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主動認捐
字數:6699 加入書籤
雅加達城是東印度的首都,現在它還不具備現代城市的樣子。這裏有荷蘭人的總督府,也有殖民者的生活區,都是富麗堂皇的歐洲式的建築,青石板鋪就的街道,整齊而威嚴。但是其他的地方就雜亂無章了,低矮的木屋,高腳樓到處可見。街道兩旁都是各種店鋪,看看招牌幌子,多是漢字書寫的牌匾,也有漢語、荷蘭文並用的。這裏的街道有一個特點:兩側的房屋都有寬寬的遮雨走廊,是行人避雨遮陽用的。
街道狹窄,行人很多,熙熙攘攘。空氣當中飄動的是混雜的水果味道,特別是略帶著臭味的榴蓮。各種膚色的人混雜在一起,有穿著白色夏季製服的各國水手、士兵,醉醺醺的在街頭上橫衝直撞。穿著短褲、短袖製服的白人或者混血的警察,也懶洋洋的四下晃蕩。本地土著大多打著赤膊,黑黑瘦瘦的。男人們不少人腰裏麵還別著一把彎砍刀,看著就嚇人,那是他們生活的工具,是砍樹取野果子用的,當然了,打架時就是武器了。
南洋的彎刀不是蒙古人彎刀的樣子。蒙古人的彎刀向刀背方向彎曲,刃部在外側,那是為了借助馬匹的衝擊速度,增加刀的殺傷力。南洋人的彎刀其刀刃部分是直的,頭部有一個彎向前部鈍頭,像個大象鼻子的樣子。如果砍砸動作失誤,砍到了石頭上,這個鈍頭就保護了刀刃。不同的用途,就有不同的形狀。
街麵上語言雜亂,有土著的語言,也有漢語,但是店鋪中的店員招呼客人都是荷蘭語。在爪哇島上通用的官方語言就是荷蘭語,不同人群間的交流都要用荷蘭語。荷蘭殖民此地曆經300多年了,語言文化都是殖民者的象征。
這就是殖民地城市特有的風光。
華人學校是個很特殊的地方,因為曆次的衝突騷亂都與學校有關,這是華人與土著人,華人與殖民者矛盾的一個焦點。
那邊有一處華人學校,土著人路過學校的門前就露出陰冷的目光,朝著學校裏窺測。學校裏傳出來學童們的琅琅讀書聲:“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
看守大門的是一些穿著漢人服裝,腰裏係著寬布帶的健壯華人漢子,明麵上至少有五六人,這顯然就不僅僅是看大門了,他們也有保衛之責。
這麽敏感的地方,按說殖民地警察應該關注維持,可是這裏難得見到他們,顯然是故意的躲著。
......
邢士廉打算召集雅加達的部分華人搞一次聚會,目的就是宣講和感謝慰問,大家見見麵,話都說明白,這就有利於下一步的個別走訪調查。首次召集這種會議就要找當地的華人團體,公開並比較有勢力的就是就是各地的華人商會了。雅加達的商會會長姓林,叫林惠清,也是向東北捐款的頭一名大戶。
邢士廉找來林會長,交給他一份名單,這份名單就是東北掌握的本地區捐款人。其實完全不需要名單,因為爪哇島上的募捐就是林會長組織的,那份名單還不是來源於他。
對於邢士廉的要求,林會長有點頭疼。因為這種聚會一般都是頭麵人物出席,酒席宴會,吃吃喝喝,邊吃邊聊。可是這捐款人有好幾千,大部分是上不了台麵的平民。這如何召集?也沒法吃飯呀?
林惠清:“邢大人,這個名單人數是不是太多了?......”
邢士廉:“哦,幾千人還不算太多吧?麻煩林會長找一個寬敞的場地即可,人們都站立著,也不必設座位了,豈不簡單?天氣熱,準備幾個大缸,大家有水喝即可,吃吃喝喝的就免了。”
這種方式隨便找一個大一點的庭院就解決了,倒是方便。不過林會長覺得不夠體麵。朝廷的大員來了,商會的士紳們無論如何還是要設宴的。他說道:“好,鄙人一定按大人的吩咐安排下去。不過,邢大人,本城的士紳還是要設宴款待大人和使團的各位官員,邢大人可要賞臉呢!”
“好說,好說!”
入鄉隨俗嘛,場麵總要應付。
“林會長,本官在宴會上還要多說幾句,言多難免有瓜葛,還希望出席之人可靠一些,以免鬧出是非來。”
“邢大人盡管放心,都是我林家一脈的家族,幾輩人打熬在一起,不會錯的。”
聚會就在林家舉行了,林家的宅邸更像一個財主的土圍子,它占據了一片高地,很開闊的,四周有柵欄和圍牆,大門很寬敞。聚會的地點是圍子裏的一處側院。院子四麵都有房屋建築,正房高大,房前走廊高出地麵兩尺,有三步台階。南洋地區炎熱多雨,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有寬敞的走廊,可以避雨和遮擋陽光。
這個地方似乎是工頭給農夫們分派活計的地方,今天到會的有三百多人,按照名單可是少了很多,這是林惠清做了刪減,隻是把有頭有臉的人找來了,算作各族的族長吧。這些人聚集在這個大院子裏一點也不擁擠。
“各位安靜!......下麵請民國官府宣慰使邢大人訓示!”
邢士廉等使團成員今天都是穿戴了新的官禮服,他們從正房的室內走出來,站到前廊上,威嚴輝煌。
前清的官服華人們都認識,眼前的官服讓他們看愣了!不認識!但是好看,莊重,是個當官的樣子。
官服的製式、標準,在適當的時候,會有個說明的,南洋的華人們就關心這個嘛!這就是對花錢買官者的心理安慰。在東北,官員們穿不穿的另說,在南洋可要讓大家認可,品級什麽的都要說明白。
邢士廉走到廊前台階上的正中位置站好,院子裏頓時跪倒了一片!這倒是讓邢士廉沒有想到,措手不及,慌忙中他虛抬雙手:“各位請起!請起!”
前清亡國才十九年,遠在海外的華人還保留著清代的禮節。對於海外華人來說,這可是正牌子的官府官員,應該是皇命的欽差大老爺了。
還是林會長一個勁地喊著:“起來吧!起來吧!”眾人這才猶豫著慢慢的起身,但還是規規矩矩的站著,誰也不敢拍打膝蓋上的土,低著頭,微微的彎腰,不敢直視。
民風如此,此時也不是教導禮儀的時候。邢士廉清清嗓子,開始講話:“南洋的同胞們,現在是民國了,已經取消了下跪的禮節,今後見了官員就不必行下跪禮了。
同胞們,我代中華民國東北軍政府來看望你們,慰問你們,並感謝你們對於東北水災的關心!你們的善款我政府已經用於購買食品、衣物,發放到災民的手中。祖國的人們感謝你們。
......
我們東北軍已經在中國的北方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收複了國土。前不久又擊敗了叛國分子,收複了蒙古省......我們的祖國正在進行全麵的建設,農工商業日益繁榮。中華民國將越來越強大,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世界列強並肩,今後沒有誰能給我們屈辱了,中華民族站立起來了!”
下麵是情不自禁的掌聲,誰不希望祖國強大呀?特別是海外的華人,強大的祖國,就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今後的幾天裏,我們使團的官員們將廣泛地走訪你們,了解你們的生活,詢問你們有什麽難處、困難。我不能保證給你們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會盡力地幫助你們,能改善你們的環境是我們的願望和使命。
......
在東印度這塊土地上,執政的還是荷蘭殖民官府,所以我們也勸誡各位遵守本地的法律,和平地解決糾紛,避免激化鬧出事端......”
後麵的話就不是那麽激昂了,這些華人的感受如何,暫時還不知道,這就有待於後麵的走訪了。大庭廣眾之下,過多的話不能講,秘密的安排更不能說。
但是有一點是出乎這些海外華人意外的,那就是,邢大人始終沒有提募捐的話題!這的確意外,因為中國的官員們,不管是前清還是民國,不是沒來過。每一次都是募捐,並且募捐是主要的話題,似乎也是唯一的目的。今天到場的這些人實際上已經準備了款子,就等著交錢了。應該說,海外的華人們還是心向祖國的。
邢士廉講完了話,另一位使團官員上前一步說道:“今天我使團就不挽留各位了,使團為各位準備了一份禮物,請笑納,各位到那邊簽押桌前具名領取。請按順序,不要擁擠。”
這一回到場的華人們真是有點發愣,怎麽不是募捐,還發放禮物?
“簽押桌”就是辦公桌,說話要看對象,此時在民國已經有“辦公室”“辦公桌”的名詞了,可是,就算大陸的民眾也不是都能熟悉這些新名詞。對這些海外華人,他們隻懂得“簽押房”“簽押桌”。
為什麽不叫“案子”呢?兩端卷邊、起牙子的叫案子,平整桌麵的叫桌子、台子。
忽然間有一個人大聲的喊道:“欽差大人,我要給東北軍捐款!”
這一聲太突然,所有的人都是一愣。緊跟著院子裏更多的人發出了喊聲:“大人,東北軍打走日本強盜,是好樣的,我認捐!”
“我也認捐!”
“我要捐款”
“......”
“靜一靜,靜一靜!領完禮品後,可以在另一張簽押桌上記名捐款。”
那邊又抬出一張桌子,準備了賬本筆墨和裝錢的箱子。
院子裏正亂著,一陣風刮過來,大雨狂飆而降。
這就是南洋的氣候,風雨說來就來,但是來得快走得也快,一陣暴雨也就是十幾分鍾,又是風和日麗,豔陽當頭了。所以南洋城市中街道兩旁的房屋都帶有寬大的走廊,路人在廊下行走,隨時可以避雨。
院子裏的人們都習慣了這種天氣,並不慌忙,紛紛到兩側廊下避雨。
使團準備的禮物是兩樣東西,一本印刷精良的書,圖文並茂,還有不少照片。介紹的就是大陸上的情況,經濟民生建設、農村、工廠、市麵等。東北軍趕走日本侵略軍的幾次大戰役的介紹,東北軍的飛機、大炮、軍艦的照片,威武的東北軍軍威。總之都是讓海外遊子們感到提氣的。還有一個內容也不能忘記,那就是日本人在中國的暴行。日本人如何的不講理,如何的霸道,都製造了哪些慘案,比如山東濟南慘案就極有代表性。
書的最後還有一個內容也是必要的,那就是詳細地解說東北新官服,品級、官職如何反應在官服上。這個官服就是給他們看的嘛。
第二樣禮品是裝在紙盒裏的一個雙鈴馬蹄表,這個東西在民國時代還算是貴重物品,很實用的,是奉天鍾表廠的產品。這兩樣禮品海外華人們還會很喜歡的。
人們歡天喜地的領了禮品,捐了款慢慢的散去。林會長把使團請到了宴會廳。
“這位是本城華人商會副會長,李先生......”
“爪哇李家嗎?久仰久仰!兄弟這次差使,還望李老哥大力幫襯呀。”
“這個......不勞大人費神。往日籌餉欽差來爪哇,鄙人都是竭力幫襯。這次少不得還要加碼。不知道大人所求,是兩百萬兩,還是三百萬?鄙商會都包了。”
口氣不小,但還是理解錯誤。
邢士廉嗬嗬一笑:“李先生理會錯了......啊,這個......”
林惠清趕緊過來打圓場:“先吃飯,先吃飯!邢大人請上座。”
餐桌上已經是擺的滿滿的了:銀製的餐盤蓋子打開,當地聞名的牛奶沙爹、牛奶冰製品(這個年代已經有冰箱了,可以人工製冰)、歐洲式的冷雞胸肉、德國烤豬手、酸菜香腸......盤子裏都是滿滿當當的。一杯杯香檳,威士忌,白蘭地,荷蘭水都流水般的送上來。林惠清舉著一杯香檳微笑向邢士廉敬酒。
華人在海外久了,這宴會上菜肴是西洋的,那的架勢也是西洋式的。好在還是大圓桌子,眾人圍著桌子而坐,沒有站著喝酒,否則,真就成了西洋的雞尾酒會了。
西洋人的菜肴講究好看,開胃,文明儒雅。國內的高檔宴席講究燕窩、魚翅、熊掌什麽的,其實就是個名貴,未必有什麽好味道,營養好也不能吃一頓飯就包治百病。燕窩魚翅就產在南洋,在大陸上金貴,在這裏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所以在南洋反倒吃不到這些所謂的高檔菜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邢士廉放下酒杯,慢慢地站起來說道:“林會長,李會長,諸位,方才眾人踴躍捐款,兄弟我代東北軍政府謝謝各位了。但是,兄弟除了宣慰還另有使命!......”
邢士廉說出了什麽話呢?且聽下回分解。
---24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