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汗青不饒人

字數:5454   加入書籤

A+A-


    歸國外交使團的的匯報還在進行之中。

    關於出訪蘇聯的部分,主要就是顧維鈞匯報了。

    他說道:“我們的使團在訪問蘇聯期間還得到了斯大林的接見,這是破格的外交待遇了。因為我們隻不過是中國的地方政府,並沒有正式的外交身份。在此次訪問中,蘇聯人正式的承認了他們的勢力進入了朝鮮,紅帶軍就是他們支持的。”

    張作相說道:“按照以前的情報我們已經猜疑到了,果真如此啊!蘇聯人目的何在?”

    張學良說道:“還不是為了擴張!老毛子素來如此。朝鮮亂成了一鍋粥,這種機會他們豈能放過?”

    張作霖說道:“來者不善啊!有沒有對付我們的意思?他奶奶的,老毛子不是善類呀!”

    張作相說道:“道理如此,但是,為了抗戰大局,我們還是不能反對。畢竟他們的矛頭指向了日本人,日本人還是我們的大敵呀!”

    顧維鈞停下來等待著大家的議論,等會場漸漸安靜下來,顧維鈞又繼續說了下去:“蘇聯人向我們通報這一情況是有目的的,目的是什麽呢?蘇聯人向我們使團提出:希望東北軍公開介入朝鮮戰爭!希望東北軍的部隊公開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哪怕名義上進入也行!”

    這一下炸了窩,會場上倒是沒有幾個人,總共也不夠十個人,卻亂了套,說什麽的都有,也有站起來詢問顧維鈞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是為什麽?

    張作霖也忍不住問:“蘇聯人沒說這是為什麽?”

    顧維鈞答道:“說了,但是很含糊。他們說:這是為了更有利於打擊日本侵略者,也是為了解放朝鮮人民。並且向我東北當局許願:如果我東北軍公開進入朝鮮,則我們雙方的援助、貿易中,東北一方的貿易逆差可以抹平賬目,免除我東北一方的債務。”

    張作霖轉頭問張作相:“咱們欠多少錢?”

    張作相說道:“沒有多少。我們對蘇聯的貿易是用白銀結算的,年終結清,到目前為止,貿易逆差大約是兩千公斤白銀的樣子。”

    西方人計量白銀以千克為單位,中國按兩計算,一公斤等於32兩。兩千公斤等於六萬多兩。用人民幣來說大約是三千萬元,數字不是很大,在正常的貿易範圍內。這是由於東北軍政府不是窮政府,款項基本都能結清。現在到了年底,東北方麵一次結清是沒有問題的。

    張作霖笑了,他說:“老毛子耍我呐!幾萬兩銀子算個屁!要大方就玩點真的!要他幾億、幾千萬兩算我訛他,幾百萬兩總得要吧?他得了朝鮮半壁江山那是多少?”

    在場的人都笑了。

    還沒等別人說話,他又說道:“哎!話是這麽說,可真的不能這麽幹。這事有點不仗義,咱們把朝鮮給賣了!可是有什麽辦法?抗日還是第一呀!打敗日本人是最要緊的。我們不賣,他韓國政府能趕走日本鬼子嗎?能趕走老毛子嗎?情勢所迫呀!

    但是呀,那個銀子還是算了吧,還是那句老話:‘不是什麽錢都能花的!’要了這個銀子,我們就成了出賣朝鮮的罪人了!人再做,天再看!咱們爺們別給中國的曆史抹黑!汗青不饒人呐!”

    得!這個張作霖總是冷不丁的就冒出文詞來,那一句“汗青不饒人”就是文雅通俗兩攙和,“不饒人”三字很通俗,“汗青”兩字就太文雅了。它的意思是不能欺騙曆史。若幹年後,曆史總要澄清。

    他張作霖為了幾百萬兩銀子,把朝鮮的半壁江山給賣了,曆史上總要寫出來。如此一來,他張作霖成了什麽人?恐怕中國的國家都要欠朝鮮一筆賬!曆史的賬是欠不得的!很沉重!

    “汗青”之典故來自文天祥的詩:“過零丁洋”,其最後一句為“留取丹心照汗青”,意為:我的一顆紅心寫在了曆史上,“汗青”就是曆史。

    古代的曆史是寫在竹片上的,砍伐的竹子要去水分,烘幹了才能用來寫字。用火烤青竹,內中的水分就冒出來了,一滴一滴的流出來,就像青竹冒汗。引伸開來“汗青”就表示曆史文獻,所以又有“名留青史”的說法,“青史”“汗青”都是從青竹引用過來的。

    漢文化博大精深啊!

    張作霖的話讓在座的都肅然起敬,大帥就是大帥!這才是東北軍的領袖啊!

    張作相補充說道:“此事也要通告韓國政府,眼下形式如此,我們東北、他們韓國都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對得起中國人,也對得起朝鮮人。大元帥的開闊、無私的胸懷也要讓朝鮮人知道。”

    是啊,汗青不饒人!張作霖瞞得了一時,瞞得了永遠嗎?

    蘇聯的意圖等於擺明了,大家都看懂了:

    蘇聯紅軍需要調動重裝備進入南朝鮮,特別是空軍,甚至還有海軍。可是蘇聯不能公開對日作戰,如果東北軍公開過了鴨綠江,蘇聯紅軍的大炮、重炮、空軍就可以打著東北軍的旗號進入朝鮮,甚至可以出動蘇聯紅軍的部隊冒充東北軍參戰。斯大林這是借力發力,在要跌倒的日本人背後推一把,四兩撥千斤。幾百門大炮,幾萬發炮彈就換來了南朝鮮的政權,代價很低,收獲很大,斯大林的賬算的明白!

    張作霖的決策很迅速、痛快。

    他說道:“咱們跟小日本已經開戰了,就差沒明著宣戰,就叫不宣而戰吧!別說打到朝鮮去,打到日本四島我也敢!把韓國政府的聯絡官找來,必要時,我也可以見見他,見他們的那個什麽總統李承晚也行,總之要說清楚。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曆史啊!朝鮮將來是個什麽樣,我們盡力了,就可以了。咱們爺們不能過於拘束,還是抗日要緊呐!我現在需要的就是打小日本,蘇俄參戰我巴不得呢,他老毛子打到東京去才好。幹!過江!公開過江!發聲明!拍電影都行!”

    張作霖拍板了,一錘定音!

    張作相有點擔心,他說道:“大哥可要慎重啊!咱們這點部隊,保東北四省都很勉強,我們沒有能力幫朝鮮啊!”

    旁邊的榮臻也點頭表示讚同輔帥的意見,也是一臉的緊張,做參謀長的知道東北有多少兵,進朝鮮?兵夠嗎?軍費何來?何況東北眼下就麵臨著大戰!

    張作霖哈哈大笑:“我的老兄弟太實惠了,我們那是做樣子。讓遼東衛戍區派一個地方保安旅,白天坐船過江,接過新義州的防務也可以。晚上坐船再回來,第二天重新過江,晚上再回來,演戲嗎!告訴這幫兔崽子們,都演得像點,找一些父老百姓擺酒送行!

    有老毛子在南邊頂著,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告訴老毛子,放心打,北邊的後路我東北軍包了,保證不讓小日本抄後路。”

    朝鮮半島狹窄,抄後路真是可能的。這樣的戰例在曆史上發生過好幾次。讀者都知道,就不必浪費筆墨了。

    外交使團匯報的重頭戲過去了,半夜開會,這些人也很疲乏,會議休息一會,吃點宵夜,但是不能散會。做官員就要吃這個苦,苦熬通宵,明日白天睡大覺,沒有這個本事就別當官。

    大帥府的夜間休息,那是別有一番景致。

    在一個大廳裏,側前方是一個小型的樂隊。我們說過,張作霖喜愛聽音樂。到場的貴賓也可以點自己愛聽的曲子,讓他們演奏。

    正前方是一排廚師,都侍候在哪裏,客人需要什麽菜都是現做的,當然夜宵也比較簡單,無非是比較清淡的飯菜,也沒有太複雜的。有酒,但是下麵還有會議,誰也不敢喝。

    夜宵、休息過後,會議繼續。

    外交使團的行程本來沒有安排法國,由於繞道,途徑法國,也是由於東北的外交極有特色,在西方引起了一些波瀾,得到消息的法國不甘落後,借使團路過的機會展開了外交。就是說法國人是主動的。

    他主動就好辦了,但事前沒有準備,顧維鈞、楊宇霆都不能自作主張,因此,隻能是各自表述意見,決策還要等到領導層的批準。

    東北當局的要求就是軍事、技術援助和經濟貿易。法國的要求,當然是為他們的產品找銷路,以緩解經濟危機。

    結果就是東北可以用優惠價格購買法國的軍火及相關技術,東北方麵可以接受那些商品及數量。

    東北的市場是不小,但是英、美、德國這三家也就差不多了,沒有留給法國人的餘地,這個合作的前景就黯淡了。在此情況下,張作霖又讓趙三本拿意見,趙三本快成了萬金油了,有難處就找趙三本!

    趙三本想了想,還真是不負眾望,拿出一個意見來。

    他說道:“天津港的貿易不隻是東北地區的貨物,也包含了華北地區。此外,我軍還有收複煙台、青島的打算,這兩處港口純粹麵向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貿易,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港口做轉口貿易。也就是說,我們東北當局與誰做貿易是我們的權利,要經過我們的批準,我們批準了法國,就是給了他機會,不批準的國家則禁止貿易。此外還有品種,我們準許了法國的紡織品,隻準許他的紡織品上岸,他的玻璃製品不能上岸貿易。用這個辦法就避開了東北貿易區的局限。”

    張作相說道:“好,這個辦法好,我們給了法國人利益,他們也要給我們以利益。我們的港口都要嚴格的管起來,這是政府的職權。”

    與趙三本接觸不多的張學良、楊宇霆、顧維鈞等人都瞪著眼睛看趙三本,這小子是什麽人?幾乎成了問不倒,這世界上還有他不懂的事情嗎?

    ......

    會後,對於蘇聯的勢力已經進入了朝鮮,以及蘇聯要求東北軍過江的事情還真的要與韓國政府協商。蘇聯人的進入,韓國政府也是擋不住的。另一方麵,抗日的形式多麽嚴峻!有東北軍幫忙也不見得有把握。所以韓國政府是含著忐忑的心情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畢竟打走日本人是當前首要任務,也是極其艱巨的任務。其他的一切都在完成抗日複國大業之後在說吧。眼下的抗日壓倒一切!再者說,韓國政府也沒有能力趕走蘇聯人啊。

    大元帥府和參謀部又在為東北軍過江的具體事務忙碌起來。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2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