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占領宜賓
字數:5269 加入書籤
中央政府的聲明除了下發各省的官方公文,也印發在中央日報上,電台也安排了播出,但是僅此而已,沒有進一步的宣傳解釋和評論批判。東北軍政府就把中央的聲明附加在自己的聲明之中,在四川發布通電,廣為宣傳。
與此同時,大元帥府向常蔭槐下達了命令:占領宜賓城,徹底清剿境內的袍哥幫會,對宜賓境內的劉文輝部則擊潰或者繳械。打仗就要狠狠的打,打疼了才能言和。但是作戰中該留餘地的要留,要照顧到後麵的言和,東北軍的任務畢竟不是剿滅軍閥。
取宜賓的命令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不做全麵的占領就無法清剿幫會。幫會是融匯於民間的,不但要重點抓捕,戰後更需要逐家逐戶地按人頭清查。不占領,沒有當地的政權在手是沒辦法做到的。警察、法庭、監獄這些政權的工具都不能缺少,甚至事後還需要平定地方、整肅稅收、厘金、人頭稅、保護費等等的社會秩序,還需要整頓稅務、工商、民政等都是必須要做的。不鏟除這些基本的社會弊端,黑社會依然會改頭換麵、死灰複燃。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政權,因此,宜賓地區的政權必須拿到手中,沒有這一條,今天清理了幫會,明天還會冒出來,那還不如不幹。
常蔭槐得到命令後,找來了第七十旅的主要軍官,旅長名叫李振唐,軍銜上校,他原是直係的軍官,被東北軍留用的。常蔭槐是總指揮,負全麵的責任,但是,他畢竟不是軍人,作戰還要靠部隊的軍官。
常蔭槐宣讀了命令,並且對於命令作出解釋,把第七十旅的任務具體化,列出幾項要求和具體的作戰目標,第一個目標當然就是占領宜賓城。
為了減少無辜市民的傷亡,作戰時間選擇在淩晨5點,對宜賓城突襲強攻。開戰後,用不了多少時間天就亮了,這也有利於後續的戰鬥。
宜賓位於岷江匯入長江的交匯處,匯合了岷江之後的長江才被稱作“長江”,交匯點以上的長江段被稱作金沙江。因此,這裏是三江交匯處,是水上交通的樞紐,此地的繁華也是由此而來。
宜賓向北,地勢平緩,就是所謂的成都平原了。向南則是崇山峻嶺的山區,中緬鐵路就是從這裏向南部的山區伸延。
岷江從西北方向而來,因此,宜賓被江水劃分成三塊,江南是宜賓城所在地,也是宜賓的主要地麵,大型的碼頭全部在這一側。在長江北麵,被岷江隔開的另外兩塊地麵都是以山地為主,目前屬於宜賓城的邊遠地區了,人口相對稀少。其格局有點類似於武漢三鎮。
宜賓是川南的重要城鎮,當然有城池,城是個小城,邊長兩裏(1000米),小的不能在小了。城牆不高,城門處也沒有甕城。城池借助地勢,方位不是很正。以它的主要城門北門來說,朝向是正北偏西。
城池街道都不是正南正北這是山區的特點。四川多山地,與中原大地比較,其辨認方位的習俗相差很大。在中原大地上,城池都是正南正北,方方正正的。你如果問路,指點的人會“東南西北”地指點清楚。
“......向東走,兩個路口後向南拐......”這是常見的指路方式。
“......向前,沿著林子的邊邊向上走,見路口右手拐,向下......”這是四川的指路方式,他們說的是“前後左右和上下”,而不用東南西北的概念。
不懂這個習俗,往往會發懵。
2月4日淩晨5點,東北軍第七十旅占領宜賓的戰鬥按時打響了。戰鬥的重點有兩處,一是攻取城池,守城的是一個保安團;二是,城東側的一處兵營,那裏是劉文輝部的一個師。從這個布局就可以知道,劉文輝並沒有想到東北軍要真刀真槍的打仗,因此守城防的不是主力部隊。
東北軍在此駐紮了幾個月了,一直是和平的環境,雙方都沒有作戰的準備。因此,人員混雜,東北軍就是利用這一點,提前滲透進城兩個班,20多人,帶的都是短兵器,就是駁殼槍和手榴彈。
七十旅的第249團第一營負責攻城。命令是猛攻猛打,那當然就是大炮當先了。三門山炮,兩個齊射,北城門就被打飛了。衝鋒號一吹,一個突擊排約40支衝鋒槍打頭陣就衝向了城門,衝鋒槍的連續射擊聲“噠噠噠”地一個勁的掃射。
5點鍾正是睡得昏昏沉沉的時候,打擊來的太突然,守軍還在睡覺。隻聽得大炮響了,軍號陣陣,一片的喊殺聲。
其實按東北軍的訓練,真正的攻城戰鬥是不能這麽打的,這是人海戰術的打法。真正的進攻,沒有軍號,也沒有喊殺聲,更不會紮堆的打衝鋒。而是三三兩兩的隱蔽跳躍前進,同一時間,隻能有一兩個戰士衝進城門,絕對沒有一窩蜂進城的情況。
但是,今天就需要這個打法,為的是造聲勢,震懾敵手,最終目的還是減少傷亡。打法要適應形勢,軍閥的保安團戰鬥力太爛了,隻要打出了威風,對手就會望風投降,東北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城裏接應的小部隊則以炮聲為號令,從城內衝擊北城門兩側的城牆。突擊部隊尚未入城,城門兩側的城牆已經被占領了,城上隻有幾個睡覺的哨兵,在強大的攻勢麵前都成了俘虜。
隨著突擊排之後的就是第一營,他們迅速進城,登上城牆,向兩邊擴展,占領全部城防。槍聲很激烈,那是造聲勢,其實沒傷幾個人。
第二營也進了城,占領主要的街道路口,設置街壘路障,控製全城。第三營控製城外周邊地區,主要是沿江的碼頭區。
這種戰鬥也實在沒有太複雜的過程,到了天亮時,東北軍已經控製了全城,守城的保安團有六百多人,大部分成了俘虜,還有不少人藏匿於城市居民區之中,他們脫掉軍裝就是普通的百姓,並且不少就是本地人,家就在城中的也不少。
東北軍到處張貼安民告示,宣告東北軍護路隊占領了城池,百姓們無事不要上街,避免誤傷。進城的部隊暫時也不會大規模地搜捕抓人,除了少數幫會骨幹之外,其他的暫時不動。例如劉文輝部的軍政要員,他們不少人的家庭位置東北軍還是知道的,也包括劉文輝、劉文彩兄弟的住宅,東北軍僅僅是加強了防範監視而已。
在城外是劉文輝嫡係第21師的兵營,師長劉有模少將,他當然也是劉家的人。東北軍沒有包圍兵營,隻是從東側,就是宜賓城的這一側接近了兵營,設置陣地。負責此處作戰的是第七十旅的第250團。
陣地設好了,天色也大亮了,城裏傳來的消息說那邊一切順利,城區全部占領,戰鬥結束了。
一個連長帶上幾名士兵,借助地勢隱蔽的前進了四五裏,逼近了劉軍的兵營,他們舉起鐵皮話筒向劉軍喊話:“第21師的弟兄們,宜賓城已經被我軍占領,你們被包圍了,我東北軍護路隊命令你們在一小時之內繳械投降!超過時限,我軍將發起攻擊!”
雙方陣地距離七八裏,目視都困難,喊話當然要靠前,鐵皮卷個筒子,聲音傳不了多遠。
這段話不知道喊了多少遍,對方死一般的寂靜,一點回音都沒有。十幾分鍾後,他們又悄悄的撤回了。
太陽升起老高了,已經是早上8點,一個小時的時限早就過去了,東北軍開始了炮擊。
都說新兵怕炮,就是那火炮的氣勢嚇人。四川的兵,不管是老兵還是新兵,都很少有被炮擊的經驗,因此,在大炮的麵前他們都是新兵,都會害怕,這就是東北軍炮擊的用意,目的就是嚇唬他們。
炮擊的目標是看得到的敵軍前沿、圍牆、鐵絲網、拒馬等等的,沒有真的往營區裏邊打。
炮擊是猛烈的,敵軍疑似陣地的地方被炸得土塊石頭橫飛,鐵絲網等外圍的設施均被摧毀。炮擊進行了十幾分鍾,在四川地區估計這麽猛烈的炮擊應該屬於首次。
炮火一停,一個連的突擊隊,按照訓練的隊形隱蔽出擊了,這一次可不是人海戰術,因為對麵是劉文輝的主力部隊,需要認真作戰。這種進攻表麵上甚至看不出來,劉軍的前沿如果有士兵堅守,他們會覺得沒有幾個兵在進攻,因為攻擊的士兵都是跳躍式的前進,人影一晃又不見了,這就是名為“三三製”的現代攻擊隊形。隻有到了最後的近距離,短兵相接了,戰鬥才顯得激烈起來。
也許劉軍的前沿沒有安排兵力,也可能兵力太少了,東北軍的突擊隊,沒有費力就進入了敵軍營寨邊界的陣地,並且始終槍聲不激烈。看到這種情況,東北軍的一個營又出擊了,這一次是吹著軍號,大聲的喊殺,蜂擁而上,看似很壯觀,實際上就是接收已經占領的陣地而已,並沒有危險。也算是做做樣子演戲吧。
前方傳來了偵查報告,劉軍放棄了營地向西撤退了。東北軍隻是從一個方向進攻,並沒有包圍劉軍,他們主動的撤退就是最好的結果,東北軍占領軍營,設置防線就可以了。
這種仗打得像是開玩笑,主要是雙方裝備相差太懸殊,戰鬥力差得太遠。東北軍進攻兵營的總兵力是一個團,外加旅部的炮兵,人數不足三千。劉軍是一個師,按他們嫡係主力來算,也就是兩千多人,名義上叫做“師”,人數卻少於東北軍的一個團。
劉軍的一個師未必有火炮,即便有也不會超過三門,輕重機槍也不會多,步槍未必過千,因為四川部隊的持槍率都小於五成。
戰鬥也就隻能是這個結果了。
時間過了中午,一切都平靜了。東北軍在官府各處辦公地點張貼告示:“東北軍護衛隊占領了宜賓,並且立即開始對宜賓及周邊地區軍事管製,原有的官府全部撤銷。原任職於各個部門的官員、雇員、勤雜人等,都要到各自的部門報道,聽候處理。”
同時也派出軍官對於官府的各部門接收,包括警察局、監獄、稅務等,封閉府庫。這個過程中東北軍沒有抓人,原有的官員、政府雇員一個都不抓,也就是訓話而已。
收獲還是有的,清理中知道了劉文輝的哥哥劉文彩還在城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被趕走的第21師的師長劉有模少將也在城中的家裏,他並沒有在兵營。原因恐怕沒有想到東北軍會動武,沒有準備。戰鬥一開打,他也就出不了城了。
占領城市是第一步,重要的目標還是打擊袍哥幫會,穩定局麵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抓捕幫會的骨幹成員。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00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