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大戰序幕

字數:5863   加入書籤

A+A-




    1929年4月27日,遼東半島上終於傳來了槍聲,這場醞釀已久的中日大戰終於拉開了帷幕。

    這一天,關東軍開始從旅大地區(旅順大連)出發,向遼東半島的北部山區進攻。

    目前的關東軍所屬部隊的番號有五個師團,他們是殘缺的第14師團和第4師團;後續到達的第9師團,這是個甲種師團;第25師團和第28師團是乙種師團,總兵力十萬人。盡管由於運輸的損失,目前還沒有達到日本國原計劃的兵力數量,但是十萬地麵部隊出征海外,對於日本國來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世紀之初的日俄戰爭就是在中國的遼寧大地上擺戰場的,日本的兵力始終也沒有達到十萬人。但是日俄戰爭的消耗已經讓日本國的經濟瀕臨崩潰的邊沿,因為這場戰爭沒有拿到賠款,無法彌補巨大的財政損失,導致了日本國政局大亂,國內很多城市都發生嚴重的暴亂。

    這一次日本國動員了超過十萬的部隊,奔赴海外作戰,如果拿不倒戰爭紅利,日本國將如何收場呢?恐怕內閣倒台,主要責任官員自殺謝罪也解決不了。這場戰爭打個不輸不贏都不行,持續一年以上日本國也受不了。

    由此可見,日本人的冒險精神太過分了,完全沒有理智。拿著國家的命運當賭注,拿著雞蛋碰石頭!

    在遼東半島的尖端,在金州是一個狹窄的陸地,它使得旅順、大連地區與半島的其他部分連接。金州北麵五十多裏是普蘭店,這裏有一個深入內陸幾十裏的海灣,名叫普蘭店灣。過了普蘭店,遼東半島的山勢就險峻了。主要的交通通道是半島的西側,是窄窄的一條。

    由於東北軍遊擊隊的滲透作戰,普蘭店就成了目前事實上的軍事分界線,普蘭店到金州這一塊小小的區域是雙方拉鋸的緩衝區,過了普蘭店就是遊擊隊的天下了。

    在這裏打遊擊的可不是一般的遊擊隊,他們是東北軍的正規軍。目前在這裏的是第四軍的第六十四旅和安東方麵軍的第六十一旅,它是前不久從朝鮮江界撤回來的。這兩個旅都是兩團製,一共有12個營,打遊擊的基本單位就是營,所以就是12支遊擊隊活動在這一片山區。

    4月27日的戰鬥就是在金州到普蘭店之間打響的。日軍的一個聯隊由此向山區進攻,驅趕遊擊隊。

    在這裏關東軍碰上了兩支遊擊隊。遊擊隊是不會擺開了陣勢和日本鬼子開仗的,他們看到大隊的日本鬼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偵查敵情,靠清楚日軍的兵力、番號等等。鬼子兵的俘虜很難抓到,當時設法打死幾個斥候還是能辦到的。軍裝上都有這個士兵隸屬的部隊等文字,這就是情報。

    因此,這兩支遊擊隊就是圍著鬼子轉,尋找機會,冷槍冷炮的達到目的他們才能撤退,用不上幾天,日軍的基本情況就知道的差不多了,如果能幸運的抓到俘虜就更好了。

    日本人的選擇山路是很好理解的,此前他們數次向北出擊都是沿著西海岸的交通線向北推進。這就讓依托山區的遊擊隊頻頻的騷擾他們,還有渤海灣裏的東北海軍也會用艦炮轟擊,再加上空襲,這海陸空的立體打擊,使得他們每一次的北進都是損兵折將,大敗而回。所以這一次,他們就向山區進攻了。

    其實關東軍不知道,他們進入深山,就算運氣好,順風順水,也隻能到達海城一帶,哪裏有寬達兩百多裏的一道防線,是東北軍按照要塞標準剛剛修建的。在每一處通道上都有類似於旅順雞冠山要塞那樣的工事,每一處工事不付出幾萬人的代價就休想通過。這還是說要塞本身的軍事能力,再加上空軍,遊擊隊,這條防線就更厲害了。

    所有的日本人都被趕出了東北地區,山區裏遍布著遊擊隊,日軍的偵查情報人員很難接近到這條防線。所以關於這道防線,日本人是不知道的,異國他鄉作戰,他們情報方麵就要吃虧。

    從普蘭店到海城這是四百裏,這四百裏的山區關東軍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不知道關東軍計算過沒有。

    普蘭店的戰鬥一打響,東北軍就動員起來了,已經在山區的12支遊擊隊都向前線靠了過來。遊擊隊的打法就是三個字“占便宜”,有便宜就上,沒便宜就跑,他們一般不會打陣地戰的。

    山中,關東軍的營地周圍。

    野炊的鍋灶架起來了,煙氣騰騰,大鍋裏燒著開水。小短腿的日本兵手拿刺刀,三三兩兩散布在山坡上,彎著腰。一看就知道,那是在挖野菜。春天的季節正是野菜青嫩可口的時候,東北的大地上野菜品種極多。

    對此,日本人是很熟悉的。直到現代,東北地區特產的蕨菜、薺梗、刺撓牙子等等的也是大量的出口日本國,這是日本人愛吃的東西。

    可是現在稍微的有些不同,現在不是講究口味,品嚐鮮嫩,而是充饑果腹。看看那個燒開的大鍋吧,裏麵沒有幾顆米,就等著挖來的野菜下鍋呢。

    日本人太艱難了。按說到了大糧倉一樣的東北大地上,還能餓肚子嗎?現在的關東軍真的要挨餓。旅順大連也有耕地,也產糧食,但是在山地中能有多少耕地?十萬人一天就需要十幾萬斤的糧食!何況旅大地區就等於是戰場,中國的農民早就跑光了,土地都荒蕪著,除非日本兵自己種地。

    外出搶糧?日本人不敢。在這附近的農民早就遷移了,堅壁清野做得很徹底。糧食是搶不到的,隻能“丟人”:出去搶糧,中隊級別的,數百人都不行,會被遊擊隊吃的一個不剩,有去無回。

    旅順大連地區的野菜已經很難挖到了,沒辦法,人多,野草都不夠分。這一次日軍北進可算得到了機會,日本兵這個樂呀,遍地都是肥嫩的野菜,看著都流口水。

    一鍋野菜煮好了,一群饑餓難耐的鬼子兵圍攏上來,準備開飯。

    就在這時空中傳來呼嘯聲。對於軍人,辨別這種聲音的能力很強,一聽就知道是炮彈來了,經驗多的還可以分辨出是什麽種類的炮彈。有的小鬼子反應快,已經雙手抱頭臥倒了,飯盒子扔到了地下。更多的鬼子兵還沒反應過來,炮彈就在人堆裏爆炸了。飯鍋飛上了天,野菜飯食漫天飛舞,當然還有一同炸飛了的鬼子兵。山野菜還沒吃到,就又回歸了山野。

    第一發炮彈爆炸之後,隨後又有數十枚炮彈打到了這個營地上,炸死的鬼子兵暴屍荒野,沒死的嗷嗷亂叫。

    遊擊隊攜帶的火炮中,小口徑、中口徑的迫擊炮多,也有山炮。82迫擊炮射程4公裏,75山炮射程8公裏。這一次打過來的是小口徑山炮。8公裏的距離肉眼基本上看不到人影,距離已經很遠了。按說這麽遠的距離不容易打準,也要有個試射修正的過程。遊擊隊的炮為什麽打得這麽準?因為他們有準備,甚至事先已經試射過了,現在隻要按照鬼子兵的實際位置加以修正,就可以打得很準。快速的打上幾炮,沒等日本鬼子反應過來,沒等日本人支起火炮還擊的時候,遊擊隊早就跑了。

    火炮每打出一發炮彈,炮架子就會震動移位,再打第二炮的時候,火炮的位置就變化了。看不到炮擊目標的情況下如何修正複位?恢複到前一炮瞄準的位置呢?這個複位要求是很嚴格的,十幾裏的炮擊距離,瞄準的偏差那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呀!我們前麵說過的,炮兵陣地的前方一兩百米處都要設一個標準靶子,火炮的瞄準複位都是靠這個靶子。如果是間瞄射擊,隻有一門炮也要立一個標準靶子,這是不能少的。

    小口徑的山炮都不是伸縮管的火炮,炮彈擊發之後,炮架子都跳起來了,後退一兩米,炮手要把炮推回來,按照標準靶子重新瞄準複位,然後在按照指揮口令修正角度,才能打出第二炮。

    而迫擊炮的後坐力傳導給了大地,因而迫擊炮擊發後,炮身位置沒有變化,接著裝填炮彈即可。這個特性就導致迫擊炮的射擊頻率高,平均一分鍾可以打25發。山野跑的射擊頻率低,一分鍾至多打上三五發,差距是很大的。

    關東軍不論是宿營還是行軍,都要派出偵察兵來偵查附近的情況。舊的軍事概念叫做斥候。這是必須要派的,否則部隊不是成了瞎子聾子,被偷襲了都不知道。

    “斥”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候”就是兵卒,“斥候”就是放出一定距離的偵察兵。“斥候”這個名稱是很準確的。

    鬼子抱團,不單獨行動,遊擊隊吃不到小股的日本鬼子就打這些耍了單的斥候,有不少就讓遊擊隊趁機下手,或殺,或俘虜,給收拾掉了。打黑槍是對付斥候的好辦法,東北軍的步兵裏每個排都有一兩名神槍手,打黑槍的差事就交給他們了。

    這種冷槍、冷炮,零零碎碎的也能消滅一些鬼子兵,更重要的是打擊日軍的士氣,讓他們休息不好,總是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

    這一次日軍兵多,采用重兵集團緩慢推進,步步為營。當然了,日軍的空軍不行,所以每走一步都要注意防空。

    炮艇機經過數次實戰,已經證明了:它打擊處於行軍狀態、野戰狀態的敵軍有很大的優勢,因此,東北軍正在利用p-12轟炸機改裝,增加炮艇機的數量。現在,每一次出擊的航空隊伍中都有炮艇機跟隨,遇到機會,就會大顯威風。

    日軍行進道路中的某些地段,樹木會比較少,日軍難於隱蔽。這樣的地段就會安插暗哨,一旦有日本鬼子通過,則及時的傳遞消息,東北空軍的空襲機群就會趕來,猛打他一下子。

    在一處比較寬闊的山溝中,一隊日軍在行進,從人數估計大約是一個聯隊,兩千人上下。這一處地點明顯有一個大的村落,但是沒有人,百姓們都被東北軍遷移到別處去了。有村子就有農田,有農田的地方樹木就少,因此,這一處山穀中有很多空白之地,這就造成了空襲的有利條件。

    東北軍的戰機一隊十架從遠方飛來。現在的日軍是特別的注意防空的,在較高地點都設有觀察哨,陸軍部隊的警報當然是軍號了,在軍號的滴滴噠噠的號聲中,日軍部隊迅速的分散尋找隱蔽處躲避空襲,防空武器則尋找合適的地點建立陣地。日軍都加強了高射炮、高射機槍的配置。

    三架轟炸機降低了高度,從山穀的一端飛向另一端,對準目標,打開彈倉,成群的炸彈就投擲下來,在山穀中形成了覆蓋式的轟炸。

    日軍的防空武器則開火,對空射擊。

    鬼子兵可以尋找水溝等隱蔽物,可是火炮、戰車、馬匹、輜重等等是躲不掉的,這一番轟炸就毀掉了大半。

    在猛烈的爆炸聲中,人、馬、車輛以及各種雜物都被拋向了天空,特別是輜重中的彈藥,遇到強烈的震動就會殉爆,各種爆炸讓山穀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大坑。

    在三架大型轟炸機的後麵就是更厲害的炮艇機,它們排成一列下降了高度,它們的重點就是日軍的防空武器。機翼下架榴彈發射器火光閃閃,炮聲隆隆,成串的榴彈就射向地麵上的目標。炮艇機上的無後坐力炮在努力地尋找地麵的高射炮。無後坐力炮的炮聲太響亮,像雷神發威,驚天動地。並且它射擊準確,地麵僅有的兩門高射炮被炸得四分五裂。但是這個炮彈也太昂貴了,用人民幣說,一枚就上萬啊!

    炮艇機掠過這個小小的山穀,掃平了地麵的防空武器,給日本人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隨後這三架轟炸機、三架炮艇機又重複的攻擊了兩遍。榴彈發射器打得地麵上一片火海,趴在水溝裏躲避轟炸的鬼子兵也無處躲藏。

    如果有地麵部隊配合,這個聯隊就被全部殲滅了,但是現在沒有這樣的機會,遊擊隊是不敢孤軍深入到日軍的重兵之中虎口拔毛的,這是一份遺憾。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4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