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南洋大捷
字數:5523 加入書籤
東北使團還住在雅加達的貴賓館裏。
作為東北軍政府商務聯絡處的宅院已經買下了,是雅加達商會會長林惠清協助辦理的,正在維修,調整內部和購買家具。那地方現在亂哄哄的,使團無法遷入,隻能還在貴賓館將就。
使團接觸華人的民情,雜務很多,使團的人也多,光衛士就有50多人(一個排),占了七八個房間,所以在賓館裏使團就單獨占用了一座小樓。
捐官也是一項業務,占用了兩個房間,一個用來接洽商談,另一個房間辦理具體的捐官手續,也就是交款,頒發證明文書,領取官服。那官服有禮服一套,常服兩套,還有襯衣領帶靴子等等,也是裝了滿滿的兩箱子。衣服鞋帽都要試穿,大小尺寸要合身嘛。怎麽打領帶也要學習一遍,穿慣了長袍馬褂的人還真沒打過領帶。比較麻煩的是胸前的勳表,那是每個人都不同的,要現場製作。這些囉嗦事辦下來也要半天時間。
這幾天,就看著捐官處的繁忙了,正合計著是不是增加人手,再開兩個房間。
捐官最多的等級就是七品縣長這一級,聽著蠻風光的,價格也不高:才一萬美元。
可是要賣出100個“縣長”那就是100萬美金,也不少啊!
國內的奉票、法幣都相當於美元,所以書中一般都用美元來說話,其實在東印度應該用荷蘭盾,到了新加坡應該用英鎊,可是折算起來太麻煩,讀者還容易糊塗。就此說明。
“......梁先生,我勸你不要捐這個四品官了,選個六七品也蠻風光嗎?”
“官爺,不是花錢捐官嗎?錢多就可以捐大官嘛。小的愚鈍,還請官爺指教!”
“是啊,大官更風光,倒也沒什麽。可是你想一想,如果你與林會長站在一起,而林先生隻是個六品官,你是不是很難處啊?如果你比泗水港的李家老太爺還高一級,那可就尷尬了。是不是這個道理?我這可是為你著想!怎麽樣?仔細權衡一下?”
“哦,我懂了,謝謝官爺指教!太謝謝了!我就要個七品後補縣太爺吧!”
在那邊的房間裏,有人正在試穿官服,站在大穿衣鏡前,一套一套地換衣服,大熱的天兒,那邊電風扇一個勁地吹著,還是滿頭大汗。但是心裏美滋滋的,正站在鏡子前自我欣賞著。
捐官之事沒有什麽硬性的規定,可是一般人還是七品以下為好。四品對應的是前清的道台之類的,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官員,也是這次捐官的最高級別了。那個四品官是給泗水港李家家主預備的,別人就要低一點,對此使團的人沒有明說。
知府、知州,對應現在副省級以下,或地區專員、重要的縣長等,是五品、六品。縣長是正七品,副縣長、縣裏稅務局長之類的屬於從七品、八品等等。九品就是不入流的小官了。
......
泗水港李家。
在私密的書房裏,李老太爺李孟雄和李家老大李伯庚在密談。桌子上放著幾份報紙,有中文的也有荷蘭文的。
李孟雄說道:“從現在的消息看,東北的使團不同於以往,辦了點正事,能在紅毛手裏簽這麽個協議也算不易。我李家是不是要改弦更張,支持一下這個使團呢?為父我還有些猶豫,對於東北我們了解的還是太少。”
“紅毛”就是荷蘭人,因為他們中紅色頭發的特別多,所以中國人私下裏稱呼他們為紅毛。
南洋華人多為福建廣東人,東北人與他們的確來往很少。
“父親說的對,這一次官府來的使節不光是籌餉募捐,他們也辦了實事。兒以為不管他們與紅毛簽約如何,肯為我南洋華人出頭的官員,這可是第一遭碰到。這就說明官府把我們當做中國的國民了。我南洋華人盼的是什麽?不就是有個依靠嗎?官府眼中有了我們,我們也要把官府當成自己的官府。國家嘛,這個家還要認的。所以兒子勸父親還是要出頭,領著咱們李家,也率領著爪哇的華人們認祖歸宗。父親還是辛苦走一遭吧,到雅加達去見一見宣慰使大人。”
說話的是李伯庚。他是長子,自然也就是老太爺的接班人,在兒孫輩中他最有威望的,說話分量最重。李家的產業目前都是他在打理,老太爺已經不太理事了,所以重大的事情都是他們二人商議。
從前清說起,李家曆代的家長從來就沒有接待過國內的各位使者,清代和民國在南洋,在爪哇島都設有專門的衙門,李家從來就不與他們打交道。這是李家對國內官府的成見,也是他們低調自保的手段,對於南洋華人來說,出風頭不是好事,會引起殖民者的注意,會引來災難。
李老頭:“既然你也這樣看我就放心了。去聯係你三弟(在雅加達,商會的副會長),讓他做些準備。還有我們李家出手也要大方一點,給別人做個表率。”
“是,父親。800萬美金怎麽樣?”
“湊個整數,1000萬吧,你辦一張匯票,渣打銀行、花旗銀行都行,據說他們在東北都有分號。另外,你也準備一下,我們的銀行也到東北開個分號。今後那邊的生意往來也不會少啊。”
一千萬美金很多嗎?
李家是南洋地區的首富,從他們的地位來說,一千萬美元還顯得少了點,這也反映出李家還沒有徹底地放開,還有疑慮,擔心東北的後續動作會不會長久。
不過有了李家牽頭,爪哇島上的華人都會踴躍捐款。甚至下一步到馬來也會非常順利,因為李家在馬來的影響也很大,那邊不但有李家這一係的旁支家族,李家本身的產業也不少。
......
9月22日,702艇得到了救援,補給船風華號商船找到了他們。實際上風華號就是這個小編隊的旗艦,編隊司令李潤青就在這艘船上,他指揮著整個編隊。風華號沒有掛軍旗,旗艦的標誌更是沒有,這都是保密的需要。
司令李潤青經過請示,最後決定沉掉702艇,這也是無奈之舉。
東北軍的潛艇來到南洋屬於秘密行動,不能張揚出去,此其一。其二、就是東北軍擁有u-1型號的潛艇,顯然是與德國的合作成果,這也是機密。其三,東北與英美目前是友好的關係,但是,東北的潛艇來到南洋並沒有與英美建立聯係。這片海域,特別是臨近的印度洋,還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盡管是友好國家,英國人也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的艦艇進入這一海域。
眾多的原因都讓702艇沒辦法露麵,不能找一個船廠去維修。
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702艇拖到東印度,通過李家,找一個隱蔽的小島,臨時建一個秘密的維修的船塢,運來備件材料,完成維修工作。
李潤青把這個方案也報告給了海軍司令沈鴻烈,請示處置辦法。
將來的抗日戰爭中,東北是準備給南洋華人武裝提供小型艦艇的。這個辦法可以讓南洋的華人有一個小型的海軍基地,對抗戰有利,提前做了準備。可是一旦泄露消息,無法向荷蘭人解釋啊!這將會激怒荷蘭人,激化華人與荷蘭殖民者的矛盾,甚至發生武裝衝突,這就違背了東北軍的意願,也給抗日大局帶來不利的影響。
所以大帥府的決定是:不能因小失大,重大國策不可冒險,否決了李潤青的意見,命令就地沉掉702艇。
於是艦長劉平帶領著全體水兵,向英雄的702艇敬禮告別,然後就打開放水閥門,讓702艇自沉於此,他們全體登上了風華號。劉平和其他兩位傷員還要馬上去新加坡,哪裏有英國人的醫院,他們需要盡快的治療養傷。並且新加坡是擬定的東北軍在南洋地區的商務聯絡處的總站,東北的人員會比較多。
9月24日,潛艇編隊的另一艘補給商船飛龍號傳來消息,他們去尋找701艇的時候救起了701艇的兩名水兵,消息很不好:701艇被擊沉,除了這兩名水兵之外,其他14名官兵包括艦長全部陣亡!這兩名水兵也像702艇一樣,是被安排登上島嶼躲避的,也是保留報告消息之人。他們附近有海島,就方便了這種安排。
702艇海戰之後,在李潤青的命令之下,其餘的兩艘艦艇也是按照這個情報繼續尋找日本艦隊,701艇在南部不遠的海域找到了日軍艦隊,他們這一次攻擊的目標選擇了日軍旗艦加古號。因為u-1潛艇隻有一個魚雷發射管,為了提高命中率,701艇選擇了4000米的近距離攻擊,一發魚雷命中了加古號的側舷前部,加古號進水傾斜,但是由於那個部位是雙層裝甲防護,因此沒能擊沉它。
由於雙方的距離比較近,701艇不易逃脫,他們的躲藏沒有701艇那麽幸運,被日軍的深水炸彈擊沉。
李潤青的心情很沉重,他為戰友的犧牲感到惋惜和悲傷,也為他們的勇敢英雄精神而自豪。可是,現在他的編隊隻剩下一艘潛艇了,下一步的作戰將十分艱難。日軍的艦隊一沉一傷,也是損失慘重,也不知道日軍會不會返航。
9月26日,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由於日軍的傷員需要治療,物資需要補給,他們的後勤補給船岡山丸脫離了艦隊,正好讓703艇碰上。他們從702艇的情報中已經知道了岡山丸的名字,當然不能讓它混過去。潛艇打孤獨的商船那是毫無懸念,近距離一發魚雷就把它送入了海底。隨後,703艇按照蹤跡搜索,終於找到了包括負傷的加古號,總數三艘艦船的日軍艦隊。此時日軍艦隊停留在海上,似乎加古號正在維修。
六七米長的一枚魚雷擊中船體,再好的防護也不行,受傷部位一定是很嚴重的,處理不好,就會沉沒。所以它停下了緊急地維護是很正常的。
其他的兩艘船一左一右的保護著,那艘兩千多噸的驅逐艦正好在潛艇這一側,距離潛艇大約有7000米,在攻擊的距離之內。703艇吸取了教訓,沒有進一步靠近,一發魚雷擊中了敵艦尾部,使其進水傾斜。
日軍的另一艘護衛艦在對角的最遠處,其他軍艦負傷,已經沒有了追擊的能力。這裏是繁忙的水道,附近剛好有兩艘大型商船一前一後大約間隔了5公裏從航道上通過,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由此導致703艇順利逃脫。據事後偵察,負傷的驅逐艦堅持四小時之後沉沒了。日軍就剩下了一艘完好的護衛艦,再也沒有作戰能力了,它隻好護衛著加古號巡洋艦緩慢地向台灣撤退。
南洋的這一次海戰以東北軍完勝而告終,但是東北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艘潛艇被擊沉,另一艘重傷自沉,隻剩下了一艘潛艇。但是他們擊沉了兩艘日軍軍艦,擊傷一艘,另外擊沉一艘補給船,保證了使團航路的安全,也是戰果輝煌。
李潤青向海軍司令部報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