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實力決定戰術

字數:5540   加入書籤

A+A-




    日本國任命的朝鮮總督山梨半造在黑帶軍造反時死掉了,這一次日軍登陸朝鮮四個師團,他們組成了朝鮮派遣軍,日本海軍將領齋藤實被任命為朝鮮派遣軍司令官。曆史上他就是下一任總督,後來還做過首相。

    在齋藤實的指揮下,日軍的第1師團北進,第23師團則向東去攻擊黑帶軍和紅帶軍,另外兩個師團(第7、第24師團)在掃蕩南部。

    他們都不在漢城,漢城豈不又是空虛了嗎?實際上漢城除了剩下一個殘破的城牆和傷痕累累的總督府之外,已經沒有什麽了,漢城裏的人被黑帶軍和日軍殺了兩遍,就算有活著的也跑光了,這麽一座空城守與不守都無所謂。齋藤實也不在漢城,為了安全,同時也為了有基本的生活條件,齋藤實把他的總司令部設在了江華島,那裏曆史上是朝鮮王的夏宮,各種設施還是不錯的。

    目前樸性泰的黑帶軍有一萬七八千人了,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編成了一個師團,自己定的番號:第一師團。脖子上總帶著個帶子有點不倫不類的,他們就改為胸章,就是一塊白布,寫上“抗日複國軍”,下麵一行小字“第壹師團”,從此他們不叫黑帶軍了,改稱複國軍,全稱朝鮮抗日複國軍。他們的活動範圍是漢城以東,大約屬於京畿道、江原道交界一帶。

    位於江陵的紅帶軍有兩個團,這是算上了蘇聯紅軍的炮兵團了,純朝鮮人的部隊人數隻有兩千多人的一個團,其主要成員也是來自蘇聯的朝鮮軍人。紅帶軍也在積極的擴軍,因此它還有一個新兵營,但是他們的擴充比較謹慎緩慢,這是由於蘇聯人對士兵有個基本要求所致,就是說,他們成編製的部隊一定要具備正規軍的素質、水平,不搞濫竽充數。因此,他們的一個團可是不能小看,戰鬥力是很強的,基本接近蘇聯紅軍的水平,何況還有一個紅軍的炮兵團呢?

    日軍的23師團是乙種師團,人數一萬八千人。乙種師團的重裝備就差多了,沒有大口徑的重炮,也沒有坦克裝甲車。對此他們倒是不在乎,朝鮮造反的部隊能有何種裝備他們還是知道的,因為那就是原第31、32師團的底子,步兵炮都很少,重武器根本談不上,因此,對於剿滅紅帶軍、黑帶軍他們還是有把握的。

    南朝鮮的黑帶軍的確是如此,不,現在應該叫複國軍了。樸性泰自知裝備不行,步槍都不夠一人一支,有的士兵還是大刀長矛。他沒有彈藥來源,走私貨都沒有,完全靠繳獲,子彈也是打一發就少一發。目前就是第31師團軍火倉庫裏的底子。因此他隻能打遊擊,對大隊的日軍它是能躲就躲,絕對不會與之正麵交戰。但是,若有脫離了大隊的零散日軍,他絕對不手軟,並且是要打就打殲滅戰,因為他需要繳獲軍火。

    所以第23師團東進的過程中是找不到複國軍的,可是複國軍的無數小部隊就在日軍的周圍,像蒼蠅一樣緊盯著。日軍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缺糧,他們要不斷的派出部隊四處打糧,這些日軍的小部隊就成了複國軍的“口糧”。單此一項,被複國軍吃掉的日軍人數都接近千人了。複國軍的繳獲也頗豐厚,日軍成了軍火的運輸大隊長了。

    但是複國軍作戰有一個限度,那就是隻攻擊日軍小隊(五六十人)以下的,中隊級別的都會放棄。這是因為複國軍的武器差,彈藥不足,日軍的規模稍大,他們就啃不動。

    這是有曆史見證的。中國抗戰中八路軍有一個“百團大戰”,此戰的後期有一個有名的戰例——關家堖戰鬥。日軍600人,相當於半個大隊。八路軍用三個旅(一部)外加兩個團(一部)把日軍包圍在關家堖。八路軍的指揮者是彭德懷,到場的有名將領有:左權、劉伯承、鄧小平、陳賡。

    “堖”就是高地的意思。

    戰鬥的過程不說了,此戰打了兩天,最後由於日軍的援軍逼近,八路軍撤圍而去。

    有兩點要說明,一是當時正好129師在蟠龍鎮休整,否則,不容易集中那麽多的兵。第二,三個旅、兩個團都有缺員,隻能稱之為“一部”並非全體,如果是全體那就是兩萬多人了。這個要解釋清楚,否則,有損八路軍的形象。

    我們引用這個戰例就是想說明武器彈藥的重要性,八路軍的裝備大家都隻知道,步槍也是配不齊的,有槍的士兵隻有三五發子彈,打完了就是衝鋒拚刺刀,因此,那麽多的兵還有大佬級的名將也是毫無辦法。假如把東北軍的裝備給八路軍,我相信:以八路軍的戰鬥力,一個團就可以把這夥日軍吃的幹幹淨淨。

    複國軍躲著日軍走,日軍也不敢分散。就這樣日軍慢慢的逼近了東海岸,那裏可是紅帶軍的根據地了。

    紅帶軍怎麽辦?怎麽打?

    戰法是依據戰鬥力的,複國軍躲著藏貓貓是因為沒有重武器,彈藥不足。可是複國軍也舍不得走,因為他們眼睛發綠,緊盯著日軍手中的彈藥,總是有非分之想。

    紅帶軍是什麽裝備?

    他們團一級有炮兵營,有突擊連,就是衝鋒槍連。因為日軍沒有衝鋒槍,當然就采用湯姆孫衝鋒槍了,蘇製的轉盤槍此時已經有了,但是沒有量產也沒有裝備部隊。營一級有火力支援連,配輕重機槍加輕迫擊炮,連一級有機槍排,配輕機槍、擲彈筒。從配置上看與當前蘇軍的野戰部隊相當。

    再看看他們的炮兵團。

    炮兵團有一個團部營構成較雜,是:輜重、工兵、警衛、通信、指揮。另外有三個營裝備不同的步兵炮。他們怕露出蘇聯人的痕跡沒有敢裝備重炮。最輕便的是82毫米迫擊炮,其餘的以75山炮為主,屬於榴彈炮一類。還有少量的60口徑戰防炮,所謂“戰防炮”就是倍徑大,接近於加農炮的性質了,炮彈初速高,直瞄射擊摧毀力強,是打坦克,拔碉堡的利器。

    裝備75山炮的是一個班一門炮,一個營就接近30門炮。裝備82迫擊炮的是一個班兩門炮,一個營就接近50多門炮。這個炮兵團有100門炮!這還不算步兵團自備的火炮,不能裝備重炮已經是他們極大的遺憾了。

    特別說明一點,他們的炮兵穿的既不是蘇軍製服,也不是紅帶軍穿的日軍製服,而是仿東北軍的灰軍裝,沒有標誌。目的當然是魚目混珠,冒充東北軍。

    從這個裝備就可以看出蘇軍是特別講究“大炮兵”的,他們信奉炮兵是陸戰之神!

    裝備好當然就要打阻擊戰,強軍對弱軍的阻擊防守那可是大大的占便宜。旅順的雞冠山炮台就是例證。

    在山地中選擇阻擊地點那是太容易了,幾乎到處都是關口。所謂“一夫擋關萬夫莫開”的地形比比皆是,這種關口的地形對於冷兵器時代當然是首選,熱兵器作戰中也為弱勢的一方提供了防守的便利。這樣的地點紅帶軍會派人防守,但是不能選擇這樣的地點做阻擊的主陣地。原因何在?

    原因就是紅帶軍有優勢的火力!

    過於險要之處一般都不利於安排大量的炮兵陣地,也沒有開闊的射界,甚至存在炮擊的死角。紅帶軍希望把對手置於平坦的地形上,處於挨宰的地位,也希望自己的炮兵陣地不要過於狹窄,並且有轉移陣地躲避敵方反擊的便利。這樣的地點都是相對開闊的,也就沒有險要的關口了。

    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葉挺的成名之戰:攻打汀泗橋和賀勝橋,遼沈戰役的塔山阻擊戰等等,我們如果有機會可以到現場看看,這些地方根本就沒有山,有的隻是一片高地,略高於其周圍的平原,一點也不險要。對於機槍大炮,這種地形可是好戰場,這就是冷熱兵器的區別。戰爭的原理是相同的,孫子兵法永遠不會過時,但是要憑借敵我的條件靈活變通。

    紅帶軍選擇的就是這樣的戰場。

    戰場地處交通要道的一側,是日軍東進江陵的必經之地。

    自己的陣地背靠大山,山上有自己的警衛部隊,陣地設在小高地上,其他三麵都是開闊地,麵積很大,前方三十裏之內除了小河溝沒有天然的障礙。日軍兵多,日軍也是善於迂回包抄的,背後的山地等於是自己的後衛屏障。日軍的人數是一萬八千,損失一些也有一萬七,紅帶軍的步兵隻有一個團兩千兩百人,外加一個炮兵團不到兩千人,總數約四千。按人數算相差四倍還要多,如果被圍困就不好辦了。

    1928年的11月7日晨,江陵以西的五台山地區。注意:這都是朝鮮的地名,與中國的地名重名而已。

    日軍的第23師團到達了紅帶軍預設的戰場,這也是第23師團進入朝鮮以來第一次前進道路受阻,被敵軍擋住了去路。師團長小鬆原道中將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手舉著望遠鏡在觀察著,前方是一塊比較大的山中平原,在對麵的正中位置,遠遠的前方看到一處不大的高地上有一杆紅旗,純紅色,無字無圖案,其他的再也看不出什麽了。這處高地堵住了另一側進山的道路。部隊的偵查不能靠近,都被打回來了。他感到這是個危險之地,因此,他命令大部隊都停留在身後的山中,暫時不要前進。

    在紅帶軍前線指揮部裏,紅帶軍總政委卡裏莫夫正在做動員,他說道:“今天是偉大的十月革命十一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偉大的日子裏,我們要在這裏阻擊日本侵略軍!革命的勇士們,你們要向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向日本侵略者打出複仇的炮彈、子彈!英勇作戰,不怕犧牲!消滅日寇,保衛我們紅色的根據地!讓我們用輝煌的戰績向偉大的斯大林同誌獻禮,向十月革命節獻禮!下麵由總司令李鴻來同誌布置任務。”

    ......

    日軍的小鬆師團長找來了參謀長岡本德三少將研究敵情,部署進攻,他們決定派出一個聯隊進入平原。這裏距離戰場還很遠,超過了30裏。總不能跑30裏的路打衝鋒吧,遠遠的除了用望遠鏡什麽也看不見。一個聯隊的日軍前進了一段路,距離目標已經不足十裏了,在這個位置上,他們建立出發陣地,按部就班的組織進攻,對於他們來講,就是嚴格按照操典執行即可。參加攻擊的部隊向集結地集結,等待命令。

    部隊發動進攻之前需要在指定的地點集合、列隊,聽長官訓話、接受命令、組織隊形,集合的地點就叫集結地。有時候還要列隊行進到預定的進攻出發地點,等待出擊的命令,那裏就叫做出發地。戰場上一般都是這個情況,特別是講究人海戰術的年代裏,這都是必須的。

    可是這裏的地形害了日本人,日軍部隊的集結、出擊,還有他們的炮兵陣地,對於防守的紅帶軍來說就是擺在了明處,一目了然。日軍沒有想到對方有大炮,他們麻痹了。

    日軍的進攻也有規律:炮擊、衝鋒、散兵線、交叉掩護、步槍對射、突擊、甩手雷、拚刺刀。這都是老套子了。

    可是今天有了變化:日軍聯隊的炮兵“轟轟”地打響了,還沒等校正彈著點,紅帶軍的大炮就反擊過來了,紅帶軍的火炮明顯的隱藏了實力,開火的隻有十幾門炮,轟轟的炮聲一片,打出去的炮彈也不少,他們向暴露的日軍炮兵陣地覆蓋炮擊,基本上是直瞄射擊,打得很準,小鬼子的炮兵頓時啞火,想跑都來不及。同樣是步兵炮,射程基本相同,你能打著我,我也能打著你。

    欲知戰況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02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