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朝鮮南北分治

字數:5924   加入書籤

A+A-


    南朝鮮基本上平定了,剩下的就是清剿殘敵,殺光日本人和朝奸、建立政權、穩定地方。可是北部平壤還有一個成建製的第1師團,韓國政府將如何處置呢?

    形式是明朗的,第1師團成了孤軍,並且斷絕了後勤補給。對於第1師團來說,嚴重短缺的還不是彈藥,而是糧草。北朝鮮的堅壁清野工作做得好,日軍不能就地補給,隻能依靠漢城或者日本國內的後勤補給線。兩萬人的部隊僅僅糧食一項,日消耗就是十幾噸,在加上草料、被服(現在是嚴寒的冬季)、煤炭、藥品、彈藥等等日消耗就是四五十噸。後勤一旦斷絕,它能支撐幾天?

    朝鮮的局勢也刺激了北朝鮮的義勇軍,目前的義勇軍也在急速的膨脹。韓國政府控製下的義勇軍擴建的速度很快,他們又擴建了第36、第37、第38支隊,由此,他們已經擁有六個支隊七萬人了。東北軍麾下的義勇軍也擴建了一個支隊,總數達到了三個支隊。兩方麵義勇軍的兵力總和已經達到了10萬,這差不多是北朝鮮目前經濟狀況的極限了,如果再增加兵力,他們的稅收怕是養不起了。

    義勇軍兵力不少,缺少攻城的重裝備,不能發起攻擊平壤的戰役,但是包圍平壤還是能做到的。自從得到南部攻克漢城的消息之後,義勇軍就開始向平壤周圍集結。

    熺英太郎師團長也不是傻子,這個局勢會看不出來?他隻要稍微的猶豫,就會被圍困於孤城之中,義勇軍用不著攻打平壤,隻需圍困,用不了兩個月,日軍兩萬人就會餓死在平壤城裏。餓不死也會凍死,平壤不是漢城,緯度高,並且臨近山區,1月的氣溫能降到零下20度!

    向哪裏逃呢?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平壤是大同江的沿江城市,沿著大同江而下,一百多裏之外就是大同江的入海口,從那裏向南的沿海有諸多的島嶼。這些島嶼就成了第1師團的暫時棲身之地。

    因此,在漢城陷落的第二天,1月27日,也是義勇軍決定圍困平壤的那一天,平壤的第1師團便倉皇撤退出逃,直奔大同江的出海口,並沿途搶奪船隻。可是北朝鮮的基層都有了政權,民眾是有組織的,糧食都搶不到能搶到船隻嗎?這可就絕望了!繼續向南逃嗎?過不了漢城就會全軍覆沒!

    無奈之下,隻能在沙裏院設防,守住這個沿海的小小半島。發緊急的求助電報,讓國內派船隻來接應。實際上他們在平壤時就發了電報,日本國內動作太慢,至今沒有消息。

    日本國怎麽了?一個師團說不要就放棄了?

    這就要怪日本人的習性了:日本國內的上上下下都是喜歡拚命的多,有理智的少。接應部隊撤退,而且是大敗而回,日本人都羞於開口,不少的人就會高喊:決死衝鋒!寧可全體玉碎,也不齒於失敗!

    日本海軍接連的失敗,損失慘重,他們也不願意繼續的拿軍艦去填這個填不滿的窟窿。南邊的光州,北邊的沙裏院都需要派船接應,可就是遲遲的派不出來。

    別人可以情緒化,日本政府還是要負起責任來,他們迫於各方的壓力,要想組建一支救援船隊的確不容易。但是,日本國正在盡力的向關東州(旅順)運兵,船隊和護衛的軍艦都是有的。因此,內閣就通過電報聯絡並命令他們前往接應第1師團和南部的第7、第24師團。

    日本國向關東州運兵的確不容易,拋開國內的經濟困境不提,單是為了躲避東北空軍的空襲就不容易,他們總要掐算這時間,夜間到達,並且連夜卸船,立即返回,一分鍾也不敢耽擱。

    第1師團退出平壤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義勇軍的圍困行動已經開始了。日軍決策迅速,行動早,在義勇軍尚未合圍之前,日軍全力向南突圍而出。

    義勇軍的大部隊沒有到位,日軍出擊逃跑的方向是平原,地形也不利於訓練嚴重不足的義勇軍,這些都導致阻擊不得力。義勇軍沒有重炮,在輕型的步兵炮的支持下也是拚命的阻擊。別忘了,義勇軍還有空軍的支持,在東北空軍的轟炸和地麵圍堵下突圍,日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重裝備就損失殆盡了,其中有一些是日軍自己破壞丟棄的。

    從1月27日第1師團突圍而出,用了五天時間他們才趕到兩百裏外的沙裏院,由此也可見日軍行動之艱難。日軍完全得益於這裏的平原地形和義勇軍的新兵素質太差,如果在山區,他們是極難逃脫的。此時的日軍還有一萬六千人,自從進入朝鮮以來,他們已經損失了七千人。

    第1師團在這個沿海的半島上設置防線,等待日本船隊的救援。

    日軍的守衛阻擊戰打得非常艱苦,這個情景就類似於淞滬會戰的羅店,不過攻守雙方掉了個,日軍防守,朝鮮軍隊進攻。日軍冒著飛機轟炸,火炮轟擊,艱難的守衛著一馬平川的陣地。日軍的一個小隊或者一個中隊,一兩個小時就打沒了,全體玉碎,然後在派上去一隊,用人命守衛著他們的最後生命線。

    殘酷的戰鬥讓時間顯得更是緩慢,度日如年。好在義勇軍的兵源太差,隻有日間在空軍的掩護下才能進攻,這使得日軍夜間得以休息。

    有的讀者會有疑問,東北軍麾下的義勇軍戰鬥力強,甚至在江界就有東北軍的部隊,他們為什麽不參戰?

    這是韓國的意見,主要是韓國義勇軍司令金若山少將的意見。

    這場戰鬥日軍必敗、義勇軍必勝,毫無懸念。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部隊需要鍛煉,需要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大韓民國也需要在朝鮮人中樹立威信,國家也需要戰功的支持,韓國人需要自己建功立業。因此,除了東北空軍,他們拒絕了東北方麵的幫助。

    至於東北軍的重炮為什麽不提供給韓國?第一,東北軍麵臨著日軍大規模的進攻,要時刻備戰,所有的重炮都要用到這個戰場上,不能分流。同理,東北軍的主力部隊也不能進入朝鮮。第二,韓國新組建的部隊能使用步兵炮就不錯了,給他們重炮也不會用。

    第1師團又艱苦的支撐了兩天,2月2日的夜晚,他們終於等來了接應的日本船隊。日本人也習慣了,船隊隻有夜間才敢靠岸,否則會遭到空襲。

    但是沒有碼頭,此地僅有的幾個小碼頭都被空襲炸毀了。所以他們隻能用小船擺渡,速度慢不說,所有的重裝備都要丟掉,關鍵時刻還是人命要緊。

    緊張的擺渡一夜,才上船五千人。天亮之前,日本的船隊還要遠遠的離開海岸,躲到島嶼的背後,晚間才能再次的過來。

    這樣堅持了兩天,終於義勇軍發現情況不對,日軍人數少了。他們通知了東北軍方麵,就開始組織強攻。把所有的火炮調集到前線,猛烈的炮擊,然後就是玩命的衝鋒,當然是人海戰術啦。日軍人少了、彈藥也少了,反擊越來越弱。經過三次慘烈的衝鋒,義勇軍終於突破了日軍的防線。

    此時戰場上的是義勇軍的四個支隊,日軍是第1師團的殘餘。兵力比是四萬對四千,整差十倍。缺少彈藥的日軍無論如何也是抵擋不住了,雙方進入了最後的決死拚搏——拚刺刀。

    這一戰,義勇軍以傷亡三千的代價,全殲了第1師團陸地上的殘餘部分五千多人,其中包括師團長熺英太郎。韓國義勇軍終於有了一個令朝鮮人驕傲的大勝仗!

    東北空軍得知此情況,除了出動戰機配合義勇軍作戰之外,還出動了三批偵察機,尋找日本人的船隊。

    日本人為了躲避東北空軍偵查,還真是想了很多辦法。

    此時的輪船都是燒煤炭的,他們當然要熄火了,否則,煙囪一冒煙就全都暴露了。他們還使用大批的帆布,畫上綠色的樹木,或者藍色的海水,按照周圍的環境來遮擋。偵察機在高空中飛行,沒有雷達等先進的裝備,單靠肉眼的確難於發現。

    就這樣,讓日本的運兵船隊躲過了一劫。

    ......

    朝鮮戰爭暫時告一段落,至此,在朝鮮半島上,成建製的日軍已經沒有了。附近的大小島嶼都成了日軍的避難之地。日本國最終還會解救他們,可是人民軍暫時顧不上,他們還有繁重的平定地方的任務,主要的當然是零散的日軍殘部,這些殘部有的規模還很大,甚至是一兩千聯隊級別的。

    日本人吃虧太大,太丟人了,他們國內又是一團亂麻,因此,他們沒有新聞報道。至於抗議,上次已經“抗”過一回了,除了自引其辱之外什麽也得不到。細想一想好像日本國也沒有什麽理,還抗議什麽?

    日本人不吭聲了,可是東北之聲廣播電台那是開足了馬力宣傳報道,因此,包括日本人,全世界都知道朝鮮人趕走了日本人,日軍四個師團被全殲了一個,其他三個也受到了重創。現在還在海島上忍饑挨餓舔傷口呐。

    日本國下一步該如何動作,世界各國都盯著看。

    ......

    人民軍與北朝鮮李承晚的政權絕對不會融合的,他們要建立自己的政權,這才是蘇聯人的目的,他們建立的國家當然是社會主義的啦。那一套機構都要照搬蘇聯的模式,包括政黨也要建立,也要樹立一個個人崇拜的對象啦。所差的是這一回輪不到金家了。

    金成柱在北朝鮮是個很有前途的軍官,具體的前途如何尚不得知,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袖他是無緣了。

    期間,當然北方的李承晚政權會派人到漢城聯係,試圖建立統一的政權,這種努力是固定不會成功的。因為,南邊有個後台老板,那就是斯大林,他下了那麽大的力量不就是為了地盤、政權嗎?這是他日後牽製東北勢力的砝碼,怎能丟掉?

    雖說東北當局不是李承晚的後台,但是,東北的影響力可是不小,也算半個主子了,北朝鮮是不能違背東北軍政府的意誌的。

    不一樣的後台,不一樣的利益就決定了朝鮮的南北分治,統一的事情隻能留待將來了。

    但是,現在大敵當前,敵,就是日本國。這兩個政權存在的條件都是抗日,打不敗日本人他們都要滅亡。從利益上說,他們必須是友邦,是兄弟。

    這就是南北朝鮮的關係。

    大家可不要忘了,奉天的大元帥府裏坐著兩位“明白人”,他們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到了1929年的3月1日,南朝鮮的新政權誕生了,朝鮮人民共和國在漢城成立了,宣布首都為漢城。國家元首叫做主席,第一任主席是李鴻來,副主席兼人民軍總司令的是樸性泰。

    當然了,新國家執行社會主義製度,以及新成立的朝鮮人民黨是內部的事情,他們雖然不保密,可也不是大力的宣揚。人民黨第一任總書記是李鴻來,順帶著李總書記就是朝鮮人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啦!什麽掛畫像啦,編歌曲啦,蘇聯人搞這個是門清。

    “社會主義”和“人民黨”沒有公布,當然暫時無人知曉,隻有東北軍和北韓清楚。

    北朝鮮就不用說了,叫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首都平壤。

    南北朝鮮按照雙方目前的實際控製線劃分,大約在北緯38度線,簡稱三八線。

    現在兩個國家比較友好,互派了聯絡官,邊界也不緊張,人員隨意往來,道路、交通、貿易均正常進行。

    隨著南朝鮮的立國,朝鮮半島的局勢明朗了,也日趨穩定。

    日本人該怎麽辦呢?且聽下回分解。

    ---127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