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行路難

字數:6161   加入書籤

A+A-


    3月28日,常經武的赴新疆使團終於再次啟程了,這一次又帶上了新的任務,並且軍力更加強大,擁有一萬人的兵力。

    帶這麽多的兵,就是把武力通過作為第一手的準備了。

    此時的中國行路難啊!

    銀川、蘭州都是黃河的沿岸城市,所以西進兵團沿著黃河一路向南就到了蘭州。從寧夏出河西走廊是用不著經過蘭州的,他們去蘭州是為了見劉鬱芬。到了別人的地盤上,大部隊就不能招搖過市了。所以部隊就停在了景泰(蘭州北一百多裏),趙維禎、常經武、張宗昌三人帶上衛隊直奔蘭州。張宗昌跟著去是為了見劉鬱芬一麵,因為他要在河西走廊駐紮一年以上的時間,本地的土皇上總要見一麵,以便日後相處。

    劉鬱芬,今年四十多歲,河北人,是馮玉祥的五虎將之一,想必打仗很厲害,它有參加同盟會的背景,這個身份在民國很值錢的。他在甘肅任職時間不短,在西北很有根基,曆史上他追隨汪精衛成了一個大漢奸,投靠錯了門庭。

    甘肅的形勢也與其他省差不多,劉鬱芬這個省主席也就是管著蘭州的周圍地區,控製著甘肅省的核心地帶,其他的地方隻是名義上聽他的,實際上管不了。例如河西走廊,雖然馬步青還沒有正式的過去占領,那也是馬家的地盤,當地的官員都是馬家一係的人,全部聽馬家的命令。

    目前劉鬱芬的軍職是第7方麵軍總指揮,也不知道這個第7是從哪裏排來的,更不知道方麵軍有多大。實質上他的部隊有三四萬人,分為若幹個師和旅,番號有合法的也有自己編的。合法的意思就是南京在冊,有槍械糧餉,不合法的就自己養著了。

    這就是劉鬱芬目前的狀態,與其他的軍閥比,它有省主席的官方身份,算是楊虎城麾下的小弟。

    使團給劉鬱芬的見麵禮是50支十三式步槍加步槍彈一萬發,這也算是標準了,給井嶽秀的也是這個數。劉鬱芬比井嶽秀的牌子大,實質也是一路軍閥,他也脫不開缺軍火的狀態,因此,東北軍的這份禮不薄,劉鬱芬也是蠻高興的。

    趙維禎算是主官,也是談判的主角,因此他要先說話,表明宗旨態度。他對劉鬱芬說道:“劉主席,我東北政府派使團出使新疆,目的還是為了邊疆的安寧。劉主席居西北多年,當然知道新疆始終不能安定的原因,境內變亂不斷,境外也有不斷的侵擾。我家大元帥也是為國家著想,因此才派出使團聯絡新疆,也是大家互相幫扶共度難關之意。

    我東北的使團去年就應該到達新疆,無奈被此地的馬家阻撓了,因此才拖至今日。我東北軍取寧夏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今日來見劉主席,是為了我們使團通過之事。劉主席深明大義,我使團通過自然沒有問題。但是河西走廊卻不安寧,為此,我東北軍方麵提出一個辦法,今日與劉主席商議。這辦法就是你我雙方共同駐軍於河西走廊,我軍隻占據武威、張掖、嘉峪關三個城池,用於駐紮主力部隊,其餘均為劉主席麾下的駐軍之地。這個辦法劉主席可同意?”

    河西走廊不是劉鬱芬的地盤,這個方案的實質就是東北軍出兵打通河西走廊,送給劉鬱芬一半,從稅收來說,給了他一多半。條件非常優厚,等於白送一份重禮。

    東北軍是冤大頭嗎?也不是。

    首先東北軍不能為了搶地盤四處樹敵,占據寧夏已經很強勢了,再占據河西走廊就過於紮眼。如果獨吞了河西走廊,那麽到寧夏之間還有甘肅的腹地呢?也要占領嗎?把西北的大小軍閥都得罪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開戰,這不是又陷入沒完沒了的內戰了嗎?所以東北的策略就是團結西北的主要勢力,像楊虎城、劉鬱芬、井嶽秀、楊增新等,都結為同盟、友軍的關係,打擊少數不合作的惡勢力。即完成自己的戰略布局,又不要幹擾東北的抗日大計。抗日是當前的主要任務,不能分心,也不能分兵。

    這也算拉一派打一派吧。

    團結劉鬱芬就要有他的好處,沒有利益誰與你做朋友?遇到利益不能貪心,有錢大家賺,好處大家分。否則,在亂紛紛軍閥當道的中國就要處處麵臨敵人了。

    劉鬱芬是甘肅的老大,有他的部隊做友軍,從寧夏到新疆的兩千多裏路,就暢通無阻了,這才是大收獲。此外河西走廊很長,東北軍完全自己組建部隊守衛需要多少兵?東北軍與劉鬱芬配合起來,東北軍做主力,甘肅的部隊做站崗的保安,則東北軍一個旅就夠用了。

    作為一方軍閥的劉鬱芬當然能聽懂,但是他有點不敢相信,該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哪有白送的?因此他說道:“西北三馬不是白叫的,他們也是兵強馬壯,何況我們名義上都是西北軍,我實在沒有理由與馬家開戰呐?”

    他的意思是不想參戰。也就是說,按他的理解,兩家平分河西走廊,那麽兩家都要出兵作戰。他的部隊碰上馬家軍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保存實力都是軍閥們的第一要務。

    趙維禎明白他的意思,說道:“我們不用劉主席的部隊作戰,隻要劉主席派出一名使者即可。”

    劉鬱芬問道:“此話怎講?”

    趙維禎說道:“我東北軍給馬步青、馬步芳兄弟寫了一封信,劉主席派使者送到西寧。我西進兵團在前,劉主席進駐河西走廊的部隊、官員跟在後麵接收地盤就行了。”

    劉鬱芬:“信中所說何事?”

    趙維禎:“嚴厲警告馬家兄弟不得染指河西走廊,否則,我東北軍將占領西寧青海,徹底消滅他們!西北三馬不幹擾我東北軍,則大陸朝天,各走一邊。”

    東北軍對於馬家非常強勢,沒有禮物,隻有警告!同樣是軍閥,馬家太過分了,比土匪還不如。東北軍容得下劉鬱芬,卻容不下馬家。

    劉鬱芬久居西北,豈不知馬家?

    問題已經談透了,雙方一拍即合,這也是利益使然,剩下的就是細節了。

    河西走廊沒有幾個縣,東北軍占三個,剩下的就沒什麽了。因此,趙維禎特意說明:以城池為準,方圓三十裏之內為東北軍防區,其餘的全部歸甘肅。這樣一來,東北軍管轄的就是三座孤零零的城池,本地六成以上的稅收就歸了甘肅。東北軍收的稅夠養兵即可,這也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占地盤占的是什麽?就是稅收!狠一點就叫刮地皮!

    一般的來說,東北軍占據的地方,都會有扶植地方經濟的政策,促進市麵繁榮,繁榮的地方才能有更多的稅收嘛。即便像西北這種軍事管製之地也不例外。東北軍在河西走廊戰地麵積小,卻是主要的城鎮,城市的稅收遠遠大於名村,因此三個城就可以養一萬兵。

    張宗昌懂經濟嗎?不怎麽樣,不過軍管地方的權利在政訓官手中,張宗昌管不著這一段。

    張宗昌也不忘跟劉鬱芬打招呼:“劉老兄,以後咱哥倆就要在這甘肅一個鍋裏攪馬勺了,多多關照啊!”

    劉鬱芬也是有些奇怪,張宗昌曾經是一省的督軍,現在還掛著少將軍銜,怎麽是這兩個年輕人的下官呢?他看不懂,就說明他對抗日沒有認識,難怪日後跟著汪精衛當了漢奸。原因是張宗昌在濟南慘案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全國人都知道,劉鬱芬也知道。犯錯就要受到懲罰,大家都懂,看不懂就是抗日立場不明確、不堅定。

    ......

    有寧夏馬鴻逵的前例擺在那裏,對馬步芳是個震懾。東北軍沒有給他禮物,給他禮物,他就會蹬鼻子上臉,對於這種人不能慣著,隻有嚴厲的警告,施加壓力。

    不管馬步芳收到東北軍的信會不會憤怒,最終結果他沒敢亂動。也可能是暫時的,也隻能是暫時的,他不會服氣的。東北軍的一方也不會抱有幻想,而是時刻警惕著。

    西進兵團沿途一站一站地通過河西走廊,大的戰鬥沒有,小的戰鬥不斷。

    各縣的官員實質上就是小軍閥,有的直接間接的就是馬家的部下。他們要保住權力就要有兵,槍杆子裏出政權嘛!西進兵團就要一個一個的剿滅,甚至還要打上幾炮。

    原地方的各種雜色武裝全部要剿滅,原有的官員趕走或者罷官,都換上劉鬱芬的官員。戰鬥中,大鼻子毛子兵發揮了重要作用,“老毛子來了!”這一句話就嚇跑了各地的土霸王。劉鬱芬的部隊也是跟在後麵接收地盤,他們倒是輕鬆,一槍不放,就接收了數縣之地。

    預定東北軍的屯兵地點都會留下兵力,建設城防。河西走廊的這三個駐兵點將由張宗昌的特別支隊作為守軍留下。除了駐防、保護交通、護送重要的商隊之外,他們還有一個任務:每一個縣城將招收、訓練和組建一個團的步兵,這三個團將組建為一個步兵旅,限期比較寬裕:一年。新的守衛部隊組建完成之後,張宗昌的特別支隊就可以撤兵返回熱河了。

    此外,這三地都會修建小型的機場,存儲油料、航空彈藥等必備的物資,寧夏的航空隊也會不時的過來參加防區的巡邏。飛機的巡邏偵查自有其便利性。

    使團出了嘉峪關,就進入了新疆。第149團,作為護衛,將跟隨使團的始終。

    到此,西進兵團的使命結束了,宣布撤銷,趙維禎留在河西走廊一段時間,督促訓導地方軍管政權的建設,開通航空線,協調與劉鬱芬部的關係,避免利益衝突,讓河西走廊的防禦走上正軌。一切安頓之後,他將返回寧夏。

    4月15日,使團結束了艱難的行程,終於到達了迪化。新疆省省長楊增新熱情地接待了使團,他們的到來為新疆帶來了新的希望。使團到來之前新疆與東北當局當然會有多次的聯絡,大的方向和雙方合作的願望大家都有共識,使團的到來就是各種具體事務的談判了。

    東北一方的目的就是穩定邊疆的合作,支援新疆,避免軍火供給不足的尷尬局麵。軍火也正是新疆最需要的。

    新疆一方關心的是這種支援的方式和雙方今後的關係。

    楊增新也是軍閥,他年齡大了,野心自然就少了,但是投奔東北一係,成為東北軍政府中的一員暫時還做不到,新疆也不是楊省長一個人,也是一個群體的利益。

    支援軍火的政策在張學良支援山東時大家也看到了,都是東北軍的統一政策,不會有例外。新疆作為一個大省也養得起自己的部隊。

    常經武說道:“楊老前輩,我們帶來的步兵裝備,可以武裝一個師,其水平不低於蘇軍。更大量的是彈藥,可以支持一場普通規模的戰爭。所有的這些均按八折優惠價,我們東北方麵可以保證今後的供給都是這個最惠價格。當遇到大規模戰爭,或者其他特別的情況時我們再商量,進一步降低價格也是可能的。

    運輸補給方麵,交通線路已經打通,唯一欠缺的是路途遙遠,沒有鐵路。公路的路況也不好,並且還要看天氣。新疆方麵如果做一些疏通道路的工作,會有利於縮短補給時間。”

    新疆可以作為主力部隊使用的隻有三萬左右,其他地方部隊還有一些。在這地廣人稀的地方,拉起這支隊伍也不容易了。東北的這批軍火可以讓他的部隊全麵換裝,比蘇軍如何不好說,在西北包括西藏地區,他們絕對屬於一流的裝備了,並且彈藥充足。

    實際上,至多一年以後,寧夏就可以生產槍彈、炮彈了。但是常經武沒有說。還不是一家人,不是什麽話都能說的。

    楊增新十分的高興,中原地區公平價格的軍火他們拿不到,走私的軍火都是特別的高價,東北方麵給出這麽優惠的價格對於新疆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幸運的。另外就是品種齊全,數量充足。

    楊增新說道:“常老弟,替我謝謝張大帥,他就是我新疆的救星啊!

    另外,張大帥電報中說要在新疆修飛機場,我新疆也沒有空軍啊?難道東北的空軍要進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33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