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滅了一個艦隊
字數:5560 加入書籤
人民軍的戰機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扶桑號,它個頭最大,粗大的炮筒子林立,指向各個方向,它的形狀最特殊,很容易辨認。
蘇聯人還是很有點戰法的,這麽大的艦隊,防空的火力必然很多,先攻擊防空火力也算一種戰法。但是運動艦船上火炮、機槍算是小目標,也不容易準確攻擊,攻擊的過程中也難免損失。所以,他們就直接攻擊主要作戰的目標了。
蘇聯人把攻擊的戰機分為三隊,攻擊方向是一樣的,但是有個角度交叉,前麵的戰機俯衝的高度定的高一點,側重於自身的安全。一批炸彈投下去,不管命中與否,都會激起水柱煙霧,這就是後麵戰機的掩護了。所以後麵的一隊才是真正的攻擊者。每一隊三架戰機,一個波次九架戰機。如果打得好,一個波次就能擊中目標。隻要擊傷扶桑號,此戰的第一目標就實現了。
為了跳傘飛行員逃生方便他們的俯衝方向就是從西向東,就是向著陸地的方向。江華島距離陸地非常近,最近點隻有1000米左右。當然他們攻擊的日軍艦隊的錨地距離稍遠。
在日軍防空火力的槍炮聲中,第一隊三架戰機俯衝下來,在500米的高度上就投彈拉起來。飛機的飛行動作飄飄忽忽的,像個搖擺不定的風箏。這說明駕駛員飛行技術高超,他在躲避防空炮火。
巨大的水柱衝天而起,三枚炸彈均落入水中,隨後就是三聲爆炸。第二隊、第三隊跟進的極迅速,他們的飛行高度隻有二三十米,幾乎是貼著水麵,乘風破浪而來,高高的水柱似乎就要吞噬掉戰機了。
日軍防空經驗不足。在他們習慣性的在天空上尋找目標時。這三架戰機已經拉起來了,三枚碩大的航空炸彈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拋向了扶桑號戰列艦。第二隊戰機剛剛拉起來,第三隊又到了,又是三枚炸彈。這種俯衝的水平令日軍難於應付。
這種俯衝投彈的命中率超過五成,這一次也是一樣,戰列艦還是太大了,目標大,更提高了命中率,六枚炸彈命中四枚,所不同的就是部位。三枚炸彈落在了甲板上的不同位置,另一枚枚集中了側舷!巨大的爆炸聲中,側舷船體被扯開一個大口子,爆炸的衝擊波把戰列艦掀了起來,隨後向下一沉,海水就洶湧地湧入了船艙,船隻上多處起火,大火熊熊,戰列艦遭到了重創。
投彈的老毛子飛行員口中不斷的喊著“烏拉!”喊一喊也是應該的,他重創了戰列艦,立了大功!
現在僅僅是60架戰機攻擊的第一波,戰績就是如此的巨大!就算這一波的戰機有所損失,這個戰果也值了!
現代人都知道,在喪失了製空權的情況下,戰機就是鋒利的戰刀,軍艦就是待宰的羔羊!蘇軍擊沉日軍戰列艦的戰例再一次地說明製空權的重要性!
江華島麵積不大,機場必有跑道,因此,容易尋找。此時,跑道上正有日軍的戰機緊急起飛,這就暴露了機場的目標。這個年代沒有雷達,日軍不能更早地發現來襲的敵機,因此倉皇迎戰,地麵的飛機剛剛起飛,人民軍的戰機就臨空了。
轟炸機場也用不著俯衝轟炸,十架轟炸機輪番打開投彈艙門,成群的航空炸彈就投了下去,對機場形成了覆蓋轟炸的效果。隻要把跑道炸成坑窪不平的狀態,地麵的飛機就不能再起飛了,返場的飛機也無法降落,這就達到了破壞機場的目的。至於指揮塔、油庫、停機坪,能炸到更好,炸不到也無所謂。
匆忙中,日軍隻起飛了兩架戰機,機場就淹沒在爆炸的煙塵之中了。兩架日軍飛機那裏是數十架人民軍戰機的對手,瞬間就被擊落了。
炸毀機場還有一個戰果意義更加重大,那就是日軍已經在漢城戰場上的戰機失去了降落的機場,除了墜毀,最好的結果就是迫降,即便飛行員不死,飛機也毀掉了。
這一戰讓日軍又喪失了一批成熟的飛行員,飛行員的損失不是短時間可以恢複的,所以損失更重。
江華島北側的海上錨地戰火紛飛,濃煙大火衝天,一場大戰還在進行之中。
日軍旗艦扶桑號戰列艦已經嚴重負傷,船舷的一側被掀開一個大口子,整個船隻都是火光熊熊,日軍的水兵正在全力撲救。
扶桑號上,艦隊司令小林省三郎大佐已經負傷,他躺在一個簡易的擔架上,對於他來說傷痛還不是主要的,天下無敵之大日本海軍的未來、乃至日本國的未來才是他最憂慮的。他親臨的戰場讓他明了航空兵的重要,日本海軍空有強大的艦隊,光戰列艦就有十幾艘,麵對敵軍的空襲,強大的艦隊毫無作為,隻能被動挨打。而眼下,帝國的航空兵太弱了,讓支那人抓住了這個弱點。哎!他長歎一聲,找來了書記官,他要口述給內閣的電報。他一字一頓的說,書記官坐在旁邊記錄:
“內閣總理大臣濱口雄幸閣下:我特遣艦隊今日難逃劫難了。與支那人的幾次交戰,已經用無可辯駁的戰例說明了杜黑的製空論之正確。滿洲張氏父子能夠先覺一步,他們經營航空兵已有多年,並形成今日之戰鬥力,我帝國竟然毫無察覺,毫無認識。愚以為:今日之事態,滿洲之事已不可為,滿洲,乃至朝鮮,帝國應從速撤兵,暫不可圖。我帝國需臥薪嚐膽,厲兵秣馬,當以航空兵為先。兵鋒指向應該在支那的南方,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尚有可為。支那南部仍是軍閥割據,內亂不止,且沒有強大之航空兵。待取得其豐厚資源,戰略指向應在南洋。我帝國欲下南洋,必先克製美英,彼之海軍乃勁旅也,不在我帝國之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言之不盡,此心報天皇!小林省三郎絕筆。”
他說“張氏父子”把張學良也帶上了,這就是那個“名將”的效應吧!他認識到了製空權,也給日本國出了一些主意,看似高明,應該說也不怎麽樣。因為他依然把日本國的發展富強建立在侵略和掠奪上,世界上有幾個好欺負的,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日本內閣能否采納就不得而知了。
小日本發他的電報,我們還是看看戰場吧。
重創戰列艦的戰果刺激了老毛子駕駛員,他們都興奮起來。依然是三隊一個波次的俯衝攻擊方式,輪番的俯衝轟炸,現在除了繼續攻擊扶桑號之外,也開始了對其他艦隻的攻擊。
扶桑號甲板上的大火讓他失去了對空射擊的戰鬥力,日軍艦隊防空火力就大打折扣了,扶桑號上光是80毫米高射炮就有八門,占了日軍防空火力的大半,缺少了扶桑號的防空火力,日軍艦隊就等於解除了武裝。
蘇軍拚命攻擊還有一個激勵他們的原因,東北軍空軍戰果輝煌,全世界都知道了,難道蘇聯紅軍就不能?雖然東北軍的空軍骨幹士兵也是紅軍,但是畢竟指揮官是中國人,這一次蘇聯紅軍也要做個樣子,把日寇的一個艦隊給滅了,讓全世界都看看!
哦,不對,這個戰功還要無償地送給東北軍,蘇軍參戰是秘密的,隻有東北軍心裏明白。哎!
三隊一波次的攻擊見效很快,塗裝著五色旗的戰機上下飛舞,四個波次下來,扶桑號又吃了五枚重型炸彈,已經是殘破不堪幾處漏水,最後終於扛不住了,艦船的中後部發生了大爆炸,厚重鋼鐵的側船舷被強力撕開了,洶湧的海水湧進了船艙,扶桑號漸漸的傾斜了。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呀?人民軍也付出了兩架戰機的代價,不幸負傷的戰機拖著煙火向遠處大海墜去。如果不是這種落後的雙翼飛機,如果飛行性能再好一些,人民軍有可能做到零傷亡。
“烏拉!”
老毛子們又興奮起來,坐在機艙裏也是手舞足蹈。
日軍的防空火力更弱了,因為,大部分軍艦都沒有高射炮!這個理念的差距更加速了日軍艦隊的滅亡。江華島成了人民軍對日本艦船的屠宰場,一般的軍艦都扛不住一枚炸彈的攻擊,像護衛艦、掃雷艦之類的一枚炸彈就能炸飛半隻船。冒著煙火的軍艦一艘接著一艘的沉沒。蘇軍又給緩慢沉沒的扶桑號補上一枚炸彈,讓他快速的沉沒了。經過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海麵上終於安靜了。隻剩下漂浮的雜物、油汙和在寒冷海水中掙紮的幸存水兵,漢城地區1月的氣溫已經在0攝氏度以下了,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掙紮上岸,據說這一帶海域有凶猛的鯊魚哦!
人民軍用六架戰機的代價全殲了這個日軍特遣艦隊,隻漏網兩艘,那兩艘軍艦正在漢江中猶豫。軍艦上是有電報機的,江華島的情況他們當然知道。前進還是後退?朝那邊走都是險象叢生,無論如何,軍艦也沒有飛機速度快,東北誌願軍戰機到來之時,就是他們的滅亡之日!
其實幸運的漏網者還有,那就是這個特遣艦隊的一艘潛艇,它潛入了水中得以逃脫。潛艇完全沒有防空能力,不像現代,還可以有防空導彈。它停留在水麵上毫無意義,因此,它理智的躲避了。這艘潛艇本來是去渤海灣對付渤海艦隊的。
飛機也是對付潛艇的克星,但是要有反潛的裝備:一是聲呐探測儀,用來尋找潛艇,判定方位。此時的聲呐技術已經不錯了,各國的海軍都有裝備。二是要有深水炸彈用來攻擊潛艇。所有的這些人民軍的戰機上都沒有攜帶,也就無從攻擊潛艇了。
經過商議,漢江上的兩艘軍艦還是決定返回江華島,那裏有大量的落水者等待他們的救援,去漢城已經毫無意義。它們全速退出漢江,奔江華島駛去。它們也是幸運的,因為江華島戰場上的人民軍戰機炸彈基本投空了,燃油也不多了,任務超額完成,全部返航了。漢城戰場上,人民軍的戰機都沒有帶炸彈。使得這兩艘軍艦得以暫時的安全。另外,南部防線上的人民軍第三師已經與南部的日軍開戰,那邊也在呼叫空軍支援,所以沒人顧得上這兩艘殘餘的軍艦。
等到他們臨近了江華島戰場附近,他們看到了更加慘烈的一幕!燃油耗盡的日軍戰機正在一架一架的往大海裏、陸地上墜落!濺起一個一個的水柱。
軍艦上有電報,知道這邊的情況,可是飛機上沒有,日軍的飛行員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麽事,大隊的艦隊沒有了,隻剩下零碎的木板和掙紮的幸存者。機場毀了,沒有了燃油的飛機那裏也去不了,天照大神正在向他們招手!他們隻能在江華島上迫降,或者像水鳥一樣一頭紮入水中。
人民軍的戰機沒有追過來,他們同樣沒有燃油了,當然要返航。
僥幸剩下的兩艘日本軍艦和艦上放下來的小船,臨時充當了救護隊,打撈大海中的幸存者。那艘潛艇也浮出水麵來幫忙。冬季的嚴寒中,落水者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凍死,所以,預計落水者的死亡率會非常高,能活下來的隻是個別的幸運者。
艦隊司令小林省三郎大佐還在尋找之中,估計凶多吉少,他即便活著,自殺的可能也很大。
漢城的戰鬥還沒有結束,慘烈的搏殺還在進行之中,特遣艦隊覆沒的消息就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東京。
小林省三郎的電報讓東京再一次震驚了,連續的失敗快讓人麻木了,可是朝鮮陸地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傳來的消息同樣不能令人樂觀。
日本人還是有疑問的,朝鮮人民軍是什麽來頭?東北誌願軍有那麽強大嗎?
預知戰況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2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