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抗日英雄

字數:6308   加入書籤

A+A-




    4月13日,章丘附近的山區,完成空襲任務的東北空軍大部分撤走了,戰場上空還盤旋轉三架飛機,其中一架炮艇機,兩架戰鬥機。

    開戰時,韓複榘的兩支主力部隊在遠離戰場的十裏之外,此時得到命令,緊急的奔赴戰場,第三十七旅是騎兵,速度很快,十多分鍾就到了。可是第二十師還在路上,跑步前進也要半個小時吧?他們不光是步兵,還有火炮,行動不可能太快。

    得到出擊命令的騎兵旅,立即列隊準備出擊,一個旅將近四千匹戰馬也是好大的陣勢。韓複榘的命令是全旅出擊,他們還從來沒有這麽大規模的衝鋒過。他們有疑問,但是戰場上隻能執行命令,不能懷疑上官,有疑問也要憋在肚子裏執行命令。

    韓大帥發令了,戰場上就是軍令如山倒,沒有打折扣的份,旅長、團長們隻能組織隊形出擊。山中道路狹窄,隻能一列縱隊,這三千七百匹戰馬就列出五六裏的隊形了,這一字長蛇陣能有什麽戰鬥力?所以說山區是不利於騎兵的。韓複榘是一時的激動,下了一個糊塗命令。不過韓複榘畢竟是戰場上打出來的將領,他很快就明白過來了,跟著下達了補充更正的命令:

    第三十七騎兵旅,從戰場北部的山區迂回繞路到商丘的西部,堵住日軍的退路,以便全殲眼前的日本鬼子。

    這個命令的更改還是對的,山區不是平原,騎兵衝鋒撈不到好處。騎兵速度快,他們本地作戰地理環境熟悉,可以快速地運動的敵後。

    這邊出擊的命令也修改了,不是第五十四旅全體了,而是它的一個營出擊。在山溝裏,大部隊施展不開,一個營應該是七百多人,可是軍閥部隊水分太大,何況他們還是雜牌呢?他們這一個營隻有兩百多人,步槍六七十條。

    韓複榘這是在修補自己的過失,戰前,他就應該把兵力分配好。可是那時候韓複榘想到的是如何逃跑,保存實力啊!

    說目光短淺也好,說私心太重也好,韓複榘的事情讓他自己去想吧。

    騎兵出發了,步兵的進攻也開始了。現在的戰場上,日本鬼子已經徹底的亂了套,道路上狼藉一片,到處是死屍和殘肢斷臂,還有翻到的車輛和火炮,傷兵的哀號聲更是聽著瘮人。目測估計活下來的鬼子不會超過三成,且傷兵眾多,他們散落在兩三公裏長的道路上。

    出擊的第五十四旅是韓複榘手下的雜牌,是雜牌的雜牌!其裝備水平就別提了,手中有步槍的是少數,那個步槍也是雜亂的很,什麽老套筒、漢陽造都有,甚至還有撅把子單打一!沒有槍的,手中的武器就更亂了,像樣的有大刀、長矛,有的手裏捏著一個手榴彈,有拿著一把步槍刺刀的,甚至空手的都有,他們就等著接過陣亡戰友手中的槍!

    什麽是“撅把子”?

    這是手工作坊的產品,它簡單的隻有一根槍管,並且口徑不標準,反正能打響就行。槍支中部是個鉸鏈,把槍撅開,子彈直接塞入槍膛,複位後,就可以擊發。這種槍又叫“兩撅槍”、“單打一”,土匪或不入流的武裝使用它,總比沒有槍好一點。

    這種部隊除了有一身軍裝之外,與土匪武裝區別不大。他們能有什麽戰鬥力?

    可歎呐!我們的抗戰曆史上可有不少這種裝備的部隊,並且他們往往是頂在第一線上!例如數十萬、上百萬的“川軍”走上抗日的戰場,他們的裝備可能還趕不上眼前的這支雜牌隊伍。相當一部分川軍士兵都是“打赤腳”的,沒有鞋子!

    我們說到他們的裝備時,是懷著崇敬的心情,這些兵是實實在在的抗日英雄啊!他們沒有因為裝備不好而拒絕上“正麵戰場”,他們用成千上萬的傷亡換來了可觀的戰果。

    從這點上說,東北絕對是好地方,起碼沒有這麽窮的人群。富國才能強兵,不搞生產,不搞經濟,窮的鞋子都穿不上,士兵的全部家當都不夠一發步槍彈的價值,強兵從何談起?

    出擊的這個營,一上去就占了便宜,占了什麽便宜?

    日軍的殘兵敗將正在收縮隊伍,日本兵的訓練素質還是不錯,在這種殘酷的戰場上能夠自動的重新恢複建製,以便形成抵抗的能力。這種行動就說明他們士兵的訓練素質好,換上素質差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逃竄了。

    出擊的山東軍,他們麵前就是被空襲肆虐的戰場,槍支彈藥散落的滿地都是,他們衝出去一兩千米,雜牌的隊伍就換了裝,每人都有了步槍,三八大蓋成了他們的主要裝備,並且子彈不少。這個便宜不小,發了!撅把子、老套筒都扔掉了,士兵們都樂的合不攏嘴。

    接下來就殘酷了,忙於裝備自己的部隊遭到了第一波的打擊。在路旁的一個高地上一挺小鬼子的歪把子輕機槍,配合的幾十條步槍形成了一個防禦陣地,忙於收拾戰利品的山東軍在忙亂中就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變化。這也是部隊的素質啦。這裏是戰場,戰場上多麽殘酷,部隊的紀律是最重要的,否則不就成了烏合之眾了嗎?為了作戰,換一隻步槍,收一些子彈是情有可原的,這也是為了戰鬥嘛。但是,忙於繳獲忘記了作戰就過分了,也是違反戰場紀律的。

    缺乏紀律的部隊就會遭到懲罰,日軍的歪把子機槍打響了,“咕咕咕”的一陣猛掃,幾十條步槍也是一個齊射,成群的山東士兵付出了代價,他們倒在了血泊中,沒有死的嗷嗷的直叫。到底還是士兵,其餘的人趕緊臥倒,尋找隱蔽處躲避。指揮官焦急地呼喊著:“臥倒!射擊!”同時也在尋求炮兵的支援。

    他們沒有轉頭就跑,已經算是不錯的部隊了。另一方麵,這是個順風仗,小鬼子已經沒有什麽反抗能力了,就是一隻病貓,雜牌軍打順風仗也能發揮一點水平。

    沒等後麵的炮兵反應,天上的炮艇機呼嘯而過,一串榴彈就投到了鬼子兵的臨時陣地上,這個小小的陣地就被火海吞沒了。山東部隊一齊呼喊著,就衝了上去,與殘餘的鬼子兵展開了肉搏戰。山東的兵多,還有大刀長矛助陣,白刃戰並不吃虧,很快就把鬼子兵消滅幹淨了,他們打順風仗也是蠻英勇的嘛!

    按說一艇歪把子輕機槍算不了什麽,不至於飛機來助戰。但是,空軍滯留戰場的時間短,還是希望戰鬥盡早的結束,所以,能幫忙的盡量幫忙。

    山東的部隊可是高興壞了,有這麽厲害的大鐵鳥助戰,那是無往而不勝啊!他們的士氣大漲,勇往直前。

    接下來,炮艇機的無後坐力炮又炸飛了一個殘存的坦克,掀掉了一個重機槍陣地。

    負責警戒濟南城的那個空軍小隊,也小小的打了一仗,日軍的援兵剛一露頭,就被航空炸彈加機槍掃射給打回去了。

    這兩個小隊飛機的燃油不多了,也就陸續的返航了。

    後麵的戰鬥中,韓複榘的部隊是順風順水,騎兵旅迂回到位,成功地攔截了日軍第13聯隊的撤退之路,兩邊夾擊。

    日軍重武器喪失殆盡,剩下的殘兵敗將不過四五百人,韓複榘的兵力是一個師又兩個旅,接近兩萬人,吃掉這點殘兵就順理成章了。

    從中午打到下午四點,戰鬥全部結束,山東的兵又肥肥地打掃了戰場,繳獲頗多。

    第五十四旅無形之中變成了韓複榘的主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們是衝在最前麵的,在戰場上部隊就換了裝,韓複榘總不能收繳他們手中的槍吧。“一切繳獲要歸公”,那是共產黨紅軍的戰場紀律,目前整軍嚴厲的東北軍還做不到,其他的軍閥部隊就更不靈了。五十四旅也是拚掉了三百多條性命換來的,誰也休想拿走!韓複榘也隻能哄著,封官許願,極盡拉攏罷了,別無他法。

    日軍的聯隊旗燒掉了,佐官刀繳獲了三把,韓複榘的心裏美得很。在國軍的數百萬部隊中,他的這份戰功在當前是絕無僅有的,獨此一份,能不驕傲嗎?

    第6師團算上被空襲的損失已經有五千人了,再加上大炮等重裝備的損失,客觀上他們已經從最強的甲種師團降級為乙種師團了。

    提軍銜、發賞銀、犒賞三軍這是韓複榘當前該幹的事,還有一件事也要馬上辦,那就是宣傳。你自己不嚷嚷別人誰知道?這等好事,天大的功勞更要滿世界吵吵。韓複榘的宣傳手段隻有一個——發通電。東北軍有報紙有電台,他可沒有。

    通電!韓複榘重要通電!

    4月14日,山東省主席韓複榘通電全國:

    山東省國民革命軍在東北空軍的配合下,全殲侵略我濟南的日軍第6師團的第13聯隊,該聯隊的聯隊長村上三郎中佐以下全部官佐士兵均被擊斃,計兩千五百人被殲滅於商丘地區,無一逃脫。在此,我山東政府正告日軍第6師團,隻有無條件繳械投降,接受中華民國之法律審判是唯一的出路,否則,我山東軍民有能力將其全部殲滅於山東境內。

    第13聯隊總人數兩千三百人,他稍微的擴大了戰果,但是不敢過分,因為,一個聯隊最多就是這些,頂格了。

    他的宣傳,不敢不帶上東北軍,因為他知道,吹大了,別人也不信。另外,雖說他口稱奉南京政府之命,可實際上沒有明確的命令,他拉上東北軍,對於南京容易交代,大不了是被東北軍“脅迫”。

    現在的東北軍抗日已經過了明路,誰也管不了,南京不想打,謀求妥協,可是他管不了東北軍。可以預見,今後還會有人打著東北軍的旗號跟日本人玩命。

    東北方麵怎麽宣傳呢?當然是配合著韓複榘啦。

    奉天日報、東北之聲,報紙電台一起上,主旨就是:熱烈祝賀山東國民軍大捷!堅決支持山東國民軍抗日!然後就是重申東北軍政府對濟南慘案善後的四項主張。

    這一下中國的輿論沸騰了。東北軍的抗日已經成了常態,振奮人心,但是習以為常。山東的韓複榘就不同了,他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軍閥,居然也能抗日了,而且初戰告捷。全殲一個日軍聯隊,的確解氣。於是韓複榘一日之間成了抗日英雄,國內有的報紙甚至把韓複榘的身世都給翻出來做文章,以吸引眼球,連帶著韓複榘的老爹的身世也被翻出來了,真是光宗耀祖啊。估計後來侯寶林的那一段“關公戰秦瓊”的相聲是沒戲了,不過也可以換個角色嗎,比如馮玉祥!哈哈,有意思。

    最不爽的就是南京政府。

    為了濟南慘案的善後,跟日本人談了一年了。國民黨總想著趕快了結,屈辱一點也行,什麽懲辦凶手,賠償損失都不敢提了,還是沒能了結。這一下可好,下麵還怎麽談?任何妥協都會被全國戳著脊梁骨罵!可是南京政府還是恐日症,不敢來硬的。

    南京政府怕什麽呢?第一怕日本人打到長江流域來,怕頂不住。第二,怕日本國對華宣戰,依仗著強大的海軍斷絕中國東南沿海的交通。那樣一來,中國的經濟就陷入了危機。

    不能說國民黨政府的顧慮沒有道理,就拿東北來說,斷絕了對西方的貿易,損失也是非常之大。不說更深層次的,隻是眼睛看得到的: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的經濟、技術合作要全部被迫停止,什麽潛水艇、魚雷艇、造飛機、合作的工廠、礦山全部成了爛尾工程。張學銘在西方股市上還能照計劃撈錢,但是,這些錢用處就不大了。因為,你無論買什麽都運不回來,買軍艦都回不來。

    中國的海軍還是不行,即便西方列強,比如英美,他們在亞洲、西太平洋的海軍力量也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再者說,西方列強願意為了中國的貿易與日本人開戰嗎?英美的要害利益在歐洲。日本國搞封鎖,他們有損失,要是指望著他們為此與日本國開戰,那就異想天開了。

    曆史上英美對日宣戰,那是因為日軍偷襲珍珠港,奪走了他們的殖民地,日本人打上門來了,不得不應戰。

    所以我們在罵國民黨政府軟弱的時候,也要想一想,換一個人替換蔣介石的位置,是不是同樣的結果呢?

    比較客觀地說,韓複榘在山東的舉動對南京政府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山東的日軍處於被動危險的境地,這是對日談判有力的籌碼,可以逼迫日本國更多的讓步。

    弊端是什麽呢?那就是中國政府的任何讓步都會被國人唾罵,政府很被動。因此,站在南京政府的角度來說,韓複榘陷政府於不義!因此可以預見,韓複榘在南京一係的陣營裏日子就不好混了。

    那麽南京政府如何反應?山東的事態如何了局?且聽下回分解。

    ---142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