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決戰羊角峪

字數:5406   加入書籤

A+A-




    羊角峪要塞,1929年7月5日上午。

    天像是漏了,瓢潑的大雨緊一陣慢一陣的下著,就是不停歇。天空中轟隆隆的也分不清是炮聲還是雷聲。

    腳步踏著滿地的泥濘啪啪的響,順著山坡橫流的泥水都是紅色的,血流成河在這裏是實實在在的,並不虛妄。打著赤膊的日本兵,踏過丟棄滿地的槍械,踏過一具一具的死屍,手舉著戰刀的日軍官佐和雙手擎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的鬼子兵們在前進,在爬山坡,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進攻了。散亂的散兵線,向著噴吐著火舌的要塞堡壘前進。

    彈雨狂飆似的席卷過來,不時地有鬼子兵栽倒在地,但是這人浪的推進從未停歇。

    紅紅的、新的血液不斷的加入血流之中,這是典型的人海戰術的戰場,也是二戰戰場的特色,當然了,現在二戰還沒開打,還差那麽幾年。

    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世紀之初的日軍血戰雞冠山要塞的場景。

    這種堡壘本應該用密集的重炮轟擊才能奏效,但是日軍缺少炮彈,並且炮也沒有幾門了。關東軍的炮兵隻要一露頭,就會遭到東北軍要塞中的炮火反擊,其中還有不少是重炮。東北軍的炮兵在要塞中,防護好,日軍的炮彈隻要不是直接命中就傷害不到它。所以炮戰的結果總是日軍吃虧,多日累計下來,關東軍就沒有幾門炮了。東北軍是內線作戰,大炮炸毀了,推出去,換上一門新炮接著打。中日雙方的戰場條件相差太遠了。

    沒辦法,日軍要想過去,想突破,就隻能拿人命填,這可是填不滿的窟窿。堅固的要塞在這個特定的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日軍數萬重兵被阻擋於山區之中,不能有效地展開戰鬥隊形,窩窩囊囊的卷縮在幾處山溝之中。

    堡壘中的東北軍也不輕鬆,堡壘中的地麵也是泥濘的,雨水也會灌進來,不時的有傷兵、陣亡的被抬下去。數十處的堡壘都是相通的,兵員的補充,彈藥的補充,還有傳達命令的通信兵也是來來往往的。

    師長李桂林正舉著電話向總指揮部匯報請示:“報告少帥,白雲山水庫的蓄水量已經達到了八成,現在暴雨還在下,我們麵前的海城河已經是溝滿壕平了,正是水攻的好時候。請少帥的示下,是否可以水攻?”

    “......是!是!......堅決執行命令!”

    張學良的命令是:按照總參謀部的策劃,開閘放水的時間定在明日早晨6點,拖後接近一天的時間是因為需要各方麵的配合。

    首先要調動戰場周圍的遊擊隊和其他部隊,配合水攻擴大戰果。特別是日軍的龐大隊伍是駐紮的狀態,他們都會有電話電報的聯係,在洪水到來的時候,上遊先遭遇洪水的就會通知下遊的日軍躲避、防範。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就要破壞他們的通信,打擊通信就不見得處處奏效,但是每破壞一個通信點就增加了水攻的戰果,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日軍戰敗,他們的逃跑路線當然是在山區中原路返回,退縮到旅順。那麽東北軍就要有一支部隊,快速的運動到普蘭店、金州這個半島的狹窄通道處堵截他們。這個任務選擇第五軍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是快速摩托化的部隊嘛。此外還要考慮調動渤海艦隊進行支援。

    其次,在洪水的攻擊下,有部隊借助水勢出擊,則會加倍的擴大戰果。這些部隊的出擊地點都需要參謀部擬定方案。

    在攻擊敵軍的同時,自己一方也需要防範。比較突出的就是海城以西的平原,那裏會造成一次人為的洪水災害。不但部隊需要撤離,村鎮的民眾也要撤離,不能撤退的,要有防禦的措施。比如,正在作戰的羊角峪要塞也要撤離部分地勢較低的工事。

    所有的這些準備工作都需要時間,定在明日早晨已經很緊張了。

    李桂林需要做的就是與他的參謀長、參謀處一起,把羊角峪要塞各處陣地按照標高排列一下,此地的河道標高是520米,那麽凡是標高低於525米的陣地就要無條件的撤出,標高低於530米的要做嚴密的戒備。

    這一查還真有問題,眼下日軍攻擊的重點就在三家子工事群,就是最西側的那一處。而這一處總共五處碉堡,被日軍炸毀一處,還剩四處,其中的兩處標高低於525米,屬於必須撤離的,一處低於630米,完全沒有問題的隻剩下一處。最遲明日5點,該撤的堡壘必須撤出。這一個月來日軍幾乎天天夜戰。如果到時候日軍還在進攻怎麽辦?能否安全撤出?

    ......

    第9師團師團長永井來中將居然在進攻的隊伍中,這也是個異類了。高級將領怎麽會打衝鋒?簡直不敢想象,由此可見日軍的瘋狂。

    按照軍規軍法,主官陣亡,其下一級的軍官(也就是參謀長和各個聯隊長)和他的衛士們都要上軍事法庭,如果講不出充分的理由,那就是判處死刑!因此,如果永井來不使用特別的辦法他根本是無法上前線打衝鋒的。同理,聯隊長也不是那麽容易上前線的。

    不論那個國家,也不管是那個軍隊,隻要有軍紀,這一條都是有的,隻不過平民百姓不知道罷了。這叫“陷主官於危險,殺無赦!”這是軍事主官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所決定的,是符合戰爭規律的。

    永井來三十多歲,年輕了一點,這也是最基本的條件,年齡大一點的也沒有那個體力。

    永井來的衛隊,以及第9師團的眾多軍官、士兵,都擠到永井來的前邊,任他怎麽叫喊、推搡、踢打也沒用,這些軍人就是用身體給他擋子彈,同時也阻擋他前進。他的身後還有兩個身材高大的士兵,緊跟著他,寸步不離,似乎一旦有危險就立即將他撲倒,並且用身體掩護他。本來下著雨,視線就不好,這層層疊疊的人牆擋著,這位師團長什麽也看不見,跌跌撞撞的跟著走。最後不得不停下來,隻是舉著指揮刀高喊:“殺嘎嘎!”

    師團長這一喊,引起了冒著彈雨前進的日本鬼子全都喊起來:“殺嘎嘎!”

    風聲、雷聲、雨聲、槍炮聲,現在又加上鬼哭狼嚎一般的嚎叫聲,響徹了山野。

    就在此時,成群的榴彈飛過來,轟轟的在人群中炸開,堪比電閃雷鳴,火光閃閃,鬼子兵一片一片的被炸得血肉模糊,哀號遍地。這是東北軍新裝備的榴彈發射器。永井來早就被撲到了,他的身上層層疊疊的壓著好幾個人,壓得永井上不來氣。然後不管他如何的嚎叫,硬是被抬下去了。

    永井師團長上演了一出鬧劇。

    這個時候日軍的前鋒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永井聽著,還是有些心理的安慰。因為他知道,那是拚了多少人的性命送上去的炸藥包在爆炸,這也是他們集團衝鋒的最終目標。東北軍都在堡壘之中,鬼子兵就是想拚刺刀也找不著對象。他們隻有引爆炸藥炸碉堡。可是那碉堡十分的堅固,這種炸藥包可以震死、震暈碉堡內的東北軍士兵,卻奈何不得碉堡。東北軍的要塞工事是一體的,這一批戰士傷亡了,又是一批衝到前沿碉堡,替換傷亡的戰友。碉堡的火力稍停片刻,又咕咕咕地響起來,剛剛跳起來歡呼的鬼子兵又被掃倒了一片,日軍收效甚微。

    前麵的鬼子兵一排一排的倒下,後麵的鬼子兵有一批一批的往上衝,這就是所謂的狼奔豕突。

    狼奔豕突這個成語本意是驚慌逃跑,日本人把它當做不斷衝鋒的一種戰術名詞了,也算是張冠李戴吧。

    大雨還在下,殘酷的戰鬥還在繼續。

    昏暗的天空讓夜晚來的更早,苦熬了一天的士兵們還在浴血奮戰。東北軍的一方不斷的換防,打殘的部隊替換下來休整,換上生力軍。關東軍的一方也是各個師團輪換著上,看來又要夜戰了。

    師長李桂林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偏偏的三家子要塞還是日軍攻擊的要點,真要在戰鬥中撤下兩個堡壘的兵,剩下的兩個堡壘顯然是頂不住的,三家子不就丟了嗎?三家子要塞守衛的那條路可就敞開了大半,羊角峪要塞對於那條路有防禦的死角漏洞。當初之所以設置三家子要塞就是這個緣由。

    ......

    海城以下的平原上動員百姓遷移避難更是一個大難點。百姓不是軍隊,講道理勸誡都是沒用的。東北軍還是比較愛民的,特別是本土家鄉,不少的士兵就是本地人。但是現在是戰時,一切就要采用非常的手段,否則,造成大量的人口傷亡事態就更嚴重了。比較有利的是,此地原定就是戰場,已經做過幾輪的遷移,所剩人口已經不多了。

    東北軍的辦法就是強製性的,不走就開槍,當然了,是向天鳴槍,嚇唬嚇唬,特別頑固的就燒房子,然後把人搶救出來,無論如何也比死人強。百姓的財產損失補償,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不能說。

    如果把補償說在前邊,那討價還價的就來了。現代人都知道“釘子戶”。對此,開發商、官府不能說沒有毛病,貪官汙吏多得很。釘子戶本身就沒有毛病嗎?恐怕還是利益鬧的。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聽話的居多,釘子戶是個別的,也總是有的。

    所以,東北軍就拿出軍閥的做派來,武力驅趕。

    暴雨的天氣,河水暴漲,洪水再疊加上來,原來的河堤那是毫無用處的。過了海城就是一馬平川的遼河平原,洪水將無遮無擋。為了抗日戰爭,損失就必須承受。別的不說,今年這一季的莊稼損失就不小。

    配合洪水打擊日軍的部隊,除了原來的第六十一旅、第六十四旅之外,又調動了第六軍的第十八師張樹森部,他們是配合作戰的部隊,防地在本溪一帶,是防止關東軍從山地中向東逃竄的。距離不遠,也等於是第一線的部隊。這一個師兩個旅將以營為單位分散開來,配合水攻擴大戰果。它們總數就是21個營,可以打擊21個點。假如平均一個營打掉一個大隊的日軍,那就相當於消滅七個聯隊或兩個師團,這個戰果是非常的可觀。

    在大雨之中,又是夜間,在山地調動部隊難度也是很大,這就要考驗東北軍總參謀部的水平了,在地圖上作業,還要調度得法,讓每一個營都能夠完成行軍的任務,比如一個營的行軍路程如果大於七八十裏,考慮到山地和暴雨,那麽這支部隊就有可能不能按時到達,這就是指揮的失誤了。同時要求盡快的下達命令,給部隊更多的行動時間,這的確不容易。

    當然了,這種參謀的作業事前就有準備,有預案,有專人負責,現在隻不過做一些調整罷了。畢竟水攻的作戰計劃早就有,不是臨時的行動。

    除此之外,參與會戰的第六軍還有第十九師、第六十旅以及軍級的直屬部隊,他們的防地在關東軍的東麵山區裏。第六軍也接到了張學良的命令,全軍向關東軍壓迫,洪水一到則全軍出擊。這就是決戰的架勢了。

    海城戰場的決戰即將展開,戰場上的東北軍將全麵出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