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魚雷艇的威風

字數:5335   加入書籤

A+A-




    19陸軍對日租界的炮擊是早了一點,這是日軍沒有料到。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中國人很老實,不敢主動進攻,就算19陸軍的將領有膽量,南京政府也會控製軍隊。隻有等日軍向中國軍隊進攻以後,中國人才反擊。野村派出的登陸船,伴隨著軍艦,日軍的登陸行動將在艦炮的掩護下進行。可是現在,日軍的登陸船隊還沒到,日租界已經被炮擊了。並且炮擊過後就是對日租界的全麵進攻。日軍登陸將困難重重。

    日軍的艦炮厲害,可也有弱點。第一,19陸軍已經全麵向日租界推進,前線犬牙交錯,攪合在一起,艦炮的炮擊恐怕要誤傷自己人。第二,不要忘了,南京方麵在長江口附近有兩個炮艇艦隊,第三艦隊在長江口,就是吳淞口附近,另一個是第二艦隊在舟山群島。日本人忽略了他們的存在,是因為他們的總噸位還不足日軍一艘中型艦隻,太小了。可是這些快艇的半數以上是魚雷艇。在黃浦江裏一群魚雷艇進攻上來,三五艘船的小艦隊很難應付。

    海上的戰場也是很詭異的:日本人在東北軍那裏吃過魚雷艇的虧,可是不長記性。南京方麵沒吃過甜頭,還不知道自己小艦隊的分量。

    現在的戰場態勢就說明了這一點:日軍的大艦隊就在舟山群島的北部(馬鞍列島),群島的地形正是魚雷艇的好戰場,可是同樣處於舟山群島的第二艦隊愣是不敢出擊!這可是有戲劇性啊!正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

    是不是有點意思?

    國軍方麵眼下的弱點在於空軍,第二航空隊幸存兩個臨時機場有30架飛機,日軍有艦載機70架(備用的飛機都出庫了),國軍是弱勢。

    從南京、江西調動飛機都不遠,當天即可到達,可是上海修建機場不容易,至少需要幾天的時間。現存的兩個臨時機場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原因還是上海的空軍力量弱,靠防空武器是打不了包票的。

    雙翼飛機起降簡易,按說修建臨時機場很容易。可這裏是江南,人口密集,田地中絕大部分是水稻田,沒有荒蕪廢棄的土地。要把這種地麵變成跑道就很難了。而北方田野的情況簡單的多,特別是荒地草原,幾乎不用修整,飛機就可以起降。

    還有一個補救的辦法,那就是南京的第一航空隊,從南京或者蘇州杭州起飛支援上海作戰,從作戰半徑上說也是可以的。但是滯空時間短,支援戰場不能隨叫隨到。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三五天之內,日軍在上海有空中優勢。

    ......

    南京方麵原來是有一些老舊艦艇的,型號雜亂不成軍,所以基本上可以認為南京方麵沒有海軍。在我們的故事裏,這一年多來,他們仿照東北的海軍,添置了不少快艇。東北出產的快艇有三個級別:排水量500噸、100噸、50噸。體型最大的500噸級從噸位上說已經相當於國軍原有的艦艇了,但性能要好得多,主要是速度快。

    南京的三個艦隊就是以舊艦艇為基礎,逐步添加快艇,訓練水兵形成的,現在他們的一個艦隊擁有約80艘新式快艇,其中半數是魚雷艇。其他的快艇是:小型的裝機槍、高射機槍,大型的裝小口徑火炮。

    由於上海戰亂,第三艦隊的主力在吳淞口附近,有時退入長江在崇明島附近。他們另有一個小分隊在黃浦江裏邊。今天戰爭爆發了,蔣介石也有了命令,海軍也要出擊作戰了。這在國民黨的戰史上恐怕是首創記錄了,是南京方麵海軍的第一次出擊作戰。

    在黃浦江裏的20多艘快艇從徐匯出發,要經過公共租界和日租界。他們出發之前聯絡了第19陸軍,希望他們加大攻擊的力度,最好能向黃浦江沿岸炮擊,以掩護艦隊通過日租界的江麵。黃浦江不是很寬,步槍都可以射擊江麵上的船。如果岸上有火炮可就麻煩了。

    由於陸軍的配合,他們安全地通過了日租界的水麵,繼續前行已經聽到了吳淞口方向的炮聲,那是日軍在攻擊吳淞口。在日租界到吳淞口之間他們就遇到了準備去日租界登陸的日軍小艦隊,他們有一艘運兵商船居中,一艘驅逐艦打頭,一艘護衛艦殿後,共三艘艦船。

    在狹窄的黃浦江河道上兩軍相遇,大家都沒有騰挪迂回的位置,隻能麵對麵的硬碰。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就看誰的膽子大了。

    國軍的快艇上有火炮,那都是小口徑的,除非打到鬼子兵的身上,否則對軍艦無效,明知無效也要開炮,掩護魚雷艇出擊。12艘魚雷艇分兩隊,分批出動,他們都拉成一個斜線的隊形,開足馬力,魚雷艇速度快,像離弦之箭撲向日軍小艦隊。當然也要做蛇形動作,忽左忽右的遊動,以躲避炮彈。日軍的軍艦也開了炮,可是50噸的快艇在軍艦麵前顯得太小了,要想命中還真是不容易。江水騰飛起一個個水柱,都有十幾米高。

    驅逐艦最小也有5000噸以上,艦炮哪有小口徑的。與陸地的炮兵相比,艦炮的速度快。這是因為陸地上的炮,後坐力讓炮位移動,每打一炮都要調整炮位,重新瞄準。而艦炮是固定的,沒有這個過程。另外艦炮都有炮彈的裝填機構,裝填炮彈是機械化的,而陸地的炮是人工裝填,因此速度上差了很多。驅逐艦的火炮數量也不少,至少有五六門炮在同時射擊,眾多的炮彈在江麵就形成了一道彈幕。

    這下出擊的魚雷艇可就慘了!黃浦江的水麵隻有一裏(500米)寬,迂回躲避的範圍有限,小艇穿梭於炮火之間,不時就有中彈的,這種小艇如果被炮彈直接命中那就是粉身碎骨,殘片滿天飛。即便不是直接命中,巨大的水浪也能把小艇掀翻。第一波六艘魚雷艇隻有三艘僥幸接近了敵艦,進入了魚雷射程。後麵第二波魚雷艇還在炮火中掙紮前進。

    前麵的魚雷艇發現了驚喜的情況:驅逐艦的艦炮打遠處五公裏以外的目標還湊合,魚雷艇進入了兩三公裏的距離時,艦炮沒用了,炮口降不下來!後麵的各個快艇也發現了這點,於是各個快艇拚命向前衝。東北製造的小個子50噸魚雷艇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40節,快趕上魚雷的速度了。艦炮隻能采用覆蓋某一水域的打法,否則,對於速度快,體積小的魚雷艇就像用手抓蒼蠅,難度太大了。

    這就出現了戰場上的怪現象,越是衝在前麵的魚雷艇越安全了。他們索性更接近一點,把握更大一點,然後開始瞄準放魚雷。而後麵的大隊,卻是接連的被擊沉。應該是被炸得粉碎,碎片滿天飛舞。還有的被巨浪掀翻。快艇艦隊也是損失慘重啊!

    每一艘魚雷艇有兩個魚雷發射管,前邊的三艘艇,每艇發射一枚就是三枚魚雷,兩公裏左右的距離屬於魚雷的近距離攻擊。命中率應該超過五成,對於五千噸左右的驅逐艦來說,命中一枚魚雷也沒命了,今天實際命中了兩枚,隻有一枚打偏了。日軍的重要艦隻的重要部位都有雙層裝甲,就是防魚雷的,但是驅逐艦、護衛艦都沒有。

    在巨大的爆炸聲中這艘倒黴的驅逐艦解體了,斷成兩節,快速沉入江中。黃浦江的這個位置,水深超過10米,這麽大的船至多能露出局部,當然它會堵塞部分航道的。

    船沉的太快,沒跑出幾個人來,鬼子水兵基本上都殉葬了。

    此地距離吳淞口很近了,正在攻擊吳淞口的日軍航空兵發現了這邊情況不對,於是就有三架飛機飛過來,他們看到了驅逐艦沉沒的那一刻。

    此時在魚雷艇麵前的就是運兵商船,日本人的局麵十分的危險,這三架飛機立即俯衝,對前麵的魚雷艇展開了攻擊。他們攻擊魚雷艇的手段就是機槍掃射,再說它們也沒有炸彈了。

    小艇在飛機麵前還是太脆弱了,艇上沒有裝甲,人員無處躲無處藏。唯一的辦法就是蛇形運動躲避航空機槍的掃射。

    飛機俯衝下來,機頭的機槍火光閃閃,子彈在水麵激起一連串的水花,像一條條奪命的鞭子抽打在快艇上,頓時是血花四濺。航空機槍口徑大,人體都被撕裂了,景象極為慘烈。三艘魚雷艇轉瞬間就趴窩了兩艘,停在江麵上不動了。或者是人員傷亡太大,或者機器打壞了,反正是動不了了。剩下的那一艘魚雷艇,毫不客氣,把另一個魚雷發射管中的魚雷打出去了。

    商船不像軍艦,在魚雷麵前是脆弱的,一枚魚雷就送它到江底。國軍的士兵也看到了,商船上打著白旗,那個意思就是投降,這個時候打白旗投降都沒用,誰去登船受降?天上還有日軍的飛機,水麵有日軍的軍艦,戰場上瞬息萬變,它借機逃跑都不一定。這艘船上裝的是第11師團的一個聯隊的人員和裝備,日軍甲種師團的一個聯隊有五六千人。商船中了魚雷沉得太快,溺亡於水中的至少在八成以上。逃上岸也是當俘虜,抓俘虜那是陸軍的責任啦。

    後麵還有一艘日軍的護衛艦,它掉頭想跑。此時國軍的其他快艇也衝上來了,軍艦哪有快艇的速度快,三下五除二也就送到江底喂魚了。

    後麵的快艇上有高射機槍,因為損失的快艇太多了,高射機槍隻省下了三挺,他們開始組織對空射擊。他們的射擊效果也僅僅是逼退了日軍的飛機。在這個局部,水麵上已經沒有了日軍的艦船,在機槍的威脅之下,日軍飛機也撤退了。也許日軍飛機沒有油料了,畢竟它們在吳淞口已經作戰很長時間。

    這個快艇小分隊損失慘重,12艘魚雷艇隻剩下5艘其他快艇剩下六艘,損失過半。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戰果也是巨大的,他們擊沉敵三艘艦船,其中一艘是運兵船。這個戰果連國軍指揮官自己都不敢相信!太輝煌了!太偉大了!

    在近海,軍艦的確不是魚雷艇的對手,特別是當魚雷艇成群的時候。在二戰時是有這種戰例的。例如:在南洋的東印度群島,當地的遊擊隊手中就有魚雷艇,當然是南洋的富翁們買的。數量不是很多,訓練也遠遠的趕不上正規軍。就是這不多的魚雷艇讓日軍吃盡了苦頭,被擊沉的艦艇不少。日本人就是在這裏學乖了開始重視魚雷艇,並組織大量生產。但是很遺憾,此時日本國已經是日落西山了,他們醒悟的太晚,造出的魚雷艇沒有用上,就投降了。

    還有一個例子:新中國建立以後,中國的海軍都被蔣介石帶到台灣去了,解放軍沒有海軍。當時的國家也不富裕,造軍艦、買軍艦都不現實,於是就組建了大批的魚雷艇、炮艇編隊來守衛海防。在新中國的初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國時期,世界上早就有魚雷艇存在了,很多國家也製造和裝備部隊。真正發揮作用的是裝在軍艦上的魚雷發射管,對魚雷艇多數人都沒有深刻的認識。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魚雷艇的確不能遠海作戰,遇到大風浪都有傾覆的危險,因此在海軍裏也就沒有地位。

    在我們的故事裏,東北軍靠魚雷艇守住了自己的海防,今天國民黨軍在上海也創造了優秀的戰例。這都說明在近海、在內河防禦中,魚雷艇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國軍第三艦隊的主力已經出擊,長江口的一場大戰在即。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311end---(m.101novel.com)