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就地還錢

字數:5777   加入書籤

A+A-




    南北兩方的會談,兩方麵都有政治的要求,政治問題本身就十分的敏感,所以這種談判必然艱難,一般情況之下很難達成協議,最終就是不歡而散。但是,這一次雙方都有一個動力,都不想破裂,都想談判取得成功,這個動力就是利益。之所以要提出看似艱難的條件,與其說是要挾對方,不如說是為了臉麵。因此,這次看似艱難的談判,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南京方麵看到了東北的富庶,錢袋子很有誘惑力,既然都是一個中國,拿出點銀子支援中央是理所當然的。

    東北一方的出發點要光明得多了,那是為了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少遭受一點損失,不要在出現淞滬抗戰的悲劇,不要在大潰敗中損失數十萬的部隊,不要丟了南京,不要再有南京大屠殺,不要......

    因為東北有兩個明白人,知道這一段曆史的悲劇,知道日本侵略者給中國帶來了太多的損失,中國的富庶之地都淹沒於戰火之中,還有花園口黃河決堤淹沒了數千裏的中原之地。如此等等,給中國帶來的損失太大了。他們要努力避免這種損失。

    所以東北願意盡自己所能,使得國民黨的中央軍能夠再強一點,能打勝了更好,即便打不贏,也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潰敗。

    雙方都希望談判成功,這個看似艱難的談判就容易了。

    對於南京要求整編東北軍於國軍序列,東北方麵的答複是:

    東北軍的部隊地位不能談判!

    張學良具體的說明了對於軍隊的立場和東北一方的政治訴求,他說:“東北軍就是奉係一派的軍隊,有人說東北軍就是我張家的軍隊也可以,我們承認,從國家來說這的確不正常。我們還認為:南京方麵的國民革命軍也同樣也不正常,因為它本質上就是國民黨的軍隊,是黨軍,不是國軍。如果說它就是蔣家軍也是可以的。我們兩方麵的部隊同樣不正常。

    長遠地說,東北軍遲早要變為國軍,是變為國家的國軍,不是成為國民黨的黨軍。那時候國家的政權應該是正常的狀態,而不是國民黨獨裁。

    這就是東北軍接受整編的原因,因此也可以說東北軍的問題不是談判能解決的。

    我們東北方麵不反對蔣先生做國民政府的主席,我們反對的是國民黨一黨獨裁。因此,我們要求蔣先生和國民黨放棄‘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口號,並且允許國內的報紙、電台批判這個反動的口號。

    是的,它是反動的,‘反動’就是反曆史而動,獨裁就是要恢複封建王朝,就是反曆史而動。

    我們的要求是:國民黨員可以做官,其他黨、其他派別的人也同樣可以進入政府做官。

    按照憲法,國家的議會應該建立起來,國家的領袖、政府應該是國民選舉產生的。至於選舉的方式我們現在不知道,隻要多數的國民認可就行。”

    “娘希匹,那個‘一個主義’的話也不是我發明的,是西方人說的(墨索裏尼),我不過拿來說說而已,就讓他們揪住了辮子。可恨,可惡!這就是故意找碴子!找人查查我過去的講話稿子,在什麽地方,什麽情況下說過,要解釋清楚。我們信仰三民主義,別人可以不信仰嘛!國民信仰什麽還是有自由地。當然了,信仰邪教不行,搞暴力也不行。”

    末尾這個話就有所指了,是不是暗指紅軍共產黨呢?這可是夠反動的,蔣介石總是念念不忘江西剿共。

    總之,蔣介石也覺查到了,這個口號不得人心,他想把說過的話拉回來,暗示手下“解釋”遮掩過去講過的話,也就間接地接受了東北方麵的條件。他沒有說放棄獨裁,權力也不能放手。喊幾句“民主”口號又何妨?三民主義也是講民主的嘛!

    他還說:“不就是一句話嗎?換個說法就完了。我讓別人來當官,他就敢來嗎?還不是我們國民黨的一黨天下。告訴下麵,‘黨國’的話以後也不要再提了。”

    看在銀子的份上,蔣介石還是可以讓一小步的。

    東北方麵也沒有過高的奢望,不會指望蔣介石全麵讓步。所以南京方麵今後閉口不提國民黨一黨獨裁,這就算不小的進步。至於議會,國民黨不會拒絕,因為他們沒有理由拒絕,民國的憲法擺在那裏嘛!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召集議會的,借口總會有的嘛,沒有困難也要製造困難嘛!

    對於國旗、國歌,東北方麵的要求也不是硬性的,是在東北軍政府官方存在的場合,要懸掛五色旗,唱卿雲歌。這種場合都是個別的、局部的,國民黨以前不是也忍耐了嗎?

    至於國民黨方麵關於統一國旗、國歌的要求那就無從談起了,在後來的談判中再也沒人提,就此忽略了。

    在這種情況下,“各派協商會議”的緩衝方案就有了實用價值。對於國民黨來說,就是多了一個搗亂的,有事沒事的這幫人在南京亂吵吵,甚至罵人。當然了,他們隻是在會議的大廳裏,在講台上罵,至多寫文章,登報紙而已。

    蔣介石說了:“就是沒有這個協商會議,平時罵我們的還少嗎?不過給個合法的講台而已,我們還賺了民主的口碑,好!也不錯嘛!協商會議嘛,大家來協商,我們國民黨也有席位,你們平時也練一練嘴巴,到那個地方跟他們對著罵!罵成一鍋粥又當如何?這個像議會的東西也不錯嗎?光罵人,沒有權利,這是誰發明的?好!好東西呀!讓西方人也來看看,咱們中國也蠻民主的嘛!啊,哈!哈!哈!......”

    蔣介石開竅了,對各派協商會議大加讚揚,談判的雙方一拍即合,立即召集各派協商會議。

    “各派協商會議”合了蔣介石的胃口,趙三本是不是出了個餿主意?這還要走著瞧。

    ......

    東北方麵條件不高,南京一方有求於人,南京的讓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政治問題過關,經濟上就好商量了。

    投資銀行是現代的操作辦法,手法先進,弊端少,拿到民國的環境來執行,隻要資金安全有保證,那絕對是多方獲利的共贏局麵。南京方麵得到了急需的資金,他們感到不足的就是參與的官員們撈好處的手段被限製住了,不能說完全禁絕了貪汙,應該說被貪汙的資金被限定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了。國民黨的高官們隻是有苦說不出,私欲畢竟是上不了台麵的。

    曆史上國民黨高層的貪汙腐化那可是有名的,社會公認,國民黨自己也不隱瞞,事情太多,也隱瞞不住,中國人都知道,蔣介石也知道。蔣介石關於貪官的一句名言大家也都知道,蔣介石說:“反貪亡黨!不反貪亡國!”他看的很清楚,預言非常準確:國民黨亡國了!

    東北方麵的資金並不是白送的援助,而是有利潤回報的投資。與此同時,還實現了幫助南方增強國力,加強國防的初衷。至於能不能對曆史上的抗戰局麵有所改善,在很大的程度上還要看南京政府的表現了。

    如果蔣介石把增強的戰鬥力用到了內戰上,在國戰的前線依然采用驅趕雜牌充當炮灰,以達到借機消滅異己的目的,則東北一方的心血可就白費了。

    我們略去繁冗的談判過程,其結果就是南方讚同“中投行”的方案,但是對於中投行發行貨幣持反對態度。

    南京方麵的立場也很好理解,貨幣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不願意與別人分享。發行貨幣還是重要的財政手段,國家通過貨幣可以不動聲色地提取民間財富為國有,更惡劣的還可以用通貨膨脹(就是貨幣大貶值)的手段非法的大量斂財!曆史上國民黨政府的法幣、金圓券就是這麽幹的。

    現在如果有了合法的全國流通的“華元”,那麽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斂財手段將被削弱大半。

    即便現在蔣介石的利益團夥還沒有想到這些損招,假定他們還有些“公心”,他們也不會有現代歐洲發行歐元那麽豁達的心胸。“權”,在他們的心中分量很重。

    於是,“華元”貨幣的方案胎死腹中,沒能實施。不過東北邊業銀行發行的奉票非常堅挺,現在已經不僅僅限於東北自己的勢力範圍了,中原地區的銀行、商人等與流通有關的行業都會有儲備。因為這是當前的硬通貨,用奉票支付能被多數人所接受。還有,與東北地區接壤的邊沿地帶,比如河北、山東、陝西、甘肅、新疆等地區,奉票和南京的法幣同樣在民間流通,已經是民眾認可的貨幣了。

    東北方麵預定出資十個億(奉票,也相當於美元),這個數量是出乎南京方麵預料的,因為南京方麵幾年的財政收入合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這讓南京方麵感到了東北方麵的誠意,東北是實實在在的幫忙。

    既然是“中華聯合投資銀行”,出資就是加入銀行的條件,那麽南京也必須要出資。為此,南京方麵真覺得麵子過不去。與10億相比,他們出少了太難看,多了出不起。最後決定出資兩個億,並且現款隻有一個億,餘下的用專賣稅(鹽鐵礦產煙酒等稅)抵押了。

    專賣稅,特別是鹽稅,是稅務的大頭,但是預計至少要兩年才能收齊。這不太合規矩。東北方麵讓了一步,算南方投資一億五千萬,專賣稅隻能頂五千萬。

    所謂的抵押稅款,就是銀行派出人員到專賣局監督收款,專賣局收進來的錢就被轉入銀行,直到抵押數額還清為止。

    隨後會公布中投行的章程,並行文通知國內的各派勢力和大小軍閥們,凡是願意加入的就要出資,同時也享受貸款的權利。當然了,貸款用途是有限製的,必須用於富國強兵的建設,並且要有監管。

    預計各方諸侯們報名投資會非常踴躍,理由很簡單,誰都需要錢嘛。但是審批將有難度。因為作為發起方,東北和南京都有批準的權利,也有否決的權利。東北方麵還好說,他們與一般的軍閥都沒有矛盾瓜葛,而南京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們與多數的軍閥都有衝突,所以,具體到那個派別能否加入中投行,關鍵就看南京了。

    石門是個小地方,又不是南京的嫡係地盤,所以選石門做為中投行的基地被雙方認可,銀行需要軍隊保護更是理所當然。

    關於部隊組成的談判難度不大,東北一方是銀行的董事長,占了資金的絕大部分,南京的優勢隻有一個中央的名分,部隊當然要以東北軍為主了。所以協議如下:

    部隊的規模為一個標準師的兵力,人數限定於15000人以下,三團製加直屬部隊。名稱叫做中投行護衛隊,各級編製番號全部自然順序,團級加“衛”字,如衛一團、衛二團等。

    主官由東北軍選派,銀行行長兼護衛隊總政訓官。

    南京的國軍也是有政治軍官的,一般叫做政治部主任,這是受蘇軍的影響,黃埔軍校可是蘇聯人幫助建的,當然就有蘇軍的痕跡。所以東北軍的政訓官製度南京方麵是可以接受的。

    護衛隊直屬部隊和衛一團由東北軍調配,其他兩個團由南京的國軍和其他成員派係按照股份比例調配,如果嚴重缺員,可以在當地招募缺員的一半來補充。比如缺員三千,則允許招募一千五百人。

    護衛隊除了負責石門城防之外,允許派出少於一個排的兵力到投資項目地點充當護衛。

    石門城及周邊地區為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及官府機構歸南京政府直接領導和選派。護衛隊的軍費從石門特區的稅收中支付。(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