了。這種單薄的突出工事哪能長時間的據守?
鬼子大隊長氣的哇哇直叫,驕狂的日軍那裏吃過這種虧,對手不過是一群他們看不起的支那人。清點一下傷亡,除了炮兵全毀之外,傷亡了360多人,一千多人的隊伍還剩七百多。按常理,這屬於重創,他應該立即撤退,與大部隊匯合。但是被武士道精神毒害的日本軍人選擇了報複。
可是他的炮兵沒了,於是大隊長首先通過無線電請求“指導”,然後率領部隊朝前麵的東北軍陣地衝去。
“指導”是日軍求援的代名詞,他沒有火炮了,就需要後麵的重炮支援。
東北軍前方陣地上是第550和551兩個團和第23炮兵團(沒有重炮)。鬼子在慌亂中根本沒有進行火力偵察就往上衝,結果在半山腰被山頂上密集的子彈打得鬼哭狼嚎。
可是七八百日軍的集團衝鋒,人數實在是不少,他們都分散成三三兩兩的小組,在後麵輕重機槍的掩護下拚命向上攻擊。不過短短幾分鍾,東北軍的士兵就開始出現傷亡。日軍在如此險惡的戰場環境下,仍然不打折扣地執行他們的攻擊戰術規範,這個訓練素質,勇敢精神還是不一般。
日軍有4挺重機槍和十幾挺歪把子輕機槍,分兩邊對山頂進行瘋狂的掃射壓製,然後步兵成散兵隊形迅速向上攀登,找到合適的依托點後馬上就地開槍射擊,階梯掩護後麵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全部壓上。
在這種近距離作戰中,日軍單兵射擊優勢仍然巨大,一些戰士隻要稍微露頭,就會被鬼子的38步槍準確擊中頭部而犧牲。
不過,鬼子的兵力畢竟不占優勢,而他們麵前的部隊也不是雜牌,東北軍一次火力齊射的密度遠遠超過日軍,而且還居高臨下。
炮兵團團長將迫擊炮都調到一線來,直瞄射擊,對著半山坡的鬼子就是一頓狂揍,特別的重點關照鬼子的輕重機槍。鬼子的戰術再先進,士兵再勇猛,也無法抵消這種戰場上的不利,尤其是火力上的巨大劣勢。
日軍這一波攻擊被擊退了。
還沒等東北軍的士兵們歡呼,遠處傳來悶雷一樣的轟隆聲。
“重炮!快防炮!”東北軍的各級軍官都喊叫起來,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經驗還是豐富的。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35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