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消滅有生力量

字數:6242   加入書籤

A+A-




    蔣介石要求還火車,這也是合理的。當初東北軍搶火車是為了方便自己逃跑,遲滯北伐軍的進攻腳步,是戰爭的需要,現在雖然不算兩家言歸於好,終究是不打仗了,東北軍再無端的扣押著這批火車,那不是成了搶奪財產的強盜了嗎?與自己批判的馮玉祥還有何區別?

    因此,張作霖下令,關內的火車都還給他們,有損壞的修一修,全部歸還,不要留尾巴。在這種事情上東北軍要光明磊落,不能給人留下話把。

    於是,7月初,把各條鐵路的官員找到了天津,按照賬目一一的歸還。機車五十多台、客車廂三百多節、貨運車廂五百多節。鐵路接收的官員們都很滿意,都說張大帥仁義,東北軍有信義。

    京津地區、京漢鐵路、津浦鐵路很快就恢複了正常運轉,華北的秩序得以恢複穩定,軍民其樂融融了。

    閻錫山也同樣收到了那兩條信息:1、東北軍讓出北京,但是北伐軍一方由誰來接收,你們自己商議,隻要保證北京的和平穩定即可,從現在起東北軍隨時可以交接。2、能否出兵天津,參與驅逐、消滅日本的天津駐軍?

    閻錫山自然喜出望外,得到北京那可是朝思暮想了,參戰的事就更沒的說了。上一次支援軍火,他實際上已經表明了抗日的立場,這一次更是順理成章。

    中國的軍閥,不管是不是反動派,大部分還是抗日的,日後有投降的軟骨頭,那也是情勢所迫,不太堅定,不太堅強所致。

    ......

    6月28日,日本國內閣更迭,這是公開的新聞,基本上當天就能傳遍全世界。隨後張作霖就收到了來自日本的大量情報:日本國內戰爭叫囂強烈,報紙上有反應、民眾上街遊行,社會騷動更是反應明顯,當然了,矛頭指向都是滿洲,都是忘恩負義的張作霖。

    誰說日本人民的多數是愛好和平的?是反對戰爭的?現在的日本人民都在異口同聲地喊叫:征服滿洲!征服支那!河本大作兄弟是好樣的!他們可都是自願的上街喊口號,沒有誰逼著他們!

    日本國內的很多大城市開始出現組織募捐、組織無償奉獻勞動等動向。情報還顯示,日本駐朝鮮的第12師團開始集結向北方移動。

    所有的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和平希望渺茫了,戰爭即將到來。

    6月的最後一天,在張作霖的休息室裏,隻有張作霖、張作相兩人,他們又在密談當前的形勢。事態嚴峻,重大,他們要好好的商議了。

    張作相說道:“大哥,這是我的錯誤,我低估了小日本的狂妄。他們明明做錯了,而且是刺殺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按說認個錯,承擔損失都是應該的。日本人初期的損失不大,僅僅一個守備大隊,鐵路的損失也是微乎其微,連鐵路橋我們都沒有炸。後來因為日本人堅決的不表態,連澄清一下:‘刺殺與日本政府無關’這麽簡單的話都不肯說。我們不得已才占領了南滿鐵路,又消滅了他們四個鐵路守備隊。即便如此,他們隻是損失了幾千人,經濟上依然沒有大的損失。這才換來了可以談判的兩個基本條件。可是現在......”

    張作相有些說不下去了,日本人的確太過分了,幹了殺人的事,不但不認錯,還想調兵,用武力壓服被害人。

    張作相也是會做人,有責任、有過錯,都主動的攬過來,為君分憂嗎?

    張作霖說道:“唉,他們這麽不講理,也真是出乎意外。老弟你不要自責,要說錯,第一個有錯的是我,我還是沒有看清這幫子畜生的本性!好了,自責的話到此為止,以後引以為鑒就行了。說說怎麽辦吧。”

    過了一會,張作相說道:“‘宣戰’違背了國內國外很多人的利益,不利於我們的外交和國內團結,所以就隻能不宣而戰了。小鬼子不也是不宣而戰嗎?就這樣打下去,算是打糊塗仗吧!”

    張作霖點頭稱是。

    張作相繼續說道:“眼下的要點有這麽幾個,都要陸續的辦。第一,炸橋,渾河鐵路橋、鴨綠江鐵路橋給他徹底炸掉,連橋墩都要盡量毀掉,讓他兩三年之內無法修複,鐵路沿線也要破壞。日本人依靠的兩條大動脈就斷了。第二,再調兵,收拾第2師團,殲滅了更好,不能殲滅也要重創。它已經斷絕了彈藥補給,炮彈打一發就少一發,我們就收拾這條病貓。第三,朝鮮空虛了,我們要盡快派遊擊隊進入朝鮮,把朝鮮徹底的攪亂。朝鮮人的反抗之心也是很強烈的,也許不等我們過江,他們就先亂了。我們要用武器、糧食、布匹等支援他們。第四,朝鮮的第12師團走的還是第2師團的老路,我們照方抓藥,把它也困在山裏。第五,用主力大軍壓迫第14師團,使得它不敢亂動。但是旅順口的要塞太難打了,我們暫時不要去碰這個釘子。以上都是大的戰鬥,還有第六,把我們勢力範圍內的日本人統統收拾幹淨,讓他們去做苦力,我們不是要修鐵路嗎?男女老幼全押送過去修鐵路。還有鞍山、本溪、遼陽、撫順、四平、長春,日本人的工廠、礦山、店鋪、銀行全部收繳,充當軍費,能利用的就利用,不能利用的全部毀掉。鄉下的開拓團,在鄉軍人會也照此辦理。我們的損失要從小鬼子那裏補回來。”

    張作霖:“好,你說的很全麵了,定一個順序,交給相關的部隊執行。我提一個要點,老弟你看對不對。小日本軍隊的要害是什麽?那就是他們訓練有素的兵員有一個限度,與中國比,他們人口少,此外,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需要訓練很多年,就拿步槍射擊來說,需要打多少子彈,練多長時間才能射擊準確?日本全國的常備師團就那麽二三十個,訓練有素的兵員隻有四五十萬,我們消滅他一萬人,他們就要補充一萬新兵,新兵的戰鬥力和我們國內各路諸侯的兵也差不了多少,都是新兵蛋子,沒什麽戰鬥力。因此,我們各路作戰的主旨(主要思想)就是消滅他們的軍官和士兵。這幾次作戰已經看出來了,小日本的兵很頑強,寧死不投降,所以我們幹脆成全他們,告訴下邊,戰場上就不要留俘虜了,留下了,也是累贅禍害,不好處置,是放掉還是槍斃?都不合適,拉去做苦力可能是唯一的辦法。

    比如安東,日本人打過來,我們守不守安東城呢?決斷的原則就是能不能更多的消滅日軍官兵,不利的時候就要主動撤退,得到機會就咬一口,殲滅戰為上策。哪怕吃掉他們一個大隊,也比擊潰一個聯隊要強。讓遊擊隊盯著日軍,隻要有耍單的(孤立的),就調動兩三倍的兵力吃掉他。

    按照這個原則,就算奉天我們也不一定守,需要放棄則放棄。

    這個作戰原則,我讓參謀部整理一下,編成手冊,印發給各部隊。”

    張作霖的這個思路就是“殲滅日軍有生力量”,這一條辦好了,就抓住了日本人的軟肋。

    曆史上在二戰的末期,日軍中有大批的娃娃兵、胡子兵,還有大量的二鬼子兵。娃娃兵就是不滿18歲的少年,有的甚至隻有十四五歲,還沒有步槍高。胡子兵是35歲以上的士兵,有的甚至接近50歲了。二鬼子兵是日本殖民地的兵員,如朝鮮人、台灣的中國人等。這些都是日軍兵員不足的結果,這種兵還有什麽戰鬥力?

    張作相:“大哥,這些我都記下了,交給下邊照辦。”

    張作霖說道:“眼下來看,短期內日本沒有大規模增兵的能力,奉天周圍我們還占得住,所以渾河鐵橋暫時留下,奉天以北的鐵路也要修複,我們還要用。到守不住的時候再破壞。”

    張作相拿著本子,在做記錄。

    張作相又說道:“原打算與日本人談好了,得到暫時的平靜,我們好整編部隊。現在看來不行了,日本人不給我們時間,所以我的意見是邊打仗,邊整頓。

    有利的條件還是有的,現在我們東北的日軍不多,我們用一半的兵力都有富裕,其他的部隊則立即開始整編和訓練。我建議先從兩處著手,一個是錦州,關裏撤回的兵都在那裏,比較集中,先整編一半。二是黑龍江,那裏沒有日本人,但是部隊數量不多,也可以考慮抽調吉林的補充。給他們一個月的整編時間,訓練的事情隻能是邊作戰邊訓練了。政訓官、憲兵的製度在整編時就考慮進去,為此,吧黃顯聲調出來,正式成立憲兵司令部,與整編同步進行。黎天才是共產黨的人,幹這個他有經驗,讓他那個政訓處,立即開始運作。”

    張作霖說道:“不要忘了湯玉麟,命令他整編,給他定下軍製番號。他執行則萬事皆休,若是不執行,讓小六子調兵收拾他。

    還有唐山地區的雜牌,更要下力量整編,不合格的就遣散。派幾個得力的人手,現在就辦,編好了,也可以拉上戰場嘛。”

    “報告!”這是門外溫守善的聲音,定然是緊急的軍情。

    張作相:“進來吧!”

    溫守善雙手遞過一份電報,那是第三師張樹森來的電報,電報中說:日軍第2師團加緊了進攻的力度,第三師阻擊部隊傷亡很大,請求增援。

    溫守善在案子上鋪開軍用地圖,向他們詳細的說明戰場的態勢。他們作戰之地離開鳳城還不是很遠,也就是說日本人打了二十多天,也沒能前進幾步。

    張作霖說道:“告訴張樹森,讓他且戰且退,三五天之內最多退100裏,但是,要告訴他,這是誘敵深入,切記不可形成潰敗之勢,打敗了,我要他的腦袋!援兵、軍火明日即到。還有,讓於學忠立即取鳳城,徹底炸毀鴨綠江鐵橋。老弟這樣可以吧?”他在征求張作相的意見。

    張作霖的意思是拉長戰線,從鳳城在向北100裏,就進入了最險峻的千山山脈,在那裏打擊日本人更方便。於學忠的安東方麵軍開始攻擊第2師團的尾部,這就成了前後包圍夾擊之勢。

    張作相補充說道:“告訴張樹森,第2師團這是回光返照,它沒有了補充的軍火,還能蹦躂幾天?”

    溫守善剛要走,被張作霖攔住:“等等。”

    然後他問張作相:“老弟,第二十五旅張作舟怎麽樣?”

    這是吉林的部隊,所以張作霖在征求張作相的意見。

    張作相說:“可以。”

    張作霖:“好,調第二十五旅南下,馳援第三師,限24小時到達前線,歸張樹森節製。還有,讓支援第三師的運輸隊把新鑄造的5000個長槍頭運過去,告訴他們,近戰拚刺刀就用這個。隻要好用,來個電報,要多少有多少。”

    長槍頭是怎麽回事?

    這是趙三本的主意,趙三本看到作戰報告上說,東北軍與日軍拚刺刀很吃虧。第一是技不如人,第二,上刺刀後,與日本人比,東北軍的槍短了一點,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所以東北軍就吃虧了。

    井岡山的紅軍與圍剿的國民黨軍就經常的白刃戰,原因是子彈不多,打上兩槍,就是衝鋒白刃戰。紅軍總是占便宜,是紅軍的拚刺訓練好嗎?不是,很多紅軍戰士昨天還是農民,根本就沒有訓練,相反,國民黨軍的士兵是有拚刺訓練的。那為什麽紅軍占便宜呢?拋開勇敢和思想的因素,那是因為白刃戰中紅軍士兵使用的是紅纓槍,也叫梭鏢、長矛,很多戰士根本就沒有步槍,隻有一支紅纓槍。長槍的長度至少是兩米五以上,一般都是三米左右,手拿這麽長的槍,戰士的心裏也有底,害怕的因素也就少了。步槍上刺刀無論如何也不是兩三米長的長槍的對手。這就是趙三本的主意,現代化的工廠,用鑄造的方法,幾千個長槍頭一兩天就生產出來了,槍頭是趙三本設計的,斷麵是很粗的三棱形,帶放血槽,堅固、有份量,犀利無比,對手看了都會恐懼。交到部隊的手裏,在樹林裏砍一個槍杆,就成了長槍。東北軍的騾馬很多,每個班組都有,用來運輸帳篷之類的公共裝備,這種長槍也不必個人攜帶,按照班組統一運輸保管,到了戰場上,也不是人手一支,三五個人配上一支,長短搭配,拚刺刀就不吃虧了。

    嚴格的說紅纓槍和長槍是兩種兵器,叫做長槍、長矛的這一類,份量重,槍杆更長、更粗;紅軍手裏用的,叫做梭鏢、紅纓槍的那一類,份量輕,長度短,槍杆也細。例如:張飛用的叫做丈八蛇矛,嶽飛用的叫長槍,這都是有份量的兵器,它們不能稱作紅纓槍或者梭鏢。

    趙三本設計的是長槍,槍頭參考了長矛的形狀——是三棱刺,很粗重;槍杆的直徑要超過一寸,整槍標準長度是兩米八,其威猛的外觀就會令敵手膽寒,掄起來砍砸就類似於狼牙棒。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5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